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上链”济南紧盯这个支点

济南高新区和济南自贸片区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创新,“区块链+政务服务”不仅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便利,运用区块链技术还能让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红利——数字资产用起来,转起来,给济南区块链产业乃至数字经济培育和发展播洒“阳光雨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一场同一天进行的

舆论倒逼和创新试验

9月5日的《问政山东》中,禹城政务服务中心被曝光——在办证大厅,一位来提取公积金的市民没办完业务就急匆匆走了,因为缺户口簿,他必须回十多里外的家里去取。由于各职能部门没联网,在禹城提取公积金还要带购房合同、发票,个人及配偶身份证、结婚证等7项纸质材料。

这是通过舆论监督进行的一场倒逼,曝光后网联上了,但问题根源解决了吗?

这一期《问政山东》播出当天,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在济南高新区揭牌。济南高新区将“企业开办一次办成”系统在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全面推广使用。

与其他城市“一次办成”的最大区别是,这些系统是“跑”在区块链上的,群众和企业在办事时提交的各种材料,如营业执照、专利、备案等,在办理时已被数字化后上链;再来办事,已上链的证照就无需再提交,从“数字保险箱”中调出验证即可;新提交的材料也会自动上链。

比如开饭店原本要跑7个部门,现在,营业执照一旦核准通过就会上链,公安、税务、食药监等在区块链上布局的节点,数据会同步复制,按照业务逻辑启动各自办理流程,实现一次办好。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波说,利用区块链技术多中心化、保证上链数据可信传递不可篡改、开放自治等优势,促进政务数据跨部门可信传递,促进各部门业务在线协同办理。

自成立至今,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一共有2799家企业注册并上链,一个数字社会即将在这里先行先试。

而这样一个数字社会,能否真正实现找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

从“上云”到“上链”

用技术撬开数据堵点

一个省越是拥有透明度高、系统运转能力强的政务开放平台,越是数字经济强省。

从2011年到2017年,山东省级预算单位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35.9亿元。省级层面上有浪潮云和省计算中心云两朵公共服务云,各市政务云20朵,县级政务云48朵。从2017年10月起,山东进行一体化政务云服务体系建设,就是要为全省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扫清障碍,但做到这一步仅是归集政务大数据,只有数据开放共享,才能为建立电子证照库扫清障碍。

这一期《问政山东》中,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电政处表示,9年前青岛就开始建电子证照库,但至今未大范围用。潍坊也已推出电子身份证,但办理自来水过户和不动产登记时还不能用。

为什么政府投入这么大,政务大数据开放共享推进起来这么慢?

作为中国数字政府大数据市场头部厂商,浪潮云总裁肖雪说,程序合法是优先要满足的原则,现在政务大数据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和处置权非常难界定,政策法规模糊不清,就没有哪个部门愿意主动开放共享数据。

“最好的办法是,把数据的权属交给权属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无授权不使用。”肖雪说。

无授权不使用,正是区块链的一大特性。这就是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的路径:以技术的力量“四两拨千斤”,撬开阻碍政务大数据开放共享的堵点。

在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存在“数字保险箱”里的数字资产为所有人持有,用时授权工作人员核验,政府只是证照的签发者和管理者。上链的数字资产是被技术保真的,不需要政府部门再次验证。这就是“上云”到“上链”的区别。

未来,上链量将成为衡量数字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

“数字资产”转起来

让政务服务像网购

政务服务上链会带来多大想象空间?

每次网购浏览记录、订单和评论都会被电商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给客户进行商品推荐。有了区块链,政务服务也能这样“懂你”。

营业执照上链后,每调用一次都会形成行为轨迹。监管部门通过追溯授权使用,验证记录,可以垂直地进行实时监管。比如商品房限购,通过区块链上的证照使用轨迹发现有大批量办离婚证再去买房的现象,这种异常提醒监管者查漏补缺。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很多门槛,如果企业数字资产都在链上,政府部门可以设计一个智能合约,数一数专利和研发人员,自动筛选出达标企业,精准推送申报提醒。企业通过认定后,政府部门根据企业新资质,实时提供新一轮精准、主动的个性化服务。

杭州西湖区日前成立了“阿里办”,专门服务于阿里巴巴在西湖区投资项目。其实更多小微企业也需要这样的定制服务,从税收、政策、培训服务上享受更多资源。这些服务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后,相当于给每个企业配备了一个“阿里办”。

“区块链+”时代

会出现下一个阿里吗

搭建济南高新区“区块链+政务”服务平台,是山东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山大地纬。这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冲刺科创板。今年在国家颁布的两批区块链备案企业中,山东有7家入选,山大地纬是其中之一。

山大地纬在区块链上的核心产品,是其独立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纬链,在大纬链基础上又开发出“数字保险箱”这个应用,企业、个人持有的数字资产,用手机APP就能提交,解决了安全存储和可信共享这些关键问题。作为山东大学的校办产业,目前山大地纬也在和山东大学探讨把山大毕业证签发在区块链上的可能性。

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要刷二维码一样,在“区块链+”时代,这样一个集上传、存储、共享功能于一体的“保险箱”,会不会成为“区块链+”时代的“二维码”?如果是,它一定会带动一大批软件和IT企业参与推广,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

11月9日,济南市副市长郑德雁在山大地纬调研时说,互联网山东落后了,在区块链上山东能不能引领?山大地纬能不能做区块链领域的阿里巴巴?

郑德雁在青岛市北区任职期间,曾力推“链湾”这个区块链产业孵化平台,目前青岛市北区已经聚集了70余家区块链企业。在济南,一个关于“泉城链”的区块链产业规划正在酝酿中。物流追溯、跨境支付、司法办案、电子发票……区块链正不停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寻找最适合它的应用场景。

产业孵化期,政府播洒的“阳光雨露”尤为可贵。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是杭州的双创密码,电商时代成就了淘宝,云计算时代成就了阿里云;区块链时代,蚂蚁金服赶上了。同样,在区块链上领先一步的山大地纬,能否把现在的4.13亿营收体量做大,能否继续领跑,山东的数字政府建设,正好给企业创新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

“数字资产”只有更广泛地使用,形成强大数据流,才会击穿壁垒串起价值链。”肖雪说,只有这样才会进一步倒逼更广泛数据开放和更大规模数字资产的流转使用,才会促发更多新场景开发,才能有更多技术创新型企业成长为阿里巴巴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