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同处西部同为副省级城市,西安可以走成都的成功之路吗?

鄧雅雲dyy_


首先可以很确定的说,西安是不能复制成都,走成都的成功之路的。其实至于原因还在于两个城市本身的属性以及国家对其定位。

首先成都的人口容量和市场腹地规模是西安不能比的。据报道,2016年,成都市人口1572万,拥有上亿人口的成渝地区作为腹地,而西安市只有870万人口即使算上整个西北的7500万人,也无法和成都在人口方面做比较。

其次我们再来看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虽然说处于关中平原的西安同样广袤肥沃,但自从同治回乱后人口锐减,至今未恢复元气。我们还可以看到整个关中平原能够拿得出手的城市微乎其微,周边城市发育不良也会影响西安的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国家对两个城市的定位,成都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安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建设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文化方面西安科研、高校数量及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强于成都;

对外交流方面,成都的外资企业、驻外使领馆位居全国前列,西安不能与成都比。

不得不承认西安的前些年的发展确实缓慢,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想要成功必须结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相信西安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这是大猫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大猫聊三农,我是王大猫。喜欢大猫的可以关注一下啦!

大猫聊三农


每个城市的特点、位置、人口等基础都不相同,甚至习性的不同影响都很大(比如四川人喜欢外出务工,陕西人更守家),所以没有谁能复制谁的成功轨迹。成都人口基数庞大,省域人口基数更为庞大,这其实对一座大城市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广域的。如果成都人口和西安一样,可能达不到现在的高度。至少从GDP来说,成都人均87256这个数字乘以西安人口945万的话,经济总量将由13890亿变为8245亿,排名会从全国第8位掉落至18位,规模会落后于长沙和郑州,所以仅人口优势部分的影响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成都虽然和西安都是旅游城市,都是小吃名城,但实际差别却很大,西安的旅游特点和小吃类型更适合中老年,而成都更适合年轻人,所以成都在旅游及其衍生产业方面领先西安比较多,也更早的成为了网红城市。两城现在同为网红,但走的路线却并不一样。

成都和西安都是副省级省会,不过成都这些年来的自我定位更高,其高调程度甚至在直辖市重庆之上。近几年的商业魅力指数新一线城市榜单当中一直是满分,各项指标分值在全国仅次于北上广深,似乎已经成为新一线的参照值,这是时机、时间、机遇产生的连锁反应才能实现的。当时西部地区的投资和商业布局已经偏重于成都,西安已然失去了很多机会,现在也只能是弥补一些过去的遗憾,并且继续向前看,别人的路西安重走不了,即使重走,也获取不到已经属于别人的资源。

还好西安的地理位置和成都没有冲突,在属于自己的西北地区还是可以开辟一片新天地的,不过个人认为西安未来的发展轨迹更偏重于自己的特色。


城市发展报告


成都的发展核心是“做大一家,以点带动面”,目前成都还处于“做大”这个阶段,对于一个地处内陆的城市,无地缘之便利,但多的是人口和富饶平坦的土地,那么成都就要为这些人口提供丰富的就业条件,这样大家才能共同富裕,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业,是一个大的方面;私营企业及小微企业,是另一个大的方面。于是四川省为成都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发展条件,很多网友把这叫吸血,吸血也罢,不吸血也罢,其目的就是打造四川绝对强大的一个极,这个极建设好了,对四川及这个西南都会有带动作用。但这个过程无疑是充满荆棘的----毕竟要经过非常痛苦的输血阶段来打造钢铁巨人。这个无疑是适应四川实际情况的。

西安的发展核心是“高科技、高文化,共同给协作”,整个陕西,人口不足四川的三分之一,集中在关中的人口不及一个成都,西安的人口,加上咸阳将将过千万,但西安有着非常集中而发达的高新产业和无数的研究所科研单位,主城区庞大而密集,给各个科研院所的协作提供便利条件。所以西安没有那么多人口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没有那么多人来做私营小企业。能够做的就是“高科技和文化”,大家可以这么统计一下,关中平原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有兴趣的还可以统计一下仅仅一个长安区会有多少私立学校和补习学校?很多家长是拼了命在供着孩子!重学,成了关中民间一种非常深厚的观念!反过来,在西安周边开私营企业的,绝大多数为外地人。另外,从省的层面,西安前二十年,基本都处于被刻意削弱的状态,陕西走的是共同富裕的路子,陕北的榆林,关中的宝鸡,咸阳,这些城市都在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榆林的GDP达到3318亿元(排西北第二),咸阳2340亿,宝鸡2179亿,渭南1656亿,汉中1333亿。而四川的第二名绵阳GDP仅仅2000亿元,在陕西仅仅排名第四。

西安和成都,有不同的城市性格,更有不同的实际情况,目前两座城市都是找对自身问题和明白自设优点的城市,四个字“大有前途”。


红星闪闪耀秦川


西安不可能走成都的成功之路,也不太现实达到成都的水平。

这两年随着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确立,新一线城市的成长,以及国家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当然还有抖音的助推,让西安文化传播出去,西安的热度越来越高。

房价在攀升,现在都开始摇号购买了,未来还有可能车牌摇号。西安的发展这两年有了举足轻重的变化。

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西安现阶段并不强大,发展相对滞后,道路交通拥堵,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

西安要强盛,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而西安走成都的成功之路,显然也是不显示的。

首先,西安不具备成都的人口红利。

成都、重庆两地辐射的城市圈人群高代1亿多,为成都的人口流入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对成都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西安辐射的关中城市圈,人口也不过才2000多万人,再加上多年来西安人才流入量偏低,因此在人口红利上就达不到成都的水平。

其次,成都对资本更具吸引力。

成都是全球著名的休闲之都,川菜名扬海内外,熊猫更是文化便签。

而成都的人们也传承了休闲的本色,消费能力旺盛,在成都春熙路的奢侈品店数目和密集程度令人咋舌。再加上人口红利,消费能力远远甩开西安。

最后,西安需要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西安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多年来的发展只是亏在错失良机。

我相信西安在进步,随着西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力度,高铁、地铁、公路等会越来越通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拥堵的问题。

随着西安人才引进的政策深入,对资本和人才的吸引也会越来越强。

西安要走就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简单的去模仿别人的成功之路。

(我是李阿冰,欢迎点赞关注,你有什么想说的留言交流一下。)


李阿冰


西安和成都是西部副省级城市,有相间之处,比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城市地貌基本相同。但又存在许许多多的不同。

西安的发展如果走成都发展之路,显然不能。每一座城市都有每一座城市的特征,特色,特殊性。经济、地理、气候、环境、人口、历史渊源、发展战略、发展方向等等,都会受影响。比如成都建第二机场,在上海北京之后,是因为成都需要建,必须建,在四川盆地、西南地区重镇,有那么大的客流量和货运量,不建天府国际机场,双流机场就容纳不下。西安同样在交通枢纽的关键点上,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机场的需求量小,就不可能再建机场。

再比如,西安和成都的城市人口数量差距那么大,人口多自身消费和间接消费会远远大于人口少的城市。就拿住房的需求量,供大于求的时候,房价上涨的空间小,反之,上涨空间大,这就是市场需求。成都采取四个方面政策限购,但还是阻止不了来成都投资、就业的人才。再加上成都的生活环境,城市包容度,发展规划、发展前景,区域地理优势,气候宜人状况等,很难拒绝外来人口。

西安发展也是有很多优势的,如果能够做到人才不外流,展示西安的古文明建设,打响长安古城名片,吸引四方宾客,西安的发展潜力无限,发展自己的路才是上策。


心意给力


西安走成都的成功之路?这个很难界定,何谓成功,是什么标准?或者是非要放在一起比较吗?

近年来,成都在吸引国内国际投资方面,在基建固投方便,在对外宣传,以及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等方面超过西安。但如果以此就说明成都成功了,或者说西安不成功,是很牵强的,也是没有比较意义的。

每个城市应该走一条符合自己情况的道路,才是实际的。否则盲目攀比,千篇一律,又有什么特点可言。

其实西安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个北方城市,历史底蕴那么丰富,可挖掘的文化价值也非常大,不一定要走成都的路子。现在的人喜欢用经济数量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好坏,但是后代人用也会用这个标准吗?其实不一定。换句话说,一个时间段认知的一个东西,不可能成为永远评判其好坏的一个标准。

西安应该走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成都也是。


苏绽


还是可以的,首先在陕西摸底,产值超过1000万的企业全部搬到西安,无法搬的搬总部。我估计西安的GDP也能过万亿了。虽然不一定能达到成都的高度,但是人均可以完爆成都。



勇行万里路


首先,西安是一个西部的副省级城市,关于重工方面又有陕汽坐阵,比亚迪车企也有部分在西安生产,2018年吉利项目的进入无非会带动很多企业发展,可以说前景不错,尤其是高陵区。因为重工大多在这个区。宝鸡处于持平状态。但要是和重庆,成都相比较前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毕竟人口和基础建设都还差着级别,所以个人觉得发展是有,但速度不会太快!紧供参考。


赤鹰阿皆路


成都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成都的路,并不适合西安!首先,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四川,成都很好的发挥了虹吸效应,人口红利为成都的贡献是很大的。成都的消费力远在西安之上!但是,成都在交通运输方面,尤其是陆路交通方面,远远不及西安!这就是为何成都要搞双机场的原因!西安更应发挥这一优势。其次,四川集全省之力打造成都,这使得四川省的经济很不平衡!反观陕西、河南两省,这一点要强于四川。自古,川地,难入难出。即使是今天的高铁、飞机如此发达!事实还是事实!和西安、郑州的交通便利性比较,成都还是输了一大截!所以,中原、关中的城市,更应抓住地理优势做强做大!做到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枢纽!成都比西安富裕,人口是西安几乎一倍,GDP是西安几乎一倍,但是,未来看的不是谁富,而是谁通!流通性不好,再富也是死水一潭。通则达!看好大西安!


刘芃延


西安与成都同为历史文化名城,都是我喜欢的城市,有幸都去过。若论文化和旅游,两座城市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不同风格,不同韵味。经济水平方面西安明显落后于成都,成都是四川挺全省之力发展起来的,而且周边有重庆带动,形成了成渝都市圈。而陕西省的经济分布比较均衡,分布态势好于四川,西安处于国家一带一路的陆路节点,未来应当有不错的机遇。但要超过成都恐怕不易,自然环境及待遇的差距不聚人气,恐难笼络高端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