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我家的年夜飯

年夜飯是中國傳統農曆除夕的家庭聚餐,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元素:團圓、喜慶、祝福。年夜飯裡團圓的內涵實際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增加親和力,凝聚力的一種方式。

中國曆來是“禮儀之邦"的國度,中國人也最講親情,一年一次的年夜飯,是中國人最內核的向心力,表現出了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特別是因一大家子團圓而帶來的父母長輩的安慰與滿足。


我家的年夜飯

年夜飯之意並不在飯,早已超出了“吃”的範圍,而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閤家歡喜,其樂融融。不過在以前那個物資匱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裡,吃年夜飯卻不僅僅是團圓,更重要是吃。因為以前農民在小隊裡一起掙工分,工人在廠裡上班,那時經濟不發達,也沒有那麼多出外打工的機會,反正平時也天天在家,而家家生活普遍不太好,市面上商品很少,糧油肉還要憑票買,平時吃得都很艱苦,葷腥難得一見,一年幹到頭,年夜飯總要做得比平時豐盛點。


我家的年夜飯

我記得我小時候家裡也這樣,不過因為我曾祖母在上海掙錢,我祖父是政府機關幹部,家裡平時比別人家要有的吃,隔三岔五有魚、肉吃,自家還養了雞。但是畢竟當時生活條件不比現在,所以一年一次我家除夕的年夜飯,我是非常向往的,我滿眼就寫著一個吃字。

我十歲前家裡五世同堂,我太祖母還健在,我們家一脈男丁下來全是單傳,最多時有十幾個人,當時家裡只有八仙桌,一張只能坐八個人,我家吃年夜飯,堂屋裡要放兩張八仙桌,那時上灶燒菜的是我曾祖父,家裡大人多,我跟我弟是小孩麼,就老早挑了自己的位置等吃了。蔬菜,炒頭,醋炒魚,紅燒肉,響鈴(豆腐皮裹著肉末),雞黃肉(用雞蛋麵粉裹豬肉塊再油炸),還有平時難得一見的白切雞,一大碗香鹹肉,一個個菜上來,一桌都擺不下了,我吃得很歡,香噴噴的,滿嘴油水。


我家的年夜飯

那個時候,年夜飯是一年裡最豐盛的一餐飯,很是期待,很重要。如今,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生活水平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度,中國人餐桌上的菜餚非常豐富,商店裡菜場上食品菜品琳琅滿目,如果不想出門,手機上手指動動,到時快遞送上門,只有你想不到的東西,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我們浙江移動網絡很發達。

這十幾年,我家的年夜飯都是在老房子裡吃的,外加兩個大姑姐家都一起吃。現在平時大家都吃得豐富、精緻,所以現在的年夜飯重在團圓了,平時大人們忙於工作,小孩們上學,都難得一見,正好一年一度的新年到了,都聚攏一起,團團圓圓。


我家的年夜飯


每到除夕,我公公婆婆看到小輩們都在眼跟前,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看著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兒女孫輩們一起共敘天倫。我婆婆每每感概萬千,說以前撫養三個子女多麼艱辛,好在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現在大家工作生活不錯,多幸福啊!

如今我們的年夜飯是以前的沒法比的,雞鴨魚肉是最平常的菜,海鮮,日料,蟹蝦甲魚黃鱔,樣樣有,做的菜照理按傳統講寓意,比如大蒜千張:吃了算計好、鈔票多,腐竹:富足,髮菜:發財,生菜:生財,雞:吃了有計劃,魚:年年有餘……一般一大圓桌菜盆擺滿還疊起來,有冷菜,大菜,炒頭,點心,湯,水果等,最後飯是一定要吃點的,年夜飯麼。


我家的年夜飯

年夜飯裡,涵蓋了人們的追求,希望和祝福。父母和兄弟姐妹及孫輩們一起聚在一起,享受美食,但是每當除夕,主婦們在廚房是最忙碌的時候,很多菜前幾天就要備好,除夕當日,新鮮的蔬菜要洗,殺雞宰魚,都要當天準備,保證年夜飯食材全部新鮮,往往一個主廚,要好幾個助手配合好。吃的人最輕鬆,廚房忙碌的人是最辛苦的了,到時候大家都說幾句辛苦辛苦的好聽話也是一個安慰,不然主廚會有點不開心的。

不過,現在好多人家年夜飯都不在家裡吃了,預先訂好飯店,點好菜就行了。實在自家一年又一年弄年夜飯太辛苦了,經濟寬裕,人也想開了,輕鬆點,一年到頭不致那麼勞累。團圓氣氛也是差不多的。

時代在進步,有些傳統也面臨挑戰,聽說現在有些人家不一起吃年夜飯了,年前開始就國外,國內游去了。今年我媽家年前要去海南房子住了,問我怎樣?我還沒想好,我還有點不太習慣這種去別處過年的方式。


我家的年夜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