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封神榜》里为什么无论好人坏人,死后全都封神?

凤影焰68167305


《封神榜》里为什么无论好人坏人,死后全都封神?

这个问题同样一直也是我小时候想不通的问题,认为能成为神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不能让沾边的。可偏偏封神榜上大多都是一些反派人物(这当时是受了电视剧影响),认为很不可思议。

长大以后,看了原著以后才明白,封神榜中为什么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统统被封神了,在封神的小说中,那时候天庭还没有三百六十五位众天星宿之说,可以说那时候的天庭中的神仙很少很少,少到无力全方位管理三界,故此昊天上帝先是要求阐教十二仙首上天俯首称臣,可这十二仙不愿意呀,他们一心向修大道,无心琐事。师傅元始天尊和鸿钧老祖禀明了情况,又和昊天上帝重新计划了一番,才有了后来的封神榜。

这封神榜由元始天尊执行,三教共同参与,主要也就是阐截两教之争而已。这里要知道的是,在封神中,上了封神榜并非是一件好事,反而对那些修仙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处牢笼,上天为昊天打工等同于失去了应有的自由,并且失去了肉身,修为再无增进的可能,也就是与大道再也无缘。要是真好,那么十二仙首也就不会拒绝了不是?

知道这一点,也就很好解释了,其实在封神之战中,是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截教被现代影视剧映射的简直就是无恶不做的大反派,其实不然,截教门人光明磊落,他们的下山还是因为阐教门人下死后杀死他们的同门,才下山寻仇的,与帮助殷商对抗西周毫无关系,至今此事被很多人混淆。包括最终通天发动的诛仙阵以及万仙阵也完全与人间殷商王朝毫无关系,这场战争是阐截两教的生死较量,起因还是因为阐教弟子骂人家截教门人都是毛羽之人,通天教主听后岂能不生气?所以一怒之下要与阐教一决高下。

而封神榜名单中人大多又是阐截两教弟子,无论哪一方有死伤都是会进那封神榜的,众所周知,截教最后惨败,所以封神榜单中截教弟子也是最多。

至于问主问的死后应该下地狱,在封神神话之中,那时候还是没有地狱和地府之说的,其中的封神台在封神之后据说才化成了地府,专门收纳死后人的灵魂,也就有了地府和地狱之说。而掌管地狱十八层地狱者正是被来被加敕的黄飞虎他来掌管。

最后总结,封神榜在封神中只是一件昊天上帝的任务而已,无论好坏,只要有身份地位参与封神之战者,死后灵魂皆可以进入封神榜,等待封神结束后统一封神。所以,像纣王,费仲和尤浑这样的暴君和奸臣也能封神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他们也是封神之战的促成者,作为反派为封神做出巨大的贡献。


老王讲事情


原因很简单啊,因为神界,也就是天庭无人可用。

姜子牙封神前,天上还有神,但屈指可数,可以说,就是昊天大帝和瑶池王母两个光杆司令了,神仙只有巫妖大战留下的部分妖仙。可以说,就是天庭无人可用。 封神前刚刚结束了第三次天劫巫妖大战,统治天庭的妖族和统治人间的巫族大战,几乎同归于尽。

天庭无人可用,鸿钧道祖就命自己两个侍立童子昊天、王母治理三界为天地鬼三界共主。

而昊天王母是祖龙后人,为龙族;其他神仙为妖族残留妖仙。这就是封神演义前的天庭情况。

实在无人可用,所以,死后不论好坏全得上天服务。


董江波


《封神榜》里为什么无论好人坏人,死后全都封神?这似乎与我们“好人死后会去天堂,坏人死后会下地狱”的理念相违背。众所周知,《封神榜》是包涵中国传统宗教因素的文艺作品,其主要是道教,兼而佛教儒教。道教所遵寻的道其实就是独一的管理者玉帝,但道教又是满天遍地神仙的世界

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封神的起因。据《封神演义》记载“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其实在《封神榜》中,神仙是不分好和坏的,这也反映了传统的道教的价值观。天上有装好人的神仙,也有装恶人的神仙,各司其职罢了。不同于后世佛教当中,说作恶是要下地狱的。看看榜上有瘟神有扫帚星,大家都是做神仙份内的事,比如怎么把饥荒瘟疫等散播下凡?神和仙尽其用,不是大恶就可以了。狐狸精不属于三清,但女娲娘娘对她说,事成之后也可以修成正果。可见做坏事也是奉天的而行,也是神仙的日常活动内容之一。

榜单上对这些人其实都有评价,如受封为冰消瓦解之神的飞廉恶来,评价是“生前甘心奸佞,簧惑主听,败国亡君,偷生苟免”,评价不高,神位也不是正向的。而对曾经的敌人余化龙父子,则是“拒守孤城,深切忠贞之节,一门死难,永堪华衮之对”,主痘之神,算是正向的。

所以总的来说道家思想并无好坏之分,仅仅是各司其职罢了,再来所有参加商周之争的人其实也没有好坏之分,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来玩“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是按照上天早就写好的脚本来将商周交替演绎成现实。


酒骑风


封神榜里为什么好人坏人都被封神?

看过封神演义的人可能都会有个疑问,当武王终于完成伐纣大业后,姜子牙将在此次战役中各类人物进行封神,有代表正义的伐商功臣,如杨戬、黄飞鸿等,也有代表邪恶的保商集团,如纣王,申公豹等,为什么好人坏人都能被封神?这似乎与我们“好人死后会去天堂,坏人死后会下地狱”的理念相违背。

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封神的起因。据《封神演义》记载“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

什么意思呢?——封神榜其实是一个入职选拔测试。

事值天庭暴乱后,百废待兴。由昊天上帝(玉帝)主持成立灾后重建小组,十分缺乏人手,十二金仙正好在此时犯事被裁,玉帝抓准时机招揽其为自己干活,但是十二金仙不能做光杆司令吧。而此时,天下修道之人众多,可是编制却不够,要进行一次大选拔。

于是作为阐教、截教、人道三教教主商讨签订封神榜,根行最高者成仙道;根行次者写入封神榜,凑足365个编制,成神道、为玉帝干活,在次之只能轮回成人道,根性最次着可能会遭受灰飞烟灭的命运。

道家最求无欲无为,逍遥自在,不断提升修为成仙是修炼的最终目标,但是被封神之后就没办法在增长个人修为,只能根据被封的神位拥有相对应的修为,这样看来,被封入封神榜也不是一件“好事”!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作为封神之人的姜子牙最终没有得到一官半职。书中记载在姜子牙得到了截教的宝物聚魂幡后,元始天尊大喜道:“此物可除去武王及姜子在封神榜里的名字。”这从另一个侧面再次证实封神其实是对仙家的一种惩罚。封神后需受天规天条的束缚,从此众仙再不能为所欲为。有人说,这才是元始天尊对姜子牙的真正眷顾。

而作为书中大恶人纣王,残暴昏庸,宠幸奸妃,听信小人,导致民不聊生,也是封神榜的起点,但他顺应天命,给天庭带来了那么多神才,自然也是有可嘉奖之处,最后被封天喜星。

此外,天地间本无所谓正反派。也只是成王败寇,各位其主,立场观念不同。

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之道解释了世界万物的实质。有代表好的神,当然也有代表坏的神,例如扫把星,坑蒙拐骗人人喊打。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本剧的另一个灵魂人物:妲己。狐狸精受女娲的命令去迷惑纣王,顺利推进武王伐纣大业,但是为什么最终没有她没被封神呢?仔细推敲一切都是违背了天命,在最后他想阻碍伐纣大势,自然只能成为炮灰。

一切都是天命所归也!


windy天意晚晴


为什么在《封神榜》坏人也可以封神?往下看。

封神之战是因为妖族的灭亡,周天星辰无人管理。然后鸿钧老祖就令昊天为帝,但是天庭没有守卫,所以就降下《封神榜》。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留一线生机。于是阐教的元始天尊联合老子、还有西方教的两位圣人(就是接引、准提两个穷鬼圣人),来一起对抗通天教主的截教。圣人共议:圣人的子弟徒弟们都进去《封神榜》中,然而散修就没这么好了就是魂飞魄散,明显进去《封神榜》中的都是关系户。然而截教被打败,全都进了《封神榜》。


进去《封神榜》中就真的很好吗?

听上去这些人都被封神了,肯定是很荣幸其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可不这么认为。像那些地方肯定都是以实力为尊的地方,强大的修练着最怕的是什么?肯定是“因果”因为只要你不超出天道都会惧怕因果。可是封神后就跟天庭有了关系,还是不可能断掉的关系,这样的息息相关就把因果结大了,因果大了修行就可以能会有影响,然后实力肯定提升得就会相对的来说慢很多,对于实力为尊的地方实力弟就代表着死亡,还不如自己自由自在不沾因果,也不会被束缚,说白了《封神榜》就是牢笼。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本来就是鸿钧老祖的门下弟子,因为各成一派,所以就会有派系斗争,其名下的人都是仙,但那个时候是宗教的创世之初,所以得道成仙的名额十分有限,所以想要曾强自己派系的实力,就要广纳其他的种族,但是直接从人和妖族中招收,又会降低宗教整体的实力,所以就想到了你有《封神榜》 把一些有本事的人,他们看重的人都封为《封神榜》中的神,然后再收入自己的门下。

感觉我解答的还不错的,可以点赞关注一下哦⊙∀⊙!


虚心日常VIP精彩视频


首先,应该明晰一个概念,那就是说“神”是一个中性词,本身不代表善恶好坏。

其次,题主问题阐述里面说的好人上天,坏人下地狱,这种善恶轮回观念,是受了佛教的影响才有的。而且,我国有着多元信仰传统,神祇众多,观念也很多,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是综合作用,难以辨析。

最后,《封神演义》叙述的故事,依托于道教信仰的神仙谱系,以商周更迭为背景,用惨烈的人间、仙家战争,完成了天庭建制和新王朝建立。至于这个过程中的封神,根据书中交代,就是在为昊天上帝的天庭物色工作人员。

“神”在这的定义是一个职业,需要受人管理、控制,还有有绩效考核。比起以前自由自在的仙,失去了自由。不过,不用再遭受1500年一次的度厄之苦。对于凡人来说,有了长生不老的希望,免去了人间生死轮回的苦楚,也是好事。

但是,封神的结果,也不像题主说的全然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神位跟受封的人的经历密切相关,生前赤胆忠心、忠贞不二或者社会地位杰出的人,都享受了好的神位,比如闻太师、黄飞虎、赵公明等人,生前无恶不作、背信弃义之徒,都是不太好的神位,比如申公豹、飞廉恶来等人。

最明显的是,榜单上对这些人都有中肯的评价,如受封为冰消瓦解之神的飞廉恶来,评价是“生前甘心奸佞,簧惑主听,败国亡君,偷生苟免”,评价不高,神位也不是正向的。而对曾经的敌人余化龙父子,则是“拒守孤城,深切忠贞之节,一门死难,永堪华衮之对”,主痘之神,算是正向的。


何殊我


封神榜中为什么不分好人坏人,包括纣王、公孙豹等最后都被封了神了。这似乎不太符合传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

其实在《封神榜》的上古仙神体系中,神仙是不分好和坏的,这也反映了传统的道教的价值观。天上有装好人的神仙,也有装恶人的神仙,各司其职罢了。不同于后世佛教当中,说作恶是要下地狱的。看看榜上有瘟神有扫帚星,大家都是做神仙份内的事,比如怎么把饥荒瘟疫等散播下凡?神和仙尽其用,不是大恶就可以了。狐狸精不属于三清,但女娲娘娘对她说,事成之后也可以修成正果。可见做坏事也是奉天的而行,也是神仙的日常活动内容之一。



第二个原因呢,就是这些干坏事的神仙,他们也是顺天道而为。元始天尊对姜子牙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封神榜》讲的是天数,谁逆天而行就要遭殃。女娲娘娘为泄被纣王调戏之恨,也不能够逆天而为。毕竟他还有28年的运数。所以她才找了狐狸精三妖去帮纣王的倒忙。

申公豹残暴的纣王被封,是因为它完成了昏君的使命,为周朝让道,有顺应历史之功。同理公孙豹逆天而为被封,是截道代表反派助纣为虐,完美的扮演了反派,并不是他们本来的面目。



因为这一切,都是三清道主早就安排好的。第49回中云宵娘娘说,吾师有言,"截教门中不许下山,如下山者,封神榜上定是有名”,故此天数有定。玉虚十二金仙犯了杀劫,然后昊天上帝正好要十二个仙首称臣。于是三教就定了封神榜,定了要365个神仙上天被人管。所以戏演完了,大伙都上榜拿优秀表演奖。

第三,这些反派人物,都不是真正的大恶之人,并非本色出演。原著中的纣王神勇有力,妻贤子孝,变恶是妲己之过(还会写小黄诗)。


申公豹不过是意气用事,本身也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不过是因为师兄姜子牙斗法失败,出出气而已。然后骗了截派的门人下山。因为他们都是禽兽修的仙,修为有限容易冲动。按照约定,都是要作为反派,被劫杀才能上榜的。不过在武王伐纣这场戏中,按规定角色出演。



第四,榜上神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很多有修为的仙人,根本就不愿意参与,有滥竽充数的嫌疑。比如李诺和三子,杨戬、雷震子、韦护七个都肉身成圣,不肯上榜。神和仙相比就比较悲催了,因为只有灵魂没有了肉生,不能再提升法力了。赵公明原是截教的仙人,地位很高,偏偏不听劝跑去作死的!

应劫的仙人根行深日后才能 重成仙,根行差一点 成神,再差一点 入轮回,实际上是被贬受了惩戒,绝非入榜高升。而是在新榜中要受约束,没有肉身的仙人前途好,而且自由自在。还有姜子牙打神鞭高悬头顶,不敢胡作非为。

不信请看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封神有诗曰:纠察无私称至德,滋生自有序长成。仙神人鬼从今定,不使朝朝堕草来。


△温碧霞版苏妲己

也许有人会问,妲己为什么没有被封神呢?首先它不是三清门下的,自然就不会有榜上的名字。而女娲娘娘将三妖拿住亲自交与杨戬,斥责狐狸精演戏太投入,祸及无辜受死。狐狸精本来以为,用力替娘娘办事,能成正果不想适得其反,被姜子牙打死,实在是冤啊,你想魅惑纣王,不摧残忠良怎样祸患天下?都说狐狸精聪明,其实傻白甜啊!

只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总得弄个小妖背祸吧!当然也可能在明代,因为朱熹和胡丽娘的故事,让人们觉得狐狸精太坏,不能容忍其成神。这就要问许仲琳才知道了。


一花一世界,元元与你共品百味人生。期待关注和点评。

元元的天下


首先我有点疑问。《封神榜》里的好人坏人该如何区分?我们知道《封神演义》同《西游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后者强在影射社会现实,反映民间疾苦,人的好坏虽不一目了然,但也能分出个大概。前者则不同,完全是一本政治斗争的小说,孰好孰坏,还真不好鉴定,最多只能拿人品的优劣作评比。《封神榜》本质上是一场神仙选拔大赛,由阐教,截教,人道三方老大担任评委,最后的结果,如论实至名归倒谈不上,不过还算“公平”,每个参赛队员都有奖项拿,最起码不能让你白去。

这种基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人无好坏之分,只有利益的薄寡之争。至于强行安在每个人身上的人设,那只是游走的弹幕而已,列位也不必当真。既然是政治斗争,那就少不了站队,划分阵营。大多读者或观众根据固有的传统理念把支持纣王一方的划为坏人,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他就该死,该输。殊不知,三大评委并不这么想,他们只是想找一个由头来实现各自的利益划分,封神的各方人等的好坏只是一个遮掩的名目,从而“合理”地实现自己各怀鬼胎的心思。

费仲,尤浑之类按照我们的判定标准算是小人了吧,但是说人坏到底则太过,只能说人品太差。我们也可从女娲娘娘给妲己许的诺言作为一个参照,妲己本为一妖狐,被女娲选中,让其去迷惑纣王,断送成汤天下,事成之后可修成正果。妲己照做,最后落的结果是被杨戬等人追杀,要结果其性命。女娲给的说辞是我让你去蛊惑君王,断送成汤天下不假,但你不应该无端造业,残贼生灵,屠毒忠烈,惨恶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嘿,看到没,这就是典型的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说是卸磨杀驴亦不为过。追本溯源,还是纣王见到女娲神像起了意淫之心,致使成汤天下尽失。女娲一圣人尚且如此,有此私心,也难怪评委暗中效仿,拿着所谓人性“好坏”的指挥棒,随意指点,既实现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又堵住了众人包括你我的悠悠之口。高!实在是高!


一文几值


因为封神这件事,是个大坑啊。《封神榜》里被封神的,都是些倒霉蛋神仙……


在《封神榜》里,被封神大概就跟我们现在下岗再就业是一个意思。对于那些自由自在的神仙来说, 被封神完全是不情愿才会被封的。


所以……



《封神榜》这部小说呢,充满各种宿命论。在这个大框架下,无论是武王伐纣,还是纣王的荒淫无道,都是一种宿命。


而这种种,都是为了一件事:封神。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封神的起因,是玉虚十二金仙犯了事被裁员,这时候天庭刚成立,昊天上帝作为天庭的老大,不能只当光杆司令吧。这时候玉虚十二金仙正好犯事,就被昊天上帝收到了自己的旗下,做自己的部下。


那这十二金仙不能也做光杆司令吧,这时候,阐教、截教、人教三教的老大就商议了 ,定下365个编制,从三教弟子里面选365个倒霉蛋去做神仙。


所以,你以为这些人是被封神,其实是被原来的公司裁员,踢去了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从基层的小职员做起。


这帮仙人,本来都是自由自在的仙人,被封神之后,去天庭做个小公务员,每天打卡上班,工资还一辈子不能涨(被封神之后就没办法再增长个人修为了,只能根据封的神位拥有相对应的修为)。你会开心吗?当然不开心。



所以呢,当时的神仙们,也都不想被封神。那怎么办?选倒霉蛋呗。


原著书上说的是,将那些“根性不厚,道行不深,福源不够,心性不清净”的神仙,贬进封神榜,一辈子不得自由。而选的方式,便是武王伐纣。



这场人间的大战,将各路神仙拉下马,纷纷被干死。其中最倒霉的就是通天教主的截教。截教旗下的弟子大都不是人类,实力是三教中最强的,但毕竟都是些禽兽嘛,容易斗勇好胜,所以通天教主在听说有封神榜这件事之后,都让自己旗下的弟子们躲在洞府内不要出去。没想到,最后还是被申公豹被坑了。



申公豹这家伙,原本是阐教弟子,和师兄姜子牙闹矛盾,决定跟姜子牙反着干,便去帮助纣王了。这家伙身位阐教的人,却在跟姜子牙作对的时候,找了很多截教的人来帮忙,结果这些来帮忙的截教弟子,大部分都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被搞死,最后上了封神榜,不可谓不惨。


这帮神仙之所以由自由自在的仙被贬为神,便是因为违反了天命。而人间的一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神,则是因为顺应了天命。比如说纣王,虽然他在人间胡作非为,但是他的荒淫无道正符合了劫数,帮助天庭搞到了很多神仙,所以纣王在死后,也被封为了神仙。



这就是为什么《封神榜》中,不论好人坏人都被封神的原因。


不过,说到最惨的,还是妲己才是。明明是女娲娘娘让她去勾引纣王,败坏陈汤江山的,最后却被砍了,连封神都没资格,惨也……



赤兔电影


所谓的好与坏只不过是凡人的说法,本质上封神榜讲述的就是仙界利用人间的一场变革展示力量,顺便来个排位赛,给鸽各自的人人打分封神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纣王冒犯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派狐狸精去搞垮商朝,可偏偏女娲娘娘又不是最高的神,不能统领三界,于是不同派别主要是截教和阐教之间就分别支持一方,于是一场人神混战开始上演了。

我们看到的好人坏人不过是支持哪一方而已,比如支持周武王的都是好人,支持商纣王的都是坏人,但在神仙眼里,可没有什么善恶,这对于他们而言只不过一场战展示实力的机会而已,好与坏只不过是人间的说法。

最终封神的时候,各个派系都的人都封了神,这跟人家好人最终的好报坏人无处安身可是不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