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和海军互相倾轧到了什么程度?

风云一点通


古事今説,今説古事!

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的矛盾由来已久,最为严重的应该是海军与陆军因为战略分歧的原因,在二战前期日本陆军派遣军队包围了日本海军省(海军军部),海军的海军陆战队也接到进攻陆军的命令,双方荷枪实弹,内战几乎一触即发。这应该是双方闹得最凶的一次。

具体的案例:

1.淞沪会战中,现实中国军队包围了上海日本租界的海军陆战队,海军向陆军请求支援,陆军表示,支援可以,要求海军过来认个怂,援兵马上出发否则免谈;后来日本陆军与中国军队在上海附近战场激战,陆军多次冲击没有取得有效战果,他们向日本海军请求火炮支援,得到的海军的回复是,我们的任务中没有对陆地攻击的要求拒绝了海军的要求;

2.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四艘主力航母以及300多假飞机,此战是日本在珍珠港战争爆发后吃的最大的一次亏。日本海军为了颜面对国内宣传是取得了胜利,但是陆军上层知道消息后竟然燃放烟花以示庆祝。

3.在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中,双方都称呼对方“马鹿”,意思是笨蛋。

4.海军与陆军不仅有分歧并且不会相会协同作战,因此海军有自己的陆军,陆军有自己的海军在日本海军的不仅仅有海军陆战队,而且有独立的坦克部队以及坦克研发、生产中心;日本陆军不仅仅有战舰(这个已经很难理解了)而且有航母(虽然实际上并不具备起降航空飞机的能力),但是这种泾渭分明海军、陆军在时间军事历史中也并不常见。

5.虽然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都是日本的军事力量,但是双方在武器设备上不但不互通而且尽可能早就与对方不一样的武器,比如最常见的螺母,海军与陆军的旋转方向都是反的。

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争斗趣闻还有很多,有种说法是,二战日本海军的战斗力是10,日本陆军的战斗了是10,两支军队联合起来的战斗力是负数。虽然这有些夸张的,但是日很海军与陆军的争端确实对日本整体的战斗力是一个非常大的损耗也是中国之幸,世界之幸。


古事今説


陆军海军倾轧的突出体现之一就是在二二六政变时,海军的长门号战列舰进入东京湾,随时准备炮轰陆军的部队。

日本陆军和海军内斗在日本军界早已是熟知的事,更何况陆军除了和海军不和,和警察也不和,有的人会问:警察而已,他们敢直接和陆军动手吗?然而这些警察确实敢这么干,原因很简单,这些警察原来的名称是新选旅团,新选旅团往上倒就是幕末时期的新选组,正经武士阶级,比你们陆军这些泥腿子出身好多了,要不是碍于警察的身份,怎么就不敢和陆军泥腿子动手,这也是警察和陆军常年不和的原因之一。

说回正题,日本陆海军不和实际上也源于幕末时期,海军的势力是以萨摩藩为主,而

(二二六兵变时进驻东京湾的长门号战列舰)

陆军势力则是以长州藩为主,而且这两个强藩虽然在倒幕战争时期和睦,但在之前的八月十八日事变和蛤御门之变中,萨摩长州两藩则为敌对状态,长州藩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国贼”,如若不是土佐藩的坂本龙马牵线,萨长两藩可能仍然会敌对,但暂时的和睦没能阻止后面的敌对。

(为萨摩长州两藩结成萨长同盟牵线搭桥的坂本龙马)
到了二战时期,这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陆军和海军不但为了军费问题大打出手,而且在确定向南方进军后,关于东南亚的石油问题,两派更是不顾颜面的互相指责和辱骂,但实际上,石油分配不归海军和陆军管,海军和陆军的后勤供给问题是由日本的通产省负责的,但陆军和海军互相防范各自,实际数据都纷纷保密,不予上报,这就导致通产省很多计划根本无法进行下去,你这一个个都藏着掖着,假如派人去两方调查,保不齐哪天这两方任意一方就把你“天诛”了,如上所说,海军和陆军抢石油已经到了海军公然拦截东印度群岛送往日本的油轮这种地步,两方矛盾可见一斑。


战斗机解说家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小鬼子陆军和小鬼子海军,这俩瘪犊子玩的那叫真奥义左右互搏术。这陆军如果拿一大烧饼蹲地上啃,那么海军他绝对不会管自己到底饿不饿,他一定会搞一个更大的烧饼蹲旁边瞪着陆军啃,那眼神和杀父仇人差不离。无声无息的俩人就这么能怼在一起,很默契的就搞个比赛,看谁能把自己个先噎死!

网络上不是有个梗吗?小鬼子就这俩玩意,如果都瞅对了同款螺丝,为了以示区别,小鬼子海军要求顺时针拧,那么小鬼子的陆军一定会抠着鼻屎,捏着后嗓音告诉供货商,他们这波玩腿的一定要逆时针拧才行。

原本小鬼子那破岛子上的资源就有限,这俩货互相拆台,那叫个不择手段。

您都想不到,当年小鬼子海军撞南墙上了,败的稀里哗啦,人家陆军就能蹲在自己门口,放大炮仗开香槟搞庆祝。海军转过脸来就整一词典,不干别的,厚厚一本大词典全是骂陆军的。

“乖孙!你就是个长洲马夫!”

“傻大泡!你整个就是萨摩渔夫!”

就算是到了现在,这俩货都不愿意叫对方正儿八经的名字,互相以长洲马夫和萨摩渔夫相互调侃。

说道这里估计大家伙就要问了:“小鬼子这俩货为嘛会这样呢?有病抽抽也不是这个抽法吧?”

这事咱得往他们俩的祖坟上刨。今天老梁撸起袖子拿着大铁镐,咱就刨刨看。

刨刨看

这时间点,咱就得掐到明治维新上,这地头上蹲着四个大萝卜,一曰长州藩,二曰萨摩藩,三曰肥前藩,四曰土佐藩。

这四个藩撸起袖子陪着小鬼子那八岐大蛇附体的天皇玩命干,干趴下其他的藩,这才让这头不足一米六的小鬼子有了进化的可能,一家伙就窜到国际舞台上,成为了列强的存在。

这后边俩藩咱就不提了,毕竟是一对没啥出息的玩意。

咱就说这长洲藩和萨摩藩。

这俩货本来就有世仇,毕竟都是小鬼子那破岛子上互相掐脖掐了几百年不是。这也就算了,毕竟有些东西是历史的原因造就的。两波人开始搞倒幕运动的时候,还能齐头并进同仇敌忾。

可当天皇这老小子想要询问一下,如何强国。

萨摩这波人感觉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简单的说,咱就要学习西方的高科技,拿过来消化,消化完成后,咱在揍这帮西方强盗。

而长洲这波人,一脑壳的肌肉,主张:“先攘夷后开国”。简单的说,就是他感觉已经学习的差不离了,就别装怂了,撸起袖子拿起家伙事,先把破岛子上的强盗踹下海,然后大家伙搞建设。

好吗,就为了这问题,俩波人就互相的掐脖子,最后把老祖宗的那点子仇恨都翻了出来,这梁子就算是结下来了。

明治维新时期,这两波人逐渐的掌控了军权,长州藩拿到了陆军,萨摩拿到了海军。

咱都知道,这国家要是建立的军队,咱得有一个部门搞统一调度不是。

有这想法不错,但咱得先起名不是。

小鬼子的海军首先发话了:“咱破岛子四面环水,再说咱这海军是最为强大的,所以海军是最重要的,陆军那就是个辅助的,搞个助攻的玩意,所以咱就叫海陆军咋样?”

小鬼子的海军说完,那叫个美,没得办法,那个时候小鬼子的海军军费就比陆军多出了一半的毛毛钱,所以有这实力,有这底气。

“啥玩意,海军是主力,俺们是助攻?想多了吧,滚蛋!陆军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应该叫陆海军!”

得,就为这名俩波人又吵起来了。

天皇这老小子,就开始和稀泥:“咱叫大本营算球了!别吵吵了,脑瓜疼!”

“大本营就大本营!”

这事算是有了个了结。可大家伙要供事不是,俩波人又开始吵吵!得,最后天皇老子出面都不管事。

搞了一个结果就是海军设立参谋部整一参谋长,陆军这头设立一参谋部整一参谋长,大本营再设一参谋长,叫参谋总长。

接着细分,又开始吵吵,得,小鬼子都开始侵略咱大华夏了,他们这点子破事还是没整合完。

到这里,不和的根算是彻底的埋下来了。

这还不算,还有更加惊悚的,两波人互相向对方渗透,搞间谍和反间谍,你说搞笑吧。

再有,大家伙知道瓜岛海战吧!

起因是小鬼子海军在这地搞了一个机场,他把这项目塞屁股底下捂着。一帮子工兵玩命的在岛上嗨,眼瞅着这机场就成了,结果美国佬闻着味就摸了一家伙。

一帮子工兵能干过拿枪的美国大兵?不能啊!所以这事就发了。

陆军气的鼻子都歪了:“你要是早通知我,能有这事?”没得办法,陆军前去擦海军拉的那啥,这瓜岛海战就怼起来了。

你说怼就怼吧,这海军还不地道,他把他知道的情报都藏起来,就是不告诉陆军。

老梁瞅到这里表示很开心,你们这两波人怼到天荒地老才好呢!

还有小鬼子地头上著名的二二六事变,海军要求镇压,可陆军就瞅着海军不顺眼,就是不搭话不反对也不赞成,背过脸去就给那帮子叛军送钱送饭。

这到了最后,蹲在最上边的天皇小子实在是看不下眼,这才撸起袖子掐着陆军的耳朵,才把这事给平了。

老梁一直在想,这小鬼子要是再整出个空军,是不是三家就能一起玩三国杀了,那得多带劲。

举例

老梁再给大家伙举几个例子,大家伙瞅着乐呵乐呵。

有一年那陆军瞅着德国佬一款发动机不错,这就下了订单,搞了生产线,拿下技术,花了不少钱。结果海军后头瞅见了也感觉不错,自己个掏腰包也搞了一条生产线,捎带着也拿下了技术,花了一样的价钱。

你说同一个东西,花两份钱,高兴的是卖东西的德国佬。而俩败家玩意开开心心各自搞了厂房开机生产。

老梁表示你们还可以继续作。

这不海军想要陆军的一些装备,陆军撅着自己的屁股搞自己的事,当没听见。气的海军自己搞坦克,搞装甲车,搞自走炮。

陆军想要运输矮地瓜们扩张地盘,海军老是掐脖子当没听见。

得,陆军自己就搞航空母舰,是的你没有听错,一个陆军真的去搞航空母舰。啥神州丸,啥秋津丸等等,还自己个搞了潜艇,玩的那叫个嗨。整出来的舰船吨位比海军的都多。

当然这些个航空母舰您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运输舰就成了。

还有那原子弹,陆军投资走了一波,海军听了觉得挺带劲的,自己也搞了一波。好吧,这俩波人感觉方案不能搞一样了,所以用的结构都不一样,都是重新开始零起步搞的原子弹。

得,这事整到最后,胖子和小男孩都落他们那破岛子上了,俩项目(其实就是一个项目)都没有搞成。

还有,陆军干掉了英国佬蹲在新加坡的大头兵,弄到了完整的雷达,他们就贼眉鼠眼的藏起来,自己搞研究,至于海军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事。

像这样的事,那叫个海了去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日本陆军最大的敌人就是日本海军”

——二战时,日本陆海军从来没有停止过争夺资源,相互拆台,直到双双覆灭。段子多的吓人,真真假假都有,笔者后面说个生僻一点的。

陆军用自己的造船厂研发自己的航母(秋津丸)和潜艇(三式人员输送艇);海军研发自己的坦克(特二式内火艇)。双方都自己搞自己的航空兵,所用武器设备自成体系,弹药什么的多不通用,简直是专门给后勤找不痛快。更不用说相互不通情报,互搞暗杀之类的了。


——问题在于,日本陆军和海军还各自搞了核武器计划......

1940年初夏,日军陆军方面,航空技术研究所所长安田武雄在火车上遇到了仁科芳雄博士,此人曾是爱因斯坦和波尔德的亲密同伴。仁科芳雄对安田提到了利用核聚变为武器的理论,安田闻言大喜,准备向陆军首脑东条英机邀功。他立即下令开始论证日本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得到东京帝国大学物理学教授嵯峨根辽吉的协助后,一份“原子弹制造可能”的论证报告被提交上去。

陆军方面对如此大威力武器自然有兴趣。1941年4月,日本核裂变项目正式启动,仁科芳雄带了百多号人紧锣密鼓地展开研究。不过这当然是陆军机密。

(仁科芳雄)

海军探知消息以后,知道陆军视之如禁脔,便马上高薪聘请东京帝国大学的几位教授就核武器开发提出建议。他们还把仁科芳雄作为特邀专家挖来,成立了核物理应用委员会。1942年到1943年初,委员会开了10次会议,得出结论是“原子弹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即便是美国想要在战争期间实现原子能的应用也很难。”

听到如此结果,海军大失所望,就马上抽出资金跑去搞见效更快的雷达研究了。


陆军的核计划(N计划):

见海军如此急功近利,仁科芳雄大呼坑爹,他只能找陆军来继续研究。陆军对该报告的反应不同,他们不甘心放弃,在有名的理化学研究所(RIKEN)里设立了一个新的实验项目。集中以仁科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用热扩散方式来分离铀235,而不是一般的电磁,气体,或者离心分离。

(如今的RIKEN,理化学研究所下属和光分公司,属于日本指定的国家研究与发展研究所 )

1945年2月,研究团队通过反复实验,终于在一个分离器中得到了少量材料。正被太平洋战争搞得灰头土脸的陆军部大喜过望,马上命令检测。结果却发现该材料并不是关键的铀235。陆军高层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只能下令在朝鲜中国等占领区大肆搜索铀矿,又让德国人远隔重洋送些铀原料过来。

两个月后,美军对东京实施大轰炸,摧毁了大部分研究设备,这让陆军彻底死了心。


海军的核计划(F计划):

抛弃仁科芳雄计划以后,海军发现陆军还在接着继续实验。一种纠结的情绪油然而生,海军于是另外招募了一些物理学家来进行自己的核研究,当然最好能和陆军那面一个档次,再怎么也不许输给那群“陆军马鹿”。

这就包括来自前台北帝国大学(今国立台湾大学)的教授荒胜文策,以及仁科芳雄的学生,日本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如此豪华阵容当然不能沿用仁科芳雄的办法,毕竟已经被陆军用过了。他们于是设计一款超速离心机来分离铀235。虽然技术上确实可行,但因为技术复杂进度缓慢,加上铀矿不足,直到日本投降都没能把离心机生产出来。

(仁科芳雄的学生,汤川秀树)


就是如此,日本陆军海军自行其是,各自闭门造车,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资源利用率低下,最终也没有造出原子弹。那么,世界各国人民是不是应该感谢一下日本陆海军永不停歇的斗争呢?


文史小茶馆


时间:日俄战争夺取旅顺港争夺203高地

陆军(失声裂肺道):这里是陆军前线指挥部,目标203高地,请求炮火支援,请求炮火支援。

海军(喝着咖啡拿起电话慢悠悠道):么西么西,不好意思,现在还没到上班时间。什么?你们陆军上班打仗关我们海军什么事?想要炮火支援?有海军部的批条吗?有陆军部和海军部的盖章吗?没有的话请预约。没事我就挂了。嘟嘟嘟……

陆军(愤怒的甩笔道):八嘎呀路,该死的海军马鹿,看来他们是靠不上了,只能靠自己了,全体上刺刀,吹冲锋号。杀叽叽

203高地上的俄军:什么,日本人又像蚂蚁一样一起冲上来了。。。达瓦里氏,准备战斗吧,背后就是旅顺港我们无路可退。拿着马克沁重机枪的俄军士兵怒吼到:来吧,小日本,马克沁欢迎你………



随着冒着蓝火的马克沁不断哒哒哒,采用人海战术的日本人成片成片的倒下。在夺取203高地的时候,从北海道调来的一个2万人的师团在三天内被打剩下不到3千人,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而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日本损失了8.84万人,而俄军损失5千多人。由于海军拒绝提供重炮火力支援,陆军不得不调来攻城用的大口径榴弹炮。而陆海不合这仅仅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日本二战时,海军和陆军不能一致行动,分歧众多,谈几点看法吧:

日本扩张

第一,战略上的对立,1936年,参谋本部战争指导科科长石原莞尔代表陆军部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主张北进,以全部力量击垮苏联,与陆军相反,海军制定了《国策要纲》,主张北守南进,但是最后的广田内阁谁都不敢得罪,制定了《帝国外交方针》,主张南北并进,把美国和苏联列为同等目标。

日本陆军

第二,但是随着张鼓峰、诺门坎战役中的失败,陆军同意暂缓北进,现行实施南进。但就在此时,德国在欧洲战场初期取得了大胜,北进主张又开始兴奋起来,1941年7月,日军实行全国总动员,准备实施北进,这是海军又反对起来了,其后,德军在苏联遭到重创,陆军的北进开始无限期推迟,南进开始成为了国策,所以,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三,在侵华战争的脚步问题上,双方也有分歧,例如陆军主张先控制华北,打持久,海军则主张速战速决,重点进攻上海,在对待青岛的问题上,从行政区域来划分,青岛也属于华北地区的特别市,其行政事务应由陆军负责。如果遵照陆海军入侵青岛前达成的协议,也应将青岛交由陆军接管。而海军则主张,青岛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海军计划在此设华北海军部,并将青岛作为日本华北舰队重要的海军基地,所以理所当然应将青岛化归海军管理因陆海军双方难以协商解决青岛管辖权的问题,最终决定将该问题上诉给东京大本营。1月27日,由大本营陆海军高层出面调解,安排华北方面军与当地海军的缔结了合作协定,从表面上解决了对于青岛管辖权之间的矛盾。

日本海军

第四,日本偷袭珍珠港后,陆军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占据东南亚等地。两军在此期间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之后的战争便不那么顺利了。陆军以“南方作战”来命名1941年的作战过程,海军则以“第一段作战”来命名偷袭珍珠港之后的战役。两者之间名称的分歧也反映出陆海军观点的对立。而对于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二者也是充满了差异。陆军认为:现阶段应该抽调大量的兵力布置在中国东北地区或者中原地区进行作战。而对于已经攻占了的太平洋岛屿,只留下6个师团左右的兵力负责守卫即可。另外,陆军不打算出兵负责关于南洋诸岛的防卫,而这些防卫计划应该交由海军处理,而海军则认为:在太平洋上和美国海军决战才是重中之重,必须予以认真对待。而前一阶段南方作战的结束仅仅宣告第阶段的结束。

影视剧日本女兵

第五,中途岛战役失败后,海军颜面尽失,隐瞒战况,把责任推卸给陆军,说他们派出协调作战兵力太少。而且,战争后期,双方互相隐瞒战报。在太平洋战场上原本由海军承担太平洋方面的防御任务,但随着战局变化,海军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放弃了之前确保万无一失的豪言壮语,转而向陆军寻求增援。于是,陆军在1943年底之前,派出了约2个师团左右的兵力向特鲁克群岛以东的数十个岛屿上进发。在1944年2月以后,陆军又派造了大约15个大队的兵力进攻上述诸岛以西的5岛。被派遣到上述岛屿的陆军部队,在登陆后不久,就击败了对手。面对那些岛屿上的防御设施如此不堪一击,精通陆战的陆军顿时产生对海军鄙视的态度,


小青年娱乐文化


此外,日本陆军也广泛的执行本该由海军进行的两栖登陆作战,日本陆军航空队还进行了严格的对舰攻击作战训练,列装了鱼雷等本来属于海军航空兵的作战武器和装备,并且在作战当中真的跑去抢海军航空兵的生意,而且战果不错~太平洋战争刚爆发就取得了在海战之中击沉大英帝国皇家海军Z舰队两艘主力舰~新锐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的战果。在日本海军航母机动舰队的谢幕之战菲律宾海战之中,日軍陆军航空兵对美TF38特舰的攻击,由于过于猛烈和犀利,居然还使得名将哈尔西误以为小泽治三郎的诱饵舰队~也就是日本海军仅剩的航母机动舰队仍有相当强大的实力,让哈尔西不惜弃守圣贝纳迪诺海峡,对小泽舰队穷追不舍,差点把塔菲三号(美第七舰队第77特混舰队第4打击群第3分遣舰队)卖给栗田健男的第一游击舰队。


墨宁i


二战时期海军和陆军不和那可是“源远流长”,早已成为不公开的秘密了,就连远在德国的希特勒都知道日本海军和陆军不和的事。

希特勒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二战爆发后,德国的BF109制空战斗机由于优越的各项性能,在二战初期欧洲的天空大肆杀戮,由于德国的发动机技术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的,而日本的发动机技术源远不如德国,日本陆军就看中了BF109战斗机使用的Daimler-Benz DB 601发动机,向德国购买了改型发动机的专利,并应用在陆军研发的三式战斗机上。这件事被日本海军知道了,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斗机虽然先进,但是使用的发动机马力较小,为了增加飞机的机动性,零式战斗机被迫减轻自身的体重,所以零式战斗机装甲也及其薄弱。为了弥补发动机方面缺陷,海军也对这款发动机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和陆军的矛盾,海军拉不下脸来向陆军开口要,于是竟然自己也向德国购买了专利。。。。于是德国人的一份发动机专利,卖给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客户,赚了双份的钱,,,,,,,搞得德国人也很无语,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人傻钱多速来

当然这个例子只能说明日本陆军和海军是搞冷战,互不搭理关系,下面小油瓶介绍几个陆军海军在作战中“真坑对方”的例子。

马里亚纳海战陆军坑海军

1944年6月在马里亚纳群岛,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

在作战前,日本的第一机动舰队指挥官小泽本来计划利用日本在关岛、罗塔岛等地设有航空基地的地利之便,便将舰队部署在美国舰载机打击半径之外,然后利用日本舰载机起飞攻击美舰队后在飞至关岛等地降落加油挂弹,这种作战方案有3个好处,第一可以利用强大的陆基航空兵与海军舰载机形成对美舰载机作战优势,第二由于舰载机可以不必返回航母上加油挂弹,可以有效增加舰载机的打击半径,第三可以使得美国舰队攻击不到日军舰队。

日本陆军第一坑:

然而小泽的大好算盘却被日本陆军坑了,因为马里亚纳群岛的守军指挥官齐藤义次隐瞒了美国舰载机已重创角田航空队的事实,并未告诉小泽真实的情形,导致小泽无法掌握其与美方的实力对比。

战役一开始由于日本侦察机的频繁侦查,率先清楚掌握了美国舰队的动向,于是派出第一波舰载机攻击美军,但是由于小泽舰队隐藏在美国舰队打击半径之外,美国舰队也没有搜索到小泽舰队,于是就对马里亚纳群岛守军开始了进攻,由于守军的空军力量本就受到打击,实力受损,因此一开战就被美国击溃,之后便一直对马里亚纳群岛进行空中压制,这样即使小泽的舰载机成功偷袭美军后,也在降落后被美机重创。所以在马里亚纳大空战中有不少日军舰载机因此被击落。

但是由于本就在舰载机性能以及飞行员技术上占绝对优势的美国,对日本率先发动进攻的大量舰载机开展了无情的攻击,由于日本飞机性能落后,这场史上最大的空中舰载机决战演变成了美国单方面打靶,史称射火鸡大赛,这使得日本好不容易集聚的舰载机力量毁于一旦,再也无力对美国航母舰载机对抗。

日本陆军第二坑:

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当日本和美国的航母正在激战时,而此时有一只日本舰队其实就在附近,却苦于燃料不足,无法参加战斗,这样美国航母由于不受日军海面舰队的攻击,所以美国可以随心所欲的回收和发射舰载机。

要知道石油是战争中最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国主导的对日石油禁运可以说是切断了日本的石油供应,为此日本不惜与美国人翻脸,日本海军成功偷袭了珍珠港获得了西太平洋的统治权,而日本的陆军也攻占了东南亚石油主产地荷属东印度群岛,占领了大量的油田。

照理说日本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仅仅是陆军航空兵需要石油,整体需求不高。但是日本的海军确是对石油非常的迫切,但是日本人对占领地支配权上的安排确非常的奇特,谁先占领的地区归谁支配,这就是说率先占领东南亚油田的日本陆军掌握了呃住海军咽喉的石油分配。

由于日本陆军掌握了东南亚油田和6座大型的炼油厂,可以说日本陆军掌握了前荷兰属地中85%的石油资源,而海军仅掌握了为数不多的石油

为了满足自己的石油需求,海军就采取了近乎敲诈的手段威胁陆军,如果陆军不分给他更多的石油,他就扣留发往日本的所有邮轮,为了调和双方的矛盾,就成立了陆-海军石油委员会来解决双方的分歧,但是实际上对于委员会下达的石油分配命令,通常双方都不理睬,这种矛盾在石油储备还算充足的1942-1943年还不明显,但是到了石油储备不足的1944年这种矛盾的威胁被严重放大了。

第二次菲律宾战役海军谎报军情坑陆军

在第二次菲律宾战役中,日本陆军在菲律宾集结了将近50万军队,企图在菲律宾誓死顽抗,以保卫日本本土与荷属东印度群岛和海上的交通线。此战可以说日本精锐尽出,但是由于美军掌握着太平洋制空权,美军先后空袭了菲律宾、台湾、冲绳等地,炸毁了大量日军飞机,随后派出大量部队进攻菲律宾岛,并成功在莱特岛东岸登陆,日军决定调集陆海空兵力与美军决战,10月23日双方的海军在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海战,结果是美军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是日本海军却宣称自己击沉了美军11艘航母,日本陆军大本营竟然信以为真,便组织部队对莱特岛登陆的美军展开了反击,这正中美军下怀,美国海空军对主动出击的日军开展了疾风骤雨般的轰炸,日军惨败!

此役莱特岛7.5万名日军全部被歼灭。


小油瓶侃历史


日本海军和陆军不合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海军和陆军便分成了两个派系。


海军不屑于同陆军交流,陆军也不屑于同海军交流,不管是甲午中日战争还是日俄战争,日本海军和陆军很少有像样的配合,几乎都是各自为战。


由于日本没有空军,日本海军和陆军都发展了自己的航空兵,按理来说海军和陆军在发展航空兵的时候,应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然而日本海军和陆军各造各的飞机,甚至连发动技术都不肯共享。

日本陆军购买了德国的发动机不肯给海军使用,海军不得不再花钱去德国购买技术。假如没有日本天皇在中间协调,日本海军和陆军恐怕早就打起来了。


日本的海军将领和陆军将领在私底下都称呼对方为笨蛋,很少会称呼对方的军衔。在整个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非常多,双方都想要取代对方的位置。海军有自己的海军陆战队,陆军也有自己的舰艇,双方谁都不愿意给对方支援,更不愿意给对方打下手。

在日本没有偷袭珍珠港之前,海军的作用显得非常的鸡肋,陆军的实力获得了很大的扩充。海军对陆军得势非常的不满,要求南下进攻东南亚地区,日本陆军与之针锋相对,提出北上夹击苏联。


最终在海军的强烈要求下,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打响之后,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合作的机会逐渐多了起来,然而海军不屑于陆军帮助自己,陆军也不愿意帮助海军。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日本陆军和海军几乎是在各自为战。

日本海军和美国海军交战的时候,陆军更喜欢当一个看客。而日本陆军和美国登陆部队交战的时候,海军也很少会去帮助陆军。


最可笑的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设置了很多岛屿司令官,这些岛屿司令官有的是海军将领,有的是陆军将领。


如果是陆军将领担任岛屿司令官,那么司令官就只能管理陆军,至于海军如何去作战,陆军司令官不愿意去管,也没有能力去管。如果海军将领担任岛屿司令官的话,那么司令官就只能管理海军。

在太平洋战场晚期,日本海军损失殆尽,只剩下海上陆战队在坚持作战。日本海军陆战队和日本陆军部队都在一个岛屿上驻扎,相互之间却很少配合作战。


如果岛屿司令官是海军将领,那么司令官在海军陆战队损失殆尽后,便不会继续过问作战的情况,只是等待战败的时候刨腹自尽。

日本海军名将南云忠一在塞班岛战役期间担任驻军司令官,当美军登陆塞班岛之后,南云忠一并不过问陆军部队的作战情况,只管辖海军所属部队的作战情况。


在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都一败涂地的时候,海军将领和陆军将领才共同剖腹自尽。日本海军和陆军不和,是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关键的战役上,日本海军和陆军都没有给对方必要的支援,最终导致了双方都一败涂地。


历史总探长


很多中国人对于二战时的日军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许多抗日神剧上,但是实际上电视剧和电影里的日军多为日本陆军,而日本还有另外一支军队海军。这两支军队天生八字不合,各自的前身分别为明治维新前的长州藩和萨摩藩,关心过新选组的朋友们可能会对着两个名字有点印象,就是在这两个藩的努力下,幕府最终被推翻,日本开始了其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历史进程。

在日本进入军国时代后,这两个藩的矛盾也被陆军和海军完美继承。二战时期的许多案例都能够证明这一点,比如两军种各有一个原子弹研发计划、各向外国引进相同的生产线。因为陆海矛盾,陆军自己研发航母、潜艇,海军自己研发坦克、修建机场。双方对于对方所掌握的情报都非常有兴趣,但是获取的方法却是向对方派遣间谍,而不是明面上的沟通交流。

关于海陆矛盾,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曾经参与过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日本陆军将领辻政信曾有一段时间在海军工作,然而由于海军不待见陆军,因此每次水兵都会用最差的伙食招待辻政信。然而辻政信却没有因此生气,原因是海军最差的伙食也要比他平时的伙食稍好一些,因此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海军针对了。从这个史实中也能看出海陆矛盾已经变异到何等的程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