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雲南勐臘橡膠價格“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少數民族

雲南勐臘橡膠價格“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少數民族

勐臘縣副縣長鄭傑、勐臘縣勐捧農場黨委書記王菲捷分別代表勐臘縣政府和膠農向上海期貨交易所、中華財險、東興期貨、雲南廣墾等公司贈送了錦旗。

云南勐腊橡胶价格“保险+期货”精准扶贫少数民族

中國網1月22日訊 2018年1月17日,在中國最大的橡膠農場勐捧農場三分場,雲南省勐臘縣橡膠價格“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創新試點項目總結大會暨成果推介會隆重舉行。中華財險、東興期貨公司把217.1萬元“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賠款送到了勐捧農場二分場、三分場割膠職工代表手中,標誌著本項目完成最終賠付,正式圓滿結束。

該項目是上海期貨交易所、中華財險、東興期貨、雲南廣墾聯合實施的“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創新試點項目,於2017年9月正式開始實施,項目資金由上海期貨交易所為膠農無償提供,覆蓋總面積達20000畝,參保人數700人,涉及漢、哈、彝、傣、回、布朗、基諾、仡佬、布依等共10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職工佔50%,共有20多個少數民族寨子。在橡膠價格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最終總賠付217.10萬元,單個投保農戶最高賠付14654.25元,人均賠付3101.43元,扶貧效果十分顯著。

我國主要的橡膠種植區域集中在雲南和海南,多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橡膠種植是大部分膠農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當地實現脫貧摘帽的希望所在。然而,天然橡膠現貨價格波動比較明顯,價格一跌,膠農的收入就受到影響,甚至出現“棄割”、“棄管”現象。

農場黨委書記王菲捷介紹,勐捧農場1974年組建,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種植農場,共有11個分場,種植面積20多萬畝,畝產幹膠140公斤,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保險+期貨”改變了職工“割膠靠自己,賣膠看天氣”的模式,使得職工心裡更加踏實。可以說,保險與期貨的跨界合作是打通惠農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橡膠價格“保險+期貨”精準扶貧項目為勐捧農場生產的天然橡膠提供了價格託底,有效保障了農場的正常生產,同時切實提高了貧困膠農的收益,是真扶貧,扶真貧,有力推進了勐捧農場的脫貧攻堅的進程。

“保險+期貨”是上海期貨交易所貫徹落實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積極響應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號召而發起的創新試點項目。據瞭解,在中華財險、東興期貨、雲南廣墾等公司的共同籌備和精心組織下,本項目成效顯著,是勐臘縣多個同類項目中扶貧效果最好、惠及膠農最多的一個項目。勐臘縣鄭傑副縣長明確表示,上期所等單位組織開展的“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項目對膠農增收、勐臘縣脫貧摘帽、改善幹群關係等各種工作帶來了極大幫助。勐臘縣人民政府將大力支持上述公司2018年繼續開展本項目,幫扶更多貧困膠農,助力推進勐臘縣攻堅脫貧。

2017年,為響應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提出的要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的號召,中華財險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人口作為保險主要覆蓋對象,進一步擴大了“保險+期貨”業務試點範圍,成功地在遼寧、大連、黑龍江、湖南、廣東、新疆開展了玉米、棉花、天然橡膠及雞蛋等品種的“保險+期貨”價格保險和收入保險,實現了農業保險精準扶貧,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保障了農戶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