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工作十年以上的你,還記得剛走入職場時的美好願景嗎?如今成為現實了嗎?

柯軻919


20歲,正式上班前的前一晚,我躺在剛剛安頓好的、離公司不遠的出租屋裡,等待著天亮。當時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到現在還記得。從明天開始,我將徹底開啟人生新的一頁,徹底告別學生時代。有一種神聖的期待感,甚至穿越感,再過幾個小時,將是真真正正成為社會人士的第一天。很神奇的感覺,那是通往無限可能、無限人生版本的最後幾個小時。

毫無包袱的年輕,可以任意想象你的美好未來,即便是一點點小進步,都比日後賺的更多、升上更高的職位,還要興奮、滿足。



對未來充滿無限幻想的年輕時代,最讓你興奮的勵志書是《億萬富翁的賺錢智慧》、《1分鐘億萬富翁》、《功成名就的瘋狂代價》,後來看到《秘密》,更是興奮地沉迷於「吸引力法則」,想象著高學歷、優秀的我,未來即將成為一個怎樣的商業成功人士,有上億存款、住在夢想的豪宅、開著名牌好車、有一位美麗性感的另一半…。



回顧過去,不斷向外探索自我潛能的年輕時代,當一切夢想尚未實現、或快要實現之前,才發現,真正實現之後的「快樂」,好像,反而不及「快要實現」之前。

物質條件帶來的滿足,一定程度成為焦慮的開始。買了一套房,可不可以再買更大的?買了一臺車,可不可以再買更高級的?小孩進了貴族學校,還要不要送出國?隨著對外在物質條件的無止境向上看齊,甚至同儕、同學之間的比較,沒有理由讓你停下來,停下來似乎意味著不求上進、走回頭路?即使經濟壓力已逼近崩潰邊緣。



進入40歲,彷彿是大部分中年職場人的「共業」,總會遇到某種形式的「中年危機」,可能來自職場的打壓、挫敗,可能是經濟上的捉襟見肘。總之,一向自認為是“人生勝利組”的我,也不能免俗地遇到自己都感到訝異的中年危機。一來讓我殘酷地面對自己已經“老了”、步入中年了,這樣的事實;二來讓我認清,自己真的、真的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了不起。

年輕時夢想的物質條件、“美好願景”,在接近中年時,基本都已獲得、成為“現實”,但人生的滋味,真的要走到那一步,才知道箇中奧妙。年輕時想象所謂的“美好”,可能伴隨著“痛苦”。不是年輕時想象的,一切就萬事OK、可以開香檳慶祝了!



或許這也是生命真正精彩的地方。我後來告訴一些年輕朋友,給他們初入職場的建議時,通常會多加一條:學會做好準備,面對自己的中年危機。可是,人家剛剛步入職場,正是蓄勢待發、大幹一場的氣勢,怎麼可能聽得進去,也無法想象吧?換作是我穿梭到過去,和“當年的我”這樣說,估計我也不相信我會“淪落”到那一天。

其實我只是想說,工作十年以上的中年職場人,除了陸續實現了年輕時的物質夢想,可能有相當一部分的朋友,會開始面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中年危機,出現在自己的生命裡。(少數的超級優秀的頂尖精英或許沒有這個困擾吧!像《精英律師》裡面的羅檳一樣)這個題目,感覺只說了一半,真正走過這個人生歷程的過來人,應該不會只有慶祝的場景,而少了對人生意義的反思。



對我而言,工作十年以上的我,生命賜給我最珍貴的禮物,是從挫折、焦慮、憂鬱等等中年危機中,開啟的一個從不斷向外在追求,走向無限的內在探索的機緣。

人生是一場長跑,希望能夠笑到最後。走到中場人生,我想所謂的笑到最後,絕對不僅止年輕時所想的物質滿足,更重要的是從外在走向內在、從物質走向精神靈性的層面。中場人生,應該是思考生命終極意義的時刻,思考自己這一世來到人間,真正要完成的人生功課是什麼?

沒有經歷過年輕時對物質的執著、追求,沒有經歷過中年危機的踐踏、挫折,「生命」這個導師,也很難讓你醒覺探索生命終極的潛能,這都是必經之路。

我這麼說,絕非出世、甚至“出家”的空無想法,也絕非消極、不努力,甚至否定追求物質的一切念想。修行本來就該在人間。職場上、家庭上的一切痛苦挫折,正是我們要學習的人生功課。

當我們開始試著向內不斷探索,靈性上發生了深層的轉化,或許你會驚訝的發現,20出頭設定的人生目標、夢想可能都“走偏了”(但並非“白走”,往往是必經之路),你可能會突然「知道」(know),你這一生來,真正的任務究竟是什麼。

臺灣知名漫畫家蔡志忠老師說,他四歲的時候就知道這一生要做什麼(當漫畫家)。正如他所說: 「每個人一定要先想通,我是魚還是鳥。 一朵花可以開,樹可以長,杯子可以裝水,這就是功;把它(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就是德。」

當你真正開始走在完成人生終極任務的正確道路上,你會全然體悟到真正生命的圓滿。這和20出頭設定“人生目標”、剛走入職場的“美好願景”,將是完全不同的生命狀態。

2020/03/03


Eric職場沉思錄


工作10年的我,始終牢記最初的夢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一直行走在追夢的路上,只是條件受限制,最初夢想未能實踐,正在儲蓄力量。

剛畢業的時候,我的夢想就是自己創業,自己給自己打工,做老闆,掙大錢,然後能為社會做一點貢獻,但是始終沒有忘記那時的夢想。最終為了能養家餬口,暫時把夢想放進內心深處,找到了一份穩定工作,踏實做事,結婚生子。

兒時的家鄉很窮,讀書全部是借的,有時候借不到錢,父母就拖著我們去學校,給老師說盡好話,先讓我們上學,學費慢慢的還,很多時候一個學期快要畢業的時候,學費才剛剛還清。那時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隔一段一段時間,老師就會把我們叫到辦公室,告知我們學費可以交了,再不交就要我們回去拿。

小學的時候,也許是學習成績比較好,老師很少叫我回家,就這樣讀到了高中和大學。

大學期間,由於深知父母的不容易,經常在學校裡做兼職,也賺了一點錢,節省了開支。因此,想自己創業做老闆的夢想就這樣產生了。

大學畢業後,我弟弟選擇了自己,我選擇了進入一個穩定的單位就業。畢竟,對於一個農村的家庭,都選擇創業的話,風險還是很大的,故而自能退而求其次了。在創業的那幾年,我深知創業的艱辛和不容易,經常熬夜,做產品,跑銷售,都是親力親為,甚是辛苦,加上自己身體的原因,創業似乎不是很現實。後來,我弟弟也進入了一個穩定的單位就業了。


正所謂,沒有得到的才是最喜歡的,所以,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創業或者能參與別人的創業的過程。

鑑於現在的實際情況,想要獨立創業似乎已經不可能了。

我想,每個人都會有最初的夢想,有的完成了,有的沒有完成,但是隻要努力了,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也算是圓滿了。

我會努力做好現在的工作,努力實現未來的夢想。


菲兒職談


已經工作26年了,工作和生活都已經非常穩定,看到這個問題,真的有非常想回答的衝動。

對於很多人來說,20多年自始至終在一個單位工作有些不可想象,但我卻非常享受這樣的工作經歷,因為我經歷了與企業的共同成長,也實現了我剛步入公司時的美好願景。

我是1994年從大學畢業,進入我現在的單位一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26年來,雖然工作部門和崗位在一直變動,但我始終沒有離開公司,見證了公司不斷髮展的歷程,分享了個人與企業共成長的成果,可以自豪的說:我無怨無悔於我當初的選擇!

一、不同的工作崗位得到了更好的歷練。

大學畢業的第一年,我在車間做技術員,剛剛接觸火車上的零部件,對一切都感到非常的好奇,我盡最大的可能去了解每一個部件的功能和用途,用最短的時間勝任了崗位的需求。

工作兩年後,我有幸被車間推薦為計劃調度,對車間的整個生產過程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我通過對各個生產環節的不斷優化,使車間的生產效率提升了20%。

工作五年後,通過崗位競聘成為車間的副主任,對整個生產資源的配置有了更清晰的掌握,對人、機、料、法、環、測生產六要素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隨後的時間裡,按照公司的安排,先後任職了多個車間,從副主任到主任,從主管100多人的單位到主管500多人的單位。

每一個工作崗位的變化,都是自己工作能力的一次提升,都能更加認可自己的存在價值。

二、充分享受了企業發展的紅利。

94年剛到公司的時候,我們只能生產25型車,時速只有60一80Km/h,年產值不到10億。

2009年,公司生產的250Km動車組投入運營。

2012年,公司生產的和諧號300Km動車組投入運營。

2017年,公司生產的復興號350Km動車組投入運營。

公司的產品從80Km/h升至350Km/h,年產值也從10億增長到350億。

企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員工的工資水平也在大幅增長。

三、家庭生活水平步步提升。

剛上班的候,憧憬著能有自己的一個房子,哪怕是一個非常小的房子,二十多年來,住房面積在不斷變化,我的住房面積從30平方米增長

到80平方米,再到130平方米。

剛上班的時候,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有一輛家庭轎車,但現在,每一個家庭差不多都有一輛私家車,我也在2018年擁有了自己的第2臺車。

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現在更新換代非常快,我們也有條件想換就換了。

感恩生活在這樣的年代!

感恩企業賦予我們的一切!





職場問道


剛畢業時意氣風發,繪了一幅很好的藍圖,我也算是對自己比較負責的人,很早就做了三年規劃,五年規劃,十年規劃。曾放出豪言,我三年後會怎樣,五年後會怎樣。當我工作到十年的時候,我發覺還是在原地踏步。有同學已經發了,但大多還在打拼,我覺得人再不為理想拼一把,以後老了連吹牛都說不起大話。那時壓力真的大,養家養小孩養老婆,可憐的是還沒有存款,但始終深信,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過程做好了,結果一定不會差。33歲我放棄了工廠副總的職務,毅然決然的跳槽到一家公司當基層業務員。2008年回來就遇到了512大地震,這次大地震改變了成都的地址地貌,也改變我的思想。重新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活著的意義,那就是要創造價值,讓自己成為被別人需要的人。2020,新冠肺炎肆虐,我們都呆在家中,回顧一路走來,我覺得不管你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境地:1.對自己要充滿信心;2.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對事物的激情!3.行動,永遠都不會晚!加油,共勉[碰拳][碰拳][碰拳]



奔跑吧兔兒哥


1990年8月7日,我孤身一人揹著一個被窩卷,拎著一個網兜,裡邊放個臉盆,臉盆裡有個塑料袋,裝著一雙白色的球鞋,就這樣我被分配到異地他鄉,走上了工作崗位。年少輕狂的我胸懷大志,在1990年8月8日的日記裡寫下了自己的奮鬥目標:要掙錢,給爸媽居住在農村的房子翻蓋得漂漂亮亮……一晃過去30年了,改革開放給我們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進了樓房,享受醫保,父母退休了,每月收入可觀,家裡有幾處房產……遠遠超過了我當初的目標。還得感謝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讓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日子。今後,我還將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爭取多為國家做貢獻!


FG享受生活


工作十年,初工作的時候的很多希望,願景,還有堅定認為的東西都在後續工作當中不斷被刷新。

第一份工作是外企,全球五百強外企,當時剛進入覺得非常驕傲,感覺人生邁入了另一個階段,充滿憧憬,然後在公司不斷的培訓中堅信職業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工資不重要,忍受低工資高勞動強度,永無止盡的加班,最終兩年後忍無可忍辭職。

那時候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外企高級白領,出入高級寫字樓,張嘴閉嘴都是中英夾雜,香港,上海,北京,美國滿天飛。

現實是在外企中,你只是一顆毫不起眼的螺絲釘,龐大的體系中你毫不重要,被壓榨完了就會被無情拋棄。

當初的想象沒有成為現實,我後來也轉行,輾轉民企,外企,國企,沒有成為高級白領,雖然倒是經常出入各種寫字樓。

現在回想當初的美好願景就像飄在雲端,終究要落地。


橙言橙語


我是1986年從事經商行業的,當時的目標是能夠吃飽飯,把家人的生活條件改變一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 34年了,個人感覺已經超越原來的目標,但是隨著社會的經濟變化,自己必須跟上社會的經濟發展,實現了原來的目標,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企業管理一起分享


當兵14年,1998年轉業到地方工作。距今真的10年多了。因為,工齡都36年了!

走到地方工作最大的收穫就是:對利益的重新審視。

當兵時候,一切聽從命令服從指揮。至於個人的利益真的想的不多。直到轉業到地方上班以後,才真正意識到“利益”牽扯到每一個人,上班賺錢就是為了個人的利益。一切工作都圍繞著利益轉。

事實,對於自己的願景也沒什麼具體要求!確實自己錯過了好幾次機遇!但是,不是很後悔!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時的自己能胡飽肚子就知足了,至於個人的願景?那就是好好工作,不去奢望什麼,先把工資賺回來養家餬口,然後,再分一套小房子、屬於自己的房子就知足了。真幸運,房改末車讓我趕上了,排號分到了一套一室一廳的新房子,樂呵呵的。要知道,在省會城市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多麼不容易啊?尤其像我這樣的人,更顯得彌足珍貴了![祈禱][祈禱]


水中浮萍圖文集


我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了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個人。

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滿腦想的都是找工作,雖然目標並不是非常的明確,但是有一個初衷是自己一直堅守的,那就是——肯定不進入體制。

因為體制內的工作,在我看來是僵硬的,枯燥的,也是無聊的。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激情,沒有挑戰。

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國營汽車企業的子公司,給汽車總裝廠生產配件。

一年的工作時間,正好趕上了汽車行業不景氣。

在公司在討論應對措施,是放三天休息四天,還是放四天休息三天的時候,我選擇了返回來我的老家工作。

在親戚的幫助下,進入了政府機關,就是傳說中的“臨時工”。

就是在這裡,我才真正對體制內工作有所接觸。就是在這個時候,我轉變了我的想法。

抱著嘗試的態度,我報考了第二年的全省公務員考試。

沒有想到,運氣很好,一蹴而就。

現在,已經是公務員上岸的第五年。

五年的體制內生活,成為了一個苦逼的文字狗,沒有換過部門。

這期間,戀愛、結婚、生子。

說實話,我真的忘記了自己的初衷,但是對現在的生活,自己還是非常的滿足的。

父母在身邊,妻兒在眼前,離家五分鐘,工資足夠花。

難道,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嗎?


厲害了我的國我的家


剛入職是學校籤的,說是事業編,也確實是縣財政事業編,位於祖國大西北的邊陲小縣城,景色秀美,心中懷揣的願望便是好好掙錢,等錢攢得差不多了回家鄉幹個體,開個麻辣燙小店或是煎餅果子小鋪。

現在想想都分外美好,直至今日,第一份工作以及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都於提出辭職半日之內離職,從沒後悔,只想說第一份工作很重要,重在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