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糖化直降10个点并成功减药,这位糖尿病友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

各位糖友:

我从2018年8月查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15.5%)之后,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0天出院后,开始了自我控糖的三部曲。一说到糖尿病,很多病友首先想到的是不治,也有部分病友觉得无所谓,该怎么吃就怎么吃,我作为一个喜欢研究的病友,我不敢苟同,我要和疾病斗争,让我的生命更精彩,让糖尿病也能幻化出灿烂的幸福之花。

糖化直降10个点并成功减药,这位糖尿病友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

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大医护人员的帮助和高洪蛟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开启我的“化糖为花”之路。短短四个月时间,目前我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5.9%,空腹末梢血糖大多在5~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多在6~9mmol/L之间。8、9两个月“智糖”数据告知我控糖为“良”,10、11月“智糖APP”数据告知我控糖为“优”,现在已经减少降糖药的种类及药量了,可以说目前和正常人并无差别。

虽然控糖之路还很漫长,但控糖之花已经初见成效,我要让这朵花开的更艳丽,要让更多的病友也能开出化糖之花,特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一控

糖化直降10个点并成功减药,这位糖尿病友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

如果说控糖标准是空腹在5-7mmol/L,餐后2小时是6-10mmol/L,高低之差不超过4.0mmol/L,那我就要将控糖之路变成一条美丽的弧线,让血糖在6(空腹)~9(餐后)mmol/L之间跳跃。如何画好这条曲线,我主要从控制饮食开始。每顿吃多少饭要有一定标准。很多不控制饮食的糖友,餐后血糖偏高,完全靠吃药或打胰岛素来降糖,我觉得会有一定副作用,因此我采取根据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低来调整自己饭量大小。

饭最好能吃粗粮,菜最好是粗纤维的如笋类、豆类,菌类,水果尽量吃苹果、番石榴等升糖指数低的,猪油必须控制不吃或少吃。只有控制好饮食,血糖才能按我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尤其要注意的是晚餐的饭量不易过多,否则直接影响早上空腹血糖的高低。每顿一碗饭,让我的血糖在6~9mmol/L这条弧线上跳动。

二动

糖化直降10个点并成功减药,这位糖尿病友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

如果说运动是降糖的一个措施,那我就要将运动成为一串跳动的音符,每走一步就是一个控糖的音符,当这一连串的音符跳动起来的时候,我的化糖之路开始绽放出一朵朵花骨朵。运动是加快饮食吸收,迅速降低餐后血糖的必要步骤。饭后20分钟快步走是我运动控糖的法宝,可根据用餐量的多少确定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也不宜过大,不能剧烈运动)。从我亲身经历来看,有时偶尔吃多之后,多运动,通过运动来降糖也是很好的办法。

三测

糖化直降10个点并成功减药,这位糖尿病友的经验让人受益匪浅!

测量是记录化糖之路的点点滴滴,也是让弧线更完美,让音符跳跃更活泼,让血糖更正常的必要依据。及时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来调整用餐量和运动多少。糖尿病病人,要根据情况及时测量自己餐后血糖(一周之内测两次空腹,测一次早餐后,测两次午餐后,测三次晚餐后,测一次睡前),有利于调整整体控糖方案,把血糖降为正常水平。

我的控糖三部曲控、动、测,让糖尿病化糖为花,绽放出生命的另一种精彩,开启了病人的幸福之旅。

血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将其调控到正常范围它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患糖尿病后没有困惑、抑郁、恼怒,积极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化糖为花”,不仅熟悉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更是付诸行动,多管齐下。难得可贵的是,作者与时俱进,借助“智糖”APP及时记录血糖检测结果,真正做到智慧控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