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西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做得深入、做得彻底

利用外资望文解意即可理解,是指利用国外的货币资金或物资、技术、专利等形式,解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因资金、设备、技术不足所遇到的困难与瓶颈,达到发展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的目标。

西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做得深入、做得彻底

西安在吸引外资方面是从2017年开始发力的,之前的2015、2016年,西安市吸引外资水平甚至低于副省级城市的平均规模(例如:2015年副省级城市吸引外资平均规模是42亿美元,西安40亿美元),与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在吸引外资金额总量方面几乎相差一倍之远。

因此2017年西安市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强调“五资”一起抓,而“五资”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外资”。通过2017年一年的努力,西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07亿美元,增长17.8%,增速分别较成都、武汉和杭州加快45.8、36.3和26.1个百分点,差距快速缩小。

西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做得深入、做得彻底

关注近年来西安发展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西安在取得某一发面的成绩后,没有出现过往发展中的疲软和颓势,相反会推出更加宽松、更加有效的支持政策,持续加大该产业的巩固与发展。“持续发力”是近年来西安转变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

那么在经过2017、2018年有效利用外资的高增长后,西安是否“持续发力”继续推行更加有效的政策呢?

回答:有!

近日(4月2日)西安市对外发布《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宗旨: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对外开放范围,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支持在制造业、电力业等领域推出开放措施,进一步减少或取消外商投资准入限制。

具体到如何扩大?如何支持?如何减少和取消呢?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报道过西安市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市场(3300亿)的文章,此次首先放宽的就是“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同时还将取消干线、支线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3吨级及以上直升机设计与制造,地面、水面效应航行器制造及无人机、浮空器设计与制造须有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

以上是汽车和飞机制造行业

取消电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这是电力业

取消铁路干线路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铁路旅客运输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这是交通运输业

取消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这是批发零售业

取消对中资银行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这是金融业

我们可以看到此次西安分别针对外资技术和资本青睐有加的汽车制造业、电力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金融行业做出了取消原有限制的举措,无论是从涉及行业的宽泛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可谓是一项极大利好的政策。

西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做得深入、做得彻底

放宽和取消了各个行业的投资限制还远远不够,西安市还要对投资西安的外资企业进行奖励。此次西安市设立了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外商在西安市投资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领域,对符合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给予奖励不超过500万元的配套支持。

此时,我们可以转变一个视角和身份来看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计划将自己的企业布局到全国各城市的经营者,落地任何一个新的城市,都将面临选址、谈租金、招聘、运维以及经营的过程。此时你发现西安市于2018年4月和2019年2月分别推出了《西安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明确西安市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措施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制定了包括总部企业落户奖、贡献奖、效益奖、进步奖、发展奖、投资奖、产业奖、出口奖、上市奖等九大类总部企业奖励政策,原先是自己求人办事,如今是对方主动招揽、提供服务以及各种奖励,你动不动心?

这时,我们再转变一个身份来看问题。你是一名外国的企业家,你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在中国各主要城市布局,因为企业家的敏锐度你观察到西安市近年来的开放与发展,你看到了西安市对于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你很受鼓舞。但内心也有一定失落,同样是投资,为什么就要限制我的股权比例和范围,就因为我是外企?此刻西安市发布了《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分别在各个行业放宽和取消了过往限制,你动不动心?

当你下定了决心并于一位已经将自己企业驻扎在西安的中国企业家,周末坐在咖啡馆里漫谈时,你们讲如何评价西安近年来招商引资上的改变和成效?我觉得用一个词形容最为合适,那就是:给力!有诚意!

西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做得深入、做得彻底

西安经历了2017、2018年对于有效利用外资的攻坚和努力,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追求外资资本之上,而是在利用外资的形式方面也表现的更加均衡和科学。

例如:2018年11月,由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教授团队与西安理工大学及西安创始人众创空间有限公司共同落地的项目——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落地西安市高新区。研究院旨在工程化、技术化、产业化指导下,开展镁合金3D打印基础应用和产业化研究,并逐步实现产业化应用。

前不久,2019年3月,以201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教授巴瑞·巴理士院士的研发团队,与西安市高新区签定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将在高新区建立以生产基因测序试剂、芯片组设计和制造、基因测序仪等为轴的“基因检测全产业链大系统”。

西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做得深入、做得彻底

以上项目在吸引外资投资上为辅,在吸引国外专利技术为主。据悉,过去的2018年西安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0家,达到2139家;全年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028.33亿元;全年研发投入410亿元、占GDP比重4.91%;申请专利总量7.12万件。

通过两年时间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大型企业投资,西安市取得了不俗的招商引资成绩。取得一定成绩后,西安市继续放宽和取消对于国内外企业投资的条件和限制,并设立千亿元的发展基金奖励在西安发展的国内外企业,不得不说,西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做得深入、做得彻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