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探索远程教育学用模式助推新农村建设

市坚持边建设边完善,办完善边使用,服务中心,健全功能,不断探索远程教育学用模式,努力把远程教育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一、开通“空中课堂”,在探索加强员经常性教育的新路子上下功夫。一是利用远程教育网增强学习教育的生动性。针对远程教育形式新、内容丰富的特点,组织农村员群众到远程教育点开展集中学习,根据员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点播式”、“现场直播式”教育活动,改变传统学习教育渠道窄、形式呆板的状况,提高学习的吸引力。二是利用远程教育网提高员集中学习的实效性。建立与市委校中心课堂直接相联的双向视频会议教育系统,多次组织员收看在市委校举行的专家报告。至今已开办网上集中讲座10余次。同时,采取“员轮训”的形式,在远程教育点开展员性教育,通过播放《新农村建设》、《讲座》和反腐专题片等节目,提高员的理论素养和纪律观念。三是利用远程教育网提高个人自学的针对性和积极性。每周定期开放,安排专人值班,及时互通远程教育资料与互联网信息,由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学,让农民员与专家学者实现“零距离接触”。

二、打造“绿色通道”,在提高农民群众致富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依托互联网信息资源,定期在远程教育网上发布各类创业信息和用工需求信息,并通过播放培训专题片的形式,组织无职员和群众开展模具制造、家电生产、电工业务等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无职员和群众的再就业能力。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建立远程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开展蔬菜、瓜果、水产等新品种改良培训,对农民感兴趣的产业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如组织广大农户收看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褐飞虱防控工作”等现场直播,使农民群众及时学到了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了经济损失。三是突出对农业专业大户的知识培训。立足于发挥农业大户的示范效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远程+基地+专家”的培训模式,在分批组织农业大户学习经营管理知识的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到基地进行现场指导,面对面辅导新知识、介绍新信息、传授新技能,帮助解决在推进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拓展“民主平台”,在提高村级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一方面,实施“网上抓建”工程。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在三套班子成员中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系统学习章、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等法律规章,还及时下载 “如何处理好村关系”、“如何加强建设”等方面的资源,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结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出台和落实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依托远程教育网络,探索推行村级电子政务。利用电信网络资源,实现远程教育网与政信息网的平台对接,通过远程教育网来接收、报送文件和信息,并将村务财务情况及村级重大决策事项定期上网公布,既提高了村级办事效率,又扩大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建设“和谐家园”,在推动农村社区和谐稳定上下功夫。一是把远程教育点办成“健康沙龙”。组织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远程教育网收看“健康知识”、“健康食普”、“老年人谈养生”等讲座,并邀请有关医生来现场开展专题辅导、医疗咨询和免费体检。在计划生育“村村清”工作中,村妇代会定期安排妇女姐妹观看计生科教片和专家讲座,提高了妇女姐妹的自我保健意识。二是把远程教育点办成“每周影院”。利用村多媒体培训室等场地,适时放映红色经典影片和戏曲专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如放映《》等影片后,广大群众特别是年轻员反响较好。三是把远程教育点办成“外乡驿站”。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员多的实际情况,主动为他们共享远程教育资源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如街道依托远程教育点,设立了“新市民读书站”、乒乓球室、羽毛球场等,吸引广大外来建设者踊跃参与,丰富外来建设者的文化生活,使他们在外乡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