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44岁,从高收入人群加入到了失业大军之中,人脉尽失,该何去何从?

海盗船Jacky


01

继《琅琊榜》、《欢乐颂》、《大江大河》后,正午阳光又出新剧了。

这次,姚晨、郭京飞、李念一起带来了讲述原生家庭的剧《都挺好》。

姚晨是家里的小女儿,上面还有两个哥哥。

大哥苏明哲(《情深深雨蒙蒙》里的尔豪)定居在美国。

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女儿。

刚刚买了车子和大房子。

一切看上去都像个人生赢家。

生活得平淡而幸福。

然而,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夜晚。

电视剧的第一集,苏明哲就接到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去世了。

他立即准备回家奔丧。

这时,妻子却提出了异议。

公司裁员、背负房贷、没什么积蓄……

考虑到已经约了上司度假,不想浪费联络感情的机会,妻子想替苏明哲回家奔丧。

苏明哲以自己是苏家长子的理由,严厉拒绝了她。

祸不单行。

等苏明哲一回来,就接到了公司的裁员通知。

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一家的生活费……

全都成了这个失业的男人的心头慌。

成年人的崩溃,大概是从失去收入开始。

02

现在很多人生活的都没有安全感。

绝大多数从事自由职业的人,

比如:文案写作者、销售、摄影师、翻译、礼仪,还有做培训的人等等,在心底都是很焦虑的。

即使绝对收入够高了,他们还是会担心下个月接的活少了就养不活自己了;没有业绩提成只能拿底薪了……

有着稳定的收入的人,渴望有空闲时间;

而自由职业者,有空闲时间,反而是一种折磨。

闲暇时光,意味着赋闲在家,意味着他们停止贩卖自己的时间,意味着这段时间失去了收入。

非自由职业者心里的石头就能放下来了吗?

即使有着稳定的收入,也会受身边环境的改变所影响。

图源:理顾金融圈

整体裁员的情况下,谁知道自己的饭碗又能保住多久呢?

在职场中,女性还面临着更多尴尬。

不敢怀孕,害怕等重回岗位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替代了……

“人到中年不如狗。”

上有老,下有小。

失了业,家里的天就塌了。

三四十岁的人,靠近不惑之年,困惑却越来越多。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03

我们能做的不多,也未必能带来成效,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第一、不要害怕失业。

各种大数据,都在告诉我们大环境有多不好。

可是,你哪有那么幸运,去一行,环境不好一行呢?

即使失业了,不过是换个地方重头再来。

褚时健曾说:“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对他而言,失去了“烟草大王”的身份后,种橙子就是一次“触底反弹”。

“跌得越低,反弹力就越大。”

许多人跌是跌了,却失去了重头再来的勇气。

xx因为失业跳楼的新闻总是隔一段时间就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

都有面对死亡的勇气了,再加上那么一点点,试着面对失业不好吗?

或许有人要说,不怕失业的底气,也和银行卡的余额有关。

那我们可以试着不要轻易被消费主义洗脑。

星巴克前段时间出了一个猫爪杯,在抖音走红后遭到了疯抢。

有人带了帐篷直接住在门店门口;

两个男人为了给女朋友买杯子,在店里大打出手;

定价199的杯子,在网上炒到了七八百……

消费主义,只是商家、媒体的营销手段,是我们逃避现实的低价值行为。

第二、保持对知识的更新。

《都挺好》里面,苏明哲失业后,一直端着“名校毕业”的架子,不愿意去从事“社会地位低”的工作来应急。

在职场中,很多中年人也会看不起新人,固步自封。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段子:

其实,中年人找工作反而比不上年轻人,

适应新事物的速度没有年轻人快,

要求的薪资又比年轻人高。

如果失业了,不要端着“学历”、“资历”的架子,先找到新工作才能快速缓解境况,打开新的局面。

第三、成为上司“离不开”的人。

我们常常会在背后吐槽领导,“自大”、“喜欢开会”、“画饼王”……

可是,我们是来上班赚钱的,不是来跟领导交朋友的,总盯着缺点干嘛呢?

想要增加领导对自己的依赖,我们就要尽可能多的了解领导的长处和弱点,尽量做到互补。

不要高估所谓感情对公司的重要性。

多少公司的“老臣”还不是说开就开。

不要低估个人价值对公司的重要性。

成为上司离不开的人,你的手里最好还要有一些筹码。

“离开了公司,你什么都不是。”

有些人在工作中,会因为平台优势高估自己的能力。

等到离职时,收到老板这句冷冰冰的话。

背靠大树好乘凉。

在小树下面,也能凉快,才是属于自己的真本事。

如果你手里已经掌握了许多大客户的资源,你的离职会为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即使领导裁员时,你也是最后被裁掉的那个。

04

人人都有中年危机。

失业就像一道撕开生活的口子。

经历了失业,才知道自己的稳定有多脆弱。

首先,我们不应该惧怕失业;

大环境不是恐惧的理由;

开源节流、理性消费,可以给我们底气;

其次,保持对知识的更新,不要“倚老卖老”;

最后,争取成为上司离不开的人。

失业并不可怕。

跌倒谷底,才能回跳得更高。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贺嘉


看到这个问题,很有感触。来说说我自己。1995年,23岁大学毕业进入垄断国企,待遇不错。2002年,30岁进入国企三产,要害部门中层干部,核心层。36岁提拔成副总,分管关键业务部门,有公司股份,“朋友”多到你们不会相信,通讯录上有过万联系人。2011年,39岁,公司经营不善,每况愈下,跳槽到上海,一家央企3级公司,副总,同年,在南京成立了个人控股的小公司,交由跟我出来的老部下打理。2013年,41岁,上海那家公司,由于行业低迷,不行了,3月底,我辞职回到南京,专心经营自己小公司。回来才发现,两年时间,已经亏损300万元,被手下坑了。焦虑、愤怒、后悔,失落,迷茫,让我睡不好觉。还好,我内心够强,没有垮掉,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先召开家庭会议,把实情通报至亲,也告诉他们,我有能力有办法快速东山再起。同时,召开公司会议,开掉内鬼,调整方向,裁撤冗员,减少开支。公司员工从23人减少到4人,每月支出从26万元减少到5万元。同时自己全情投入,不再做甩手掌柜,重新梳理朋友圈,重拾有价值的人脉。业务联系人从过万缩减到20个人左右。在经营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低利润、垫资金的项目不接。生活上,坚持网球游泳,保持强健体魄。加强朋友间感情联络,喝茶打牌美食喝酒,积极社交。没事回家做菜吃饭,家庭和睦。当年,2013年,止损。次年,2014年,盈利。2015,2016,2017年每年都有进步。2018年,大家都说生意不好做,我公司盈利并没有下降,年终又传来多个新项目落地的好消息,2019预期会更好。我想告诉你,中年失业,不是好事,但只要你把握好自己,不要气馁,努力拼搏,还可以柳暗花明。祝你好运!


网球战士


这个问题,我很愿意用自己的经历来回答你。


我今年46岁,曾在一家国有投资公司担任高管。去年公司被别的集团兼并,我突然被发配了一个虚职,从以前的管理4个重要部门,到现在手下一个员工也没有。收入也随之下降不少。当时我整个人非常郁闷,有点适应不了这种高空坠落的感觉。


经过3个月的思考,我从原有的失望,怨恨,逐渐认清了将来的形势:国有企业的未来,谁都不能说清楚它的走势;我本人在国企的发展,也完全不能由自己掌控。中年人,再去市场上跳槽,完全不具备任何优势。那么为什么不能趁自己还没有老,钻研一个符合自己少年初心,而且可以达到专家水平的领域?


我一直以来都对心理咨询很感兴趣,于是我决定往婚姻家庭治疗方向发展,而这个领域的世界最强在美国。我下了一个决心:辞职,去美国学习!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考托福,考GRE,申请了10所美国的学校。今年5月终于拿到了梦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我就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我决定从50岁开始,一直工作到70岁!为了自己的初心,发起新一轮拼搏!



先解读三个关键词,厘清一下问题的逻辑。

高收入:这个年纪,怎么着也得月收入三万以上,在企业应该是中层以上岗位了。

失业大军:说明以前不是做生意的,应该是上班族。

人脉尽失:说明以前的所谓人脉全部是基于工作平台而建立的。

所以,上面的问题也可以描述成:44岁的企业中高层,没了工作,失去了平台,后面的路要怎么走?

对男人而言,四十岁的年纪,是最好的年纪,也是最糟的年纪。

  • 说是最好的年纪,是因为对有事业和工作的人而言,它是做事业的黄金年龄,此时的事业如日中天。
  • 说是最糟的年纪,是因为对没有事业和工作的人而言,它是会把人彻底压垮的尴尬年龄,此时的男人,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却是家里人人需要依靠的对象。

44岁的企业中高层,一旦被裁员,没有了收入,没了平台,后面的路怎么走?有以下建议:

  1. 利用优势创业

职场上做到这个年纪,虽然没有了平台,但朋友应该多少有几个,积蓄也会有一些,最重要的,肯定会有一技之长或专业经验。

这些,都是创业的必备资源,需要充分利用。但这个年纪,精力和心态都跟年轻人不太一样,要调整好心态,奋力一搏。

娃哈哈的宗庆后,就是42岁才开始创业的,靠着蹬三轮车,走街串巷推销冰棍,硬是创立了自己的饮料品牌,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饮料帝国。

2. 继续找工作

如果自觉不适合创业,想稳妥一点,那就在自己的领悟和行业里继续找工作。这个时候,就不要轻易改行了,普通人是很难改行成功的。

如果自己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找工作应该不难,可以奔着同等职位和待遇去找;如果不具备这个底气和优势,那就只有放低自己的身段,暂时屈就一下。毕竟身上背负着责任,不能吃闲饭干坐着。

3. 改行转型

这是最难的一条路,因为需要一切从头开始。没有极强的承压能力和毅力,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个人特长的话,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但越是难的路,越走会越顺。人到中年被企业裁员,说明之前的工作可能并不适合自己,自己在之前的领悟没有竞争力,所以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重新思考和定位,通过努力,焕发事业的春天。

知名自媒体《凯叔讲故事》的创始人王凯,以前是央视主持人,但总感觉做主持不是自己想从事的事业,于是选择从央视辞职。


在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凯发现,可以利用自己擅长讲故事的特长,来进行内容创业。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和运营,王凯的《凯叔讲故事》,年营收达到几千万元,成为了人生赢家。

所以,中年人在职场半途落马,不要气馁,只要敢于面对自我,不轻言失败,找准自己的方向,一样可以奋斗出光明的未来!


职享营


我和你一样有过同样的经历。我的前半生就像过山车一样的跌宕起伏。

零六年以前,我有一家自己的广告公司。在市中心有两套住房,爱人在部队服役,团职,一个女儿,生活安逸。家庭幸福美满。这样的状况在06年年初被打破了,最后化为乌有。

1,零六年年初。有人高薪聘请我去广东,由于长期在当地的圈子文化和安逸的生活,滋生了自己的自负和自大,一向自以为是的我。萌生了去外面闯荡的想法。



2,在这个朋友的蛊惑下,我决定先到广东了解一下,他用花言巧语,把我忽悠到了广西南宁,他们为我量身定作了适合我的洗脑流程,10天以后我被成功洗脑。


3,卖公司,安排好家事后,专职在广西从事起了1040纯资本运作的传销,经过了10个月,终于上了平台。(所谓的老总)知道了真相后的我,由于下面亲人太多,无法后退,只能战战兢兢的、如履薄冰的侥幸前行。




4,三年多以后东窗事发,我也因此受到了刑惩,几年的付出全部烟飞灰灭,12年年底,重获新生的我,回到家乡,把仅剩的几万块,给了二个直接的下线,自己只带了几百块钱,来到了天津,那段时间里,真的很颓废。



一三年年初,那个时候我已经掉到了人生的最低谷,一个人最倒霉也无非这个样子了,我又回到老家,卖掉了一套房子,作为起动资金,经过了五六年的打拼,现在的我已经完全走出了低谷,回复了自信。几经波折,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状态。

人在最低谷的时候、调整心态最为重要,找到适合你的行业,不要着急。慢慢地去做。44岁还不算太大,要有耐心,知道适时的弯腰,从头做起,脚踏实地。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过去,要把这种经历变成经验。勇敢地面对现有的状况,希望你早日走出困境!走向再次的辉煌!



反传销思怡


44岁不老,我今年46了,44岁的时候正好在生二胎,现在小儿子1岁半,聪慧可爱,一点不后悔生二胎。身材也没走形,邻居见了我还以为我三十出头。我2012年以前在深圳打工,做了10年,最后做到公司副总,但公司被收购,我就被离职了,到了另一个公司,也是副总,但总觉得没事做,不踏实,2012年由于老公到了上海,我就离职过来了,不想长期两地分居,而当时第一个孩子刚刚要上小学,也需要父母亲共同教育。在新地方,我创业了,凭着自己的聪明和韧性吧,公司很小,做软件,每年30万左右吧,刚开始觉得压力大,什么都要操心,习惯就好了,毕竟我又没有要想赚大钱或者上市的心,能过好日子就行,心安理得最重要。老公后来也创业了,年收入和我差不多,我们买了不少房子,目前仅靠租金也足够生活了。我们生活幸福,有两个可爱的孩子,算是美满幸福了!看了不少朋友的文章,发现大部分打工都会在40多岁遇到挫折,这个和你是否努力无关,这是一道坎,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重新选择,不要太高的要求,慢慢积累经验,不要怕,人生都是有起落的,只要心里平静,从容面对,理智选择,一定会一路顺风顺水,好人一生平安!


山水林


人生漫长,锅福难料。四十多岁失去高收入工作,失去人脉,这一变故确实会对自己影响不小。我也是在四十四岁遭遇此变故的,现将我的亲身经历与你分享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我是71年出生的,高中文化,97年进入乡汽配厂,98年进入行政领域,厂内有股份,交着养老金,工资虽不高,但还可以,人脉都是厂内工作上的关系,本想熬到退休算了。没想到08年金螎危机工厂停工,从此一蹶不振。不要说缴养老金了,工资都发不下来。于14年下岗。

四十多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稳定的时候,下岗初时也倍感徬徨,技术没有,蓄款有限,厂内人脉流失,进其它厂工资低又不缴养老金应以什么方式谋生呢?

首先我调整了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文盲都能谋到工作,我一个高中生能无用武之地?

二丶放下身价。不要认为自己曾经怎么样,那些己成过去,不要留恋,要立足现实正视自己。

三丶人脉看淡,该走的要走,来的要来。客走茶凉,自古如此,人脉不是朋友那样的情感,换一个工作人脉也会更新。

四丶学以致用。我有一定文化程度,应将自己所学应用到现实中去,而不是死抱着文凭。

五根据自身条件选定适合自己的项目。

于是我选择了门槛低的建筑行业,从理论书籍学起,从基础技能做起,勤动脑动手,从一开始入行就和干十多年的一样拿技工工资,现己在海外工作4年。虽不算大成就但足够养家。

因此,你无论到何种地步,都不能沉迷过去,不管有多辉煌风光,不能过于依赖人脉,要学会忘记,学会自强。忘记过去,立足今日,筹划明天,不畏困难,自立自强,在上帝关闭了窗后去努力寻觅他为你开放的那一扇门,这样的人生永远多彩!


香山枫叶591


偶然翻到这个题目,我觉得我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巧合,我在44岁以前活得很好!算是个小老板吧。那时候我开书店。而且开了好几家。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可是在2012年以后。由于电脑互联网的兴起。书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几个书店都陆续关门。后来转做其他生意。都没有成功。我算了一下。从2013年到2016年。那几年倒霉透了,干啥赔啥!多年的积蓄不仅赔光了,而且还欠了10多万的外债。最倒霉的时候。我老婆去帮别人家里带孩子做保姆。我孩子还在大学里读书。连学费都没有钱交!

转折点是在2016年,那年我48了。口袋里带着仅有的5000块钱。流浪到了厦门同安。五千块钱做本钱。从租摊位卖羊肉起步,一步步走了过来。目前不但早已还清了外债。现在也算进入了高收入行列吧!

44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如果你以前是上班,那么你丰富的工作经验就是你的敲门砖。它能让你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如果跟我一样是个做生意的人。那么几经努力以后。你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三穷三富过到老,坎坎坷坷是人生!这世上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都是起起伏伏!

最后祝愿暂时还处在困境中的朋友早日走出逆境!再造辉煌!!!


用户6590429358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40岁以上中年人经常会遇到。我在09年时也是如此,因与老板在品牌定位上发生严重分歧,决然从品牌总监岗位上离职,为不伤及付出数年心血的品牌,也与老板握手承诺,挥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人脉,不再进入其他同业品牌公司。失业一段时间,高不成低不就,花光离职金,最后只得与早年认识的台湾朋友,远走东南亚重新谋生路。



从题主问题表述看,题主人脉可能比我当初还窄,那么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首先要打开我们自己的心结,放下曾为高文凭高薪酬高级岗的包袱,从头再来。我当初就因为背上这包袱,在国内迟迟找不到相应工作,直到遇见一位台湾朋友。当初他在大陆办厂,风光了一段,98年金融风波中折翼返台。再次相见时,他说回台后,为了生计与还债,他当过超市收银员,在南投卖过山东大馒头。刚还清债务,一位之前的大客户认他人品,邀他去柬埔寨分公司担任专员。也正是他邀我一同去,回到基层,从生管做起。

上月下旬,我去新加坡游玩,从鱼尾狮打车回酒店。一路和司机海聊,之所以一见如故,就因为这位郑师傅曾经在上海外资银行任职十年,我们有许多共同语言。一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九十年代在上海就年薪近50万的金融精英,返回新加坡后,一样欣欣然开的士,言语中毫无失落感。


(郑师傅手里提着要送我的肉脯)

正是这些接触和亲身经历,让我感觉,人生大落差摆不正自己的现象,也许在我们大陆特别强烈。其它地方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大家基本都能持平常心对待。人类已步入人工智能大变革时代,职场大裂变在所难免,相信我们也很快能适应这种起起落落。

所以我认为题主无须焦虑,重新盘点自身技能与资源,放下包袱,大可以降维求职,或利用一技之长自谋职业,从头再来。

路上起起落落,回头望时,也是一道亮丽风景。


老西众帮


1,不用气馁,我今年45岁,和你差不多,至少目前医学上说人的寿命可以长达百年,还是青年。

2,人没有天生的成功,只有后天的努力证明自己。我小时候没钱读书,就去参军,回来当保安,做过很多小生意,比如炸洋芋,卖电话卡,开电话亭,开影视吧,开便利店,都失败了。开了三个公司也没有生意,我都曾经怀疑人生。

3,总会找到出路。我面试过至少二十家单位,有的两分钟,有的两小时,最后谋得现在一个企业的职位,薪酬刚好可以每月养家和还债。

4,人生不用比较,女性里面,只有一个撒切尔,一个董明珠。男性里面,只有一个马云,一个任正非。只要自己觉得今生已经努力过,奋斗过,辛苦过,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吧。

5,你至少还有亲戚、朋友,总有人会帮助你,没人帮助你,那就靠自己孤独地战斗,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