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神药”炒上天,股东忙减持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疫情期间,蹭热点的药企远远不止被监管关注的这两家。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至少两家上市公司通过相同的路数,实现股价的逆转甚至股东借机减持。

太龙药业在开市当日封板涨停,当晚就发布公告称,公司二股东、自然人吴澜计划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占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18%。按照当日股价,此番减持可套现超过4000万元。

“在当时的非常时期,这种似是而非的导向,说白了有炒作的嫌疑。”刘松山直言,“甚至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消息会不会是为一些关联企业在做广告宣传推广,值得大家细细推敲。”

“神药”炒上天,股东忙减持

(IC photo/图)

2020年3月1日晚,因涉及“瑞德西韦”相关信息披露不清晰、不明确,上交所对博瑞医药(688166.SH)下发监管关注决定,并对博瑞医药、物产中大(600704.SH)的董秘予以通报批评。

瑞德西韦,是一款由美国公司吉利德生产的在研药物,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5种拿到中国药监局批准临床试验的新药之一。此前,上述两家上市公司都曾披露,正在参与瑞德西韦相关药物的生产活动。

疫情期间,蹭热点的药企远远不止上述两家。南方周末记者发现,至少两家上市公司通过相同的路数,实现股价的逆转甚至股东借机减持。

双黄连“逆风翻盘”

2020年2月3日是A股鼠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跳空低开,A股超3000只股票跌停。然而,春节休市期间一则“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却让太龙药业(600222.SH)在开市当天封板涨停。

当晚,太龙药业就发布公告称,公司二股东、自然人吴澜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00万股,占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18%。按照当日股价,此番减持可套现超过4000万元。这一行为立即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称其“发国难财”。

太龙药业以双黄连胶囊、双黄连口服液作为主打产品,但业绩长期低迷。2014—2016年,太龙药业连续三年净利润下滑,虽然2017年有所回升,但2018年又首次净亏损了1.15亿元。

吴澜所持股份是在2015年3月通过太龙药业定增所获。当时,太龙药业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了北京新领先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领先医药)100%股权,总对价3.2亿元。新领先医药有两位股东,大股东是吴澜(持股99.5%),另一位股东是高世静。

并购完成后,吴澜成为了太龙药业的第二大股东,新领先医药的董事长陶新华成为太龙药业的新晋董事。并购书上称,吴澜与陶新华为夫妻关系。2019年11月,陶新华辞任太龙药业董事。

收购时,太龙药业二级市场价格约为9元/股。定增完成后,太龙药业股价却一路下挫。由于业绩不佳,过去两年其股价长期在4—5元/股间徘徊。其间,吴澜总共只减持过50万股。

令太龙药业股价飞升的,是一则从天而降的新闻。

2020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旗下的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发文称,“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就在消息发布当晚,双黄连相关产品在各大线上线下的购物平台都遭到了哄抢。太龙药业的股价则在开市首周拉升多个涨停,较2019年初上涨了61.89%。

不过,对于这则消息的准确性,不少业内专家都提出了质疑。

2月1日,中央指导小组医疗小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双黄连口服液只是一种普通的中成药,能起到调节体内状态的作用,但对(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具有针对性。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亦在当天发文:“双黄连对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效,应该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理学审评,这种审评可能这么快出结果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刘松山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做的实验,实际上是将新型冠状病毒分离出来后,把病毒置入一定浓度的双黄连口服液中,以此来判断病毒的存活状态。这种体外实验室性质的研究,不能反映病毒对人体造成的毒性和作用。

“因此,体外实验数据不能代替人体实验数据。否则,酒精、开水、辣椒水都可以在体外杀死病毒,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这些东西有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呢?”刘松山说。

刘松山认为,发布这些所谓最新研究成果的相关人员,在研究之初就应该知道体外实验的结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不过是打了一个擦边球,有“以偏概全”或者“偷换概念”的意图,让老百姓误以为体外有效就是对人体有效。

“在当时的非常时期,这种似是而非的导向,说白了有炒作的嫌疑。”他直言,“甚至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消息会不会是为一些关联企业在做广告宣传推广,值得大家细细推敲。”

“利托那韦”托起谁

太龙药业在A股实现的暴涨神话,中国医疗集团(08225.HK)在港股市场已提前上演了一回。

2020年1月29日,港股春节后率先开市。受疫情冲击,港股走势低迷,两个交易日内大幅下挫1500点。但中国医疗集团却一路飙涨,在节后3个交易日内,股价由节前0.113港元最高涨至3.91港元,涨幅高达近40倍。

股价惊人上涨,缘于开盘当天中国医疗集团发布的一条自愿性公告,公告称集团旗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别专案组研究发现,“利托那韦”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抑制作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也发现其在细胞层面上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有较好抑制作用。

利托那韦是一种抗艾滋药物。公告还称,目前集团关联公司万全万特厦门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历史生产过该产品制剂,同时拥有原料批文、申请相关专利的企业,且公司已经向国家药监局申请重新恢复生产。

熟悉的配方,少不了熟悉的研究所。

1月25日,上海药物研究所曾在官网公布了一批可能对新型肺炎有治疗作用的老药和中药,其中就包含利托那韦。

1月28日,武汉病毒研究所也通过湖北日报释放消息:发现三种老药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当中亦有利托那韦。其后续的临床使用,正在走相关程序报批。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只要还没有经过临床研究,谈什么都为时尚早。大众对于医学领域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容易造成误解,以为公布的药就是解药。作为大型科研机构,不该草率发布类似公告。

就双黄连和利托那韦的最新研究情况,南方周末记者曾致电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研究所,前者称临床试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尚未有结果,所内正在忙于双黄连事件的公关工作,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后者则直接拒绝了南方周末记者的约访。

资本市场也在表达同样的质疑。

香港帝峰证券及资产管理行政总裁郭思治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及:“中国医疗集团的股价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就能逆市暴涨几百倍,这明显是投机炒作。我个人认为,公司现在的股价和估值不匹配,不合理。”

中国医疗集团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医疗集团每股净资产为0.05元,每股收益为0.02元,集团经营流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52.30万元。

此前鲜有大型券商对这家公司进行跟踪研究,一位证券分析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次疫情后,我才知道有这只股。”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显示,太龙药业原董事、新领先医药董事长陶新华,曾任北京天兴万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吊销)董事,该公司的大股东为万全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同为董事的还有一个名叫郭夏的人。

而中国医疗集团原名是万全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是郭夏。2019年12月,郭夏因在禁售期内购买股票,遭到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上市委员会的批评。违规交易横跨三个禁售期,涉及32宗。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太龙药业与中国医疗集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南方周末记者 卢宝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