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閆燦告別視頻被瘋傳《足球解說大會》辯論賽引發球迷文化思考

“你們看足球最討厭假球、假摔,那你們為什麼還要去買山寨球衣呢?你們喜歡足球不就是喜歡它真實,喜歡它熱血嗎?但是你們卻是在用山寨球衣毀了它的真實呀!”這是《足球解說大會》選手閆燦辯論環節未能說出的一段話,在她即將要告別這個舞臺時說出來,卻同樣感染和感動了很多人。三位導師都為閆燦被淘汰扼腕,董路說他差點流淚。網絡上,閆燦的這段告別視頻被瘋傳,董路也加入其中,反響熱烈。

這是第七期節目,有關“真球迷到底要不要穿真球衣”的辯論,足球以及球迷圈向來不缺爭議性話題,但將爭議性話題搬到綜藝節目現場進行辯論卻是第一次,《足球解說大會》此舉引發了球迷的熱列反響,不少網友直接在微博留言加入論戰。其實,辯論本身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但這樣的辯論積極意義在於,引發人們對足球世界的思考,讓更多人參與足球,愛上足球,分享足球帶來的美好。

閆燦告別視頻被瘋傳《足球解說大會》辯論賽引發球迷文化思考

(現場熱烈的氛圍)

最激烈的球迷話題辯論

剛剛播出的第七期《足球解說大會》通過比賽解說與主題辯論兩輪激烈的比賽決出全國16強。這一期的辯論主題為真球迷一定要穿真球衣嗎?進入待定區的12位選手由三位導師平均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最終苑皓所在的正方勝出全部晉級,而反方則由評審團淘汰3名選手。

而在不足15分鐘的辯論時間裡,正反雙方你來我往,火花四濺。例如正方三辯譚逸雄用了廣為人知的“穿塑料袋版梅西阿根廷10號球衣的小男孩”事例,論證真球迷不需要穿真球衣。反方三辯閆燦則指出真球迷是有信仰的,信仰是有潔癖的,不應該出現廉價的山寨球衣。正方四辯苗霖用龐大的足球知識儲備論證球衣不是真球迷唯一的標識,他對足球知識的如數家珍,讓球迷大呼“簡直是足球記憶庫”。

在最後的總結陳述辯中,有Battle King之稱的苑皓從真球衣延伸到建立足球文化氛圍中來,從文化產業發展的角度論證不穿真球衣也是真球迷。最終苑皓所在的正方獲得勝利全部晉級。

反方的薛松、劉子豪、閆燦所在的金童玉女組合根據比賽規則淘汰。儘管在比賽過程中還有更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這次激烈的辯論也充分展現了12位選手的風采。正如導師董路所說這對選手是一個更加綜合的考驗。

閆燦告別視頻被瘋傳《足球解說大會》辯論賽引發球迷文化思考

(學員辯論)

最真實的球迷文化展現

實際上,這不僅僅是針對選手能力的比賽,也直觀地展現了最真實的球迷文化。一直以來,有關足球,有關足球文化,有關球迷文化,有關足球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爭議性話題,或許這也是世界第一運動的一大魅力所在。在世界盃期間這樣的爭論尤其激烈,例如:女球迷全是偽的嗎?為了看比賽要不要請假?比賽重要還是女朋友重要?

《足球解說大會》節目將爭論不休的話題,進行公開的辯論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能夠通過辯論能夠營造一種氛圍,讓大眾更加理性地看待足球、足球文化以及球迷文化,也讓更多人能夠了解足球,關注足球,愛上足球。例如本期關於真假球衣與真假球迷的話題,就辯論本身而言沒有絕對性,但可以展現球迷真實的內心,讓很多喜歡足球的人都獲得了認同感,比如閆燦那段被網絡瘋傳的說辭。這是一種足球文化層面的交流,或許一個不經意的觀點就能影響到一部分人。此前在不少人眼裡女生都是偽球迷,在《足球解說大會》之後,大眾認識到女生不僅是真球迷,還可以當專業的女解說。

截至目前PP體育獨家制作的《足球解說大會》已經播出7期,從5000人篩選到150人正式錄節目,經歷了8個多月的時間。從150人到16強的誕生,又經歷了無比激烈的battle,雖然不斷有人離開,但在這個舞臺上留下了他們對足球的愛,對夢想的堅持。

“沒有劇本,沒有臺詞,甚至選手還能在PP體育直接坐上解說臺,現場解說重磅比賽,力求展現最真實的狀態。”這就是《足球解說大會》,希望為年輕的球迷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同時也通過綜藝節目的形式,向大眾展現最真實的足球文化與球迷文化。

隨著世界盃的臨近,關於足球的話題討論也將越來越激烈,關注每週三22點在PP體育、PP視頻、江蘇衛視播出的《足球解說大會》,這裡有最真實的足球文化呈現,有最精彩的實力batt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