06.20 宜賓:貧困戶變身“股民” 鴿子孵出致富夢

“在鴿子場裡跟著師傅學養鴿,既學到了技術,每個月還有2000多元的工資領,到了年底還能參與分紅。”近日,在宜賓筠連縣團林苗族鄉新陽村新陽組新建的鴿子養殖場,貧困戶熊小兵一邊給鴿子喂料,一邊告訴記者,自己是鴿子養殖專合社成員,有40對鴿子的“股份”,每年保底分紅至少700元,加上二次分紅,脫貧“妥妥的”。

熊小兵口中的專合社是筠連縣團林鄉濟眾鴿子養殖專業合作社。

“61戶貧困戶和新陽、香樟、大埂3個貧困村都入了股。”該鄉負責人介紹,作為實施“資產收益扶貧”模式的主體,專合社將該鄉61戶貧困戶納入,實行股權量化,收益保底以及二次分紅。考慮到貧困戶單家獨戶養殖鴿子可能在技術、管理、市場、規模等方面存在不足,該鄉通過修建場地集中餵養,實現了“技術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的‘一條鏈’”模式。

就在5月9日,專合社從成都引進了第一批成年種鴿3500對,61戶貧困戶領到了40對—100對不等的鴿子“股份”。

“現在每天能夠撿到500—600個鴿子蛋,還新孵化出了50對鴿子。”作為熊小兵的師傅,鴿子養殖合作企業技術負責人胡均告訴記者,目前鴿子蛋市場價5元/個,單就這個部分,每個月的純利潤都上萬元,發展前景完全能夠“算”出來。

“鴿子養殖市場前景可觀,技術也好掌握。”胡均說,自己從事鴿子養殖近10年,鴿子養殖技術易懂易學,只要做好飼養、產蛋產仔記錄、保健防疫、幼鴿護理、定期清潔衛生等,一名技術人員便可以管護1400對鴿子左右。同時鴿子的幹糞便還可以回收利用,成為飼料,對環境幾乎沒有汙染。從他多年的養殖經驗來看,不管是鴿子蛋還是肉鴿,目前市場的需求都供不應求。

而為了確保貧困戶、貧困村集體經濟利益最大化,在鴿子養殖過程中,團林苗族鄉一方面引導貧困戶成立鴿子養殖專業專合社,同時也在專合社成員中選舉產生了專合社理事會,負責對整個養殖過程的監督和管理。

專合社理事楊順平向記者介紹道,專合社共選出了9名理事,除了3名貧困村的村主任外,其餘6名都是專合社成員,無論是鴿子蛋的銷售還是鴿子飼料的採購、擴大養殖規模等,理事會都要全程參與,充分保障了貧困戶以及村集體的利益。

據該鄉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團林苗族鄉將把鴿子養殖業作為全鄉支柱產業推廣,鼓勵貧困戶以及非貧困戶參與到鴿子養殖中來。計劃年底鴿子養殖達到1萬對,2019年達到3萬對,2020年達到5萬對,到2025達到10萬對,並建成20至30畝的核心養殖區。此外,將籌建鴿文化主題公園,與彝寨新村融合打造,充分利用好後溝水庫等旅遊資源,把鴿子養殖產業鏈條延伸做強,以達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羅勇 何運 記者 羅友莉)

文章標籤: 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