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荸薺有什麼營養價值?

天佑11111111111


有人拿荸薺當水果吃,有人拿荸薺當蔬菜吃,但不變的是我們從荸薺豐富的營養成分中獲益匪淺。

主要的營養成分根據含量高低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以及尼克酸等。

那麼,荸薺具體的營養功效有哪些呢?

1、對肺熱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荸薺中含有豐富的粘液質,這種物質有生津止渴化痰的功效。而且從中醫角度,荸薺屬寒性,能夠緩解肺熱遏制咳嗽的本源。

2、防治呼吸道疾病

春天來了,又到了呼吸道疾病(比如急慢性咽喉炎)高發的季節,而這些疾病多是由病毒菌引發的。荸薺中的荸薺英則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而充足的水分則能緩解咽喉部乾燥的狀態,不讓病毒菌有著床的土壤。

3、開胃消食

沒有胃口,或者吃的太油膩時,可以吃幾個荸薺,清清甜甜的口感能夠讓你胃口大開,也能解除油膩感的同時幫助消化。


營養師邱天


荸薺也就是馬蹄,有些地方也叫做地慄、烏芋,古書上也稱之為鳧茈(fúcí),這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我們吃到的荸薺就是這種植物地下匍匐根莖頂上的膨大球莖。

在我印象中荸薺在吃法上跟西紅柿是差不多的,都是可以既當蔬菜又當水果的蔬果,其主要營養價值基本如下:

總得來說荸薺的營養成分還是不錯的,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優質強項存在,但是勝在比較健康且全面。其實只從營養成分的角度來說,荸薺可以勉強看做是一個“加強版”的蘋果,它和蘋果的營養結構有點相似,區別就在於荸薺的鎂、磷、鉀、鈉等礦物質比蘋果高,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含量也比蘋果高,但是維生素E含量比蘋果稍低,除此之外其他的營養成分上荸薺跟蘋果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荸薺算是營養豐富的,比如:

  1. 其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和大量水分,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偶爾適量吃一些可以潤腸通便;
  2. 而且荸薺的鉀元素含量也算是比較不錯的,可以幫助維持人體的電解質平衡,對於穩定心率有一點輔助作用;
  3. 荸薺的磷元素含量也是比較可觀的,在蔬菜中屬於磷含量最高的那一層級,僅次於蓮藕,可以促進人體生長髮育,對於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尤為重要;
  4. 荸薺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一倍,也算是不錯的維生素C來源;
  5. 除了常規營養元素之外,荸薺中含有一種叫做“荸薺英”的特殊微量物質,這種物質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抑菌防感染。

不過荸薺雖然營養價值還不錯,但是也不必刻意的大量去吃。因為荸薺這種水果中的維生素C和“荸薺英”等物質都是不耐高溫的,長時間烹煮基本就所剩無幾了,而生吃荸薺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行比較全面的消毒殺蟲處理。因為荸薺的生長環境就使得它很容易沾染到一些寄生蟲或者蟲卵,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薑片蟲,這種寄生蟲會引起腸道潰瘍、腹瀉以及面部浮腫等反應。所以如果生吃荸薺的話一定要確保處理乾淨了,最好可以刷洗處理之後用開水燙一下或者鹽水浸泡一段時間,以儘量免除寄生蟲的隱患。我們家一般是用荸薺煮糖水,或者是製作一些類似羊腩煲、獅子頭之類的略帶肥膩的菜餚會加點荸薺進去,可以去油解膩,讓菜餚更加清爽略帶甜潤。

下面我們順便分享一些挑選荸薺的要點:

  1. 看顏色:荸薺的顏色以深沉的紫紅色、黑紫色為好,而且表面顏色分佈不會特別的均勻,難免個別地方有點色差。如果看到有顯色過於鮮豔、而且通體色澤十分均勻的,那麼最好就不要買了,有可能是經過了一些物質浸泡處理的。
  2. 試手感:荸薺的外殼手感應該是比較偏硬的,這點跟我們之前介紹的山竹正相反,而且上好荸薺不管外殼還是上面那個“角”都是偏乾爽的手感,不會有汁液之類的東西。在觸摸感受手感的同時,要觀察荸薺是否完整無裂口,一般破損了不只口感差,也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3. 聞味道:上好的新鮮荸薺帶有一點點的清香味道,這個味道是比較微弱的,所以如果聞到比較濃重的、甚至是刺鼻的味道,那麼這個荸薺肯定就不太正常。

最後還是建議選擇大個兒、飽滿厚實的荸薺,這樣保存水分多,口感也更爽脆。而且一般有了蟲害的果子都不容易長大,發育的壯碩的果子相對也更安全一些。

以上就是這次關於荸薺的相關內容了,那麼屏幕前的大家喜歡吃荸薺嗎?歡迎評論跟我們分享一下你覺得荸薺怎麼吃最好吃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荸薺既可做蔬菜,也可做水果,生食的時候清脆可口、味道清爽,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時令之品。那麼荸薺到底有什麼營養呢?

  1、荸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髮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荸薺也適於兒童食用。

  2、荸薺中含豐富的纖維素,提高人體腸胃消化功能,促進腸胃蠕動,有潤腸通便、促消化的功效。

  3、荸薺中含較豐富的胡蘿蔔素,每100克中含有380微克的胡蘿蔔素,它是一種活性物質,通常進入人體後轉化為維生素A,對眼睛和皮膚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預防夜盲症和保護視力的功效。

  4、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A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傷害,具有延緩衰老、養顏潤膚的作用。

  5、抗菌作用,荸薺中含有一種荸薺英物質,對黃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且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的效果。

  雖然荸薺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是要注意血瘀患者以及腎臟脾臟寒涼的人群不宜食用。如果是當做水果生吃,要注意清洗乾淨,並且要用熱水沖洗一下,起到殺菌作用,這樣食用荸薺比較清甜爽口,而且能夠保留荸薺原本的風味和營養。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荸薺,百姓俗稱馬蹄,以形如馬蹄得名。肉白質脆,甜美爽口,清脆多汁,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深受群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營養價值豐富,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脂肪、纖維素、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中醫認為荸薺性寒、味甘,具有生津開胃、清音明目、清熱化痰、消食醒酒的功效。

早在古代,人們便意識到荸薺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本草備要》雲“荸薺治五種噎膈",噎膈即為現代食管癌的主要症狀。《本草彙編》也有“荸薺入藥最消痞積,與鱉甲同用最佳,亦不耗真氣"的記載。

近年來,國內研究發現荸薺在動物體內有抑瘤效果。現代在治療腫瘤,尤其是證屬陰虛火旺或腫瘤放、化療後熱毒壅盛,患者出現口渴食慾缺乏、痰熱咳嗽、五心煩熱、咽喉疼痛、大便秘結等症狀時常用。荸薺對常見的惡性腫瘤,特別是肺癌、食管癌、鼻咽癌和乳腺癌等癌腫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可以緩解病情,改善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其的抗癌活性成分加熱過久會流失,故腫瘤病人食用荸薺宜壓榨成果汁或稍稍加熱後即食最好。


張文彭講肺病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專業研究體重管理和疾病營養治療。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荸薺又名馬蹄,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根莖,產於南方水鄉。紅褐色的外皮削掉之後是雪白雪白的,脆而多汁,口感甜爽。不管是生吃還是入菜都非常好吃。我在江南水鄉長大,小時候就喜歡生吃荸薺。



荸薺雖然好吃,但是營養並沒有特別之處。含水量多事一個特點。和大多數根莖類蔬菜一樣,最多的營養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不過也只有13~15%,糖尿病人也是可以適量吃一點的。其中果糖含量比較多,因此荸薺口感比較甜。蛋白質大概在1%左右,脂肪更加少,可以忽略不計。荸薺還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大多數含量一般般,只有鉀含量比較多,每100克荸薺含有306毫克鉀。磷含量也比較高。

雖然荸薺營養價值一般,但是卻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中醫看來是一味藥食同源的食物。荸薺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消食除脹。中醫我不太懂,不過我知道在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的時候吃點荸薺能舒服點。現代醫學也發現荸薺中含有一種叫荸薺英的物質,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效。不過荸薺性寒,體質偏寒的人少吃。


福爸聊營養


荸薺也叫馬蹄或者地慄,多產於南方水網密佈地區,屬於比較有名的水生植物。荸薺口感似雪花梨一般甘甜酥脆,少渣多汁,而且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和礦物質。中醫講:水居者寒,荸薺可以清熱解毒、滋陰涼血、利尿通淋、控壓降脂,是傳統藥食同源的食物。

荸薺的吃法多樣,一般用來煲甜湯、燉例湯、做蝦餃、燉燒獅子頭,當然還可以做成冰糖馬蹄和蜂蜜馬蹄汁。只是現在水源汙染普遍,所以不建議生吃荸薺了。

荸薺的含水量較大,蛋白質和脂肪卻少得多,其中的糖類物質含量約13g/100g,含有1.1g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7g/100g,其實荸薺中的磷含量並不像網傳的那麼高,每100g新鮮荸薺中磷含量只有44mg,而同屬水生植物的蓮藕中磷的含量卻有58mg/100g。荸薺的礦物質含量多數不高,但卻含有306g的鉀,屬於較好的高鉀低鈉食物,所以對於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非常適合。

荸薺中含有抗菌成分荸薺英。有助於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在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咳嗽失聲時可以輔助藥物做為食療。

荸薺中含有果糖,會吸附食物和空氣中大量的水分、保護咽喉上皮細胞,有滋陰、潤肺、止咳的積極作用。對於醉酒之人,飲用新鮮荸薺汁也有助於醒酒護肝、消渴利尿。

荸薺性寒涼,所以慢性胃腸炎導致的腹瀉、細菌性痢疾、萎縮性胃炎、女性來大姨媽期間都不建議食用。另外,馬蹄中含糖量大約13%,比大多數蔬菜的含糖量都高得多,所以對於糖尿病人而言,馬蹄不能單純的作為蔬菜來吃,應該作為水果食用,並且替換部分主食才可以。

總而言之,荸薺是不錯的水生植物,但在不確認來自於潔淨水源地時不建議生吃,本人建議用馬蹄煲甜湯,溫度降下來後稍微放點蜂蜜就可以,口感是極佳的!

吃過一次廣州的珍珠馬蹄炒蝦仁,紐扣般大小的潔白的馬蹄仔搭配著晶瑩剔透的河蝦仁一起烹製,怎一個鮮字了得!鮮馬蹄也可以拍成顆粒狀,和肥瘦豬肉餡、蟹肉蟹黃一起做蟹粉獅子頭,那鮮甜可口的味道簡直絕了!


  1.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的悟空問答,您有營養或飲食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中國首屆孕期膳食營養與月子餐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獲得者

    “9.3”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馬裡和南蘇丹維和部隊遇襲重傷員康復專職營養師


營養師於仁文


荸薺屬於熱帶水果,而且是公認的營養較為全面的一種水果。小時候看到荸薺總感覺黑乎乎的外殼帶著土,看著沒有想吃的想法,總覺得樣子不好看也不想吃。但一次偶然間吃到了荸薺,感覺水分特別多還特別甜,最主要的是那種清脆的口感讓人非常喜歡。


荸薺富含優質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粗纖維結構,並且它還有其他水果中很少的胡蘿蔔素。而胡蘿蔔素一般在水果中比較少見,因為在胡蘿蔔中它是大量存在的。

荸薺正如它本身的樣子一樣是一種水分特別多的水果。所以註定了荸薺中的熱量還是很低的,而且荸薺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並且經常有用荸薺煮水做成飲品的做法,因為荸薺還能起到祛咳平喘的作用。


荸薺中不僅含有的水分多能夠滋養腸道而且荸薺中富含的粗纖維能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而且因為荸薺的口味特別好,所以也受到廣大朋友們的喜歡。


另外一個優勢就是荸薺不僅有這樣多的功效而且荸薺的熱量特別低,減肥的朋友們也可以吃荸薺,並且它清爽香甜的口感可以給人帶來不一樣的口感,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吃荸薺的原因。

荸薺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而這個微量元素對於降低血壓也很有好處,所以高血壓的人可以吃點荸薺維持穩定血壓。對於身體內鹽分過多,鉀元素還可以將身體中多餘的鈉元素排出,所以吃帶鉀元素的荸薺還是非常有益處的。



吃荸薺還是要注意下自己的飲食禁忌,科學吃荸薺。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姐美食


荸薺俗稱馬蹄,又稱地慄,有人說因它形如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稱其馬蹄,僅指其外表似馬蹄;說其像栗子,不僅是形狀顏色接近,連成分、功用都與栗子有相似之處,又因其是在泥中結果,所以有地慄之稱。


荸薺皮色紫黑或棗紅,肉質潔白,味甜多汁,脆爽可口,有著“地下雪梨”之美譽,既可當作水果生吃,又可作為蔬菜食用,是大家非常喜愛的時令食品。其球莖富含澱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澱粉均可,味極甘美;同時也供藥用,具有開胃解毒、消宿食、健腸胃的功效。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可食用部分達78%。每100克荸薺中含碳水化合物14.2克、蛋白質1.2克、脂肪0.2克、膳食纖維1.1克,此外還含有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鐵、鈣、鎂、鉀、錳等礦物質。

荸薺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莖類蔬菜中最高的,每100克荸薺中含磷約44毫克。磷元素可以促進人體發育,對牙齒、骨骼的發育大有益處,因此荸薺特別適宜兒童食用。同時磷元素還可以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

荸薺不僅可以促進人體代謝,還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科學家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抗菌成分——荸薺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能抑制流感病毒。在傳染性疾病發病率較高的季節,吃鮮荸薺有利於疾病的預防。

荸薺水分十分豐富,同時富含黏液質,多吃荸薺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荸薺潤肺化痰的功效也不錯,咳嗽、痰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適當多吃些荸薺來調理。

荸薺的膳食纖維是球狀的,容易吸附雜物,有很好的清理腸道功能,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熱邪引起的食積痞滿和大便燥結等。荸薺水煎液能利尿排淋,是尿道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

荸薺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此外,荸薺還可用於治療舌赤少津、咽喉幹痛、酒醉昏睡等症。高血壓、便秘及痔瘡出血等患者,宜食用鮮荸薺。若將荸薺製成粉內服,可清咽化痰,對咽喉、聲帶等的保健大有裨益。荸薺與海蜇同煮服用還可輔助治療甲狀腺腫大。

中醫認為,荸薺味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溼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取荸薺汁加鮮藕汁、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一起(即“五汁飲”),可清熱生津止渴,用於肺胃有熱煩渴,或肺燥乾咳者。也可取鮮荸薺250克,甘蔗1根(切段),入鍋煎煮,熟而食之,有清熱消炎、生津止渴之效,適用於發熱後期之心煩口渴和低燒不退,還可預防流感。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荸薺又稱“馬蹄”,有怎樣的營養價值?

閱讀前點“關注”,才不會錯過上千種食材的味道!“益生美食”天天分享不一樣的食材!

荸薺是大家喜歡的食材,既能做水果生食,又可以做很多特色菜品。新挖出來的荸薺晾幾天再吃,特別甜脆。

荸薺還可以做成荸薺粉、清涼飲品來豐富大家的飲食生活。關於營養價值小編編懂得不多,查詢了一些資料,摘錄給大家。

1、緩解便秘

荸薺作為一種水果有很好的緩解便秘和通便的功效,因為荸薺中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這些澱粉和蛋白質可以促進大腸的蠕動

對於改善便秘有非常好的功效。但是孕期不宜使用荸薺來達到改善便秘的目的,因為荸薺性寒對於孕婦非常不利,孕婦要少食慎食。

2、緩解咳嗽

荸薺有潤喉清嗓的功效,多食用荸薺對於改善因為上火或感冒造成的咳嗽不止有非常好的療效。

尤其是在霧霾天,多吃荸薺可以清肺止咳,對於預防感冒也有好的效果。

3、涼血解毒

荸薺性寒,因此可以幫助我們清熱解毒。在容易上火的季節多吃一些脾氣可以達到涼血解毒,達到清肺祛痰的目的。

荸薺可以治療因為熱病導致的口渴之症,對於緩解糖尿病的尿多有一定的功效,因此也經常作為糖尿病的輔助治療來使用。

而且荸薺雖然味甜,但是含糖量較少,糖尿病患者也可適量食用。

5、預防流感

研究表明荸薺中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這種抗病毒物質對於預防流感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因此在流感多發季節,可以多食用一些荸薺來達到預防感冒的目的,尤其是青少年兒童。

荸薺味道好,很受兒童喜愛,既能夠滿足兒童的味蕾,又能夠預防流感,一舉多得。

荸薺雖好,不過是寒性食物,孕婦和生理期還是少吃為好。另外,一些過敏體質的小夥伴需要諮詢醫生,謹慎食用。

作者簡介:野蔬,非註明自媒體人,喜歡研究各種食材跟豆類搭配做成零膽固醇、零乳糖、植物纖維豐富,更適合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人群飲用的植物酸奶。

閱讀提示:本文旨在介紹食材。圖片來源於網絡,可能出現圖片與內容無關的情景。讀者朋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作者不對結果承擔責任。

如果您有更多關於荸薺的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為關注“益生美食”的你點贊!


野蔬叔食記


荸薺有什麼營養?

冬天一來,又到了荸薺上市的季節。荸薺,又名馬蹄,也稱“地慄”,因它外形似馬蹄,像栗子而得名。

在一些方言中,它又被叫做“南薺”、“烏芋”、“馬薺”、“尾梨”、“荸地”、“皮球”等。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為水果,又可算作蔬菜,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

【荸薺之營養價值】

荸薺享有“地下雪梨”、“江南人參”之美譽。

據測定,荸薺含有較全面的營養素(見表1)[1] ,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除了以上的基本營養素,荸薺還含有多糖、多酚、黃酮類、甾醇等諸多功能活性組分,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等作用。《中藥大辭典》中認為荸薺英是荸薺中主要的活性物質[2]。

【荸薺之功能成分】

據研究分析,荸薺英是抗癌消腫的有效成分。荸薺英對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一些微生物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也有研究表明它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對肺部、食道、鼻咽和乳腺等部位的癌症腫瘤也有積極的防治效果。

有學者[4]以馬蹄粉廠產粉廢漿為原料,提取、分離、純化出馬蹄中的一種功能組分並進行動物體內抗菌實驗、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的抑制作用實驗、對蛋清所致大鼠足拓腫脹的影響實驗。

結果表明,體內抗菌實驗中,高、低劑量(設定動物實驗的高、低劑量分別為6g/Kg、3g/Kg,下同)的功能組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靜脈感染金黃葡萄球菌小鼠的存活率並延長生存時間,且分別將小鼠死亡率降低到60%、90%;荸薺功能因子對小鼠耳廓炎症腫脹、大鼠足拓腫脹的抗炎作用與阿司匹林相似;高、低劑量功能組分對小鼠均有較為明顯的鎮痛作用,鎮痛率分別為43.89%和11.97%。

【荸薺營養、功能組分多,是不是多吃荸薺就能補充營養、抗菌消炎呢?】

話食告訴大家,這當然不可能啦!

說到荸薺中含有的基本營養素,其實,很多蔬菜水果當中都有,甚至比荸薺還要豐富,營養學的觀點是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滿足人體每日的全部營養需求;另外,通過食用荸薺來達到藥用保健作用,這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我們所能吸收的劑量遠不能達到荸薺功能成分能對人體起作用的劑量(引用上述所講到的實驗動物消炎實驗,假設對小鼠炎症腫脹起作用低劑量3g/Kg也能對人體起相同作用,那麼一個50Kg的人要通過食用荸薺來達到消炎的目的,至少要攝入150g的功能成分,那要吃的荸薺的量的話,話食小編就要交給各位自己算了)。

況且荸薺活性成分多於荸薺的蒂頭、芽點以及果皮與果肉之間的部位富集,我們吃的基本是荸薺的白肉果實。想要多多攝入荸薺中的營養,不妨嘗試以荸薺為主要原料的營養補充劑。

荸薺固然是冬日裡一種可口又健康的食物,但是話食小編要告訴大家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營養特點,不能被取代也不能互相替代,所以大家均衡膳食哦。

參考文獻

[1] 張怡,胡月珍,李小根. 荸薺營養成分及保健價值的研究[J]. 科技創業家,2013,(06):198.

[2] 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3] 劉欣,郝淑賢,趙力超,黃慧,陳永泉.荸薺英抑菌成分活性跟蹤方法的研[J]. 食品科學,2005,(07):78-81.

[4] 趙力超. 荸薺產粉廢漿中功能組分功能效果的研究[A]. 廣東省食品學會.第三屆“益生菌、益生元與健康研討會”論文集[C].廣東省食品學會:廣東省食品學會,200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