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农村,人死了之后把亡人铺的、盖的、穿的随处一扔,对此你咋看?

zwj张万江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两方面看待,第一是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像以前物资匮乏需要捡衣服穿的年代,甚至自己衣服都穿不了怎么可能还捡死人衣服穿。第二,也是对死人的尊重,在农村会把死人的衣服都烧了,意指让死人在另一个世界还能继续有衣服穿。

个人觉得不用大惊小怪,顺其自然好。


原来如此48286066


这是愚痴和自欺欺人的做法而已!试想,如果亡者留下的钱或者银元和其他什么贵重的宝物以及收藏品,他家里人还能像亡者用过的衣服被子床什么的像垃圾一样的扔掉么吗?显然不会,可见,亡人家属将亡者的衣服被子以及其他用品统统扔掉,显然是一种陋习而已!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我母亲有个姑妈家的儿媳妇喝农药自杀了,姑外婆居然将死者的一件黑灯芯绒上衣留下来没有放进棺材,偷偷的送给了我妈妈,我妈妈拿回来,我大姐穿,大姐穿了二姐穿,二姐穿过了,我(男孩)还接着穿,每一个人穿的时候都很珍惜,就这样一直穿了好多年,后来实在破旧了,还剪了做鞋帮和鞋底做成鞋穿在了脚上,四十几年过去了,至今还记得儿时的这件事情,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忌讳之类的鬼话!所以,现在人家里有人死了就把他的衣服被子鞋子扔得到处都是,实在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不在乎了,是一种假心假意的表现!如果真的对亡人有那种痛彻心扉的切肤之痛,是会将亡人用过的东西好好洗干净继续用或者将其中一部分收藏在某一处的留作纪念的!


一默如雷也


在农村,人死了之后把亡人铺的,盖的,穿的扔的到处都是是对之者的不敬,我没见过。我家乡人过世,亡人的遗物大部分都烧掉了。说是人到了那边好用。也有的做为纪念意义留下了。被子被留下了,有说法的,留被留被,后辈有人,取意后辈人丁兴旺之意。


依莲幽梦136


您好,我是唐山小五,非常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

在我们老家,老人去世之后,把老人穿过的衣服,和盖过的被子,用过的枕头是不能直接扔的。这样做会被人们理解成非常嫌弃老人,老家的人们更在意乡里乡亲对自己的评价。不光不可以扔掉这些东西,就连老人生前住的屋子,在老人去世以后也不能空着,要有儿孙去住些日子。

说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吧。那年我才上初中,邻居家的老人去世了,办完后事,爱干净的儿子儿媳妇就把老人生前用的被子枕头还有衣物一股脑的扔到了垃圾坑里,半个村的人都往那个坑里扔垃圾,看见那散落的被子枕头,当然能想到是谁家的,因为只有他们家刚有老人去世嘛。所以,过来过去的人们对他们家的做法都不赞成。

百善孝为先,所有的善良都以孝顺父母为一个最首要的。老人在世呢,儿女尽到赡养义务,老人去世了,也要给老人一份尊重。请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老人!

我是唐山小五,非常希望能听到您身边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谢谢[祈祷]


唐山小五


这个主要还是看那些地方了,比如现在我们苏北农村都是火花的,大部分铺的盖的也都是找个地方直接放火给烧了。但在以前我们这也是一般都是扔在河坡上的,记得小时候上下学经常走在路上看到这些还是很害怕的,其实现在说来还是农村落后,,没有统一的公墓,坟墓也是这一个哪一个的,好多都是没有集中在一起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相信以后就会越来越少了


紧握着手中的沙


人这一辈子,最风光的时候,总有唢呐声相伴,正所谓:

唢呐一生听两回,红衣翻翩,与子永携,白衣当头,与世隔绝。洞房花烛,起舞翩翩;奈何桥边,烛影帘帘

人生第一回伴随唢呐声音响起来的是自己的结婚,在这一天自己身着红衣,与自己喜爱的人携手宣誓对爱情的守护,之后进入洞房花烛,你侬我侬;等到自己去世之后,穿上寿衣,装进棺椁,唢呐一声响,棺椁顺势而起,从此自己和亲人阴阳相隔,亲人在阳,自己独自赴阴。黄泉路上影幢幢,唢呐声起断愁肠!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去世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不光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见自己最后一面,有诸多的规矩,一切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为了安慰活人的心和表达对死者的不舍与怀念。但是毕竟人已经去世了,走了就不会再回来,所以这些死人留下的遗物,往往我们也不会再留下来,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东西其他人用就是对死者的不敬,且有和死者抢东西的嫌疑,这样显得不太吉利。

一般情况下,在农村人死了之后,并不会立刻的装进棺椁之中,而是把死人放在堂屋里边。这个时候在堂屋里面地上铺上干草垫子或者棕丝垫子,然后将逝者安放在垫子上边,之后要给死者洗脸、梳头,然后给死者换上寿衣,我们这里寿衣一共有8层,而有的地方会少一些。后再给死人换上新鞋子之后,用一根绳子把两只脚捆起来,再用箩布把死者的头盖住,因为传说不能让活人看见死者的脸。

一般在堂屋里面停放三天之后,这个时候又要把死者放进棺椁,然后八根大铁钉封死棺材盖,这个必须是由木匠来完成,在农村也是很有说法的,讲究一定的顺序。之后一切准备妥当,唢呐一声响,主事人一声“起棺”,瞬间抬棺人一起用力把棺材抬起来,开始走向坟地。这个时候家里面的长子提前在村子的十字路口用瓦盆烧纸,等到送葬的人群过去之后用力将瓦盆摔碎。

死人下葬的第一天,别人就会把死人身穿的一些衣服和活着的时候盖的被褥,以及在堂屋里面身下的垫子拿到十字路口去烧掉,意思是告诉死者,从此阴阳有隔,不再是一家人,不要再想着回来了!当然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用品是非常多的,往往这一天是烧不完的,也不可能扔完。所以我们常常分成好几个批次烧给死者,希望死者在地下可以用得着。

一般情况下,如果死者剩下的衣物等生活用品比较多的话,亲人们会在死者的头七、百天、周年和送牌位这些日子烧给死者,但是这个时候就要拿到死者的坟前去烧,而且最晚要在死者去世两年半送牌位的时候全部烧完。这些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传统,很多现在的年轻人说这是封建迷信,其实老张非常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的是死者生前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东西,天天接触,通过烧给死者,实际上也表达了亲人对死者的怀念,幻想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过的安好,寄托的是大家的一种心情,并不单单是离线这么简单,你们认为呢?


老张谈三农


人去世以后,他生前用过的穿过的都不能乱扔,这是道德问题,每个人的死法不一样,

生病死的,有可能带有传染病,穿的衣服,用的东西,都可能带的有细菌,到处乱扔会把传染病传给别人,

正常死亡的,生前用过的东西,衣服,也不能乱扔,最好扔在垃圾桶里,有环卫垃圾处理单位处理,

不论生病还是正常死亡的,生前用过的东西都不能乱扔,可以按风俗习惯烧掉,同时最好按国家环保政策,分类放入垃圾桶里,这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道德水平,现实中现在很少看到乱扔东西的人,现在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推广环保垃圾回收,在社会上大家已经自觉响应遵守垃圾分类了,

希望大家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垃圾分类处理,一起努力保护好生活中的环境,

祝大家天天开心,万事如意



笔之舞


您好,我是湘西农村的霞姐。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呢,我觉得我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我的父母在2017年冬季相继生病离世,作为一个过来人,这些风俗习惯我还是很了解的,亡人的生前衣物,都会整理出来,放在一个路口统一火化,其实这些都是农村的封建迷信思想,当然留也一件或者俩件给后辈子女们,有个念想,正所谓睹物思人嘛。至于铺盖,像棉被什么的,质量很好的,还是可以留下来,就是需要好好的晒下太阳,消下毒。



湘西霞姐的农村生活


对于已过逝人生前铺的,盖的,穿的物品。在我生活的地区,只要已过逝,一定会烧掉他贴身用的物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因为是流传习俗,一个人过逝了,家里人会为他收拾他的所有遗物,必须烧掉一部分,据说是让他带走到另一个世界,也可以全部烧掉。但有些人,看到是新的,好的,不舍得烧会留下一部分。到后来又不想要了,又随处乱扔。有些人是涂省事,把死人的被子、衣物往路旁、野外随处丢弃,我个人十分讨厌这样的做法。原因有2点:

1、脏,不管是正常死亡,还是因病死亡。每个人生前都会自带一些病菌或细菌,被子、衣服作为贴身用品,都是病菌或细菌的载体,留着或随处乱扔,会污染环境、污染水源。

2、对人的心里影响,好端端的一个人,也许前些天还一起聊天、一起赶圩,一起劳作,突然再也见不到了,容易让人产生低落情绪。

对已逝去人的贴身生活用品,应该做妥善处理。即是保护了周围环境和群众的安全,也是对死者的尊重。大家有认同的吗?


我是个快乐的农民


现在农村不存在乱扔一说了,首先为了环境卫生也不会乱丢逝者的衣物。再者现在农村丧事一切从简,也没有那么繁琐了,家人有的是时间处理去世者生前的衣物。但有一条不能否认,有些逝者的衣物按农村的习俗该烧的还是得烧,虽然保护环境现在都深入人心,但是农村千百年传下来的习俗也不是几句话就能放弃的,得给农民一个徐徐渐进的时间和过程。以前流行土葬,后来国家要求火葬,农民觉得火化遗体就是对逝者的不敬,人都死了还不给俺亲人留个全尸。因为这事动手打架的事还少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也慢慢接受了火葬,也明白了火葬的好处。随着国家的好政策一个接一个的发布,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在追赶时代潮流,该丢掉的农村陋习我们农村人一样可以丢弃,毕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有一点,我们农村逝者穿的衣物铺的被单啥的都会去烧或丢弃到垃圾桶里,但是被子却不会拿去烧,最不挤也得在家里放段时间在处理丢掉,我们这有句俗语被子是孩子的天。虽然此话有点夸张的成分,但老一辈还是很在乎这一点的,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即使这样我们也会和老人沟通,让他们不要在抱着旧思想了过日子了,人得往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