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小寶寶剛開始學走路,需要注意什麼?這5個方面,媽媽不容忽視

寶寶的生長髮育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比如3個月的時候,他們開始抬頭、8個月的時候,他們會練習爬行,而到了10個月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扶著東西站立起來。特別是寶寶學會站立後,也標誌著他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那就是學步期。學步對寶寶的成長非常關鍵,因為他們要依靠自身力量移動,而且通過學步,他們能接觸到更多新鮮事物,對以後的成長很有幫助。那小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時,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這5個方面媽媽不容忽視,不妨一看!

小寶寶剛開始學走路,需要注意什麼?這5個方面,媽媽不容忽視

準備合腳的步前鞋

小寶寶的腳骨非常柔軟脆弱,所以在他們學步期間,穿上合腳舒適的童鞋非常重要。如果媽媽鞋子選不對,不僅容易阻礙寶寶腳部正常發育,還會導致他們腳骨發生變形,比如常見的扁平足,會影響以後的走路形態。不過,寶寶在15個月之前還處於學步初期,這個時候,他們身體平衡力和足底抓地感較差。所以,媽媽最好給寶寶穿上步前鞋。步前鞋鞋底超薄防滑,寶寶穿上走路,能加強他們的抓地感、培養身體平衡力,從而減少摔倒次數。而且,步前鞋鞋頭寬敞、鞋內空間大,寶寶穿上學走路,雙腳會更舒適。

小寶寶剛開始學走路,需要注意什麼?這5個方面,媽媽不容忽視

不要過度保護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身子搖搖晃晃的,有的媽媽擔心他們摔倒,就緊跟在他們身邊,甚至還用雙手扶著他們。雖然媽媽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行為對於他們學習走路是一種阻礙。要知道,寶寶學走路期間摔倒是正常現象,媽媽過於保護,反而會讓他們形成依賴,失去訓練的意義。所以,媽媽要學會適當放手,只需把寶寶的學步區域打掃乾淨,收起周邊的危險物體,剩下的就讓他們自由發揮就行了。

小寶寶剛開始學走路,需要注意什麼?這5個方面,媽媽不容忽視

多訓練寶寶腿部力量

寶寶在學步期間,身體所有的重量都要壓在雙腳和雙腿上,想要他們走路少摔倒、走路更穩固,在學步初期,媽媽就要多鍛鍊寶寶雙腿的肌肉力量,比如多訓練他們爬行、做下蹲或俯趴等動作,這對他們腿部力量的鍛鍊都有很大幫助。慢慢的,相信寶寶的雙腿會變得越來越有勁,腿有勁了,自然走路就學的更快了。

注意每次學習時間

學步初期,因為寶寶的身體力量有限,所以每次學步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內。不然,容易讓寶寶產生厭煩的情緒,對於以後學步的進展非常不利。而且,當寶寶產生抗拒心理時,媽媽也不要去強迫他們繼續學步,可以適當休息一會,或者用一些有趣的玩具吸引他們。

小寶寶剛開始學走路,需要注意什麼?這5個方面,媽媽不容忽視

少用學步車

不少媽媽在寶寶學步期間,都會給他們準備一輛學步車,寶寶可以隨意在車裡自由滑行,而媽媽也能順便乾點其他事情,讓人非常省心。但是,經常使用學步車對寶寶的危害可不止一點點,特別是在他們學步初期時,寶寶雙腿力量較差,而學步車滑行的速度很快,他們一旦跟不上學步車滑行的速度,就會形成踮腳走路的習慣,影響寶寶以後走路姿勢。而且在學步車內,寶寶腿部不需要很用力就能移動,這對他們大動作發育很不利。所以,在學步初期,媽媽最好還是培養寶寶獨立行走的習慣,少用學步車。

對於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寶寶,媽媽一定要特別注意以上這些事,不僅能讓他們學的更快,也有助於他們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