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自卑与超越

自卑的人如何超越自我,改变命运,实现人生意义?

最近看了《自卑与超越》,很受启发,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创立的这套理论,就是书里介绍的“个体心理学”,师从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但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这两个人之间,并不是什么相亲相爱的师徒关系,而是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阿德勒、弗洛伊德,还有另一位叫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这三个人都是搞精神分析的,但阿德勒后来越来越觉得,弗洛伊德把什么东西都跟“性冲动”联系起来,太荒谬了,到最后实在忍不了了,于是连发三篇论文,把弗洛伊德批判了一番,然后带着一些追随者自立门户,按照自己的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那么个体心理学有什么创新之处呢?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命运是被生物本能决定的。但个体心理学强调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目标,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说,阿德勒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激动人心的逆袭教材。他的个体心理学和个人魅力结合到了一起,非常受大众的欢迎。

先来看看:一个人超越自我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在阿德勒看来,无论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一定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一定想超越自我。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会想着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一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个体心理学的分析,是因为有两种人类最底层的情感在背后推动着我们:一种是自卑感,一种是优越感。我们一般认为,自卑感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条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才会感觉自卑。但阿德勒说,不是这样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所以在他的个体心理学里,自卑感是一个核心概念。

有些人看起来比较害羞,或者做事情畏首畏尾,或者像阿德勒自己那样,小时候体弱多病成绩差,说这些人自卑,我们都能理解。那有些看起来很强势的,甚至很自负的人,他们难道也自卑吗?没错,在阿德勒看来,这些人也自卑,甚至更自卑。

有些人看起来很自负,实际上是因为内心很自卑。但他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没办法,所以只能自欺欺人,强行让自己相信“我比别人厉害”,要不然就活不下去了。这么一来,他内心其实更自卑了,但是外在表现好像是很强势的样子。

其实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纸老虎”嘛。这么一说你可能就明白了,我们人人身边都可能有这样的人:说话做事不容置疑,哪怕你提出一点点反对意见,立刻就翻脸了,或者给你小鞋穿,因为他太心虚,经不起质疑嘛,外强中干,内心自卑。所以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这里要强调一下,阿德勒不是说有自卑感就不好,恰恰相反,他认为自卑感很重要,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说的自卑,其实是人对自身状态的一种不满,所以人人都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也就是说,在个体心理学里面,自卑感是一个基础概念。它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一种不好的心态,而是一个中性词。

除了自卑感以外,还有一种人人都有的心态,叫优越感。阿德勒说,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弥补这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这两种感情,其实是一体两面的。

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优越感,也就是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跟他个人的自卑感有关。阿德勒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很多医生在小时候都经历过家人或者朋友死亡的场景,所以他们就有一种自卑感,认为人生不安全。为了弥补这种自卑感,就选择了做医生,去跟死亡对抗,借此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感。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优越感并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也不是只有一种实现方法。很多人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获得怎样的优越感,只能慢慢摸索,即使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有不同的实现办法。你采取怎样的办法弥补自卑感,实现优越感,就体现了你的性格,或者按照阿德勒的说法,就体现你的人生态度。所以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就像是一个在背后提供推力的发动机,优越感就像是一个在前面牵引着你的火车头,这两种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动力,让你在提升自己的轨道上飞奔。

阿德勒在这里特别提醒你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自我超越当然好,但是千万不能跑脱轨了,不能因为太焦虑而跑错方向,进入自卑情结的误区。什么叫自卑情结呢?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就是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不敢面对困难,那就只能把这个问题摆到一边,然后回过头来,从乱七八糟的小事中寻找优越感。我们刚说的纸老虎,其实就是一种自卑情结。纸老虎们自己做不好事情,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但是他们可以不让你批评,把压制批评这件事做好,他们就能获得优越感。

总结一下就是:我们人人都有自卑感,也都在试图超越自卑,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优越感这两种感情,就是推动你超越自我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基础。但千万要注意,不能因为过度焦虑而采取了错误的办法,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导致自闭、犯罪等等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怎么做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超越呢? 只要你稍微听说过一点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你肯定知道,弗洛伊德非常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他说一个人的人格,在你五六岁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了。如果你成年后有什么行为上的问题,比方说胆小害羞,那就要追溯你的童年经历,看看是不是小时候被什么事情或者是陌生人吓到了。总之,就是往以前看,认为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人的性格和行为,所以在弗洛伊德这里,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是很难的。

个体心理学给了我们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阿德勒也非常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他的病人一旦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也要去从病人的童年经历中寻找原因。但他跟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阿德勒认为,人的经历不能决定人的行为,因为人可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创造性解读。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家里就很穷,童年很不快乐,那么他长大之后,就注定得不到幸福吗?在阿德勒看来,不一定,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快乐的人。这个孩子的经历是注定的,改不了了,但他从经历里能学到什么经验,就说不准了。他可能想,上天太不公平了,别人小时候都快快乐乐的,就我这么悲惨,那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要管别人?我自暴自弃好了。但他也有可能会想,我小时候生活得这么苦,长大后不能再继续这么过下去了,我要改变自己的状况,让我的孩子能享受一个幸福的童年。

所以阿德勒说,环境因素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自己的经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还告诫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说是遗传或者经历在决定孩子的能力,不是的,真正束缚一个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阿德勒的这个说法非常振奋人心,因为他不认为客观因素会决定人的行为,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改变自己的可能,就是:你可以通过创造性地去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思想,通过个人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不是阿德勒在给我们灌心灵鸡汤,而是他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中提炼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之前讲过,阿德勒刚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差,特别是数学成绩,非常糟糕,自己也觉得自己很没天赋。但他的父亲一直鼓励他,然后有一天,他把老师都不会做的一道题,完整地做完了,一下子信心大增,完全改变了对待数学的态度,开始喜欢数学了,之后就一直在尽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成绩自然就变好了。

所以阿德勒在书里说,你看,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那些说什么能力是先天的观点,根本就是靠不住的。其实这就是在反驳弗洛伊德,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带有决定论的色彩,就是说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和过去的经历,决定了人的行为,改不了。在阿德勒看来,这就是瞎扯,他坚决反对,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去追求更卓越的东西,实现逆袭。所以为什么他的理论叫个体心理学呢?就是在强调每个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其实也就是在说,不管你处于怎样的环境中,有过怎样的经历都不要紧,你都有机会改变自己。

创造性地去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想法,你就有了改变自己行为的可能性。那之后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阿德勒也给了你一个办法,就是去认清自己的目标。

在阿德勒看来,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为什么这么说?阿德勒又用自己举了个例子。他说,“假如我在教室里找来一个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来了,那学生们肯定会说,‘哎呀!阿德勒博士疯了吧!’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我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视全班,才会觉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们就不会觉得这个事情很奇怪,反而会觉得它很合理”。

这个例子说明了,真正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是我们想要达到的那个目标。要想改变自己,就要认清自己的目标。一旦校准目标之后,你就会像弓箭手一样,绷紧身体和精神,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你锚定的这个目标来服务。所以阿德勒说,一直以来,我们矫正人的行为,或者治,都是从行为本身来入手,单纯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个体心理学看来,不能这么干,要改变行为,先改变目标。

举个例子。他说有个男人,经常头疼,但一直都治不好。阿德勒说,是因为这个人把头疼当成了逃避问题的办法,他头疼的目的是摆脱眼前的问题。比如一头疼,他就不用出去见陌生人了,还可以借机对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我头都这么疼了,你们要帮帮我”之类的。所以对这个男人来说,头疼简直就是一笔财富,能满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么舍得放弃这个毛病呢?所以,如果不让这个男人意识到这一点,不让他改变自己的目的,那么头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他也会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抑郁,继续用这些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说弗洛伊德是决定论,那么阿德勒可以说是目的论。因为在阿德勒这里,每一个行为,都有它的目标,并且都受到目标的影响。如果要改变一个行为,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从这个行为的目的本身入手。

上面讲的,就是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实现自我超越?总结一下:在个体心理学看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们就可以改变思想,摆脱过去的经历对我们行为的影响,就有了改变自己的可能性。把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上之后,再通过树立目标,让自己的行为为目标服务,就能激发起自己的改变行为,实现自我超越。

怎么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我们先来看看,在阿德勒眼中,到底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在阿德勒看来,不管是整个人类,还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个体,人生中可能面临的所有困难,都可以归纳成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职业问题。因为我们各自有不同的分工,要互相交换对方的工作成果才能活下去;第二个问题,是人际交往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活在社会之中,必须跟周围的其他人交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都是必须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是婚姻问题。因为人类有男有女,所以我们一生都绕不开婚姻和爱情这些事情。如果人类要想生存下去,那男人跟女人就必须妥善结合。

职业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合作分工,人际关系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人之间相互打交道,婚姻问题需要我们跟伴侣合作。所以职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婚姻问题,在阿德勒看来,归根结底,都属于合作问题。所谓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怎么去面对这三个问题。所以阿德勒下了定论,一个人的意义,只能在跟别人的交往、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把你自己跟别人分割开来,那你的人生意义就等于零。所以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别人和整个社会做贡献。

人类所有的问题都是合作问题,人生也只有社会意义。那么我们怎么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就是要去跟他人建立合作。具体怎么达成合作,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纵观阿德勒的理论,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条实用的准则: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只把关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时时刻刻想着你的合作方。我们用阿德勒对待人类的三大问题之一,婚姻问题的观点,来举例说明。

阿德勒说,婚姻是一份需要两个人共同合作的工作。这一方面是双方之间的爱情要长久,另一方面还涉及到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们先来看夫妻之间的相处。阿德勒说,很多婚姻不幸福的原因,就在于很多男人,甚至是很多女人自己,认为男人应该是一家之主,要来统治女人。这就说明,他俩根本就不懂得合作。合作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能处于一种附属的地位,就是说,两个人的地位要平等。如果总有一方在支配另一方,甚至强迫另一方,那怎么能叫合作呢?所以这段婚姻肯定不幸福。

那正确的合作意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阿德勒说,夫妻双方,特别是男性自己,心里一定要明白,男人现在的强势地位,都是社会文化导致的结果。所以如果你挣钱多是正常的,这是你在家庭生活中正常分工,不能因为自己挣钱比妻子多,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阿德勒认为,男人不要去追求什么挣钱花钱的问题,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家庭分工上,而是要跟妻子建立平等的合作,看到你婚姻中的合作方,也就是你妻子的贡献,和她共同管理家庭。当然了,这对夫妻双方来说都一样,女人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合作。

阿德勒做了一个很让人感动的总结,怎么样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呢?就是要主动给予对方关心,而且,你关心对方的程度,要比关心自己的程度还高,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合作。如果你有过婚姻或者是恋爱经历,那肯定能明白,阿德勒说的这段话是非常智慧的。

再来看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在阿德勒看来,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跟别人合作的能力,千万不能让他成了一个只关注自己的自私的人。

阿德勒在这里举了恋母情结的例子。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病态地依恋自己的母亲呢?阿德勒说,是因为这个男人没有跟别人建立起合作关系。他的母亲对他言听计从,但除了自己的母亲以外,他跟谁都没法儿合作,所以就更强烈地依赖自己的母亲,想占有她。如果他能跟其他人也建立起合作关系,就不会有恋母情结了。恋母情结这个词,是弗洛伊德发明的。他认为这是一个性方面的问题,觉得男人想娶自己的母亲,杀死自己的父亲,所以叫恋母嘛。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说法,那这就不是恋母,而是没有能力跟别人建立合作,按照现在的说法,这叫“妈宝男”。

所以阿德勒说,作为母亲,不能过度宠爱孩子,否则会让他失去跟别人合作的能力。母亲首先要跟孩子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然后再把这种关系延伸到孩子和父亲之间,之后再把这种关系拓展出去,让孩子信赖别人。不能让孩子把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让他学会关心别人。

无论是婚姻、职业还是人际关系,其实都是这个道理。要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注你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在阿德勒看来,对一个人的最高要求,最高的夸赞,那就是说,这个人在工作中是一位好员工,在朋友中是一位好伙伴,在爱情和婚姻中是一位好伴侣。如果能做到这三点,那就能实现人生的意义。


自卑与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