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给俄罗斯足够的资金,其可以生产出一艘核动力航母吗?对此你怎么看?

lmy0817


没有问题,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是什么概念?那就是如果俄罗斯的造船厂不行,那就新建一座,国家出资国营运行,反正有足够的资金,然后从我国购买振华龙门吊,反正自己有技术,只要钱到位,航母就造出来了。


俄罗斯对核动力航母有需求吗?肯定是有的,虽然俄罗斯的海外利益不多,而且海军也已经转型为近海舰队,但是俄罗斯依然是一个世界级的军事强国,需要在全球保持足够的影响力来稳定盟友,加大对地区局势的干涉和影响能力。我们试想俄罗斯如果有核动力航母,那么就可以向委内瑞拉派遣一艘核动力航母,这样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局势危机了。


有需求,却没有建造核动力航母,俄罗斯缺的是技术吗?显然不是,俄罗斯的前身,也就是苏联时期就已经建造过核动力航母,型号为1143.7型,名字叫做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在苏联时期的黑海造船厂进行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排水量7.5万吨,算得上是一艘超级核动力航母了,如果建成将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尼米兹级,也具备和尼米兹级一较高下的先进航母。


苏联解体了,虽然生产线已经断裂,俄罗斯已经不能生产很多子系统,也失去了大型造船厂,研发中心也萎缩了,但是这都是因为没钱,这艘航母的图纸俄罗斯依然保留着,假如俄罗斯有足够的资金,那么生产链条就会重新有意识的扶持和搭建起来,研发机构和测试中心也会重新开展工作,大型造船厂也不是问题,那么俄罗斯在有需求的情况下,就一定会造出来核动力航母。


海事先锋


先说件事。1994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访问乌克兰,跟乌克兰总理库其他马商量建造瓦良格号航母的事。乌克兰要俄罗斯百分百的支付瓦良格的建造费用,俄罗斯只愿意支付未完工的32%的建造费用。两人争执不下时,在旁边陪同他们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说,这条船你给再多的钱也无法建造完成了。马卡洛夫跟着解释说,要想将瓦良格号建造完成,他需要苏联政府,需要苏共中央,需要苏联国防委员会及其下属九个部委,需要苏联的600多家科研院所和8000多家配套工厂。

苏联的解体,将一个原本完善配套的工业体系国家拆得七零八落,虽然过去差不多有30年了,但俄罗斯一直没缓过劲来,并没有将完善的工业体系重新建造起来。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建造的军舰最大的也就是22350型导弹护卫舰,排水量4000吨左右,跟咱们的054A同一级别。就是这级别的军舰,由于在2014年后俄罗斯和乌克兰交恶,乌克兰拒绝给它提供发动机,结果弄得22350型导弹护卫舰差点变成大型玩具模型。后来幸亏从我国维柴动力进口了大型柴油机,才将动力问题解决。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建造大型军舰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几万吨的核动力航母,他也就只能想想罢了,想变成现实,几乎不可能。大家也看到了,普京总统在2000年上台的时候就雄心勃勃的宣布,说要重振俄罗斯海军雄风,要在2015年的时候建造3艘航母。如今都2019年了,俄罗斯的新航母别说建造完工了,连龙骨都没有安放呢。不过,它那暴风级航母的PTT倒做得不错,从纸面上看性能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排水量10万吨,核动力推进,安装电磁弹射器,舰载战斗机是苏57的舰载版,总载机量达到100架。可要想将PTT变成实物,那就难办了。

现在俄罗斯经济不行,一国的GDP仅相当于我国的广东省。工业体系不完整,没法做配套,还和乌克兰交恶,被西方国家制裁,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断代。这几十年来,俄罗斯经济萎缩,人才走的走,散的散,老的人老,死的死。人才一断代就麻烦了。打个显浅的比方。比如说你以前是开赛车的,可因为某些原因,致使你有二十多年没有碰过车了,那你对车就非常生疏了。你要想重新开车,特别是想重新成为一名赛车手,得要一步步从头学起。


血染战旗红


如果给俄罗斯足够的金钱,那么俄罗斯有没有能力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有没有能力,你要考虑一下时间这个条件。如果给俄罗斯足够金钱,没有时间限制那么俄罗斯肯定有能力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


金钱与时间足够(三年造不出来,来个30年,30年还不行那就300年肯定没问题了,所以时间这个很关键)估计谁都能建造。但是如果这样问:给俄罗斯足够的金钱,马上开工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俄罗斯有没有这个能力呢????




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一下俄罗斯是不是有那个能力:

  • 经验

  • 设计人员,施工建造人员

  • 建造场地设备;

  • 国内军工水平;

  • 国外的支持(人脉也是自身能力的一种);


一、经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看一下,俄罗斯的核动力航母的发展历史:

从苏联时代到俄罗斯从来都没有真正服役过一艘核动力航母甚至都没有建成过。唯一一次开工建核动力航母是在1988年11月25日于乌克兰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的。苏联解体后,由乌克兰继成该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但由于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实力不足,在1991年11月彻底停工,停工前完成30%。后来乌克兰将其拆解成废铁以150美元/吨卖给了美国公司。由此可见俄罗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设核动力航母的经验。

二、设计人员,建造人员:
  1. 苏联时代航母的设计建造是分为二部份的:设计:俄罗斯境内的涅瓦设计局设计(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也是该局设计的)生产制造:乌克兰境内的尼古拉夫造船厂(曾建过标排5.9万吨的苏维埃乌克兰号战列舰,年造船12万吨,最大船厂6万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只继承了涅瓦设计局但没得到尼古拉夫造船厂,所以它就没有获得有经验的技术工人(造航母的技术工人)。

  2. 这么多年,俄罗斯虽然没有动手造过新的航母,但是媒体还是不时报出俄罗斯新的航母设计方案,由此可见俄罗斯的航母设计人员还是有的。

  3.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建过最大的船舶是民用船舶西伯利亚号核动力破冰船(2017年下水)---排水量为33500吨。虽然不是造过航母的熟练技术工人但是再建造航母的过程中稍微花得时间还是可以的胜任的。

  4. 2004俄罗斯北德文斯克(Sevmashpredpriyatiye)造船厂帮三哥改装巴库号航母(常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一些船航母的人材。

综上所述:俄罗斯核动力航母设计人员有了,建造工人也有了,但是都是没有完全参与设计施工过大型核动力航母的人员。不过还是有点经验,不是!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点问题多花时间还是可以解决的。


三、建造场地设备

1、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几个造船厂: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船厂、(3.35万吨的核动力破冰船),北德文斯克(Sevmashpredpriyatiye)造船厂(帮阿三改过4.5万吨的巴库号),由此可见北德文斯克(Sevmashpredpriyatiye)造船厂在经验上更具优势。

2、北德文斯克有现成的造航母的设备以及船乌,(这些还是2004帮三哥改巴库号时黑三哥的)。不过只是4万吨级的,想要造更大的航母甚至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这些设备有船乌肯定是不行的,还得再改造一下。

综上所述:硬件条件可以完全满足4万吨级常规航母的建造要求,大型核动力航母建造场地是达不到条件的,还得再花钱花时间进行改造升级才行。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是这个造船厂完全没有生产制造核动力航母的经验。不过在制造过程中得多花时间就是了。


四、国内军工业水平:

  1. 造核动力航母可不是一个厂就能完成的,从钢材,线缆,涂料,核动力机组,雷达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其它军工企业配套支持的。

  2. 当今世界军工科技哪家强,除了美国就是俄罗斯,核动力航母上面的舰载机,雷达,武器等这些俄罗斯都有现成的不是个事。

  3. 但是要建造美国10万级核动力航母那种水平的,那么俄罗斯还缺少一些东西:蒸汽弹射技术或者是电磁弹射技术等。

  4. RITM-200型反应堆其单堆热功率接近240兆瓦,尽管不及美国“福特”级航母装备的A1B型反应堆(接近300兆瓦),但已超过“尼米兹”级航母装备的A4W型反应堆(204兆瓦)。双堆热功率近480兆瓦,已超过“尼米兹”级航母(408兆瓦),用在大型航母上是可行的。俄罗斯建造核动力破冰船估计也是为验证RITM-200反应堆的安全性为应用在核航母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虽然俄罗斯目前国内军工技术还没有完成达到设计制造美国那种等级的枋航母,但是设计制造中小型滑跃起飞或者直升机核航母完成没问题。



五、国外的支持:

俄罗斯现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搞得很紧张,在制造航母过程中万一遇到点自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想寻点外援估计西方国家不会帮忙的。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也不行。但是俄罗斯近几年与中国走得还是比较近的,中国在设计制造航母上还是很有经验的(独立设计制造两艘了),俄罗斯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遇到点解决不了的还可以寻求中国的帮助或者与中国合作(但是付出点其它方面的技术还是要的)。




综上一,二,三,四,五可知:给俄罗斯足够的马上开工建造中小型滑跃起飞或者直升机核航母完成没问题,但是美国那等级别的核航母还需要一些时间的准备。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

巴库号

尼米兹

中国双航母

西伯利亚号核动力破冰船


俄罗斯发布的核动力航母设计效果图


奋斗的路上


东方中华不败为你解答

如果给与俄罗斯足够的资金的话,理论上是能造出一艘核动力航母。

毕竟,苏联解体前夕已经在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核动力设计、蒸汽弹射技术、满载排水量为八万吨。

其吨位和建造技术直追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这说明,苏联的海军舰艇的建造技术也是很牛的,一个从七十年代才开始发展航母的国家,到八十年代末时便拥有如此牛的技术水准,科技实力之雄厚也由此可见一斑。

但由于人所共知的解体原因,这艘仅仅完工百分之三十的伟大工程便由此胎死腹中。

与此同时,后来成为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瓦良格”号,已完成百分之六十八还要多。

苏联解体后的俄乌两国围绕着黑海舰队的瓜分争得不可开交,对于这艘即将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俄乌两国都垂涎三尺。

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依仗国大财厚,问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这艘航母如果完工的话,还需要大约多少资金?

马卡洛夫简明直接的说了这样一番话:有多少钱也建不起来了!

怎么可能呢?

梅尔金问:你们不是把库兹涅佐夫海航母舰成了么?

他以为是马卡洛夫想利用瓦良格号的机会漫天要价,就问他还需要什么条件。

马克卡洛夫斩钉截铁的说:我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要苏联中央政府、我要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六千家科研机构和一万多家配套厂家,我需要一个伟大的祖国。

这已经不再是有多少钱的问题了,问题的问题是你有多少钱也建不起来了。

苏联解体之后,各个为造船厂配套的科研机构和材料工厂都分布在各个共和国之内,即便是生产工厂没有停工,但缺乏一个统一调配的组织机构,再也无法组建一艘完整的大型航母了。

而现在的俄罗斯相比于刚解体时的苏联看上去并没有好多少。

在苏联时期,大型的船只是在乌克兰的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而潜艇大部分是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生产。

这么说吧,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可以生产核潜艇,而北德文造船厂却不可以生产大型航空母舰。

而且即便是北德文造船厂可以拥有生产大型航母的能力,它在一时之间也造不出航母。

这是因为造船厂并不具备航母需用的各种材料,它需要由全国各地的各种厂家为它配套。

但现在的俄罗斯应该是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给了它足够建造航母的钱,它在临时也建不起来。

钱不是主要的,只有具备了各种为它配套的生产厂家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的俄罗斯缺乏的恰恰正是这些。

因此,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是有了钱俄罗斯一时半会也造不出航母。


东方评史


俄罗斯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计划开建新核动力航母。建造工作将于2023年开始,已被列入正在实施的《2027年前俄罗斯国家武器装备发展规划》。消息人士指出,新航母的标准排水量预计超过7万吨,采用核动力,不过具体建造费用和预计完工日期尚不明确。

▲俄罗斯暴风级核动力航母模型

虽然俄罗斯是世界上军事实力第二强的国家,但是它能拿的出航空母舰也只有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虽然这比很多国家是要好很多的,毕竟俄罗斯是有航母的。但是俄罗斯的这一艘航母已经服役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了。这也就是说,如今的库舰基本上已经进入了服役阶段的晚期了。

▲俄罗斯的库舰

就在前几个月,根据媒体的报道,俄罗斯的库舰已经开始进行大修。估计此次的维修要持续几年的时间。因此,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他是暂时处于一个没有航母可用的阶段的。这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来说,多多少少都是有一点尴尬的。

就在之前,俄罗斯曾经提出过建造暴风级航母的计划,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这个计划到如今依旧只是一张纸。那么假设一下,如果资金充足的话,如今的俄罗斯能够建造出核动力航母吗?也许有人会说是可以的,但是千万别把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

▲俄罗斯的船坞

 在苏联解体之后的这20多年里,俄罗斯舰艇工业可谓一步一步的退化,现在已经沦为小型水面舰艇俱乐部。一下子拿出整整跨越两部的航母方案,工业基础实力是否雄厚我们先不说,俄罗斯短期内能不能拿出钱让方案模型变为实船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俄罗斯海军年年宣称要建航母,而开工时间计划则被一推再推,已经彻底沦为航母梦想的嘴炮。

▲俄罗斯暴风级核动力航母模型

要想成功地建造核动力航母的话,有这样的几点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首先一点就是技术。虽然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当时的苏联就曾经建造过一艘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核动力航母,但是当时苏联解体的时候,这个航母才建造了30%。这只能说明俄罗斯是具有一定的核航母建造经验的,但是是否具备完整的技术,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次一点就是,不管是常规动力航母也好,还是核动力航母也好,相关的建造的配套设施是一定要齐全的。就拿我们国家来说,中国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就将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就是因为在航母生产一条线方面,我们国家做的是比较好的。但是如今的俄罗斯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特别是在建造的船坞方面,由于当年苏联建造航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乌克兰的造船厂进行的。但是如今苏联解体了,乌克兰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会将造船厂借给俄罗斯使用的。就算是乌克兰借了估计俄罗斯自身也是不敢用的。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没有吨位足够的造船厂进行航母的建造。因此就算是资金充足,俄罗斯也是建造不出核动力航母的。


铁杆军迷


未来,“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和“瓦良格”号航母母舰在一张照片中出现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因为,苏联解体后,建造这两艘航空母舰的黑海造船厂,即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已经被乌克兰这个俄罗斯是对手继承,而且,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也于2018年的7月正式宣告破产。

假设该厂没有破产,俄乌两国没有交恶,俄罗斯也不能指望以现在的实力购买排水量在6.5万吨的航母母舰,更不用说配套的舰载战斗机,想要获得新的航母舰队几乎不可能。

近年来,因为经济发展滞后,俄罗斯的造船工业没有太大进展,在历史上,俄罗斯的船舶制造工业也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因为俄罗斯尽管国土面积庞大,但是其频临的海域多处在极端寒冷的北极圈附近,且俄罗斯的领海也大多处在浅水海域和狭窄航道区,大型作战舰只难以在这种海域建造,地理因素给造船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造船业是相对周期较长的工业类型,即便到今天这个船舶建造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一艘船也要经过2到3年的时间才能成形,东方某个下饺子的大国例外。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大多数造船厂都处在温带海域,船厂所在地的环境宜人便于建造工作。

去年,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在维修中被PD-50浮动船坞砸中了甲板,随后船坞基本报废,“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也不得不转移到其他船厂进行维修,导致该航母重返海军的时间又被延长,甚至有可能提前退役。

PD-50船坞的沉没使俄罗斯的船舶修造能力大减,换句话说它更没有实力建造新一代航母了。如果俄罗斯要星舰新一代航母,彻底翻新和扩建船厂是第一步,而后还有设计团队和施工人员的培训,以及各个相关产业的建设都需巨额的资金投入,更麻烦的是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辽宁号到达大连之后,经过了10年的时间才迎来各种大修工作,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用了10年准备,那么俄罗斯呢?怎么着也要5~6年吧!

船舶制造是综合性极强的工业,你能在船舶上寻觅到全球所有重工业产品、电子产品、通讯产品等,以核动力航空母舰来说,它更是涵盖了核工业、航空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换言之光有资金还是不够的,这十分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同时,建造核航母需要更多且富有经验的工程师、专家等人才,它们对核动力航母的建造工作起了决定作用。没有这些人才,妄谈建造核动力航母。根据相关统计显示,航空母舰工程涉及到的领域和产业链,保守估计就超过1000万人。所以这是一个严密完整的工业链条,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航母的设计建造工作,有钱也难以解决。

俄罗斯在设计人才、技术储备、建造场地和施工人员等关键领域都不具备任何优势,即便有足够金钱也难以于短期内建成核航母。而欧洲对俄罗斯进行的禁运,使后者难以得到航母建设需要的材料,这进一步加剧了建造难度。总之俄罗斯缺的不仅仅是钱!


利刃巨透社


普京高呼:“show me the money!”俄罗斯就重振帝国雄风,一举造出10艘核动力航母?

玩过星际的朋友一定都听过这个神奇的句子“show me the money!”但是如果真的给了俄罗斯足够的在金钱,真有可能造核动力航空母舰吗?我们设想了两条路,不妨简单推演下:

路线一:俄罗斯国内大型土木,举国之力再造航母。目前的俄罗斯造船工业处于小艇勉强,大舰翻修的状态。如果要造核动力航母,那就的从头加强。涅瓦设计局开始组建航母小组,原有的方案选个最高端的,就是照着美国的“福特”级来!造吧,没材料啊!买吧~可欧洲对我们禁运,自己国内也没有合乎规格的航母钢,船坞也不够大。核动力组件倒是不用愁,毕竟有核动力破冰船呢,可舰载机怎么办?苏霍伊,你们去造吧!额?好像一切都得从头来,估计这一路折腾下来等造出来了,美国人的福特级也至少造了四、五艘了。而且成本上,很显然要比美国人贵3-4倍,那可是天文数字了!

路线二:国内从头来太慢了,反正咱有钱,乌克兰造船厂全部买下。工人全部高薪聘回,重新开工。可还是缺少材料啊,没事直接“暴兵“,咱们兵发欧洲直接抢回来就好了.....到此为止,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俄罗斯也别打算建航母了。

所以,简单的推演下我们就知道了,俄罗斯现在想造航空母舰的难度是极高的,尤其是造核动力航空母舰,现在俄国内的产业链条根本不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也都完全欠缺,所以,俄罗斯很有自知之明的很少公开提出在20xx年一定要造航母的计划。确实,造不出来啊!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一些简单的认识和想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

军事天地


小编觉得俄罗斯要是有足够的资金,登陆火星都不是问题!俄罗斯是一个科研高度发达、教育异常先进的国家,中国大量的留学生首选的就是俄罗斯!


要知道,苏联在1920年开始现代化大学教育改革的时候,美国连自己的空气动力试验机构都没还有呢!毫不客气的说,美国是吸收了被两次世界大战吓走的欧洲精英,才有了今天科技、军事、文化最强的地位。


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的衣钵,只是由于本世纪之后俄罗斯反复受到经济问题的困扰,很多工业企业都衰落了。苏联解体至今刚好过去一代人的时间,换句话说苏联留下的科研实力和教育根基还是有的,它欠缺的只是激活这种潜力的资金而已!


苏联时代全世界有一般的科学家都在苏联搞科研,这些人以及他们创造科研单位大部分都在俄罗斯。有了足够的人才,再加上苏联留给俄罗斯的机械制造企业,以及分布于“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阿尔罕格尔斯克”等地的造船企业,建造一艘现代化的核动力航母不算什么!


很多人以为苏联打造一艘瓦良格号航母,动用了全国600多个科研单位的专家,20000万多架工业企业,以及超过7000个制造工厂,这些设施大部分都不在俄罗斯,而是距离俄罗斯近在咫尺的“顿涅茨工业区”和“第聂伯河工业区”,这两个地区都在“乌克兰”。


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因为上述两个地区都位于以俄族人为主体的东乌克兰,只要普京有足够的“面包加黄油”,连人带工厂甚至是整个东乌克兰的土地,都能轻而易举的拿回来。这样一来再需要几年的光景就能恢复前苏联的造船工业。


俄罗斯现在没有承担航母建造的造船业吗?当然是没有的!早在2013年之前俄罗斯刚刚推出新一代航母建造计划之时,俄海军就不得不找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合作,由后者承建航母船体和有关设备,俄罗斯除了能提供舰载机和核动力设备之外,能做的并不多。


但是有了钱就不一样了,中国从白手起家到两弹一星也在十多年光景;改革开放至今也在30年而已;辽宁号从无到有之是16年的努力结果而已!这样看来有坚实工业、科技基础的俄罗斯,想恢复建造航母的能力最多4年!如果直接从乌克兰手里抢估计连2年都用不到。


这一切的基本前提就是“钱”。普京在吞并克里米亚时爆发遍布全国的反对油性,原因就是俄罗斯人担心西方的经济制裁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手里的钱才是决定人民是否忠诚的直接原因。同样的道理,决定乌克兰人民加入哪国国籍的也是钱。普京要是有了足够的钱夺走乌克兰的工业就是弹指一挥间。


俄罗斯一年的GDP峰值只有18000多亿美元,只比我们的广东省多一点点,这点钱给公务员发放特权之后能用来投资工矿企业的少之又少!能造航母的企业长期没有订单就只能转行做别的了,例如著名的俄罗斯“破冰船”。


这可是至今都在持续生产的王牌产品,原因就是俄罗斯特殊的环境用得上,在波罗的海也很有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破冰船很多都是核动力的,排水量也都是几万吨,除了没有小平顶之外和航母没什么两样,由此可以怀疑:俄罗斯造不出航母真的是因为没“钱”吗?


利刃号


不能!

俄罗斯已经很多年没建造大型军舰了,整天造一些千吨级的小艇过家家。那么缺钱是毫无疑问的首要原因,对于海军这种狂烧钱的军种,一般小户人家还真是玩不起!可是如果老毛子哪天有钱了能造出核动力航母这种大杀器吗?

答案是不能!原因很简单啊:要造出核动力航母的条件有钱只是其一,还要有人才、设备、经验积累等等。这些俄罗斯现在是样样缺,不光是缺钱。而且单就航母用的核动力这一块估计俄罗斯就够呛。

说起老毛子上一次差点造出来的核动力航母还要退回到苏联时代:1143.7型航空母舰(俄文:Улья́новск,北约: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

这艘航母要是真造出了还真是各大洋横着走的主,但是可惜不久后苏联一解体就尘归尘土归土了,乌里扬诺夫斯克被拆解,重要的是已经组装完毕的核堆后来也不知去向了。小道消息说被中国搞走了,当然真实性无法证实啊。反正当初搞核动力的这一帮科学家们走的走散的散,各奔前程了,据说被中国抢走的人才比美国还多(还是无法证实啊,小道消息)。

顺便一提的是这家造船厂今天已经落魄成下面这样了:造了艘几百吨的小炮艇都会上新闻,海军总司令亲自来接船,当初的老厂长马卡洛夫知道了恐怕都要从墓地里爬出来。。。

当然这是题外话,因为黑海造船厂今天是乌克兰的。至于俄罗斯的船用核动力方面,客观的说,今天还是有一定技术积累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同时也明显露出疲态了,有种夕阳无限好的感觉。我们拿16年下水的核动力破冰船看一下:

“北极号”破冰船16年下水时的样子,现场画面只怕是比阿三强不到哪去了。更要命的是,破冰船使用的RITM-200型反应堆,竟然是由中俄联合研发,堆芯与整体设计等核心技术均来自中国。

这还只是一艘排水量3万吨的破冰船,如果要造近10万吨的航空母舰,你觉得老毛子能独立造出核动力吗?

以上仅针对核动力分析了一下,还有造航母必须的船舶制造技术、舰载武器、舰载电子系统甚至舰载机等等、、、还是饶了老毛子吧!

所以说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有钱也不是万能的。不然让沙特、科威特等等造一艘试试?

不过近年来有网友提建议,今后俄罗斯需要什么军舰直接到中国来买就行了呗,都是左邻右舍的,你就只管卖石油得了。朴刀想了想,觉得可行!


朴刀sword


即使给俄罗斯足够的资金它也未必能建造核动力航母,并不是因为核动力设备对俄罗斯来讲有多困难,而是航母的复杂制造工程已经不是俄罗斯能掌握的了,或者说俄罗斯造船业连建造大型战舰的能力都没有了,要不然也不会花费12亿欧元去购买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9年前的俄罗斯确实造不了西北风这样的攻击舰)

早在2010年俄罗斯就提出购买2艘西北风两栖攻击舰,比弥补俄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不足,这可是12亿欧元啊!按照今日的汇率也是13.5亿美元呢,有这笔钱为什么不自己开工建造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俄罗斯国内制造业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而两栖攻击舰和航母一样具备机库、弹药库、燃料库、舰岛和直通甲板,舰载设备也包括升降机、隔热甲板,不同之处是航母没有内置船坞、两栖攻击舰没有外飘的甲板,但一般都认为两者在技术上没有太大差距。换句话说:俄罗斯有12亿欧元都不能建造两栖攻击舰,充分说明给它再多资金也造不出核动力航母。

(在浮动船坞中维修的库舰)

自从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已经有将近30年没有建造大型战舰了,它连建造航母最起码的大型船坞都没有。举例说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大修使用的是浮动船坞,而在突发事故导致船坞沉没之后,航母的维修工作基本暂停了!位于摩尔曼斯克附近的第35修船厂紧急申请预算,将船厂内的两个小船坞拆解合并,新建一个大型船坞出来,以满足库舰后需维修工作的需要。这足够说明俄罗斯造船业缺少的不仅仅是钱,还有重建制造业基础设施、振作制造产业等一系列工作要做,除了资金它还需要时间。

(计划拆回的小型干船坞)

必须强调的是,9年前的俄罗斯不能建造两栖攻击舰,不代表它今天也不能,过去几年里俄罗斯地缘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刺激普京及时调整策略对国内制造业加大帮扶力度,截止到目前图-22、图-160轰炸机和北风之神级、亚森级核潜艇,还有拉达级、阿穆尔级、华沙之歌级常规潜艇先后被制造出来,尤其是22350型、20380型护卫舰的批量生产最具有标志性意义。

(普京视察土星联合集团)

它们使用的燃气轮机原本依赖乌克兰的曙光-机械设计科研生产联合体提供,但在2014年之后进货渠道断裂,普京立即亲自视察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公司发表演讲,承诺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投入振兴自己的制造业,如今在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圣彼得堡造船厂内有多艘护卫舰在建,它们都使用本国的动力产品,这证明与航母配套的相关制造业正在被激活。拒不完全统计,在过去9年不到的时间里,俄罗斯共计进行了1000个以上进口替代项目,逐步刺激国内的制造企业复苏,今天的俄罗斯正逐渐找回超级大国的工业实力,它需要的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时间。

(正在吊装的RITM-200核反应堆)

那么今天的俄罗斯能否建造核动力航母呢?笔者认为,它国内的工业链条还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尚需要一定时间积蓄力量。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在核能领域俄罗斯一直走在前列,以刚刚下水不久的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为例,这艘排水量3.35万吨的巨舰安装有2台俄制RITM-200核反应堆,技术来源于核潜艇,单台功率可达60兆瓦,而尼米兹级航母使用的2台A-4W反应堆功率也只是95兆瓦左右,多台联动的RITM-200核反应堆完全可以驱动10万吨的航母,也就是说俄制核动力航母至少不会出现法国戴高乐号那种心脏病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