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去医院医生会让做各种检查?

安安48806856


病人:最近走路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的膝盖就卡住了,又痛又动不了,活动一下又好了,啥事没有,怎么回事啊?

医生:先去拍个磁共振吧!

磁共振结果出来看到膝关节内部游离骨头块!

医生:做个微创手术把它取出来就好了!

病人:................

反复数了数,是三句半,嗯!没错!



当代医学诊断一个疾病,是要将循证医学证据的,所谓的证据就是抽血化验检查结果,只有实打实的看到结果,才有下诊断的依据。因此,即使是明显看到骨头都戳出来的骨折,医生也得拍个X光片确认骨头断了才行!


有些人看到这里就不开心了,我都知道我骨头断了,你就帮我接起来就行啦,还拍什么片子浪费钱啊!


我想说,骨头里面碎成什么样子你知道吗?你知道什么叫表里不如一吗?手术不是病人做他们总会想当然,没拍片子没做检查、术前医生没准备就上台,心里无数,手术能做好??


医学可以勉强说成一种经验科学,有经验的医生看的病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了去了,几句关键的话,一般都能给出几种可能的病,而做检查的目的就是验证自己的思考是不是正确,同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最终给出一个诊断不至于误诊。



检查既然必须要做了,为什么不等检查出来了再慢慢拿着证据解释呢!


如题,对于大部分疾病来说,诊断一个病必须要有依据。脑海里经验中这种症状见得最多的就是这几个病,先把检查做了,拿着检查结果跟病人跟家属好好解释效果更好,而不是凭空在那里讲讲讲,疾病没有确诊之前,都是自己的猜想诊断,有时候医生说的你可能听着都怕。


你这个可能是结核、也可能是肿瘤,拍个片子可以帮助医生诊断,但如果要100%明确肿物的性质可能要做手术送病理检查,就是放到显微镜下放大来看!


怎么样?听着怕不怕!可能?肿瘤?吓个半死!


但如果检查已经做了,医生可以根据影像学的表现,给你更好的建设性意见:


你这个片子看起来像个良性的可能性大,做个小手术切下来送个病理,良性恶性一下子就知道了!


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



常规检查能够缓解门诊医生的压力


既然检查迟早要做,还不如简单问一下病史,心中有个诊断和几个排除诊断后,开了检查让病人去做!


一来可以证实医生的推测,二来可以加快医生看病人的速度,不至于后面的患者等太久!等到前面病人做完检查回来,你其他的病人也看得差不多了,正好可以坐下来慢慢陪前面做检查的患者好好谈谈病情。


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回归于文章开头的故事,给大家讲讲诊断的思路:


有经验的骨科医生都知道,对于膝关节突然“卡压”“绞索”最常见的诊断就是关节内的“游离体”,可能是游离的软骨、也可能是半月板等组织,这些组织在关节腔内游离,如果卡到关节内韧带上,就可能引起关节的绞索,并表现出膝盖的肿胀、疼痛。活动活动、抖抖腿,游离体掉下来了,膝盖也就能弯曲了,不痛了!


对于无法自己活动开的游离体,可以完善X线片明确诊断,磁共振明确游离体周围解剖构造,在微创关节镜下手术把它取出来,术后恢复一般都比较好的!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的话,不要忘记点赞关注【骨科小黑锅】


骨科小黑锅


医生最怕什么呢?最怕的是给熟人看病!检查不全面,就会有漏诊和误诊的风险。而且出了事情,医生检查不到位,肯定要受处罚的,这种时候熟人一般不会挺身而出。

人体很奇妙也很复杂,同一个症状,可能有多种病因引起,全面检查才能精准诊断。

比如一个最常见的胸闷症状,可能是肺结核、肺肿瘤、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等。

像这位中年男子,胸闷憋气,心电图显示心肌供血不足,担心与心肌梗死的情况。

冠状动脉增强CT扫描,显示病根在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环形增厚,挤压冠状动脉开口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壁增厚呢?梅毒!

这个男同志没有管住自己,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引起大动脉炎,最后检测梅毒螺旋体阳性,确诊!


因为胸闷症状,竟然需要检测性病,是医生滥开检查吗?不是!是一步步汇总的线索,指向这个疾病!

医生能单纯根据胸闷症状想到梅毒吗?不能!

是先做了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冠状动脉增强CT,才一步步排除其他诊断,锁定病因的。

每年都有很多病人,要感谢医生的全面检查,给他们带来好运气!

这是一位车祸外伤的女士,撞到腰有点疼,腰椎拍片没有异常。开点药回去养几天?

医生说再做个彩超看看内脏吧,排除一下内伤。

结果意外发现右侧肾癌,已经3厘米多了,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

这位女士及时做了右肾切除,已经快三年了,没有复发。

如果不是医生检查细致,等到她出现腰疼、腹部巨大肿块、血尿症状,就晚了。


还有很多病人,做其他手术的术前检查,意外发现小肺癌,也都是不幸中的万幸!

很多人有个误解:做了一堆检查,没有查出毛病,反而不开心,觉得花钱了。却不知道你轻松拥有的健康,却是别人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状态。


影像科豪大夫


我是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属于内部人士,应该有发言权。老实说如果不是现在医患矛盾这么尖锐,也不会有这么多检查,属于保护性医疗措施,保护病人也保护医生,此其一,其二是为完成上面下达的药检比指标,减少用药到一定程度减不下去,只能增加检查,其三,的确是诊断或监测病情的需要,最后可能有个人利益在里面,反正我们科肯定没有。我给病人开单都是必须的,而且准确率很高,前一阵一个朋友找来说心跳快,彩超甲状腺曾有光点增粗紊乱,后来再做又没了,我就让她验个甲状腺功能加抗体,结果就是桥本甲状腺炎。一般给病人从不来什么“大生化”,这里基本可以省一半的钱,肝肾功能也只做需要的那几项,基本做常规就可以了,但肺部检查必做CT,普通拍片漏掉太多东西了。总之里面水很深,给各位看官一个建议,找一两位信得过的医生,长期看,最好发展为自己的健康顾问。



根据各种病情,某些检查是必须的,但是做全方位的检查确实,没有必要。无用的检查,不仅浪费病人的时间和金钱,还会浪费医院的设备,降低医院的治疗效率,挤占必须需要检查的病人的时间。但是,根据你的病情,只有少数医生会确定你确实需要的几项检查。大多数的医生可能没有经验或没有时间具体让你做哪几项检查,所以可能就会让你全部做检查,同时,某些医院为了利益会让病人做全部检查。同时,如果真的没有做全面的检查,而出现了什么情况,医院也会很麻烦。所以,医院可能本着宁多不少的原则,给你做全面检查。还有又不是医生,你怎么知道,全面检查没有用。


张大先生与阿垃垃圾君的初次邂逅


之所以做很多检查,一是现在治病都是按照西医的排除治疗法。全部排除之后确诊,然后按照确诊的疾病用药治疗。

二:自我保护的一种,有的患者过来会隐瞒病情,或者他根本不知道他得的什么病,胡说一通,全面检查一为患者好,二为大夫好,患者能今早接受精确治疗,大夫不违反医院规定,以免漏诊。如果检查不到位,出现漏诊情况,轻则扣光当月奖金,取消年终评优评先,重则饭碗丢失,上了十几年的学白上了,另谋生路,与医学无缘。

现在医疗环境属于互不信任的地步,大夫保护好自己也是为了工作,为了家庭,为了患者。国家正在积极改善这块,希望早日改善吧。


拉斐尔爱吃红豆冰


不同层级的医生,对于同一个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临床判断,因而所开的检查也就不一样,因为着重点不同。

医学真的很复杂,有些疾病的确不容易诊断清楚。为了确诊,需要做相关检查。我觉得,这可能是医生做检查的主要目的,即查明病因,做出正确诊断。

就拿急诊科的病人来说,多是危急重症患者。我们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患者出现突发的呼吸困难,医生在仔细询问病史以及查体之后,肯定要做一些相关检查,比如,心电图,这是最常见的;比如血的化验项目,该病例有心肌梗死的可疑,所以要查心肌酶、心梗三项等;有心衰的可能,要查BNP;还有肺栓塞的可能,要查D---二聚体等等。这些检查自然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查。

以前没有先进的检查设备病死率非常高,很多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之后很多人不明不白就死了,比如癌症,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等。过去的媒体、网络、社交不发达,传播力度很小加上普通大众认识有限,给我们的感觉就好像以前得病死的人少,其实这是假象。所以先进的检查设备和血液检查都是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的福音,科技发展使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点绝对不可以否认的。

虽然视触叩听是临床基本功,但通过检查可以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比如无论心脏听诊如何厉害,是听不出来室间隔增厚的。很多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必须依靠相应的检查。

有人说古代没有检查,就是靠“望,闻,问,切”,古代的误诊率是多少,你知道吗?而且中医现在传的只有治病如何如何神,没有传治病如何如何差,这种过滤式传播对大众造成了严重的误解。

因此,总结为一点,进医院看病做检查是必要的,是诊断清楚的前提和基础,(当然,有时候,即使检查做了很多,诊断还是不明确,甚至找不到病因,这是个特殊情况),但是医生不会强制你去做各项检查,不做可以签字,换句话说,做了检查会有利于诊断和治疗,不做检查可能会耽误诊治。但是,检查的项目不要过度,不能一概而论,来了病人,所有的检查都给开,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最后想说的就是,有些医生做检查会和病人商量,并且会提前告知,让病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有些则不会。



举两个昨天新入院病人的例子吧。

女性,60岁,当地医院以阑尾炎转来我院,转院是因为有高血压糖尿病,“到大医院好控制,控制一下就能手术了”。入院后觉得不放心,做了增强CT,结果是回盲部肿瘤引起的阑尾炎。如果没有一个一千多的增强CT,那就有可能误诊,按照阑尾炎进行手术,后果可想而知。

男性,66岁,当地医院以胆囊结石胆囊炎转来我院,转院是想微创手术,当地检查过CT了,“转氨酶升高是胆囊炎造成的,手术后就好了”。但是看了CT片子觉得不踏实,有问题,做了急诊增强CT,结果发现肝门部胆管癌。如果当成胆囊炎微创开进去,又要骑到老虎背上了……

所以,不要觉得医生是在坑你,一旦有问题但是没有发现,那么最终被坑到的只有病人和家属。


普通外科李江琳医生


医院看病做检查是必须的,好多病人自己叙述的看似是一种病其实病因有很大差距。举个真实实例,一患者发烧先在社区门珍治疗社区门珍大夫说是感冒治疗三天没没退烧。到市医院大夫说风珍,治疗几天还没好。又到市人民化验血常规大夫说病毒感冒又治疗几天没好。直接住院详细检查化验确诊是HIV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在古代,大夫看病依靠的是望闻问切,那是没有现代技术的前提下才采取的措施,当今时代,各种检查比较全面了,并且比望闻问切更加准确了,大夫需要以此作为诊疗的依据,通过各种检查结果,综合性判断。也是为病人负责。还有一点某些医院也是为了营利。


潍小市民


有些检查是必须的,有些检查是医生的谨慎行为,过去没有这些仪器,有的治疗带有模糊性,比如发烧,通常降烧,消炎,具体什么病种有时搞不准(资深医生除外,这是少数),现在利用仪器检查,治疗起来针对性更强,这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我也相信医生在努力提高自己,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成果。


鲁迅说得对


做这么多检查有些人可能会说是医生为了多拿奖金,我只能说这只是片面的言论!

其实我想说的是各位去医院找医生看病是不是总喜欢问医生这几个问题:1 医生,我这到底是啥病呀?2 医生,我这病到底是啥原因?3 医生,这病到底啥时候能好,后面会不会再发啊?等等

医生如果不做检查,怎么能够给病人科学合理的解释和答案!而且还得合理用药,合计治疗!没有检查,病人怪医生盲目治疗;领导说一声不按操作规程,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

医生只是个医生,不能时刻左右逢源,请还医生一个合理的工作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