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建築,城市經歷最堅定不移的訴說者

建築,城市經歷最堅定不移的訴說者

建築

城市經歷最堅定不移的講述者

它的存在

幫助人們能更好地理解

城市這個文明的產物

瞭解一個城市的經歷有很多的途徑,翻閱地方史書、觀看講述當地文化的電影與文學作品、和熟知當地故事的老人聊天,又或者,親身在大街小巷中行走,聆聽大小建築細細講述這個城市的經歷。

建築,無疑是城市經歷最堅定不移的訴說者。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印度這個國度因為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傳言,總是帶有一層神秘的色彩。然而,這個南亞國度頑強而濃烈的民族風情,混搭著被大英帝國殖民多年的經歷,形成了“大熔爐”般的建築風格與人文風情,吸引著一波又一波好奇的人們前往一探究竟。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印度的泰姬陵

前段時間,來自德國的攝影師薩賓·豪比茨和斯蒂芬妮·佐什,把他們踏足印度南部所拍攝到的教堂照片

做成了展覽。魔幻的建築造型與濃烈的繽紛色彩,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assumption church, mupliyam

這些圖片描繪了印度南部那些色彩斑斕、造型奇特的教堂,被命名為“後殖民主的頓悟”(postcolonial epiphany)。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st. anthony’s church, peratta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our lady of miracles, thoppumpady in cochin

這些讓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魔幻的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它們對於西方文化與當地原有文化的融合。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st joseph’s chapel, thuravoor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st anthony’s church, mukanad

從這些急於表達自我的風格中不難看出,經過長時間被大英帝國的殖民,印度對於創造出獨特建築語言的那種渴望。同時,也留給觀看者反思,後殖民時代印度變化的複雜性和持續性,依然在演變和進行當中。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st joseph’s church, santhipuram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st mary, nandikkara

從印度現代主義的建築形態,以及當地建築師的建築中,都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之處,這便要提起勒柯布西耶在20世紀50年代在昌迪加爾進行的城市規劃及建築項目了。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st ephrem, poyya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st theresa, eravu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昌迪加爾,這座從平地興建起來的新城市,1951年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受託負責城市的總體規劃,並從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築設計工作。儘管這裡並不是旅遊城市,但它的傳奇建造經歷,和勒柯布西耶的光環加持,還是讓這裡成為了建築師前往印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20世紀40年代末,在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前夕,殖民政府為了將小部分穆斯林人群從佔大多數印度教人群中保護下來,將印度西北部和東部部分領土劃作穆斯林區。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這個區域被命名為班賈布,新的首府需要滿足區域內物流輸送要求,同時可以向世界展示一個現代、繁榮、獨立的新印度。昌迪加爾便成為了印度獨立之後第一個按照現代規劃理念建造的城市,並且是一個反向建設的城市:先規劃城市,再引入人類居住。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昌迪加爾高等法院

在昌迪加爾城市規劃人選和方案經過幾次周折之後,勒柯布西耶成為了這座註定不平凡的城市的主設計師。在班賈布區這片未經開發的土地上,書寫當地政府的田園城市理念,也將柯布本人“光輝城市”的理念進一步演變。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昌迪加爾議會大廈

昌迪加爾在柯布的設計之下,按照方格狀劃分成

60個小方格,每格面積約為1.5km乘1.5km,按順序命名為第1區至第60區。位於中心1區的高級法院、行政大樓以及“張開的手”雕塑,成為昌迪加爾的標識。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張開的手”雕塑,新印度的象徵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昌迪加爾首府秘書處大樓,王欣拍攝

勒柯布西耶1951年初涉足印度,到1956年離開,為這裡帶來了現代化的希望。直到現在,柯布的作品、思想還深遠地影響著印度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甚至是當地建築師。

2018年獲得普利策獎的印度建築大師多西,便是勒柯布西耶在昌迪加爾項目開始的關鍵聯絡人,後期成為柯布印度項目的合作伙伴。多西曾說,柯布西耶改變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除了建築,還有如何做戰略家,如何處理音樂,如何看待事物以及保持開明。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阿南德·薩拉巴伊,多西,柯布和馬諾拉瑪·薩拉巴伊在薩拉巴伊住宅

儘管勒柯布西耶早已逝去,而他在昌迪加爾留下的建築,依然訴說著這個城市從平地而起的特殊經歷。也在深遠的層面上,作為載體不斷將柯布的思想傳播出去,傳遞給親臨這些作品面前的人們心裡。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其實不僅是印度,那些以混搭風格著稱的城市和國度,都總能帶有一種別樣的魅力。細究一層,

不是它們生來多變,而是或多或少都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原因。而且文化融合不僅表現在建築風格上,還表現在飲食習慣、人種混血、生活習慣等更多層次的細節上。

有的是曾經有過殖民地的經歷,像是越南的胡志明市,城市中多數公共建築都帶有發達國家遺留的風格;有的則是靠近國境邊界,在兩邊文化的衝擊之下,形成綜合的產物,像是中國的哈爾濱、瀋陽,建築風格上帶有明顯的蘇俄氣息。

建筑,城市经历最坚定不移的诉说者

越南胡志明市

建築,城市經歷最堅定不移的講述者,或許它的出現和存在,也是幫助人們能更好地理解城市這個文明的產物吧。

你對於哪個混搭的城市留有深刻印象?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本期作者

@大爺就是檬

曾經的建築師

如今的新媒體碼字員

換了種方式

愛建築 愛設計

- E N 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