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苏联苏47金雕战斗机的前掠翼相对于传统的后掠翼有何优点和缺点?苏47战斗力如何?

天天被大佬锤的光棱


(既然是说俄罗斯战斗机发展,那么就以俄罗斯标准称之为五代机了)

五代机发展的最初摸索阶段,走在最前列的每一个航空公司都会将自己的一些异想天开的理念加以实相化,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有一个F22作为参考。S-37金雕是苏霍伊五代机研发的一个实验平台,是用来验证某些技术的,说白了就是验证和积累数据的小白鼠,同时代的还有米格1.44。俄罗斯在S37金雕平台上验证了前掠翼技术、五代机的电传操控系统、新型复合结构材料、各种内置武器舱方案等等,甚至一度差点转正作为俄罗斯五代机平台(苏47这个代号就是转正的一个信号),只是后来经过评估以及与F22的对比还是被放弃了。


S37金雕在1997年试飞,由于俄罗斯的资金不足,S37的前两阶段的验证飞行试验一直到2000年中期才结束,共飞行了90多次,并进行了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数据的采集。2001年5月,S37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行试验,为研制俄罗斯的下一代战斗机积累经验。

在2002年5月,俄罗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五代机标准的性能参数要求:性能不能低于F22、具备对地.空优多功能性、隐身性、超机动性能、短距离起降技术等。苏霍伊被选中作为俄罗斯第四代战斗机的主研制商,于是对S37进行了重新设计改进,并正式命名为苏-47,金雕这款“小白鼠”差点就转正成为俄罗斯五代机项目,只是后来军方并没有看上!

俄派五代机在探索的发展路上,非常注重机动性和电子压制,强调在狗斗技术,这种思路下指导下诞生了机动性强悍的苏47“金雕”。前掠翼设计的“金雕”在亚音速时有极高的灵敏度,机动性超群,能够快速的改变飞行路径和仰角参数,苏47已经达到了可以在任何仰角机动时发射导弹。即使是在超音速情况下,苏47机动性也同样强悍,Su-47可以做到更低的最小空速转向率,使发射导弹的转向率大幅提升,超机动能力方面苏47得了满分。

另外,短距离起降也难不倒金雕,其设计采用的气动布局为串联式的三翼布局(鸭翼、主翼、尾翼)、高升阻比也可以用来获得更短的起降距离,以及前掠翼的设计在五代机中也是开创性的,这种设计有着优良的低速稳定性,即使不考虑矢量喷口,仅仅是机体设计,苏47的短距起降性能都是非常不错的。

除了这两项,金雕还有一项独创,那就是后视雷达,苏47发动机两侧有两个长短不一的突起,左边是后视雷达,用于对追尾战机、以及来袭导弹的越肩摧毁,右边是降落时的减速伞,至于效果有没有俄罗斯宣传的这么好就不知道了。

但是很遗憾,除了这些,金雕的其他性能明显偏弱,比如隐身性方面明显差了F22一大截;作为重型战机,内置弹仓只能挂载2枚导弹,即使夺取制空权时火力明显不足;用于对地攻击时不得不采用外置挂架;至于战场感知能力的火控雷达,这方面是俄罗斯一大通病,就不说了。

苏47没有得到俄罗斯空军认可,隐身性和战斗力都差了一些,最后俄空军选择了同为苏霍伊公司设计的T-50作为俄罗斯下一代的主力战机。和美国一样,俄罗斯也不愿意冒险,常规布局的T50明显风险更小,苏47也就只能作为验证机而淡出舞台!

综合来说,苏47“金雕”被淘汰主要还是性能落后F-22(主要体现在隐身、雷达技术、内置弹仓载弹量),其串联式的三翼布局(鸭翼、主翼、尾翼)、前掠翼设计确实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气动布局也是前瞻且具有开创性的,这款战机当年在中国的人气可谓相当之高,没能装备服役也是相当的遗憾。


狼烟火燎


相信许多喜欢战机的朋友一定对俄罗斯这款前掠翼战斗机苏-47有很深的印象,不过这款在外形上颇具个性的超音速战斗机最终还是没有赢得俄军方的青睐,因此并没有投产;反倒是在北约那里得了一个滑稽的名字:小木桶。

苏-47的前掠翼设计虽然少见,但并非是当时的新技术,因为在它之前美国的格鲁曼公司就已经设计出了相同构型的X-29试验机。而且这一设计最早由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期首开先河:容克JU-287轰炸机。

通常来讲,飞机的机翼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前掠翼、平直翼以及后掠翼;而如今我们最常见的则是后掠翼。相比其它两种翼型设计,前掠翼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飞机进入亚音速(小于340米每秒)状态时,前掠翼的气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在仰角时的机动性能;如果给前掠翼战斗机配装矢量发动机,则会大大提升其在近距离空中格斗中的机动能力。

其次,在机翼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前掠翼在飞行中获得的升力大于后掠翼飞机;这一优势进而产生的影响是增加飞机的载重量、缩短起飞距离、提高转变角速度以及加大作战半径和航程。此外前掠翼出色的失速特性还有利于飞机的可控性。

之前也提到,前掠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亚音速及更低速度时,所以它的缺点在高速时也会被进一步放大:大大增加了机翼弯曲变形的风险,甚至还有折断的可能。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对机翼进行加强,但这样又会折损原本的优点。

采用了前掠翼的苏-47也基本上实现了这一构型的优点;针对前掠翼的缺点,苏-47也有相应的对策,比如在机翼的翼根和机身设计了边条。但从其最终未被采纳不难看出,苏-47并没有很好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苏-47”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按照苏联空军对对第五代战斗机的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前掠翼双发重型战术战斗验证机,原代号S-47,绰号“金雕”。

前掠翼飞机是机翼前、后缘均向前伸展的飞机。其最大的优点是机翼气动效率高、低速性能好、机动性和灵敏性优异,能以90°甚至更大的迎角飞行,雷达反射面积比较低。“苏-47”在设计上的优化为飞机提高了超强的机动性能,并提高了飞机的亚声速航程,获得了良好的短距离起降能力。

1981年,美国的格鲁曼公司也曾研究并制造了两架技术验证机。最后发现这种机翼存在较大的风险而放弃。前掠翼飞机相较于后掠翼飞机最难克服的是飞机会出现“气散”问题,机翼会在气动力作用下向上扭转变形,当速度超过一定值时机翼会发生折断,后来出现了重量轻、强度高的新型复合材料这个问题才得以克服。

苏联解体以后“苏-47”的研制工作一直由俄罗斯继续,由于研制经费的原因“苏-47”的研发和测试工作一拖在拖,俄罗斯空军对于第五代战斗机的概念和作战用途都发生了改变。在加上俄罗斯急需一款与美国“F-35”联合作战飞机争夺军火市场的高性价比飞机而放弃了对“苏-47”的研发。

由于“苏-47”未能实现批量化生产其作战能力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是一款不弱于“F-22”猛禽的优秀战机。




进击的罗先森


苏-47金雕是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研制的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前后,苏-47研制方案基本完成,不过,苏联解体对该机的后续发展,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单独研制苏47,不过,由于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有着很多现实困难,苏-47的后续发展十分缓慢。不过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苏-47于1997年9月25日首飞成功。

当年苏-47金雕一经问世,便引发世界一片哗然,震撼了航空界,并被视为俄罗斯空军的希望所在。

苏-47金雕战斗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惊世骇俗的前掠翼设计,这一反自飞机诞生以来的翼型设计思路。

通过研究和计算,前掠翼飞机的转弯角速度可提高14%,活动半径可增大34%,起飞着陆距离可缩短35%~50%。这赋予了苏-47金雕战斗机超强的机动性。这一点在苏-47金雕战斗机的试飞中也得到了证实这一点,苏-47金雕战斗机可轻松完成,定点转弯和定点筋斗等高难度机动,可在空战中飞机头部可以随时指向敌机,并实施攻击。


此外,苏-47金雕战斗机在设计上十分重视“隐身”能力。

机腹下设计有内置弹舱,这是隐身战机不可缺少的一种关键设计;

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吸波材料,j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信号;

对辐射红外信号强的发动机尾喷口等,则除用飞机结构对其蔽挡外,还用冷气流进行冷却并把尾气流吹散。大幅度减小了飞机的红外信号;

苏-47金雕战斗机最大的优点是前掠翼设计,最大的缺陷也源自于前掠翼设计。

前掠翼飞机最大的技术困难,是结构发散问题,如果强度不够,飞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空中解体的危险。即使俄罗斯已经为苏47使用了专门研制的高强度复合材料,但在当时的复合材料技术条件下,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


此外,苏-47金雕战斗机的其他配套也不先进。

比如发动机没有使用五代机的标配矢量发动机,第1架采用的是两台用于米格-31的D-30F6发动机,第2架使用两台AL-37FU发动机。

而最引人瞩目的武器系统,苏-47的武器装备,包括航炮在内,都是延续了苏27的设计方案,自身并没有太大突破。

综合来看,苏-47金雕战斗机是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的一款战斗机,俄罗斯空军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敢贸然采用这一诱人但又存在巨大风险的技术,最终选择了风险较小的苏-57方案。不过,不管怎么说,苏-47的出现,一度让外界感到十分震撼,只是可惜苏-47金雕战斗机生不逢时。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非常欢迎大家来吐槽!!!


东斯坦因


低速的气动效率很诱人,不过气动发散问题真是要了命了,也许以后新的翼型,材料,电传操控能改善这个问题,苏47也未必就是前掠翼的绝响,谁说的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