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最好的20所大學是什麼?

橙子味的是愛情啊


你的這個問題也就是中國高校綜合排名TOP20哈。大學排名一般是根據各項科學研究和教學等標準,以英文發表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針對相關大學在數據、報告、成就、聲望等方面進行數量化評鑑,再通過加權後形成的排序。但是很多人會質疑,所謂大學排名嗎?

每年開春,各種類型的大學排名紛紛出籠。每一個排名出現,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排名靠前的自然掩飾不住喜慶之氣,靠後了的捶胸頓足,大呼不公。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排名究竟是怎麼回事。先舉個例子。三個女孩,A顏值高,B智商高,C錢多。我會排A>B>C,但您比我格調高,排B>A>C。可能也有不少人會排C>B>A。其實他們的排名,各有各的的道理。當然,排名也有一致的時候。某個女孩漂亮、聰明賢惠、又很富有,我們把她排成第一毫無爭議。但在這種情況下,排名毫無意義。

在我看來,國內最好大學TOP20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

1.北京大學

  •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2.清華大學

  •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因水木清華而得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3.浙江大學

  • 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中國著名頂級學府之一,也是“學科最齊全”、“學生創業率最高”的大學,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A類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曆史中最輝煌的時期。


4.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交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雙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創建於1896年,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1911年更名為“南洋大學堂”,1929年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1949年更名為“交通大學”;1955年,學校遷往西安,分為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兩部分獨立建制,上海部分啟用“上海交通大學”校名;1999年,原上海農學院併入學校;2005年,學校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


5.復旦大學

  • 復旦,位於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雙一流A類,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6.武漢大學

  • 武漢大學,是一所位於湖北武漢市的中國重點綜合研究型大學,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已有一百多年曆史。1913年為六大國立高師之一的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 1926年更名為國立第二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武漢大學沿用至今。是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是與法國高校聯繫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是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7.南京大學

  • 南京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21世紀學術聯盟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是中國第一所集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的現代大學,其學脈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範學堂,此後歷經多次變遷。1920年在中國國立高等學府中首開“女禁”,引領男女同校之風。

8.中國人民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雙一流”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併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01年,入選“985工程”。


9.吉林大學

  • 吉林大學,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始建於194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是亞太國際教育協會、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的重要成員。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46年的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8年更名為吉林大學;1960年,吉林大學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大學;2000年6月12日,合併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等6所院校組建新的吉林大學。

10.華中科技大學

  • 華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首批“雙一流”、是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七校聯合辦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成員,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建醫學院,是擁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大科學中心的四所大學之一,是與清華大學一同被美國製造工程師協會(SME)授予“大學領先獎”的兩所中國大學之一。

這便是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前十名,蘿蔔青菜各有所見。不過中國大學前20名,部分院校綜合實力不分伯仲,若有不當之處請指正。

老壇歷史


您好,我是高考填報志願李老師,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1:根據2017——2018年中國校友會排名:

分別是: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人大,上海交大,武大,南大,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華科,川大,天津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哈工大,北師大,山東大學。


2018年武書連大學排名(個人認為感覺不靠譜)

分別是:清華大學,浙大,北大,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南大,武大,華科,川大,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哈工大,東南大學,西交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南大學,同濟大學,人大,天津大學


2018年USNEWS世界大學:中國大陸高校排名

分別為: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中山大學,華科,哈工大,武大,北師大,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西交大,東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內陸地區排名:

總結:大家可以看出,參考因素不同的話,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筆者認為中國最好的前20名高校(除軍事院校以及特殊高校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等)應是:

1:C9高校

2:人大,武大,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

歡迎大家討論!!!排名沒有固定的!!!


凱途志願李老師


中國最好的大學有哪些?具體排名怎麼樣?一直是大家十分關注且有爭議的話題,每年都有各種版本(武書連版、好大學版、艾瑞深校友會版、第四次教學能力評估版、國外的各種版等)發佈,不同統計機構側重點不同,因此排名各有不同。我認為用近幾年高考錄取分數排名(可直接反應社會認可度、生源質量,且數據較為翔實)最具有說服力,我搜集整理如下,僅供參考!

據2018年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由華東師範大學社會調查中心發佈)顯示:

第一名:清華大學 總指數0.9951

第二名:北京大學 總指數0.9577

第三名:中國科學院大學 總指數0.9210

第4~20名: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對外經貿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武漢大學等。

具體名單如下:



(“—”表示該校只招理科學生,沒有錄取文科考生)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所最好的大學。我們參照一下世界幾個大學排行榜(英國泰晤士高等學校排名,QS排名和美國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看看這些排行榜中,中國上榜大學的位置。(排名標準不同,名次差別較大,僅供參考)



在美國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榜中,中國前二十名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2,2018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大學上榜學校前20名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



3,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中,中國前二十大高校為北大,清華,中科大,復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華中科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蘇州大學,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工大,華東師大,西安交大,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再來看看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各高校的位置,看看國內國外排行榜差距有多大。




好了,再次說明排行榜僅供參考,排行不一定準確,但能登上各類排行榜的各所大學,實力都不俗,都是中國一流大學,在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態度,努力才是硬道理。


途蟲的百味人生


歷來各大學校的排名爭霸賽此起彼伏,其排位分佈也是時有更迭,小編總結了一下今年各大學校的綜合排名,真的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復旦大學

4.浙江大學

5.中國科技大學

6.上海交通大學

7.武漢大學

8.華中科技大學

9.吉林大學

10.南開大學

11.中國人民大學

12.四川大學

13.中山大學

14.西安交通大學

15.中南大學

16.哈爾濱工業大學

17.南京大學

18.山東大學

19.天津大學

20.北京師範大學(排名先後可能按照年份有差異)



這20所大學是綜合性排名較為靠前的,屬於綜合性較強的大學,小編在這裡所給出的排名直觀的表現出目前中國最好的所有大學。當然了,這個大學名單也是很多同學可望不可及的一個存在,當然夢想還是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作為整個中國的心臟,其地理位置不言而喻,那麼位於心臟上的重點大學,我們該如何評估呢?我們可以將1.清華大學,2.北京大學,11.中國人民大學,20.北京師範大學放在同一起,將這幾所大學位於第一梯隊。

首先四者不用多說的優勢肯定就是地區優勢。其次北京大學重文,北京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學科81個,其中文科所佔的比例很大,所以北京大學通常是各省文科狀元的首選。而清華大學重理,理科所佔的國家重點學科比例較重,清華大學通常是各省理科狀元的首選。

北京師範大學作為一所師範類綜合性較為著名的大學,其教學教育類,社會科學類作為整個學校的王牌,在同等類型的大學排名裡一直都是佼佼者。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一所政治類風格較為濃厚的代表性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科學為主的綜合性重點大學。

都是位於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上海,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可觀。3.復旦大學和6.上海交通大學可以放在一起,作為第二梯隊。

復旦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重點大學,其優勢專業有數學,公共管理,醫學,歷史學,電子科技與技術等,復旦大學在這些類專業排名較為靠前,與同等級別的學校有一較之力。上海交通大學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工科氣息濃厚的大學。


位於中國水鄉的南方,有種說不出來的詩意綿綿和柔情綿綿。南方高校的建築風格也獨樹一幟,江南小鎮青灰瓦,門前河水緩緩淌。4.浙江大學和5.南京大學,7.武漢大學和8.華中科技大學,13.中山大學,15.中南大學,17.中國科技大學,12.四川大學這幾類大學可以作為第三梯隊。

其中浙江大學作為可以與清華北大有一較之力的大學,其在數學,電氣工程,材料學。土木工程等專業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南京大學則是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富庶地帶,作為理科,商科。語言,文史,計算機軟件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武漢大學,較為特殊著名的是水利水電專業。 華中科技大學作為一所理科類大學排名僅次於清華的大學,一直是很低調的。而中山大學是少有的文理綜合均衡的大學,二者發展都很可觀。其中文科類專業哲學,社會學,語言學,公共管理學較為出名。理科類專業地理學,生物學光學,生物醫學較為出名。


中南大學也有它獨有的優勢,作為湖南排名第一的大學,其獨有的煤礦安全工程優勢和精神醫療,地質,礦類專業是其一大特色。 中國科技大學重理,其實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其數理化,尤其是地球物理之類的專業一直名列前茅。四川大學其工商,人力,法學,口腔,一直在各類大學中保持著一個不錯的名次。

地標都屬於北方,在本身上就賦予了特屬於北方的粗獷與豪邁。有著一望無際的胸懷和爽朗的笑聲。9.吉林大學,10.南開大學,19.天津大學,14.西安交通大學,16.哈爾濱工業大學,18.山東大學。這幾所大學可以放在一起,作為第四梯隊。


這幾所大學都各有各的特點和優勢,吉林大學的車輛工程專業是中國汽車製造業的搖籃,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所完整的汽車學院之一。

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都位於天津,可是南開大學的文,理,經濟,管理類作為主要。而天津大學與南開大學明顯不同是,天津大學是一所理工類的高校,而南開大學是一類綜合性較強的高校。

天津大學在測控技術與儀器,化學工程與工藝,工業設計,建築學之類較為著名。 西安交通大學是以工科見長的學校,作為老牌專業,傳統工科學科“電動機”即電氣、機械、能動是交大的優勢學科。但是因為地處偏僻的西部,所以一些學科能夠得到的資源肯定不能與發達地區相比。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重點大學,有國家品牌專業12個, 其中機械化專業類佔主要。山東大學的文史哲類專業較為出名,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也較為著名。

我所說的這20所大學的優勢可能還不是很全面,但是在這裡我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優學優考策略


中國最好的20所大學是什麼?如果不說理由,不用數據說話,也許連小學生都會排名。從常聽人誇獎的大學中拿出20個學校不就行了嗎?

我們小區修鞋的老大爺,常聽人說哪家的公子、小姐考的大學不錯,聽多了,說出20所知名大學,大概也不會錯的太多!

從眾多排名表中挑出一兩個表給大學排名也並不難,要吹要黑哪個學校,選取機構中的一兩個排名還不容易嗎?這樣做公平嗎?

學科評估排名(A類學科數)

學科評估加權排名



世界一流學科統計



大學文科排名



大學理學排名

大學工學排名



大學培養高端人才排名

有人用分數線作為唯一的指標給大學排名,豈不荒唐,世界上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若如此簡單,教育部還需學科評估嗎?分數線與學校所在地無關嗎?分數線與學校招生人數無關嗎?高分進入大學,說明的是學生的質量,能否把人家培養出來?才是衡量學校辦學是否得法的根本!高分的學生進校,學校卻培養不出人才,說明了你的辦學效率高嗎?若重點中學中考分數高的學生進入學校,高考上線率低,能說明該重點中學的偉大還是無能呢?大概有的學校除了分數線,就難以有禮物見公婆了!

以上多個排名出現的次數越多,排名越靠前,大學就越好,能否認嗎?

取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學校(G20)




什麼笑友會、五輸臉、軟肋的排名都不能獨信,大學綜合實力排名,不取一家之言,取機構排名平均值,這叫做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對嗎?

國外機構排名




國內外機構平均排名



以上排名各取所需吧!但不能太離譜!否則就不靠譜!


亭亭玉立104648451


中國最好的20所大學有哪些,除了清北無爭議外,其他院校的排名歷來爭議很大。到底哪個大學能入圍前20強呢?我們先來看看最權威的學科評估,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42所雙一流大學在學科評估中A類學科的排名吧!

位居前20的高校分別是:清華、北大、浙大、人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師大、中國農業大學、上交、復旦、東南大學、武大、華中大、同濟、北航、國防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南大學、哈工大、中山大學和西交。


我們再來看看首批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20所高校名單:


在獲得學位自主審核權的20所高校中,沒有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儘管這幾所大學的學科評估很靠前,相反學科評估比較靠後的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獲得了學位自主審核的資格。

大學最重要的是培養人才,下面我們看看全國重點高校高端人才培養能力排名(前二十):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排名前20強的高校,每次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不過綜合實力強的高校幾乎每次都會上榜。再說了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優勢,都有自己的強項,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所喜歡的專業,合理選擇。畢竟要考上以上任何一所大學,都是不容易的,加油!


靜靜助學


1、第一梯隊:自稱TOP2(2所)

這2所大學,無疑是清華和北大。

這兩所大學不用爭論誰是第一,無論你上哪所,都是極好的。

清華的學生和北大的學生,是心裡相互尊重,表面相互鄙視,互相競爭,互利共贏的關係。

清華和北大公認是TOP2,互相承認對方是TOP2,但都自認是TOP1,互不承認對方是TOP1。

2、第二梯隊:自稱TOP3(7所)

上海交通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以上7所大學的學生都會介紹自己是TOP3的學校,都認為自己是第三名,互不承認對方是第三名,互相承認對方是名校。

3、第三梯隊:自稱名校(11所)

西安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南開大學

武漢大學

四川大學

廈門大學

中山大學

山東大學

同濟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以上11所大學的學生都會自稱是名校出身,而不會標榜自己是985。

以上三個梯隊呢,大致就是中國最好的20所大學了。

那中國還有哪些好大學呢?

4、第四梯隊:自稱985(19所)

中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重慶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天津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東北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蘭州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以上大學都自稱是985,以顯示自己跟211的不同。

5、被遺忘的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有300多個院士的大學)


香港地區的大學: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以上是我對於一些好大學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小舢板捆綁不成航空母艦

從下圖看,最近幾所大學特別膨脹,這就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這3所大學位列中國大學人數排行榜的前10。

最近驚聞,幾個排行榜是上述大學校友以盈利為目的排名,個別大學還成立專職機構拔經費負責運作排名!

當官要GDP,某大學頻出校長!

大學排名,是繼毒疫苗(毒疫苗公司之一即武漢長生)之後的又一毒瘤,善良的人們啊,你不得不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武漢大學,由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自此開始吹全國第三。

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原同濟醫科大學、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和原科技部幹部管理學院合併,自此開始碰瓷華五。

中南大學,由原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組成,自此開始認為全國排名17左右。

中國大學排名,一定要考慮大學合併這個現象。

以吉林大學為例,由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合併而成。這些大學中,原吉林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吉林工大個別專業可以達到39所985大學水平。其餘學校雖有特色,但尚未達到116所211大學水平。

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紛紛合併,合併後除浙江大學原本就超強外,其餘各大學,烏雞變鳳凰排名都大幅前移,超過那些做精做專不合並的大學。

但實際上,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其後併入的大學,能否達到116所211大學的水平都存疑!(華中科技大學除外,其併入的同濟醫學比華科都厲害!)

中國各種排名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傾向性、甚至商業誤導性,加之大學排名關乎政績;國際排名不太重視文科又對中國地域不瞭解。相對來講,我們認為全國分數排名更具理性,且不能人為篡改。(當然,分數排名對東北和西北這種地緣劣勢地區大學,不太合理。)

從分數排名看

武漢大學,文科14,理科21,符合全國15-20的定位,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都是一個檔次的學校,並不會因合併而貓變虎。

華中科技大學,理科25,文科32,符合全國25-30的定位。原來有四大工學院,分別為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 四大工學院中,華中工學院排名三四的樣子。因為合併幾個大學,就說超過東南大學、大連理工,排名四大工學之首,甚至超過哈工大,僅次於清華大學?!

不,華中科技大學核心部分,仍與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不相上下。非核心部分並不強,綜合看,全國25-30名!(2017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20所大學名單,根本沒有華科,暴露了華科的真實水平!)

根據華東師範大學最近五年全國分數排名,根據2018年國內城市分類,結合學位授權自主審核資格以及第四輪學科評估情況,叄考大學合併情況,形成中國大學2018排名榜。

第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與規模結合圖,橫向是A類學科數量,而縱向看是高校的規模,那麼一所高校學科人均質量的高低就可以一目瞭然。

第一檔次:6所

第一檔次的高校分為6所,分別是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而上海交通大學遺憾落選。這6所高校算是國內學科實力最為頂級的幾所大學,並且和其規模是匹配的。像清華、北大和浙大這三所高校規模都在5萬人左右,相應的A類學科都超過了35個。中科大雖然只有15個A類學科,但其規模僅僅有1.5萬人,這已經做到極致了。

第二檔次:9所

第二檔次高校共有9所,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這些高校的規模普遍不是很大,但在學科精度上已經做到規模內最好的水平了。

第三檔次:10所

第三檔次高校有10所,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南大學。這些高校規模都是普遍較大的,但A類學科數量和其高校規模相比還有可上升的空間,換言之,個別高校是胖不是壯。

綜合以上,從第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與規模結合看,武漢大學落後於第一檔6所,第二檔9所,以及第三檔的西哈之後,位列全國18。這與他最近五年全國分數排名14-21非常吻合!








長白山槎溪散人


關於國內高校的排名問題,一直都是被網友們爭論不休的事情。其實我個人感覺對於學校的排名問題簡單的說僅僅只是一個參考,不同的評判標準給出的結果自然是不一樣的。有時候沒必要太過於較真,僅參考。

高校的排名標準不能只考慮到就業或者是分數,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考慮。比如說考研實力、社會影響力、就業、學校實力各方面都要考慮的。難免會有一些偏頗之處,僅限於參考瞭解即可。

關於2018年國內高校的排名情況,簡單收集了校友會對院校的排名,情況如下:

一、北京大學;

二、清華大學;

三、浙江大學;

四、復旦大學;

五、中國人民大學;

六,上海交通大學;

七,武漢大學;

八、南京大學;

九、中山大學;

十、吉林大學;

十一、華中科技大學;

十二、四川大學;

十三、天津大學;

十四、南開大學;

十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十六、西安交通大學;

十七、中南大學;

十八、哈爾濱工業大學;

十九、北京師範大學;

二十、山東大學。

您的關注、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