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被成吉思汗所信任,有著“太師國王”之稱的木華黎是個怎樣的人?

音樂大獅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蒙古帝國,有賴於他擁有一大批既忠心耿耿,又才能卓著的部屬。木華黎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雖出生低微,本來只是個奴隸,但憑藉自己對鐵木真的赤膽忠心和不懈奮鬥,最終成長為“蒙古四駿”之一,被成吉思汗封為萬戶侯、太師、國王。也是成吉思汗的侍衛中,唯一被他封為“國王”的人。

(木華黎劇照)

那麼,一個奴隸侍衛,為什麼能被成吉思汗封為“國王”呢?

一、卑微出生,與人為奴。

木華黎是札益忒札剌兒氏孔溫窟窪的第五子,並沒有高貴的出生和顯赫的部族勢力。他小時候是鐵木真堂兄撒察別乞的奴隸。25歲時,因過錯差點被處死。在其父的哀求下,木華黎和其弟才被轉送給鐵木真做“梯己奴隸”。

孔溫窟窪謙卑地對鐵木真說:“可令此二子為汝守國之奴。若其逃離汝門,則可割其踵,刃其肝而棄之。”

據說木華黎出生時,帳篷內有一團白氣升騰,盤旋於帳篷頂部,久久不散。神巫見到這一異象,斷言道:“此非常兒也。”果然,成人後的木華黎“身長七尺,虎首虯鬚黑麵,挽弓二石強”。

(鐵木真劇照)

二、才華卓著,深得鐵木真賞識。

在跟隨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的過程中,木華黎的才華得以完全施展,深得鐵木真的信任和賞識。

他沉穩老練,足智多謀,勇武善戰,和“四傑”之一的博爾術一道,被鐵木真稱為“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

在蒙金兩國具有決定意義的野狐嶺之戰中,鐵木真只有區區10萬騎兵,而金國卻擁有40萬之眾,面對兵力懸殊的局面,木華黎認為“彼眾我寡,弗致死力戰,未易破也”。

於是,他身先士卒,率領敢死隊,策馬揚刀,挽弓搭箭,對著金國的中軍大營發起猛攻,徹底打破了金軍大將完顏承裕的戰前部署,大敗金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在對金作戰中,木華黎不但將蒙古人擅長遠距離突襲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為鐵木真攻下了數十座城池。還一改蒙古兵掠奪燒殺的風格,利用各種勢力之間的矛盾,採取一些懷柔之法,對降將許以高官厚祿,讓他們協助蒙古人守衛城池。

這樣的做法,不僅使得戰爭更具有持續性,節約了戰略成本,還緩和了民族矛盾,大大地改善了蒙古人的形象。

(征討金國)

三、忠心耿耿,謹遵為臣之道。

在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時,因木華黎功勳顯赫,被封為萬戶長,官拜“太師國王”,賜只有鐵木真才配擁有的“九斿白纛”。史載木華黎“征伐大事,皆決於己,故曰權皇帝,衣服制度,全用天子禮”。同時執掌蒙古精銳“怯薛軍”,掛徵金大元帥之職。

鐵木真曾對木華黎說:“太行之北,朕自經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

但權勢滔天的木華黎,沒有得意忘形,始終謹遵人臣之道。

在一次同塔塔兒部的戰爭中,鐵木真遭遇伏擊,不但丟失了牙帳後無處安身,而且恰逢天降大雪,木華黎和博爾術整夜為鐵木真撐氈遮雪,直至破曉。

還有一次,木華黎和鐵木真率數十騎,路遇敵兵數百人突襲。一時箭如雨下,情形危急。生死存亡之際,木華黎挺身而出,勇敢地擋在了鐵木真生前,為其擋箭。同時連發三箭,射死了敵軍首領,嚇退敵兵,力保鐵木真安然脫險。

即便後來鐵木真在西征時,將蒙古半壁江山“太行以南”託付給木華黎,他也沒有因鐵木真遠征而有絲毫不臣之心,仍然一心一意地幫助鐵木真征討金國。

1224年,木華黎身染重病,臨終時仍對最終沒能攻下汴京而耿耿於懷,囑咐其子孛魯務必領軍攻取。後來鐵木真親自率軍攻打時,還感慨道:“如木華黎還在世,就不用我出馬了。”

這年春天,木華黎病逝於班師途中,終年54歲。

洪武21年,朱元璋把木華黎作為蒙古名將配享太廟。順治年間,木華黎的牌位又被清朝帝王請進太廟,永享皇家祭祀。

由此,後人盛讚木華黎是關羽轉世,不愧為“蒙古忠誠第一人”。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木華黎,蒙古帝國開國功臣,史書上記載其為人沉穩剛毅,足智多謀,臂長入猿,箭術僅在哲別之下,可挽二石(二百斤)強弓。在追隨鐵木真的歲月之中,忠心耿耿,危難之時,為主分憂;富貴之時,不驕不躁。持鐵木真所賜九斿大旗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並數次救鐵木真與危難之中。蒙古帝國建立之後,因其功勳卓著,成吉思汗封其國王。在蒙古帝國之中,木華黎是第一個受封王位之人,顯然他的殊榮超越了鐵木真的四個兒子。

木華黎出生於斡難河以東,史載他出生時,有一團祥瑞的白氣從氈房中冒出。草原上的一位薩滿看到這番景象,驚訝地說:“這個孩子長大後,必定非同尋常。”

出生之後,木華黎的人生看上去並不那麼平坦,首先他的父親就是主兒乞人的門戶奴隸。在木華黎幼年之時,被父親送給乞顏部做“梯己奴隸”,但就在乞顏部首領也速該死後,他被主兒乞人擄走。成年之後,他成了主兒乞首領撒察別乞的門戶奴隸。木華黎自幼兇悍,且有勇有謀,刀術和箭術都屬上乘,可眼拙的撒察別乞並沒有重用他。

與泰赤烏部的塔裡忽臺一樣,撒察別乞雖然與鐵木真擁有同一個祖先,但是卻貌合神離。在乞顏部首領也速該被塔塔爾人毒死之後,主兒乞人選擇與泰赤烏人站在一起,將乞顏部的牧民全部搶走,將也速該的遺孀和孩子們丟棄在大草原上,而不管不顧。在長生天的眷顧之下,鐵木真幾次死裡逃生,終於在成年後,鐵木真憑藉自身的魅力和英雄氣概找尋回那些失散的牧民,並且有許多草原英雄投奔其麾下,甘願為鐵木真奉獻自己的熱血。

最終,鐵木真將那些背叛自己和傷害自己的人全部剷除,在與主兒乞人的衝突之中,木華黎為了保護撒察別乞,差點用手中的彎刀要了鐵木真的性命。在被俘之後,木華黎認為鐵木真會將自己處死,但是鐵木真非但沒有殺他,反倒讓他做了自己的“那可兒”(伴當、夥伴),並且允許他可以攜帶彎刀自由出入於自己的大帳之中。木華黎從一個門戶奴隸變成了草原霸主的夥伴,他怎麼能不一心一意的去效忠這位器重並信任自己的人。

有一年,鐵木真作戰失利,失去了牙帳。因此只能在草澤中安歇,當夜下起大雪,木華黎和博爾術張開毛氈,為大汗遮擋風雪,從傍晚一直到次日早上,竟然連腳步都沒有移動過。鐵木真被二人的忠義所感動,對長生天發誓,自己將來必定不會忘記二人對自己的忠義之情。

還有一次,鐵木真與三十多名騎兵行經一處山谷間。觀察到周圍地勢之後,鐵木真對木華黎說:“我們的敵人就在兩側埋伏,我們要如何應對?”木華黎說:“我就以身護主,只要我的彎刀還在,我就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我的主人!”

話音剛落,果然一群敵寇就從附近的叢林中突然冒出來,木華黎立即張弓搭箭,連射三箭,射中三人。敵軍首領問他:“你是何人?”他回答:“我是木華黎。”隨後木華黎解下馬鞍,拿在手中作盾牌,保護成吉思汗撤離。其餘騎兵反擊,敵人逃散。

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一統蒙古諸部,並被長生天賜名成吉思汗,自此蒙古帝國建立,木華黎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被並稱為“掇裡班‧曲律”(四傑)。

成吉思汗沒有忘記這些草原英雄們的功勞,他說:

“現在國內平定,多是你們的功勞。你們對我來說,就像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一般不可或缺,你們應當瞭解我的這個想法,不要改變當初輔佐我的初心。”

隨即,封賞諸將。木華黎與博爾術得到了最高榮譽,分別被封為左、右萬戶長,給他們配備相應的侍衛及儀仗,賜與他們諸侯王的待遇。

成吉思汗十二年八月(1217年),又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下賜誓券和黃金印信給他,並允諾這個“丹書鐵券”可以讓他“子孫傳國,世世不絕”,犯三罪而不罰。

不但賞賜“丹書鐵券”,成吉思汗還將弘吉剌部、亦乞烈思部、兀魯兀部、汪古部等十支軍隊,以及吾也、契丹、漢軍等軍隊,都劃歸木華黎麾下。成吉思汗發上諭說:“太行之北,由朕來管理;太行以南,由木華黎國王來治理。將九斿大旗賜予木華黎國王,木華黎國王立此旗發號施令,如我親臨!”

木華黎所得到的榮譽連鐵木真的兒子們都感到嫉妒。從此,木華黎全權指揮對金國的戰事,成吉思汗則率領主力大軍返回蒙古,準備西征。木華黎作為徵金大元帥,代成吉思汗發號施令。經過六年征戰,先後征服了金朝統轄之下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大部分土地。伐金大軍所到之處,如摧枯拉朽之勢蕩平金軍的所有軍力。木華黎在此期間收服了很多金朝降將和漢大臣,讓他們幫助治理中原,為成吉思汗開疆闢土。《新元史》曾說,他知人善任,有成吉思汗的風範。

成吉思汗十七年(1222年),木華黎圍攻京兆府失敗,導致怒火攻心,加之西夏人出爾反爾,背信棄義,不但沒有派兵協助,反倒偷襲了木華黎的後軍。木華黎盛怒之下,吐血而倒。1223年,這位草原巴特爾結束了自己輝煌且榮耀的一生。

當他的死訊傳至成吉思汗的耳中之時,大汗聞言昏厥不醒,醒來之後,大放悲聲,誓言要誅滅西夏,為木華黎國王復仇。

在木華黎死後,成吉思汗履行諾言,不但自己善待他的後代子孫,還下口諭讓自己的兒子們依舊善待木華黎國王的子孫後代。英雄之後,必出英雄,木華黎的後代子孫中也是人才輩出,像孛魯、速渾察、霸都魯、相威、安童等,均是官居顯赫的國之棟樑。自古以來,功臣貴胄之家,也有可以長保富貴的,但還沒有像木華黎家族這樣高官貴胄如此繁盛的。


大獅


“國王”是蒙古國對功臣的最高封爵,以此區別於“親王”(宗室王),木華黎雖然一生都獲得成吉思汗的信任,榮寵始終,但是其家族一直都沒有出現跟“黃金家族”聯姻的,雖然,史書上對此沒有任何說法,但是後人推測可能跟木華黎的奴隸出身有關,因為蒙古族是很注重血統的,成吉思汗雖然幼年時期窮困潦倒,但是他岳父依然不悔婚約,親自送女遣嫁,究其原因,除了欣賞鐵木真之外,跟鐵木真高貴的“黃金家族”血統不無關係。扎木合曾經是蒙古族中最強盛的部落,本人也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但是始終登不上蒙古可汗的位置,就是因為他本身不是黃金家族的血統,許多年以後,滿都海哈屯在丈夫死後,帶領軍隊,部眾嫁給年僅七歲的達延汗,就是因為這個孩子是“黃金家族唯”唯一的後代。


狼的影子319


看過金庸《射鵰英雄傳》的人,都知道里面有個“華黎”。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成吉思汗帳下有個“太師國王”叫木華黎。據傳,木華黎是鐵木真“梯己奴隸”(意指貼身奴隸),但從軍後深得鐵木真器重和賞識。那麼,他有生平是怎樣的呢?

1、手長過膝,射術超群,可拉二石弓

據《元史》記載,木華黎足智多謀,驍勇善戰,與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並稱為鐵木真的“四傑”。他手長過膝(猶如當年的劉備),以挽弓兩石而著名,兩石弓是多少?根據宋元計量單位,換算今天的單位,相當於挽射120斤拉力的強弓。

作為“梯己奴隸”,木華黎的射術很快有了表現。一天,他隨鐵木真等30餘人,騎馬在溪谷遇到一夥強盜,“自林間突出,矢下如雨”。木華黎搭弓射箭,三箭三中,強盜頭子高喊:“小子留下姓名。”木華黎大叫:“我是木華黎。”強盜最終退去。

在與乃蠻的戰役中,木華黎、博爾術作為援軍殺盡乃蠻部落。隨後,克烈王可汗密謀叛亂,計劃突襲鐵木真,被下屬告密。鐵木真馬上派木華黎連夜挑選精兵騎士,夜襲克烈王可汗的軍營,克烈王可汗戰死,其部下點將全部歸降。

2、攻陷北京城後,曾想坑殺全部金軍降兵

鐵木真即位後,提升木華黎、博爾術為左右萬戶。鐵木真說:“國內平定,你們的功勞最多。我和你們的關係,如同戰車上的車轅,身體上的臂膀。”1212年,蒙古伐金,攻克雲中、九原,圍攻撫州。當時,金軍號稱40萬,列陣於野狐嶺。

鐵木真以木華黎為首,組成上百人敢死軍,縱馬衝殺,金軍陣角大亂,鐵木真見狀揮軍而進,大敗金軍。1213年,鐵木真兵臨居庸關,大敗金軍高琪部,攻克涿州。1214年,木華黎跟隨鐵木真兵臨北京,因金朝請和而撤軍。

次年,副將蕭也先計平東京,金將銀青率20萬人迎戰,大敗而逃。蒙軍隨後圍攻北京城,城中糧盡,守城軍士殺掉銀青而投降。木華黎因為惱怒金軍遲遲不降,準備全部坑殺降兵,因為蕭也先的勸阻而罷休。

3、與鐵木真相約,各自攻取半壁江山

1217年8月,木華黎為鐵木真封為太師、國王。同時二人約定,以太行山為線,以北地區由鐵木真打下來,以南地區由木華黎奪取下來。木華黎用5年時間,把太行山以南地區的金軍佔領城市多數攻陷。在這個過程中,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其一:蒙軍攻克真定後,木華黎採納史天倪的意見,禁止蒙軍搶劫和屠殺,釋放被俘的平民,一改之前先攻城、後屠城的做法。

其二:金兵曾派2萬人突襲濟南,木華黎率輕騎兵500人擊退,乘勝進軍黃陵岡,金軍20萬人在黃河列陣死戰。木華黎命騎兵下馬,以箭陣大敗金軍。其後全境平安山東,建立行省,禁止殺戮,安撫百姓。

4、54歲病死於軍中

此後,木華黎進軍陝西,又轉軍攻打洛州,二度攻克隰州。1222年率兵出秦隴,兵鋒直抵長安。金軍20萬人固守,木華黎留6000人圍城、3000人守潼關,親率大軍出擊鳳翔,圍攻月餘沒有攻下,就屯兵於渭水之南。

1223年春天,木華黎率兵攻下河西堡寨十多處,同年3月領軍至山西聞喜縣,身染重病,在病床前召來弟弟說:“我東征西討40年,沒有什麼遺憾的事。只是痛恨不能攻下汴京,這件事就交給你了。”當月病死,年僅54歲。

很多歷史愛好者、發燒友不願深究元朝歷史,原因很簡單:元朝把漢人、南人(南宋治下的江南地區民眾)列為下等人,殘酷對待。但作為蒙元歷史上的名將,木華黎有諸多良善之舉。也許,作為“梯己奴隸”出身的他,對普通民眾有更多的同情吧。

同時,被後世稱為“最忠誠於鐵木真”的木華黎一生忠心耿耿,終死疆場,馬革裹屍……這種忠勇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愛國是民族大義,在這一點上任何人都不能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