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说起世界第一大啮齿内类动物,不少人都知道是河豚。但是说起世界上第啮齿类动物的,有的人就不知道是哪一种动物了。

答案就是——河狸。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河狸属(学名:Castor),为啮齿目河狸科的一属,也是河狸科存活至今的唯一一属。河狸属现存两种河狸,分别为美洲河狸(Castor canadensis)与欧亚河狸(Castor fiber)。 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至于欧洲和亚洲的分布则非常少。

河狸的外表看起来和老鼠比较相似。事实上,不少朋友对于河狸、水豚、海狸鼠分不太清,那我们可以从外表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区分。

水豚。作为世界第一大啮齿类动物,水豚的体积比起其他的啮齿类动物要大一些。成年的水豚体长可达107至134厘米,肩高50至64厘米,一般重45千克左右。水豚的身体看起来较为笨重,呈桶装,耳朵的眼睛比较接近,偏上接近头顶,吻部较为明显。水豚身体上部皮毛为红褐色,下部呈黄褐色。尾巴很短,看起来像没有尾巴一样。前肢4趾,后肢3趾,呈放射状排列,趾间具半蹼。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水豚


海狸鼠,又称河狸鼠、狸獭、沼狸。体型大而粗壮,体重在5-10公斤左右,重的可达17公斤。海狸鼠身长长约50厘米,圆形尾巴比身体略短。头大耳短小,前肢比后肢短,趾间有蹼。身体为褐色,足为黑色。海狸鼠如同其名,像一只大的老鼠,与河狸最大的区别在于尾巴。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海狸鼠


河狸。河狸体被长而粗的针毛和密而柔软的绒毛。针毛黄棕色,基部和绒毛均为棕灰色。成体背部棕褐色,头部和腹部较背浅。河狸的尾巴是其最明显的特点,扁平状,如同船桨一般。河狸四肢短小,后脚趾间有蹼,善于游泳。此外,大门牙也是河狸的标志。它们的四颗门牙由前侧坚硬的珐琅质以及背侧较柔软的牙本质所组成,透过啃咬木头的方式将门牙磨利成凿状。河狸门牙中上的珐琅质含有铁,比起其他哺乳动物的门牙更能抵抗酸蚀。由于门齿粗大呈凿状,河狸适于咬断树枝与树干。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河狸




★河狸有“自然界水坝工程师”之称。

河狸主要栖息于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河流沿岸,主要分布于欧洲,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东北部的青河、布尔根河和乌伦古河等水体。

水对于河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很少会离开巢穴。河狸的后脚有蹼、并且具有宽扁的尾巴,善于游泳。它们在水里行动自如,上岸之后的行动却显得十分的笨拙,也十分容易受到伤害。由于河狸的视力状况并不好,因此它们的活动主要依靠嗅觉、听觉以及触觉。当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立马跳入水中。同时,在水中的河狸会用力拍击水面,警告范围内的所有河狸。在听到警告声后,所有河狸都会躲入水中。

河狸喜于河岸湿地,包括溪床,但也有部分河狸栖息于潮间带。河狸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且水为河狸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可以说凡是有河狸栖息或是栖息过的地方,都会有一片池塘、湖泊或沼泽。每当河狸到了新的栖息地或者说栖息地的水位有所下降时,它们就会重新构建堤坝蓄水。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它们会使用树枝、木头以及河底的淤泥等材料构筑水坝并形成池塘。如果树木的生长地离构筑水池的地方有一段距离的话,它们还会建造“运河”来运输构筑水坝和巢穴的建材。大棵的树木用作基地,小棵的树木以及其他植物用作辅助材料和食物。不过,或许是因为伐木工作进行得过于认真,有些河狸甚至会被自己啃咬的树木倒下砸死。

河狸将巢穴建立在池塘中,一半在水中,一半高于水位。河狸的巢穴的进出口在水下,顶部留有透气孔,可谓冬暖夏凉。河狸并不冬眠,而是会将树枝和树干堆放在池塘中,做为储粮。河狸平时喜欢食用植物的嫩枝、树皮、树根等。而当冬季到来的时候,河狸就依靠储存起来的这些树干、树皮度日。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河狸构筑堤坝功过皆有。

河狸修筑堤坝,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河狸建造水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天敌,如土狼、狼、熊等,冬天时更容易获取食物。对于河狸来说,水为其提供了天然的防御,保护它们免受其他捕食者的威胁。可以说,河狸在为其构筑庇护所的同时,无意间改变了生态环境。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事实上,河狸为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创造湿地供其他物种生存,为仅次于人类。它们是最有能力塑造地表的动物,甚至会影响气候变迁。被砍断的树木会萌芽长成矮林,提供给河狸接下来数年稳定的树叶与嫩枝食物来源。河狸构筑水坝所造成的池塘会淹死浸泡在其中的树木,而这些死掉的树木对于许多动物及植物的生存尤其重要。

河狸建造水坝后形成的池塘与湿地可以留住水流中的沉积物与污染物,包括总悬浮固体、总氮、磷、碳及硅酸盐。也因为有河狸的存在,河狸建造的池塘滋养了各种生物,其中某些鱼类的生存与河狸的数量息息相关。不仅如此,每当旱季到来的时候,河狸池塘里面的水可以满足不少动物的饮水诉求。水是生命的重要部分,随着来池塘边饮水的动物增多,也间接性的为食肉动物提供了绝佳的捕食场所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河狸修筑堤坝采取的建材是天然的过滤网,当上游有垃圾顺流而下的时候,河狸修筑的堤坝起到了一定的过滤和拦截作用,能净化水质。同时,河水的蓄积也让周围的植物得到了充足的水分,让其快速生长。

不过,河狸修筑堤坝也带来了不少的安全隐患。河狸采用的建材都是树木、淤泥以及一些芦苇等材料,同人类的混凝土建筑相比,坚固度自然要差得多。一般情况之下,河狸修筑的堤坝起到了一定拦截作用,但是当雨季到来的时候,堤坝就不管用了。河水蓄积,当堤坝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会被冲垮,很可能给下游带来洪灾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只要有河狸居住的地方,它们都会修筑堤坝。河狸对于居住地的选择自然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如果它们的建筑第刚好选择靠近农田、桥梁或者公路的话。雨季来临之时将有可能造成道路坍塌,桥梁垮台、淹没农田和经济作物

。河狸依靠大门牙咬断树木来作为基地,也给当地的植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河狸的长相虽然不够可爱,但也曾遭受灭顶之灾。

河狸善水,为了维护自身体温和适应环境,它们进化出了密实的

双层披毛,像是拥有一件保暖且防水的毛大衣。正因为如此,它们受到人类的迫害。在16世纪,欧洲上层社会以使用河狸披毛制品为主流。大量的河狸被捕杀,被制成皮帽、皮衣、手套等等皮毛制品。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欧洲人将河狸皮毛列为上等货,并为之疯狂。

此外,河狸香也成了河狸的催命符。人们将河狸捕杀之后,除了取其皮毛,还会河狸尾部的两个梨状腺囊取下。所谓的河狸香实际上是一种排泄物,河狸用这种刺激性的气味来标记领地和吸引异性。当腺囊被晒干提取之后,就会散发出奇香。同时,人们认为河狸香可以强身健体包治百病,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在我国,随着乌伦河水系两岸农牧活动逐年增加,河狸的栖息地正在缩减。人类饲养的牲畜,与河狸争夺饲料的同时,还破坏河狸的巢穴。据统计,1989~1990年保护区的洞穴废弃率增加1倍。废弃洞穴数已超过有效洞数,继续下去河狸难以再寻找到合适的地段修筑洞巢。此外,当地人口的增加造成资源环境的恶化,是造成河狸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好在,进入20世纪,人们有意识地保护河狸。国家于1981年在布尔根河流域建立了中国惟一的河狸自然保护区。欧洲河狸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由于认识到河狸对养护沼泽地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保护者们努力把河狸再次引入这种动物早已灭绝的国家。也正是这些保护河狸的举措,使得河狸的族群数量逐渐回升。

河狸修筑堤坝蓄水乃生活习性,对环境影响应是功过皆有

总的来说,河狸修筑堤坝功过皆有,就看你怎么认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