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小楷怎么写,请书协的老师们指点下?

取法乎上


小楷怎么写?回答是:选帖,临帖!学小楷,要取法乎上,应临摹钟繇的《宣示表》和卫夫人的《笔阵图》。另外,王羲之的《黄庭经》也可以学。

临摹小楷,宜用优质小狼毫毛笔,人工毛边纸或熟宣纸。

临帖时,可先选择一帖专工之。临帖,应以对临为主,重点把持好书写的法度。法度,即用笔之法,结字之法。练习小楷,起笔,行笔,收笔都有讲究。学小楷临帖,临帖量一定要上去,因为量变产生质变。

晋人王献之的小楷也可以学的。当代人的小楷不能学。

我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而不是书协会员,也从未想过加入,但是我知道学书法必须先继承传统,尔后再进行书法创作,传统的东西继承不好,就根基不牢。根基不牢,以后的路就没法走,只少是走不好今后的路。


亦涵9966


小楷怎么写?当然是先临帖了。

至于临什么帖?有几个选择:

1、汉魏晋时期的小楷古朴率真,刚刚从隶书转变而来,所以隶书意味比较浓,笔法较为简单,是初始时期的楷书。主要参考字帖有锺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再有南北朝时期的写经小楷。

另外后人学古拙一类的佼佼者,明代王宠的小楷,作品《游包山集》,也是学习范本。

2、唐朝钟绍京《灵飞经》,已经敦煌唐代写经遗迹。

3、明清,最著名的是文征明,作品《前后赤壁赋》《草堂十志》用笔极其精妙。董其昌、黄道周、何绍基等大家。

临帖是学习笔法已经前人书写经验。

怎么写?

小楷极其讲究笔法,要精致老到,一笔一划都要来去清楚,既富有变化而又合乎规则。小楷又很讲究韵味,蝇头之间发挥,位置空间要拿捏准确,味道才出的来。俗话说,大字难紧凑,小字难开张。意思是小楷空间有限,最难写出开张的气势。


书法颜二


我是一人。现在不是书协成员回答一下。

小楷还是要有一定的中楷基础比较好,有中楷基础再选择哪一种小楷。

书协书法家协会,现在有很多书法家协会,进入的门槛不一样。书协你可以不加如,也可以原本是会员后来退出了,这是个人的选择。

中国书法家协会这个协会公信力目前来说是最高的,里面有不少经常练字的书家。江苏省著名的女书法家,书协副主席孙晓云女士经常写小楷,如下图。

关于小楷我也有一些观点,大概有两部分。

一、先要学习过一段时间中楷,有一定的基础。

说到小楷,那么与之对应就有中楷和大楷,中楷也有人称为寸楷。这是按照字的大小来划分的。

因为我们现在写毛笔也叫写大字,和古时候的标准相比我们已经把字写大了不少。一个字中楷一般一寸左右到两寸之间,大楷两寸以上。古时候一寸3.333厘米,小楷一般2厘米左右。

举个例子,我们当代最流行的楷书是欧阳询的字,欧阳询最知名的碑帖是《九成宫》。

然而《九成宫》原石碑上每个字大小约为4厘米见方,一般成人手拇指的长度基本上大于4厘米。

先要有一定的中楷基础,推荐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原帖大小,不要把字放大。

以我们现在书法作品都特别大,一个字一尺都是很常见的。如果想要学好小楷,一定要好好的练中楷,按照规范来。

二、学什么风格的小楷。

经常有人说”魏晋小楷“,”魏晋小楷“还能说一说,”晋唐小楷“这个词就时错的了。

我个人把小楷以字的风格来分类有三种:

1、笔画结构都和我们现在楷书区别较大,比如钟繇《宣示表》。

上图是著名的钟繇《宣示表》,《宣示表》尺寸宽23厘米,长69 厘米。每个字都不大,把字放大如下。

把《宣示表》放大是不是就可以看出和我们当代楷书的差异,字的结构笔画,和我们现在楷书差异较大。只看单字,有些字不一定要横平竖直,也不一定要左右对称。

因为钟繇生于151年,卒于230年,有些人称他为楷书之祖,楷书刚刚发展阶段,很多现在有的技法和规则都没有。

这样的小楷因为和我们日常实用的字差异较大,有一定的中楷基础是不够,还需要多多品读司马攸《望近帖》、钟繇《还示表》和《宣示表》、卫夫人《急就帖》等相关的帖。

2、笔画结构都和我们现在楷书区别不大,王羲之《黄庭经》。

这一种就是和我们练的中楷很有关,差不多就适当的把笔画缩小,结构保持不变。

上图是《黄庭经》放大,这个字就比较正,钟繇到王羲之200年左右的时间,楷书的变化非常大,而且王羲之的小楷和唐朝唐楷的已经非常相近了。

王羲之《黄庭经》单字写得实在太用心,每个笔画都不是随手带过,仿佛和我们写中楷一样。

还有一种小楷相对王羲之《黄庭经》比较随意,相对于钟繇《宣示表》更像我们现在实用的楷书。

3、笔画有些随意但结构和现在楷书相近的小楷,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小楷《灵飞经》、文徵明《草堂十志》。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小楷《灵飞经》、文徵明《草堂十志》,这三个帖怎么能放一起呢,很明显前面两个水平比较高阿。这三个帖告诉我们,小楷就要这样写。

小楷不是中楷,把中楷等比缩小就算是小楷。也不能像楷书还没成形时期,笔画和结构都没有规范。

小楷就是要有个人风格,而且要灵动,俊逸的感觉。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钟绍京小楷《灵飞经》、文徵明《草堂十志》这帖我个人最喜欢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上图王献之玉版《洛神赋十三行 》原石与拓本对照图,启功先生说”要透过刀痕见笔痕“,王献之这个小楷实在是太俊美了。笔画精到,结构舒展,看着心情非常好。但是如果细看,有些字的笔画和结构太有特色,自己写一遍就不如王献之好看。

钟绍京小楷《灵飞经》,《灵飞经》很多人称为天下第一小楷,学的人很多。

现在不少人用《灵飞经》,练习硬笔字。《灵飞经》有墨迹本,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刻本,非常推荐想要学习小楷的人临写《灵飞经》。

文徵明《草堂十志》当然相对前面两贴水平相差不少,但是却是非常容易练成的一种漂亮的小楷。

文徵明毕竟是明朝的,明清时期人的书法水平当然不能和晋唐相比。但是文徵明的字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一种好看的字。他现存的墨迹中,有些很明显是有败笔的,很真实。像《玉版十三行》是刻在石头上的基本上没有败笔,《灵飞经》有墨迹有一些字有一些小瑕疵。我们当代人环境不一样,很难通过努力拿着毛笔写小楷写出上面两个帖。但是文徵明的小楷还是非常有可能达到的,而且他的字也是非常优秀的。

一人有感

我们现在实用电子产品和印刷品,有一种字体是这样的。

上面的字体来自清末高云塍写得,小楷手册如下图。

把字写成这样当然需要练习水平也很高也很不容易,但是没有生气没有韵味。

我个人不建议把字练成高云塍这样,虽然不好练。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你照着钟王写去,写灵飞经,写乐毅论,写黄庭经,写东方朔画赞…写着写着,你就好像学会了![微笑][微笑][微笑][微笑]


唐福生11


中书协的专家门估计难回答问题!


天涯诗仙


我是先学精中楷,而后大可写至二米左右巨楷,小可写0.8公分左右小楷,若再大再小亦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