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果愛妾陳圓圓沒被李自成部下強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


如果愛妾陳圓圓沒被李自成部下強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進北京城,明朝宣告滅亡。此時,遠在山海關的吳三桂處境尷尬,大明朝已經亡了,何去何從他得下決定。正在這時,他聽聞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強佔,於是憤而降清,引清軍入關,做出了“衝冠一怒為紅顏”。難道吳三桂真的是一個情根深種的有情男子?如果陳圓圓沒有被李自成部下霸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答案是會的。作為當時遼東的最高軍事統帥,吳三桂所做的任何決定完全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

清朝氣勢正旺,這是李自成的農民軍無法比擬的

吳三桂在遼東摸滾打爬多年,參加過數次對清戰爭,但大多以失敗告終,對清朝的實力是非常清楚的。特別是皇太極上臺以後,一改他父親努爾哈赤的做法,建立漢軍八旗,仿效明朝建立了內閣(內三院)和六部,並於1636年正式稱帝,改國號為清,可以看出皇太極有取明而代的大志。

如果愛妾陳圓圓沒被李自成部下強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


而李自成的農民軍,儘管也建立了大順政權,但主張均田免賦,這是一種烏托邦理想。沒有賦稅的支持,大順政權很難運轉,這迫使李自成不得不拷掠明朝官員,侵奪官員財產,來彌補空缺。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李自成大順政權還停留在軍事組織層面,民政方面的作為還十分有限。對吳三桂而言,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只是空中樓閣,只是暫時因為兵勢太盛掩蓋了潛藏的危機,一旦軍事失利,大順政權很快就會土崩瓦解,政治敏銳性很高的吳三桂怎麼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實際上,李自成的大順軍被清軍打敗後,大順政權也隨之敗亡。

降清能獲重用,降李自成適得其反

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姨夫裴國珍、兄長吳三鳳、表哥胡弘先等明朝降清將領,在清朝都得到一定的任用。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降清後擔任漢軍正黃旗總兵,祖大壽的養子祖可法擔任漢軍正黃旗副都統,吳三桂降清也會得到重用。實際上,吳三桂降清後,被封為平西王,位居清朝三大異姓王之首。

如果愛妾陳圓圓沒被李自成部下強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


而反觀農民軍,投降官員不但沒有受到重用,反而保護不了自己的生命和財產,這讓投降官員極為不滿。這說明了李自成政治眼光短淺,他不知道,大順政權要想順利運轉下去,是離不開明朝官員支持的。李自成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也有能當上皇帝,從來沒有想過統一全國,他只是想安安靜靜的做個西北王。李自成之所以能夠滅明,完全是時勢造成的,這樣的人怎麼能夠讓吳三桂為之效命。

吳三桂待價而沽,獲取最大利益

當李自成即將打進北京城的時候,崇禎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希望吳三桂能夠帶兵火速勤王。當時的吳三桂軍隊是明朝最強的軍隊,擁有5萬關寧鐵騎。結果,吳三桂卻採取觀望態度,一路磨磨蹭蹭,原本用不了幾天就能趕到北京城下,吳三桂硬是走了半個月還在玉田徘徊。當吳三桂聽到北京被李自成攻破的消息後,二話不說就返回山海關。他知道,明朝亡了,現在他是李自成和清朝兩方都拉攏的對象,他有了待價而沽的本錢。

如果愛妾陳圓圓沒被李自成部下強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


吳三桂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夫,他是一個政治投機者。他在等李自成和滿清雙方開條件。結果,他等了數天,沒有等來他想要的結果,李自成根本不重視吳三桂,只派人攜帶其父吳襄的信件來招攬吳三桂,這讓吳三桂很憤怒,他被李自成輕視了。但當時還沒有更好的條件,所以吳三桂只得假意答應投降李自成,但在從山海關去北京的路上來來回回倒騰兩次,就是不想立即進京。當然,在這過程中,他應該有派人去和李自成及清朝商談投降條件的。李自成本來就是一個農民出身,骨子裡對明朝官員沒有好感,自然不會給吳三桂好的條件。

清朝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眼光長遠,給的條件肯定符合吳三桂的預期,這讓吳三桂很滿意,但他得找個降清的藉口。而在這時,吳三桂聽聞自己的小妾陳圓圓竟然被李自成部下強佔,自己的父親也被拷打,這讓吳三桂很興奮,瞌睡來了,竟然立馬有人送枕頭來。實際上,當時很多人不但不對吳三桂降清行為大加撻伐,還認為他是在為君父報仇,南明甚至還封他為薊國公,可見吳三桂的欺騙性有多高明。

吳三桂也知道,他雖然扼守山海關,即使不降清,八旗大軍還是可以通過其他地方進入中原的。畢竟,清朝有過多次繞過山海關進入關內的記錄。一旦八旗大軍繞過山海關進入關內,吳三桂待價而沽的籌碼就會失效,他就會腹背受敵,處境將變得非常危險,所以吳三桂必須搶在清朝入關之前投降,才會有一個好的賣價。

吳三桂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不會受他人影響

吳三桂是一個權力慾極強的人,是不會被親情和愛情所羈絆,更不會受他人影響,他有一套自己的為人處事原則,那就是利益至上。如果把吳三桂降清看成是為了一個女人,這也把吳三桂看的太膚淺了。中國古人是非常重視孝道的。吳三桂明知自己的家人和父親都被李自成扣為人質,但他仍然還要降清。一個連自己的父親和家人都不顧的人,怎麼可能會為了一個地位並不高的女人而放棄自己的原則。在吳三桂心目中,所謂的親情愛情是沒有的,他的心裡只有利益。後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儘管也被清朝扣為人質,但當康熙舉起削藩的大旗威脅到他的利益時,吳三桂還不是照樣反。

如果愛妾陳圓圓沒被李自成部下強佔,吳三桂會不會降清?


在中國古代,女子只是男子的附庸,特別是小妾,地位非常低。陳圓圓只是一個小妾,雖然漂亮,但在吳三桂眼中充其量不過是一個花瓶,用來裝點門面罷了。在花瓶和權利之間如何取捨,吳三桂心裡當然非常清楚,他怎麼可能為了陳圓圓而放棄即將到手的權位。吳三桂降清後,甘為清朝馬前卒,帶領清軍從關外一直打到雲南,還親手勒死了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以朱明皇帝的死再做一次投名狀。

實際上,吳三桂早有降清打算。他雖然兩次名義上投降了李自成,但那不過是虛與委蛇,他是在等清朝開給他的條件。多爾袞在給順治皇帝的奏報就說:“李自成與三月二十二日僭稱帝,遣人招降三桂,三桂不從”。可見,所謂吳三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就是個幌子,即使沒有陳圓圓這事,吳三桂也會降清的。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