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稷山县坞堆村

坞堆村,村中王氏最多,薛、卫等姓居其次,人称“王家半村子,薛家一份子,卫家一牙子,马家一匣子”。过去村子有南门两座、东门四座、西门一座、北门两座,一到晚上,九门都要关门加锁。坞堆村在同治年间出了一名探花王文在,这样的成绩放在江南也属稀松平常,可是在山西,有清三百年只出了3名探花,因此就弥足珍贵了。其余的进士、举人等等也不少,人称“下了坞堆坡,秀才比驴多”,说的就是这个。民国时期曾经出了一位有名的大财主—王璋,商铺店面近百座,家产多的没法计算,人称“盖县大财主”。据说稷山县的大镇翟店镇,就是坞堆商人所建。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王璋(1883-1937),号称稷山县商业“四大家族”之一。解放前,他在本村占有好地一千二百亩,饲养着骡子36头,耕牛16头,马12匹,雇用长工32人。每年夏天割麦时,雇用短工多至百余人,每日清晨聚集于南巷井头,听凭工头分派,已成当时的一种习惯。

王璋家族曾在山西的太原、临汾、新绛、稷山、河津、汾城等地开设商号37座;在陕西的西安、岐山、三原、咸阳等地开设商号18座;在河南的开封、郑州、洛阳等地开设商号14座;在四川的成都、重庆等地开设过商号11座;在甘肃的兰州、平凉等地开设过17座;除商号外,兼有土地3790亩。有民谣称王璋家族:“坞堆到西安,一路不住店;镇镇有字号,县县有门面。”

王璋的祖上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始摆估衣摊子,至乾隆元年(1736)在甘肃省正宁县山河镇开设“德顺号”老烧坊一座,买卖兴旺。旋即在山河镇兼并土地数百亩,地租收得很多,于是又开设了粮站,搞粮食交易,为其烧酒供给廉价原料。再后来,在正宁县开设了“老顺和”布庄。这是王璋家族经营的初级阶段。据王家祖坟碑文记载,从王璋前七世远祖开始发家,到王璋时期,已历时二百年之久。而王璋继承其远祖经营商业、兼并土地、放高利贷的经验,大大扩充了财产。

王璋家发家的第二阶段,是在其高祖王四合时期。王四合又名王崇德(1779-1820),在陕西泾阳县“大丰通”钱庄当经理,东家是山西安邑县吉姓。该钱庄资本雄厚,王四合为人精名能干,在泾阳县商界颇负盛名。当时泾阳县有些小商人,为了凭藉王四合的声望发展营业,做买卖时给王四合顶控股,不要他拿资本,赚了钱,王四合却按股均分。王四合发财后,又新开了几处商号。清嘉庆十四年(1809),在山西汾城县古城镇开设“复盛源”烧坊一座,资本为三千两银子。不久,又在该镇开设“复盛源”粮店一座。道光元年(1821),又在新绛县西关开设了“德盛通”京货铺。到王璋的父亲王在戊时期,他家共有商号八座,在本村占有的土地,也由过去的二百亩增加到五百余亩。光绪十年(1884)前后,稷山县翟店镇的九家粮店全被王璋家操纵,由同村王文秀给他主持,囤积居奇,买空卖空。这个王文秀,就是前面讲到的探花王文在的胞弟(王文在排行老二)。王文秀排行老三,善于经商,在陕西眉县齐家寨创立了“德裕生”京货铺,并兼做王璋在陕西的商业顾问。

王璋的父亲王在戊兄弟四人,从此以后分三家,老大在元(曾孙王山虎),老二在甲(曾孙王德洽、王德润),老三无后,老四在戊(子王璋)。但其商业资本仍在一起,在商业分利时,“原德堂”王璋顶一半,“明德堂”王德洽、德润,“壹德堂”王山虎顶剩下的一半,由这三家构成了以王璋为首的大地方兼资本家家族。

在王璋掌管家务时期,是王家的极盛时期。截止1938年王璋死后(王璋死于1937年10月15日),王家主要赚钱的有名商号计有:稷山坞堆村“复盛太”京货铺,“复盛魁”药房,“复盛太”醋坊;稷山翟店镇“合盛庆”药铺,“复盛生”京货铺,“复盛公”杂货铺,“复盛昌”花店,“复盛明”粟店,“德顺祥”木厂;稷山城内“复盛兴”铁货铺,“复盛永”烧坊;新绛县“德盛通”、“德盛裕”、“德盛仁”三家京货铺;汾城县古城镇“复盛永”烧坊,“复盛源”粟店;解县“德盛裕”、“德顺升”、“复盛生”三家京货铺;荣河县“复盛生”京货铺;河津县“复盛生”京货铺;陕西省三原县“德盛兴”花店,“复盛德”布庄;甘肃省正宁县山河镇“德顺号”老烧坊;陕西省中部县油坊两座。据说,这些商号的全部财产,价值二百万银元。如新绛县的三家京货铺,1938年为避日寇抢掠,将货物运到王璋家存放,派四十余辆大车抢拉,一直拉了七天七夜,其财产雄厚可见一斑。

王家商业在王璋手里做大,与其开阔的思维、敏锐的商业眼光不无关系,据说王璋还到上海、杭州等地考察过,计划把生意做到南方。王虽富可敌县,但平常起居简朴,不做特殊饭菜。他生有一男一女,子名廷驎,字立塘,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司法系,曾于南京和四川等地供职,受先进思想影响,建议父亲将家产分予贫苦农民,在资产问题上与其父想法距离甚大,便负气出走,外飘眉县齐家寨,过着金石玉雕,文墨书写的生活。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因家庭问题和珍藏老师著名书法家林散子与蒋介石、宋美龄的一张合影而受到残酷的斗争和批判,他与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合作的扇面、绘画等也遭到“红卫兵”的抄袭,最终于1972年死在了齐家寨,直至终了未归故里;其女芝兰,北京女子大学毕业,后曾返乡开办女学。王璋则于1937年10月15日,从稷山县庙岔村逃避日军回来的当天黄昏,因惊吓过度,得了急病身亡。日军侵入山西后,王家生意一路衰败。

王璋家族在村里共置建院落14所(每所院为一套四合院),并有数亩大的饲养场及打麦场。为了确保安全,在院子的西北角建有看家哨楼一所,雇用人员日夜持枪看守。这些院子,大部分都毁灭在历次的运动中,只有剩下的一座建造于民国年间的院子,2006年去的时候还比较完整,院墙高大整齐,上面全部用花墙装饰,看上去十分坚固。门楼砖雕十分精致,门额上书“福寿康”三个大字,门内照壁为高浮雕砖雕麒麟(砖雕麒麟可能是清朝物件,属于移建),院内正房木雕精细。可惜现在居住的主家没有任何保护意识,再去的时候,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新房,整座房屋全部卖给了他人。其他的宅院也大都拆除,破烂不堪,踪迹全然难寻。

村内还有一座据说是前清王家进士的院子(和王璋不是本家),其院子也相当精致,门楼木雕绝佳,门内麒麟照壁(和王璋宅院的照壁风格一致,应为同期)十分生动,堪称精品。

摘, 新浪博客,梁龙池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王文在(1834-1889),字念堂,号杏坞,排行第二,清道光14年出生于稷山坞堆村。他的祖父王心普和王天祥,先后都受皇封为文林郎户部七品京官,晋封承德郎翰林院编修加二级,系书香门第。据说他4岁半时开始识字,从父读《三字经》,晨教而暮熟;7岁能咏《千家诗》,过目成诵;11岁读完《十三经》;12岁能写八股文,行吟坐诵,手不释卷;24岁科试第一名,先后考中贡生、举人;29岁保和殿复试第一名;清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殿试居一甲第三名探花,钦点翰林院编修,一时名震天下。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教育部门任职,1874年政历湖南大主考,1875年授湖北学政(学政,即提督学政,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后为父丁忧时,先后在河津文清书院、河东书院、令德书院和晋阳书院当过主讲。王文在在未中进士之前,和襄汾县南高村的巨富刘家有过一段渊源。当时王文在受刘家刘向书之邀,在南高村当过大约两年的先生,专门教授刘氏子弟。其中就有刘笃敬(字筱渠,前清举人,清末民初山西商会会长,巨商)兄弟。现存的一些书札显示了这一历史的存在。

民间传说,慈禧太后看完王文在试卷后也大赞其“文官三品、笔压三班”,赞其有状元之才。从现存的王文在书法中,其楷书精美秀丽,笔法严谨,不仅透射出了一种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而且也可以看出其人极度的自律与严谨。人常说“字如其人”,王做人也和其字一样,严格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和教条,绝不出格,谨小慎微,坚持以行动来教化人,这是文化兴盛的河东地区旧时行为标准的一个缩影。从以下一些关于他的传说可以看出一斑。

一是孝敬父母。他高中探花,省亲归里时,母食必自举,母头必自盥,母衣必自洗,母溺必自取,母药必自尝,母室必自帚。因而他母亲常对人讲:“吾文儿,真二十五孝耳!”

二是庙院锯椅。旧时坞堆村入庙看戏者,多有不守庙规,专放高腿桌凳,影响大家观看。村人为尊重探花王文在,专门在前排中央为他留有一块空地,佣人将座位设置其内。但王文在每当开戏之前,坚不入座,却恭立庙门口,礼让乡邻中老叟老妪就座。他的一些侄男子弟、姑嫂姊妹等人亦有在庙中放置高桌高凳者,王文在得知后,令佣人突于开演之前,持斧锯入庙,首先锯断了自家人的高脚桌凳,众人见状,心悦诚服,此后再无人违犯庙规。

三是丁丑赈灾。光绪三年(1877年)正月,文在归里。夏,华北数省大旱,民不聊生,尤以河东为甚,史称“丁丑大荒”。文在体恤家乡父老之苦,告朝还乡,兴办赈济。其先供凡属坞堆村民者谷米一斗七升,并在家中支起巨釜七口,煮粥供饥;后又在村北五里之遥官道上,一连舍茶饭二年有余,直至力所不支,向亲友借贷,数年之后,才予还清。

王文在于56岁时去世,归葬于坞堆村。旧社会其墓曾被盗过,坟前还有立有旗杆和碑楼等物,后来在解放后一一捣毁。王文在家的宅院在坞堆村的东南角落,据说一连八座,四方四正,各院的砖木、石雕堪称魂宝,精美绝伦,可惜都被拆除殆尽,仅剩下一间北房,其建筑特征确实为清末风格,于北房西山墙开辟全砖雕大门,砖雕精巧,但与周边同时代的老宅子相比,总归没有太多的特别之处,若非探花故居,早已淹没于群宅之中。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坞堆鎏金细工制作技艺”,始创于太阳乡坞堆村王家。据《稷山县志》记载,王家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就开始经商,道光十五年(1835年),王家十四世王文明创设兴业堂银楼。专做鎏金细工,时人评价“雕刻精巧,玲珑雅致不凡焉”。此后,兴业堂银楼通过父子延续,不断代传承到王杰忠这一代已至二十世共182年。因鎏金技术对表面抛光工艺要求很高,能够熟练掌握这一传统技艺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汞蒸汽具有一定毒性,长期接触对人体有害,因而坞堆鎏金细工从业者后继无人。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稷山县坞堆村

该村仿古螺钿加工历史悠久,工艺复杂,所有金银器饰品全部使用纯手工打造,在当今时尚符号充盈的多元世界中,仿古工艺品加工占据了坞堆村全民综合产值的一多半。坞堆村的仿古工艺品制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传统的“百家锁”“手镯”等日常银饰品加工开始。其产品工艺主要采用传统金银工艺和现代技术巧妙结合,使锤、碟、刻、镂和掐丝、镶嵌、炸珠、鎏金等十余种技艺融会贯通。该中心目前主要生产银鎏金四股十二环锡杖、头簪、鎏金八宝瓶、鎏金盘、鎏银吉祥提壶等10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其制作技艺现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