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什麼是財務盡調,財務盡職調查主要查什麼?你知道嗎

有關盡職調查,我們可以從一個很老套的投資故事說起:兩個皮鞋生產商在對非洲市場進行調查後均發現:當地土著從不穿鞋。甲因此判斷,皮鞋在非洲是沒有市場的,於是收回了在非洲建廠的計劃。而乙則認為,正因為當地人都沒有鞋,所以,這裡成了皮鞋市場的“藍海”,他因此堅定了自己的投資信心。可以說,甲乙二人都對非洲市場做了準確的盡職調查,結論卻相反。


所以盡職調查需要包含兩方面的信息:

第一

投資項目的真實情況,是否存在重大風險;

第二

是否具有投資價值,項目的情況與投資策略是否匹配。

盡職調查定義:私募投資機構在對一個項目進行投資決策之前,會對該項目的歷史數據和文檔、管理人員的背景、市場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資金風險做全面深入的調研與審查,掌握其真實經營情況,判斷其是否存在重大風險,作為是否投資及投資估值的依據,這一行為被稱為“盡職調查”。

什麼是財務盡調,財務盡職調查主要查什麼?你知道嗎

上述小故事結論的差異在於二者的投資策略不同。

盡職調查最終的結論在於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是否與投資企業的投資策略相匹配,例如著名的凱雷集團凱雷幾乎不投“沒有病的企業”,只投曾經輝煌過但今天有病症的企業,然後一旦發現有病症,再來確定它的病症是否可以被自己醫治。如果無法醫治這個病,它將不會投資。

所以凱雷做的盡職調查有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確認企業的病症到底在哪,以及它的病痛是否可以真正被醫治。當投資完成以後,凱雷集團會實施投後管理,幫助被投資企業進行管理的再造與提升,把不能產生利潤的部門剝離出去,幫助能夠產生利潤的部門提高運營效益。

目前國內投資盡職調查的核心工作是核實信息的真實性,而凱雷集團對被投資企業盡職調查的核心功能之一在於“診斷企業是否有病”,從而作出是否投資的決定,這就是與投資策略的匹配。

大的概念講完,我們再說盡職調查到底調查些什麼呢?首先明確盡職調查分為四個大類:

法律盡職調查

財務盡職調查

商務盡職調查

其他盡職調查

一般情況下,這四類工作是一種並行關係,並無明顯的先後順序,我們可以將盡職調查歸納總結,便於記憶。

1、一個團隊

所謂投資就是投資團隊,尤其是目標企業的管理層,這個企業的高層團隊是否有敏銳的市場敏感度,有長遠的發展計劃,有合理的分工和專業知識,有創業的激情和理想,可以根據已有的投資策略進行匹配和考量。

2、兩個優勢

1、發掘優勢行業:目標行業是否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家的政策支持,市場成長空間是否巨大的行業。

2、發掘優勢企業:目標企業是否在優勢行業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細分行業排名靠前的優秀企業,其核心業務或主營業務是否超越其他競爭者。

3、三個模式

所謂企業模式便是弄清楚企業是如何賺錢的。

1、業務模式:是企業提供什麼產品或服務,業務流程如何實現,包括業務邏輯是否可行,技術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消費者心理和使用習慣,企業的人力、資金、資源是否足以支持。

2、盈利模式:是指企業如何掙錢,通過什麼手段或環節掙錢。

3、營銷模式:是企業如何推廣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銷售渠道、銷售激勵機制如何等。

企業模式的優劣判斷標準在於業務模式是否盈利,盈利模式是否可以廣泛推廣並具有持久性。

4、四個指標

鑑於私募股權投資的重要目標是目標企業要儘快改制上市,所以目標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尤為重要。

其中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毛利率、增長率這四個指標是考核重點,它們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和成長性,高增長率可以迅速降低投資成本,讓投資人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把握了這四個指標,則基本把握了項目的可投資性。

5、五個結構

理清以下五個結構,判斷企業的好壞優劣。

1)股權結構:主次分明,主次合理,要有一個核心;

2)高管結構: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團結協作,專業背景、工作經歷能互補;

3)業務結構:主營突出,能不斷研發新產品;

4)客戶結構:有幾個重點大客戶,又有其他的小客戶做梯隊,客戶均有付清貨款能力;

5)供應商結構:既不太分散又不太集中,質量、交期、價格上有保證。

6、六個層面

這六個層面是對目標企業的深度調研,任何一個層面存在關鍵性問題,都可能影響企業的改制上市。

1)歷史合規:目標企業的歷史沿革合法合規,在註冊驗資、股權變更等方面不存在重大歷史瑕疵;

2)財務規範:財務制度健全,會計標準合規,不做假賬;

3)依法納稅:沒有逃稅漏稅;

4)產權清晰:企業的產權清晰到位(含專利、商標、房產等),不存在糾紛;

5)勞動合規:嚴格執行勞動法規,與員工都簽訂勞動合同;

6)環保合規:安全生產、環保達標,不存在被搬遷、處罰等隱患。

7、七個關注

七個關注是對目標企業經營當中的細小環節。如果存在其中的問題,可以通過規範、引導的辦法加以改進。同時,這七個關注也是判斷目標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據。

1)制度彙編:查看企業的制度彙編可以迅速認識該企業的管理規範程度。

2)例會制度:詢問企業的例會情況(含總經理辦公周例會、董事會例會、股東會例會),也能瞭解企業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關係;

3)企業文化:藉此知道企業是否具有凝聚力和親和力,是否能長遠發展;

4)戰略規劃:可以知道企業的發展有無明確目標,是否符合行業發展的方向;

5)人力資源:如何對員工培訓、激勵、使用,能否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反映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什麼是財務盡調,財務盡職調查主要查什麼?你知道嗎

6)公共關係:企業是否具備社會公民意識、責任意識,看重企業對外形象;

7)激勵機制:應該有一個激勵員工、提升團隊的機制,否則難以持續做強做大。

8、八個數據

分析以下八個數據,是對目標企業的深度分析與判斷。

1) 資產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多少資產創造多少銷售收入,企業是資本密集型還是輕資產型。該項指標反映資產總額的週轉速度,週轉越快,反映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通過薄利多銷的辦法,加速資產的週轉,帶來利潤絕對數的增加。

2) 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也體現一個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合理。

3)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比例,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是最容易變現的資產,流動資產越多,流動負債越少,則短期償債能力越強,能經受得起突然而來的變故。

4)應收賬款週轉天數:應收賬款週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應收賬款週轉天數=360÷應收賬款週轉率。

反映應收賬款的週轉速度,一年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是從企業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的時間。企業的營運資金不能過多地呆滯在應收賬款上。

5)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產品的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於各期間費用和形成利潤,沒有足夠大的毛利率,企業便很難盈利。

6)淨值報酬率:淨值報酬率=淨利潤÷平均股東權益。

淨利潤與所有者權益的百分比,反映股本的收益水平。

7)經營活動淨現金流:是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的差額。說明了經營活動產生現金的能力。一般來說,企業財務狀況越好,現金淨流量越多,所需資金越少。一個企業經營淨現金流量為負,說明企業需籌集更多的資金來滿足生產經營所需,否則正常經營難以為繼。

8)市場佔有率:是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所佔份額,反映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當一個企業獲得市場25%的份額時,一般就認為控制了市場。市場佔有率對企業至關重要,由企業的產品力、營銷力和形象力共同決定的。

9、九個程序

不同的目標企業所採取的程序有所不同,但基本不跳出這九個步驟。

1)收集資料:通過多種形式收集企業資料。

2)高管面談:是創業投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往往能很快得出對目標企業業務發展、團隊素質的印象。

3)企業考察:對企業的經營、研發、生產、管理、資源進行實地考察,對高管以下的員工進行隨機或不經意的訪談,能夠有更深更全面瞭解。

4)競爭調查:梳理清楚該市場中的競爭格局和其競爭對手的情況,瞭解各自優勢劣勢。

5)供應商走訪:瞭解企業的採購量、信譽,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企業聲譽、真實產量;同時也從側面瞭解行業競爭格局。

6)客戶走訪:可以瞭解企業產品質量和受歡迎程度、企業真實銷售情況和競爭對手的情況;同時,客戶的檔次也有助於判斷企業的市場地位、市場需求潛力以及持續供應可能性。

7)協會走訪:瞭解企業在的行業地位和聲譽,也瞭解該行業的發展態勢。

8)政府走訪:瞭解政府對該企業和所處行業的支持程度。

9)券商諮詢:針對上市可行性和上市時間諮詢券商,對判斷企業成熟度有重要作用。

10、十項內容



什麼是財務盡調,財務盡職調查主要查什麼?你知道嗎


調查工作做完,總結成文的時候《盡職調查報告》應至少包含以下十項內容。

1)企業歷史沿革:股權變動情況,重大歷史事件等。

2)企業產品與技術:公司業務情況、技術來源。

3)行業分析:行業概況、行業機會與威脅,競爭對手分析。

4)優勢和不足:哪些優勢、核心競爭力;還存在不足或缺陷,有無解決或改進的辦法。

5)發展規劃:企業的近期、中期的發展規劃和長期發展戰略,以及可實現性。

6)股權結構:股權結構情況的合理性分析。

7)高管結構:高管和技術人員的背景,優勢、劣勢分析。

8)財務分析:近年各項財務數據或指標情況的分析。

9)融資計劃:近期融資計劃、融資條件和實現可能性。

10) 投資意見:對項目的總體意見或建議。

簡約 個性 分割線

怎麼樣?是不是幫您理清了盡調思緒,不過“條條大路通羅馬”,很多機構也有自己獨到的盡調方式,具體進行盡調的時候,謹記一定要全面詳實,並與投資策略相匹配。這樣才能完成有效的,富有指導性的盡職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