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年,该不该买房?

生活琐事小语


这两天看到的楼市一个消息,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太疯狂了。

连续9个月,百城楼市的成交均价突破每平米1.2万元的大关!一向被视为楼市洼地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也已经连续9个月突破了每平米1万元的大关!



如果让我穿越回2016年,就算是打死我我也不会相信,全国楼市竟然会全面进入“万元”时代。

不是说“房住非炒”么?为什么当时一致被看衰的三四线楼市,现在也焕发勃勃生机了?

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供投资的渠道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对通胀的恐惧又实在是太强太强了。

想想看,一个老百姓,能想到的投资渠道无非是:买银行理财、炒股、买房。在行家眼里风险比较低的网贷,只有一部分老百姓敢于去投资,谁叫之前E租宝跑路之类的事件把大家都吓跑了呢?

在其他三种投资渠道中,银行理财在监管强制要求下,马上要不保本了,何况年化收益撑死了能接近6%;炒股虽然一个涨停板便能赚到10%,但目前大盘正被按在3000点附近摩擦,压根看不到一丁点牛市的迹象——如果你是一个手里积攒了一些血汗钱的老百姓,你会怎么想?

当然是去抢房子啊!反正过去十年的印象中,房价是一直在上涨的,买房就算暂时被套,也一定会迎来报复性上涨的,完全不会有类似A股“满仓中石油”这种蛋疼的遭遇。

在当前经济由扩张转为收缩的大周期内,全国楼市能做到你追我赶、共同维持在高位,实在是要感谢“同行们的衬托”。

当然,2018年的全国楼市还有一个额外的扰动因素,是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过去赔偿给拆迁户的是房子,现在直接折现了,没了居住之所又手握大量现金的他们,在抢房子的时候必然很土豪,间接刺激了当地楼市的上涨。

弄清了楼市普涨的原因,接下来是你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下半年房价会不会继续上涨?

我觉得,在独角兽还没有全部回国之前,楼市还是会继续涨的,只是涨幅可能会放缓一些。

暂且不提土地财政之类的问题,之前大家提起楼市,一个普遍被关注的事情是,楼市是否充当了超发货币的蓄水池?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是楼市锁住了大量的货币,为刺激经济而超发的货币一旦涌入市场,肯定会引发物价飞涨和恶性通胀,进而影响到全社会的稳定,这是监管层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底线。

问题在于,虽然楼市这个蓄水池的容量非常庞大,但它迟早有装满水要溢出来的那一天。一个短期的对策是,想办法拖延水溢出来的时间,于是各地都在限售,就是要把资金沉淀在楼市里。

但这终归不是长久之际,超发的货币变成了钢筋水泥,并不能真正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家涨工资无望,再回过头看到越来越高的房价,只会感到更加焦虑和不满。监管层想来想去,想到了独角兽回归。



独角兽的体量足够庞大,发展前景也相对比较好,大家把闲钱买成独角兽的股票后,自己赚到了投资收益的同时,超发货币锁住了不说,还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为了引导大家去购买独角兽的股票,监管层特意自上而下地推出了6只独角兽基金,给了散户优先、打新必中等一大堆优惠条件,却最后还是在时间上露出了马脚——封闭期长达3年,这是想把超发货币都锁死的节奏。

在独角兽还没全部回来之前,楼市还必须继续充当蓄水池,吸引资金冲进来,而唯有不断的上涨,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我认为,下半年的全国楼市还会继续上涨,只不过买房的时候留个心眼,还是首选一二线城市和学区房,因为三四线城市的楼市缺乏长期人口涌入这个最关键的基本面支撑。

最后说句不好听的,其实由于新出生人口的连年减少,现在二线城市同样也对长期人口涌入如饥似渴,从去年开始打到现在的所谓“抢人大战”,嘴上说的都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到最后不还是会回到“买房”这件事上么?


懒先生理财


房价是涨还是降,是你决定买不买房的决定因素。人们都有一个普遍心理――买长不买降。是的,买了长了你就赚了;买了降了你就赔了。那么今年的房价走势如何呢,咱们从影响房价的几个要素分析一下。

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一是政府提供的地价和应征税费;二是开发商的利润;三是建筑材料;四是劳动力价格;五是社会购买力的大小。

从地价来看,确有年年增高之趋势。记得九八年我买房时,那块土地是学校用地,划拨价十万一亩。房子均价九百多元每平米;到零五年时,邻近一个小区拿地价每亩上升到三百万,房子均价上到了二千七八每平米。去年市起府拍卖了两块地,每亩达到了六百八十万,你想这样的地价,房子能降吗?国家的税率费率保持不变,但因为基数大了,绝对值也是应该增加的吧。

从开发商的角度,妄想把利润最大化。他是不会考虑老百姓的死活的。所以要想让他们降低利润空间,把房价降下来,这也是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建筑材料来看,因为重污染,钢铁,水泥、砖石、石子砂子等企业被关停的不在少数。产量低了,需求不减,导致价格飙升。石子价格由每方三四十元上升到一百多元,砂子也由几十元一拖拉机上升二百多元,水泥、砖、钢筋等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建筑材料价格上扬,房价走低,这是想也别想的事。

随着物价的上涨,劳动力的价格也在缓慢增长,虽然劳动力价格还不至于让房子价格上长,但总不会让房价向下降吧。

最后一条就是社会购买力,因为工资年年呈上升趋势,人们的收入稍微丰厚了一些。所以房价也会因此有所提高。

由此可见,房子降价的机率很小,如果是刚需,手里又有现钱,我认为还是买了合算,以防长价了又要多花好多万。

当然,从去年年初到现在,仅一年的时间,房价就涨了三四千元。这对于一个打工吃饭的劳动者来说,真的有些接受不了,三四线城市,一平米上万元,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了。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要我来说,心平气和等一等,反正已经这个程度了,你涨了,我认了,你降了,我乐了。除刚需房。


如果说2018适不适合买房,如果是投资的话,建议你停手,如果是刚需,那没办法啦!首先来分析一下2017年的楼市情况。去年一年,我想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就这样情况下,可以说楼市政策真的不是闹着玩的,限购,五年内或者十年内不准交易,征收地产税,购租合并等等一大堆政策,可以说给房地产行业浇了一盆水。


一二线城市稳定,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一旦去库存完成,三四线城市楼价上涨也是走不了太远的路啦!17年政策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小试牛刀,敲了敲警钟呢?那18年是不是会大刀阔斧呢!当然,这只是预测。

还是那句话,如果刚需,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其他方面,建议停一下。买房,就是想有一个自己的家,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也就是说有一个自己的家多重要,无论涨价还是降价,都与你无关,因为,一个家的价值远不止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不是吗?


沟里豆包


2018年到底该不该买房,这需要看你是刚需还是买了投资,所以要一分为二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是刚需我还是建议你早点买,首先从国情来看买房置地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安居乐业是每个人的传统追求,你是刚需需要买来居住的,所以就不要继续纠结这个该不该买,如果指望抄底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大家也无法判断底在哪里,既然是刚需,早晚都要买的,与其这样把精力放到房子本身,还不如遇到合适的就买,不要过多的纠结。

如果是投资的,我还是不建议购买,首先国家在2017年就开始想了各种办法限购,因此2018年应该也是房价适量下跌的一个拐点,虽然看着出现了一度的下跌,但是也出现了遏制炒房者,首先以我们这为例,买到的房子需要等房产证下来的三年才能在市场上挂牌出售,在某些城市甚至是五年才能挂牌出售,这在一定的基础上遏制了资金的流动及一些炒房者人员的被动,其次,现在各大银行利率上调。多家银行首套房利率上浮10%,如果是二套房利率上调10%到25%,如果以100万贷款20年计算,基准利率上调20%,那利息成本就多出了16万,所以这大大增加了购房成本,然后现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等多个城市试点租售同权,我相信以后租售同权会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蔓延开来,既然租房子也可以解决孩子的教育上学问题且现在租房子远比买房子划算的情况下为什么还需要投资买房子呢,而且你有考虑你现在高价买的房子以后能及时出手吗?,现在房价如此之高,这真的是一笔划得来的投资吗?

所以2018年到底该不该买房看你是刚需还是投资,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您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关注与评论哦!


小雏菊姑娘


2018年,很多人顾虑房价会不会下跌,而不敢买房?其实这些顾虑不能说不应该,就目前的形势倒是觉得这么想非常正常。那么2018年楼市将走向何方,我们该不该买房?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们2018年该不该买房?


我们先回忆下2008年,当时全国房价普遍大跌,那怕深圳这种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当时下跌了37%,但是也就下跌了两年就开始回暖。而后十年时间还经历了2012和2015两轮大涨。所以回想当时金融危机楼市低谷期买进房子的人,现在个个都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房子哪怕是大跌了再涨回来也是很容易的事,相比股市而言,楼市投资回报还是比较稳和比较高的。

所以不管未来的经济形势怎么样,只要你现在还没有自己的房子,我觉得晚买还不如早买。当然要是炒房客,那就另当别论了。现在房子成交量不高,加上现在银行房贷利率都大幅上调,很多地方首套放贷利率也上浮了30%,所以这个时候要不是自住,完全没必要花大成本购房了。

那么回到题主这个问题,2018年要不要买房?刚需者,不想买房,无非就是担心房价会大跌。可就是目前形势来看,房价并没有出现大跌的迹象,相反现在三四线城市反而不断上涨。

既然房价并无下跌,反而还在增值当中,那么我们又何必因为顾虑房子下跌而不买房呢?当然假如你是炒房客,买进的房子,不久就需要套现,那现在确实就没必要买房了。因为房子越多,未来未知的经济走向就会引发更多的担忧。加上可能很快就要征收房产税了,那么房子多,要交的税肯定就多,假如房价涨幅都不够交税,假如现在手上有多套房子,那还不如尽早出手卖掉。但要是只是想买一套自住的房子,那就肯定还是要买的,哪怕房价真的下跌。你想想假如2008年金融危机,你当时有能力买房而不买,然后等到现在才想买房,那肠子都悔青了。


最后,我认为2018年要不要买房,主要看你是刚需还是投资,假如是刚需,那就买吧,要是投资就那算了,房子未来的增值肯定不如过去的10年,甚至还会稍微下跌!


月牙亮投


2018年这都快过去四分之三了,该不该买房其实早已可以判断。

假如说,现在有需要买房,那么看好地段在就可以开始投资属于你自己的一套房子了。毕竟现在看来,房价依旧是只会涨,还没有看什么时候有过跌房价的趋势。再说,究竟是存在银行中的钱值钱,还是兑换成房子的钱更有价值呢?

有了该不该买房的念头想必是听说了被坑的案例。这就要看投资人要在哪里买房子了,考虑的是周边的地铁,商圈,学校,或者其他交通。还需要考虑的是,究竟是要购买大房子,还是小户型,这对于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考虑方向。

先来说说省城买房的好处:如果你在省城当地工作,最实际的一点,不用租房了,租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逐年上涨,省城买房这笔花销可以节省了;

所以说,别说2018年买房是不是值得,就连2019年买房子都是值得的,毕竟目前房子一直都是在涨价!升值空间就近几年而言,还是非常大的。


小D谈楼市


纵观以往十几年,你看看什么时候不是买房的时候?

90年代,说房价太高,正在采取措施降价,买房是自寻死路。后来,买房的人都发了,不买房,等着降价的人是真的挂了。


到了20世纪初,同样的话还在说,这时候房价已经由原来的一千多变到了上万。卖了房的人,又一次赚到了。没买房的人后悔也没用。


到了现在,2018年,又有人说该不该买房的话题了,我们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是蛊惑大家,而是通过前些年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候,若是刚需你就必须要买房,不论房价多高,自己住就不用考虑房价了。因为总体的房价趋势是缓慢增长,目前只是增长的趋势减弱,并非不涨。


所以,这篇文章可以预测为了十年二十年,甚至几十年,房价依旧会如此,缓慢增长,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其他三线城市以下暂不分析。主要说的是一线城市。


所以该买的时候,就买吧,若是刚好差点钱,那就想办法凑一凑,刚需的家庭,买房是一个巨大任务,并非是可选择的。中国的行情告诉大家,房子是必备品而非附属品。


言尽于此,欢迎大家关注!


老王侦查记


2018你有几套房?该不该买房?要看你的动机和目的!1.如果未来三五年有强烈自住需求,就莫等了,咬牙凑钱付个首付,弄一套吧,毕竟房价短时间不会有大的波动。只是强烈建议: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不要太纠结配套距离环境等,钱紧张的话就先考虑一下面积小的。不得不提一下最近银行利率上浮,两者使然,一则房地产调控政策需要,二则为平抑米国加息带来的经济冲击!对于只需要一所住处的你来说可以不用太在意,实际用房贷计算器算一下,只要控制住总价,即便上浮到7%对生活影响也不太明显。只需铭记:既然决定买,就要提前评估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没问题的话就大胆买吧!(插一句,现在很多地方男孩子都快30了还找不到媳妇,一问多半是嫌没房,咱姑且不论女方是与非,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对现实吧,咱等不起了!就凭这个市场状况也要尽量买房增加优势)

2.投资和投机,说句大实话,现在还有这个想法的人脑子不是太笨就是聪明过头!不管几线城市,或许还有套利空间,可是三五年之后真正能套到利吗?看看一些城市的限购限售条例吧,很多都规定拿到产证多少年之后才能交易等等……加上利率不断上浮,必然大幅增加投资客持有成本,只要卖不掉就是负债!

大环境趋势已变,趁早收起投资的念头吧!


听老纳说


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不是买或者不买这么简单,因为现在中国楼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有政策层面的,有土地,有人口,有货币,有供需等等各种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城市显然是不同的。

樱桃大房子大胆的预测2018年楼市:

2018楼市预判:温水煮青蛙

2017年已过去,2018年正式开启,风云不定,总是出人意料的中国楼市何去何从?今天樱桃大房子就斗胆预测一下,本轮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以及2018年市场走向。

1

调控一定有效

前天在粉丝群里,我说2018年的银行贷款会继续收紧。一个年轻的地产公司员工就出来喷我了,说我好奇怪,居然还相信调控能降房价,他认为ZF在土地出让上根本就没有真心想要降房价,否则应该让小产权房转正,加大市场的供给量。

为什么不相信?即使有的城市调控了房价暂时还没降,就能说明调控无效吗?

如果调控无效,今年北京、环京、天津的房价下跌是怎么回事?如果无效,厦门、苏州、合肥、深圳、上海、无锡等城市的盘整又是怎么来的?不要睁眼说瞎话。

从过去十年来看,虽然调控放松后,市场会反弹,但这并不代表之前的调控就是无效的啊!房产调控哪一次没有效了?你放眼当地城市看看,哪次调控之后,市场不会经历低迷调整期?只不过是市场冷却需要时间罢了,房子毕竟是不动产,买卖双方心理博弈会拉长成交周期,不可能像股市一样应声而落。

政府允许房价上涨,但是不会允许房地产市场以极其危险的方式继续前行,这要感谢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前车之鉴,感谢美国08年次贷危机的教训,我们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政府也确实不想房价大跌,因为政府调控的目的,就是在防止楼市崩盘出现大跌,假如不调控,任由市场暴涨,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泡沫破裂暴跌收场。因为市场会失灵,人会失去理智,在造成系统性灾难结果之前,必须通过行政手段,打击非理性炒作。

既然你承认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是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可以控盘,想让房价涨就放水涨,想要房价不涨就收水,那你为什么不相信调控会有效?

有的人说,政府不想房价大跌,没错,但是不是就代表房价不会下跌呢?当然不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们从2017年北京、环京市场就可以看出,尤其是环京,燕郊房价已经下跌了30%以上,不知道这个幅度在大家的概念中算不算大跌?

燕郊的下跌是什么导致的?很明显,是由调控引爆的,因为限购3年,限住了北京的需求去燕郊买房,市场突然没了接盘侠,很多炒房的,本来是想短炒一把走人,没想到突然套不了现了,但预备的月供资金不足,怎么办?那就只好降价抛了。但本质上,还是因为市场过度上涨了,一年时间,涨3倍,涨到三四万,买不起北京,连燕郊也买不起,那就不如回老家省会了,如果不是投资投机,光靠刚需,是支撑不起这么高的价格。

很多人认为,房价下跌30%以上,地方财政受不了,经济要下滑,政府必然放松调控。

请问燕郊现在放松了没?请问温州,海南前几年房价腰斩时,地方调控放松了没?

房价下跌消灭泡沫,消灭货币,将钱赶到实体经济去,正是中国当局追求从高增长,向高质量转变的必经之路,例如最近,中央对海南过度发展房地产已经是痛心疾首,公开严厉批评,海南省委书记已经表态,要全面取消对各市县的GDP考核任务,也就意味着给地方吃了定心丸,不需要靠房地产投资来拉动GDP了。

2

房价跌幅会超出想象

这一次的房价涨幅,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同样的,这一次的调控期一定比你想象的要长!房价下跌的幅度一定比你想象的要大!

理由如下:

1、调控不会那么快放松,落实房住不炒的中央指导精神,就意味着限购限贷,或许会成为长效机制之一,比如一线城市的限购,从2010年以来就没有取消过,在这一次调控中反而更严了。限价,2018年放松的可能性很小,由限价引起的新房价格下降已经在发生了,二手房的价差支撑不了多久。

2、这一轮房价上涨幅度过大,早就透支了市场需求,这么高的价格,能接的起盘的真的不多了,该买的都买了,剩下的要么是换房的,要么是资金实力不足的刚需,需要时间积累首付款。

3、货币宽松导致了房价暴涨,现在开启了货币中性偏紧的周期,房贷利率继续上调是大概率,增加购房成本,会加剧买方观望,房企融资成本加大,回款压力也会增加。

4、市场的供需会逐渐由去完库存时的供不应求,到调控一段时候后逐渐达到供需平衡,再到需求萎缩,观望,而开发商补完库存后,向供过于求转变,供给过剩时,房价一定会跌。

目前,从需求端来说,限购限贷,限制的都是市场的需求,限价,限制的是房价的非理性上涨,限卖,限制的是市场的流动性,房子买了不让你卖,你还如何把升值部分套现出来,一套换成两套?

从供给端来说,加大租赁房供给,加大共有产权房供给,加大商品房的供给,形成市场有效供给,在一年半到两年后,也需要时间。

其实中国楼市并不需要那么多阴谋论,如果想把握短周期,就跟着政府的明示走,就像07年加息,调控楼市一样,卖房——08年救市——09年买房——2010年调控卖房——2014年调控放松买房——2017年调控收紧,卖房。

只要你把握了这些信号,是不是节奏都会踩的很准?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城市的涨跌节奏不同,调控政策也不同,买卖时机得根据当地城市的政策判断,所以具体下跌的时间,每个城市也是不同的。

就目前来说,调控以后全国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恐慌性抛盘现象,据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链家经纪人所接触的业主普遍是换房需求,高达9 成的经纪人接触的业主是因换房而挂牌。

业主降价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换房,除长沙、沈阳和佛山外,全国及其他各城市均有60% 以上的经纪人接触到的业主主要是由于换房而做出价格让步。

厦门、成都、武汉、长沙、沈阳和佛山有近20% 的业主,是因急于变现而选择降价的投资客。全国来看,投资变现卖房的比重不高。

因为大家对中国楼市还是充满了信心,认为房价不会跌,因此也不急于套现,还有的人是考虑到就算套现了,钱也不知道拿来干嘛,担心贬值,也担心卖了没有资格再买回来。

但投资客的盲目自信,会错过最佳的抛售时机。

3

2018年预判

上面1、2针对的是本轮楼市调控周期而言,周期预计至少3到5年时间。下面说下我对2018年的预判。

我的老公众号樱桃小房子是2月底创立的,3月份作出的一个大预测是一二线城市房价已到阶段性顶部,不建议再投资,2017开始轮到未大涨的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上涨。

回头来看,2017年3月份之后,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确实陆续到了顶部,北京、厦门、苏州、合肥、深圳、上海、无锡、天津等城市都进入到了调整期。而弱二线和三四线开启了暴涨,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判,比如武汉、杭州这一年里仍然继续坚挺。

展望2018年的房地产走势,不管对错,我的新公众号樱桃大房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樱桃大房子(ytdfz8)】今天也大胆的做一个预测,明年再来验证。

第一、市场层面

1、一线城市

北京成交量预计会有所反弹,成交价不排除局部好地段有所反弹,整体而言较稳。上海跟北京相似。

深圳,取消阴阳合同是今年早晚的事,二手房买卖要么少贷款,要么多交税,会打击成交,在此政策出台之前,市场成交量会反弹,维持在5000套之上,成交价稳定,很难再反弹,降价有没有可能,能降多少?对这个问题,我现在也比较迷糊,如果按照我以往的分析,深圳杠杆高,信贷持续收紧一定会有累积的影响,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由于深圳落户门槛很低,有些外来资金在套现二三线城市的房子,将资金挪到深圳买房,外来资金有多大实力,对市场有多大的支撑作用,我现在也不好评估,需要继续观察。

广州,是一线中最晚涨的一个,也会是最晚调整的,今年二手房市场会开始横盘,新房限价明显的好卖,价格没有优势的楼盘市场去化率会降低,成交量会下降。

一线城市房价确实已经非常高了,但由于一线城市的资源最集中,人口流入速度最快,除了北京在人为驱赶人口,长期来看,房价继续上涨是共识,因此,不排除这一轮二三四线大涨后,那些在二三四线有房子的人会套现,原本在一线工作但买不起房子的人,因为套现了上百万资金又具备了买一线房子的实力,带来了新的需求,这就好比股市中的优质蓝筹股,股灾之后,会重新走出一轮行情一样,而那些借助牛市东风的股,靠讲故事的股票,会步入漫漫熊途。

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一种思考,市场会怎么走谁也不知道,毕竟影响房价的很多因素是不可预知的,所以结果往往会超出人的想象,需要继续观察了解。

2、强二线热点城市

厦门、苏州、合肥、无锡、天津、济南、郑州市场成交量会继续下降,市场较为冷清,新房继续限价,二手房也会开始降价,成都、武汉、杭州、青岛停涨,进入横盘期。

3、弱二线,三四线城市

大部分是比较弱的省会城市,以及一线和强二线周边的城市,属于2017年大涨接力的地方,今年的上涨动力也会逐渐疲软,顶部已经到来,适合高位套现。错过今年,三四线城市将步入漫长的调整期,至少五年以上。

4、四五线城市

属于2015-2017年调控放松以来还没涨的,或者涨幅不大的地方,比如中西部的地级市,县级市,今年会轮到这些地方大涨,也是最后去库存的根据地。

整体而言,已经调控的城市,除了环京地区由于限购太严厉,这种纯靠外来人投机炒作的市场已开始大降价,其他限购不严的周边城市群还看不到大幅跌价的现象。市场会出现温水煮青蛙式的调整,冬天未到,这个秋天会比较漫长,真正迎来下跌还需要等时间。

第二、政策层面

已经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不管几线,今年都不可能放松调控,因为稳房价的任务仍然较重。

还没有调控的,但房价也暴涨,库存也去完的城市,哪怕是四五线小城市,也会调控,但无非都是那几个常规的措施,政策面上,不会有石破天惊的创新举措。

房产税任重而道远,即使在两会上提交人大立法,在细节的制定上也需要个很长的过程,今年不用考虑这个因素对房价的影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樱桃大房子(ytdfz8),获取最及时的房产解读咨询,可咨询樱桃买房操作,也可免费入房产交流群;

樱桃大房子,专注研究房地产十年,通过深入研究宏观经济走势,为读者把握房地产涨跌的短周期,不唯空,不唯多,只唯实。


樱桃大房子


2018年,该不该买房?

2018年有什么特别吗?在我看来如果你买房是用于自住,而且目前完全有这个能力买房,应该毫不犹豫的买!不过短期内金融政策变动如果不大的话可以稍微再观望一些时日!金融政策如果已经有点松动迹象了要抓紧买!

对于未来的房价来说涨跌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如果你这个房是用来自住跌了对你影响其实并不多,但是涨了影响巨大!如果是打算买房做投资还是慎重,毕竟目前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今后买房的投资回报率肯定是不好的!


未来的房价走势可能会怎样?

对于未来的房价如何走谁都不可能准确说清,因为影响因素实在太多,历史规律还适用于未来吗?那可不一定!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我们先看看金融:

第一:目前我们的金融层面是怎样的?

2018年对于房地产这一块的金融政策无疑还是延续去年的从严态势,既限购又限贷!例如下图南京的政策就有一定代表性,有不少城市在这个基础上还加码了摇号购房的政策,例如杭州,这样的政策无疑在短期内限制了大量购房者入市能够打压房价,但是这样的政策能延续多久呢?

未来的金融是继续从紧还是适当放松从宏观调控的意图来说无疑会根据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来决定,诸害相权取其轻罢了,前不久央行刚刚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金融的大环境是有点逐渐放松的迹象,对于房地产这一块意味着什么呢?

第二: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年的政策

关于金融这一块我们看看过往几年的历史,可以说金融紧房价就得到抑制,甚至在2013-2014这两年各地房价还普遍下跌了20%左右,但是金融一旦再次放松涨得可怕!例如2015年之后两年。

特别是在2014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为了去库存房贷政策大幅放松,结果是怎样的?房贷规模大幅上升,房贷规模与房价也是有关联的,说明市场太热!目前房贷规模在逐渐压缩。


短期内我们看房贷政策能看出一点端倪!


我们再看看土地和人口:

土地决定新房供应量,土地价格也决定房价,人口决定需求,人口越多需求相对越强劲!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同的城市冷热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总体上都在降温,土地不仅稀缺而且人口还在净流入的城市相对来说房价是最坚挺的,从长远来看核心因素是这两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