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沙特是如何建国的?

短脖子的长颈鹿345


沙特阿拉伯在历史上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先知穆罕默德从这里的麦加城出走麦地那创建伊斯兰教(这是我们世俗人们的说法,在穆斯林看来伊斯兰教是真主安拉所创,由先知穆罕默德系统整理后发扬光大)。到公元750年穆罕默德的后辈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总面积高达134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帝国,然而这个帝国一直被国内的部族和教派冲突所困扰,到公元9世纪中叶后就日渐分崩离析,此后中东地区逐渐由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突厥后裔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所统治。

现代的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名来源于其王室家族的姓氏:1750年这个家族的开山鼻祖穆罕默德·本·沙特成为当地一个阿拉伯部落的酋长。在之后的150多年时间里沙特家族的势力时起时落,为争夺半岛的控制权不断地与埃及、奥斯曼帝国发生冲突并先后两次失去政权。1902年沙特家族的伊本·沙特率领一队人马从其家族避难地科威特出发,从敌对的拉希德家族手中一举夺回利雅得。在1913至1926年间伊本·沙特相继征服了内志(纳季德)和汉志(希贾兹)两部分领土。1927年5月20日签署的《吉达条约》使得沙特阿拉伯正式脱离英国的统治独立。1932年9月22日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统一,伊本·沙特成为新生的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首任国王。伊本·沙特整顿行政机构,建立内阁制度,划一全国行政;引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发展交通、邮电、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1933年他把面积93.2万平方公里的石油开采权租让给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期限为66年。该公司于1938年在哈萨的达曼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正是这一发现改变了沙特的命运——迄今为止石油开采仍是沙特的支柱产业。

沙特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奇葩——当别的国家要么实行民主共和政体,要么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之时沙特一直保持着君主专制制度:沙特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沙特以《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作为国家执法的依据,取缔一切政党活动。沙特阿拉伯王国立国后严格按伊斯兰教义治国,包括伊斯兰历史上的多妻制也被沙特一并继承,而作为国王的伊本·沙特更是将这点发扬光大——他在统一阿拉伯各部落的过程中征服了三十八个部落,每征服一个部落就和该部落的公主联姻以维持当地人心,他这三十八位妻子给他生下了一百多个儿女和五十八个儿子。除了这三十八位明媒正娶的妻子之外,伊本·沙特还和其他女性存在着种种桃色新闻,关于他的私生子的传说一直层出不穷。伊本·沙特的五十八个儿子成年后也都娶了多位妻子,以致于从1932年沙特立国以来历代王室成员都是多妻多子。其实沙特的王子不只是开国之君伊本·沙特的直系后裔,也包括伊本·沙特的兄弟的后裔,换句话说基本上沙特家族的所有后人都自动拥有王子头衔。所以有人戏称:在沙特街头随便扔下一块砖头都有可能砸中王子。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今天沙特王储穆罕穆德来中国访问,

借此机会老金给大家揭秘沙特建国的过程:

1750年,贝都因的酋长穆罕穆德--伊本-沙特在德尔伊业建立了酋长国,先后征服内志,利雅得,科威特,卡尔巴拉,哈萨,麦加和麦地那,从土耳其手中夺取整个汉志地区,1811年建立了第一沙特酋长国;

1818年,土耳其苏丹派遣埃及军队横扫第一沙特酋长国首都德尔伊业;

1824年,穆罕穆德--伊本-沙特的孙子图尔基夺取利雅得,建立第二沙特酋长国;

1891年内志以北杰贝勒沙马尔的拉希德家族夺取利雅得,第二沙特酋长国别灭;

11岁的小王子伊本沙特跟随父亲流亡;

伊本沙特7岁时候开始读书,11岁能背诵古兰经,他更喜欢刀剑和骑射,他父亲就用各种方式磨练他的意志;

10年后的1901年12月,伊本沙特带着40名随从从科威特穿过沙漠,奔袭千里之外的利雅得,1902年1月14日深夜,来到利雅得城下,留10个人在城外待命;

伊本沙特亲自带领其余人来到沙姆西亚门附近,砍倒一棵椰枣树,把树干搭在墙上,顺着树干爬上利雅得城墙翻了进去,从一个屋顶跳到一个屋顶,来到拉希德家族委任的利雅得长官安吉兰的家里,只抓到他家中的女仆,得知第二天早上回来;

于是伊本沙特决定埋伏在必经之路上,早上,安吉兰终于带着一小队卫兵出现,伊本沙特大喝一声扑了上去,安吉兰仓皇逃走,被伊本沙特的堂兄砍死,不满拉希德家族的利雅得市民理解起义,支持伊本沙特;

城内守军见大势已去,都投降了;

伊本沙特翻墙偷袭利雅得的地方,今天已经成为沙特阿拉伯的著名景点;

他的父兄也赶了过来,他父亲深知能力不及儿子,便当众宣布伊本沙特为利雅得埃米尔。

伊本沙特以利雅得为基地,对周边的阿拉伯部落展开进攻,确立了在内志的统治地位;

1910年,伊本沙特建立了伊赫万组织,利用宗教为纽带联合了个部落;

1913年-1926年,伊本沙特夺取了波斯湾西岸的哈萨,占领了伊本拉希德家族的沙马尔和希尔汗河谷大部分,攻占麦加麦地那和吉达,阿西尔;

1927年,伊本沙特和英国在吉达签订友好条约,得到英国对其统治的承认;

1932年,伊本沙特正式将他攻占的领土成为沙特阿拉伯,自己为国王,兼任瓦哈比教派教长。

沙特阿拉伯国名的含义:沙特是开国国王的名字,含义是幸福,阿拉伯含义为沙漠,合起来成为幸福的沙漠。

伊本沙特与1953年11月9日逝世。


备注:除了第一张是穆罕穆德王储以外,均为沙特阿拉伯王国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的照片。


关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新揭秘!


老金看世界


我们先来看一下阿拉伯半岛的地图。

阿拉伯半岛面积约为3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1/3,确实不小,但其中部多为沙漠,约为120万平方公里。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北至南,分别为内夫得沙漠、代赫纳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地势从西南往东北倾斜,西岸南部为希贾兹(汉志)山脉,中部为纳季德(内志)。

Arab 这个词是闪族语,意思就是沙漠或沙漠居民,所以Arabia就是指的住在沙漠里的人,闪族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兰经里特指阿拉比亚人为住在半岛沙漠里的游牧部落贝都因人。

贝都因人

通常,阿拉比亚人指的是所有居住在阿拉伯半岛或者就是阿拉比亚的人包括沙漠里的贝多因人。

而阿拉伯人,就和伊斯兰教有关系了。

伊斯兰教成立后,就把阿拉伯半岛的部落团结了起来,形成了阿拉伯民族,后来的阿拉伯帝国又扩张到北非,与当地人混血,传播伊斯兰教。因此,把西亚和北非等地区的信仰伊斯兰教,有着阿拉伯血统,讲阿拉伯语的人统称为阿拉伯人。

现代的阿拉伯人的概念更宽泛了,就是居住在西亚和北非这些地区讲阿拉伯语的人。

实际上半岛上的阿拉比亚人分为北方阿拉比亚人和南方阿拉比亚人(已经绝迹的不讲了),南方的阿拉比亚人才是真正的半岛土著,也就是现在的也门(包括哈达拉毛,以前也是一个王国,现在是也门的一个省)地区,称为盖哈特人,或者也门人。

在这个地区曾经建立过多个王国,如米奈王国(又称麦因王国,前700年-前3世纪)、赛伯伊王国(示巴王国,前750年-前115年)、希木叶尔王国(前115年-525年)、盖特班王国(前400年-前50年)和哈达拉毛王国(前5世纪-前1世纪)。

这个赛伯伊王国就是越过海峡前往东非建立阿比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的那个国家,其女王和所罗门生下儿子以及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的故事就在前几篇讲过。

所以,这个也门地区曾经辉煌,比如著名的马里卜水坝就出自那里。

马里卜水坝遗址

马里卜水坝崩溃后,有一支也门人,迁移到黎凡特地区(叙利亚、约旦和以色列地区),在公元3世纪建立过一个加萨尼王国,后来成为东罗马的属国,是阿拉伯人建立的第一个基督教国家。

红色为黎凡特地区

而在半岛东部的阿拉比亚人,则属于外来户,就是圣经里说的亚伯拉罕的儿子以实玛利的后裔,如希贾兹人、纳季德人等等。

622年开始,穆罕默德极其弟子开始了伊斯兰教的扩张和传播,统一阿拉伯半岛。我们先看一下他的族谱,因为这和后面建立的几个王朝有着重要的关系。

其中倭马亚(伍麦叶)家族的后代便是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的创立者(661年-750年)。倭马亚王朝在西班牙还建立过科尔多瓦哈里发帝国(756-1031年)

穆罕默德的另一位叔叔是阿拔斯,他的家族后来创建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750-1258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后来被蒙古的伊利汗国所灭。

绿衣大食即法蒂玛王朝(909-1171年)自称是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子孙。

还有取代法蒂玛王朝的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1171-1250年),之后便是马木留克王朝(1250-1517年),最后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18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主要存在着沙特家族的德拉伊耶酋长国(又称内志)和哈希姆家族的麦加,以及受奥斯曼土耳其管辖的包括麦地那在内的汉志行省。

沙特家族于是与瓦哈比建立同盟,以瓦哈比教义作为指引,开始了扩张之路,吞并汉志,先后建立内志第一王国、第二王国,虽两度覆灭,但在20世纪,沙特家族再度崛起,灭了哈希姆家族的汉志王国,建立了今天的沙特阿拉伯。


人文悟宇


众所周知,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起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公元七世纪,他的继承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后来便建立了跨越亚洲、非洲及欧洲的阿拉伯帝国,这也是最早的阿拉伯国家雏形。而在17世纪末,沙特家族成为了内志地区最强大的家族,并在吸收了新教派瓦哈比派以后建立了沙特家族的中央集权,与1811年成立第一个以沙特家族完全统治的瓦哈比派王朝。

之后,随着当时各种国际局势的变化,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沙特才真正意义上发展起来,并且一度成为英国在阿拉伯半岛上最重要的政治盟友。自此,沙特家族在英国的保护下登上阿拉伯半岛的政治舞台,这也是沙特国家瓦解之后的第二次奋斗,年纪轻轻的伊本.沙特发起了重建沙特国家的政治行动。

因为早在1891年时,年仅十一岁的伊本.沙特就被迫跟随他父亲流浪,在流浪了一年之后,有一次被敌人伏击,他慌忙之中躲在卫士身后,却亲眼目睹了一场异常血腥的激烈场面,鲜血溅了他一身,这对他来说非常残忍也让他终身难忘。后来他有幸学习了阿拉伯传统的政治谋略,于1902年从科威特出发,带着自己的朋友众人夺得内志首府利雅得,建立了沙特国家。

经过伊本.沙特的不懈努力,在1906年时将沙特正式推向阿拉伯半岛的首位,从此便站稳了脚跟。1925年期间沙特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区域,而后英国,法国以及一些伊斯兰国家相继承认了沙特的国家主权,在1932年将国名改成“沙特阿拉伯王国”。


第一军情


沙特阿拉伯历史上非常辉煌,曾和大唐帝国对峙,濒临两大洋。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有哪些?沙特阿拉伯肯定榜上有名,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石油国之一,沙特是很多人向往的地区。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历史上是怎么建国的呢?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呢?

说到现在的沙特阿拉伯,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曾经非常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民族。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与波斯、埃及等国家的战乱不无关系,因为长期战乱,原来的波斯湾和红海一带变得动荡不安,于是商人大多改走阿拉伯地区。因为商贾往来,麦加的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商业氛围浓厚,实力大为增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麦加那生活并传教,建立起非常强大的国家,并且征服麦加,建立国家。

哈里发统治时期,阿拉伯帝国大军多次击败波斯,并占领了周边大片的领土,包括现在的叙利亚、耶路撒冷、伊拉克、埃及等地区,国力非常强盛。穆阿维叶即位后,进一步开疆扩土,将阿拉伯帝国带入鼎盛时期。向东,阿拉伯帝国大军一度到达现在的西藏地区,幸亏当时中国是强盛的唐王朝时期,要不然还真是挺危险。向南占领现在北非地区和印度地区,向北、向西占领现在欧洲的大片领土,成为濒临大西洋和印度洋、横跨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庞大帝国。

但是后来,随着什叶派伊德里斯王朝以及被中国赶跑的突厥人的到来,阿拉伯帝国逐渐走向衰落。虽然中间曾经有过塞尔柱土克曼统治下的中兴局面,但是难以阻止帝国灭亡的命运。1258年和1260年,强大的蒙古帝国先后攻占巴格达和大马士革,阿拉伯帝国就此灭亡。

1750年,在阿拉伯半岛地区,沙特阿拉伯开始建国,并与周边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进行作战。1902年伊本·沙特,也就是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率大军,从对手那里占领现在沙特的首都利雅得,此后又继续开疆扩土,占领了现在的希贾兹等地区,并于1926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的国王,但是此时的沙特还是英国的地盘。次年,阿卜杜勒·阿齐兹与英国签订条约,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并于五年后正式完成统一,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沙特阿拉伯。

独立后的沙特阿拉伯国力并不强,如果不是1938年的那次发现,沙特也许至今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国。幸运的是,1938年3月3日,注定是阿拉伯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沙特的地底下他们发现了石油,从此沙特阿拉伯的命运改变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距今7000多年前,阿拉伯人祖先闪米特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它属欧罗巴人地中海类型,并有尼格罗人种特征。先民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下以游牧为生,到公元前1000年,红海沿岸汉志地区成为连接三大洲的商贸通道,麦加和麦地那逐渐成名。公元632年,以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辞世为标志,阿拉伯与伊斯兰教成为一体,半岛历史进入阿拉伯帝国时代,疆域最大时横跨从西班牙至印度的广袤地带,时间延续626年。随后是马穆鲁克、奥斯曼相继控制阿拉伯半岛至18世纪中期。

1744—1745年,内志的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与沙特家族结成宗教—政治联盟,并以强劲实力征服汉志和内志的各部落,先后夺取利雅得、麦加、麦地那,在奥斯曼大军三次征讨下,第一沙特王国于1818年终结。1824—1891年,第二沙特王国渡过其内忧外患的岁月,此后10年,沙特家族落荒逃难于科威特,卧薪尝胆,以图大业。1901年起,现代沙特的奠基者伊本·沙特用了30年时间,挥师于阿拉伯半岛各个角落,逐一击败奥斯曼、拉希德和侯赛因苏丹等各路武装。一战时期他最终站在英国一方,成功维护其地位和权力。1932年9月23日,伊本·沙特以王室之名改称王国为沙特阿拉伯,沙特在阿语中意为“幸福”。

回眸1744年至今270多年的历史,可以用“沙特之幸”概括,这个家族/王室对权力和荣誉孜孜以求,薪火相传成就霸业。它又在德国/奥斯曼与英国的中东博弈中“先舍后得”,从后者手中收回内志(1915年英国获“保护”地位至1927年),而此时,中东原奥斯曼版图下的阿拉伯各行省全部被英、法瓜分,沙特是唯一“幸免者”。而更大的幸运来自地下,1938年加州美孚公司在沙特开启石油商业开采,1939年5月1日,第一艘满载原油的油船驶离波斯湾,从此,滚滚石油换来花花美元。


ruixuezhaofeng


历史上并非只有一个沙特阿拉伯王国,不过他们都是有一定关联的,而如今的沙特阿拉伯王国,是1932年由伊本沙特所建立。

沙特阿拉伯的王室——沙特家族原本是阿拉伯半岛上三大家族之一,在近代与英国殖民者、奥斯曼帝国的斗争中赢得了独立而建立了王国。

说到沙特,就不能不说到伊本沙特,也就是如今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者,他曾经被誉为“先知穆罕默德以后,最伟大的阿拉伯人”。沙特家族原本是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地方强族,类似于我们以前古代的地方世家门阀。


近代,阿拉伯世界大部分被奥斯曼帝国统治,随着奥斯曼帝国衰弱,雄据一方的沙特家族先后在阿拉伯半岛的内志地区(中部高原)建立了第一沙特王国与第二沙特王国,但最终都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反扑与家族内讧而灭亡。

伊本沙特,就是第二沙特王国的统治者——利雅得埃米尔拉赫曼的儿子,因为拉希德家族的兴起使得伊本沙特的家族被迫流亡多年。1902年,年仅22岁的伊本沙特反攻拉希德家族成功,其父亲让位,伊本沙特成为新任的利雅得埃米尔,沙特家族的新首领。


从那以后,伊本沙特南征北战开始了数十年的马背人生。他先后夺取了阿拉伯办法的北部、西部,统一了内志(内陆高原)与汉志(西部沿海)等地。

1927年,伊本沙特与当时在阿拉伯半岛有强大势力范围的英国签订《吉达条约》,英国承认了这个新的王国,并且废除了英国在沙特境内所有的不平等条约。1932年,伊本沙特正式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也就是如今的沙特阿拉伯王国。

虽然如今的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不过很意外,当年西方的石油公司都认为阿拉伯半岛的荒漠不可能有石油。直到沙特建立以后,30年代沙特发现了石油资源,1938年沙特第一次产出了石油,而石油也彻底改变了这个古老地域的命运。

如今的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凭借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沙特也拥有不逊色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与福利待遇。


澹奕


最近几百年,现在的中东地区大部分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不过奥斯曼的皇帝远在欧亚之间的君士坦丁堡,对中东地区鞭长莫及,基本上也就维持着松散的宗藩关系,在阿拉伯半岛上,阿拉伯人以零散的部落形式。过着游牧生活。

从18世纪中期开始,沙特家族开始崛起,逐渐成为半岛上的统治家族之一。

1744年,酋长穆罕默德·本·沙特的儿子阿布杜·阿齐兹娶了瓦哈布家族的女儿,从此,沙特家族打着“纯洁伊斯兰”的口号,开始在半岛上崛起。

后来,本·沙特的孙子建立了第一沙特王朝,统治着半岛上一大片地方,不过好景不长,很快招来了奥斯曼皇帝的讨伐。

1818年,第一沙特的国王被奥斯曼军队抓去了君士坦丁堡,并被皇帝下令斩首,第一王朝卒。

不过这个被斩首的国王的儿子图尔基在1821年发起了一场小叛乱,并成功地以德拉里耶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小国,而利雅得成为首都。

不过这个新国家自打建立就一直很混乱,内斗不止,直到1891年,半岛上另一个统治家族拉希德家族攻占了这个小王国,并把沙特家族赶了出去。

现在沙特的开国之父叫伊本·沙特,他就是当时被驱赶的第二沙特国王的儿子,当时,他才11岁,跟着父亲一路逃到了今天的科威特境内,以后的11年,逐渐长大的伊本沙特就一直寻思着怎么再打回去。

在科威特,伊本沙特王子过得可真叫苦,连结婚的钱都出不起,只能找人借钱办婚礼,那几年,很狼狈。

1901年,伊本·沙特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只带了40多个朋友,就成功复国!!这让慕容复情何以堪!!

这一年,21岁的伊本·沙特决定行动,他找了40几个朋友,带上家伙,就直奔老家利雅得去了。

可能拉希德家族也没想过沙特家族居然会反攻,所以利雅得的城防非常虚弱,伊本·沙特他们砍了一些枣椰树就爬过了城墙,混进了城。

熟门熟路,伊本·沙特带着兄弟们就往利雅得最高长官阿吉兰的官邸冲,这是拉希德家族委派在这里的官员。

一切也很顺利,阿吉兰被伊本·沙特砍了脑袋,而城内的老百姓听说沙特家族回来了,也很欢呼雀跃,纷纷拥立伊本·沙特当他们的新埃米尔。

伊本·沙特成功复国,建立了第三沙特,随后开始了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不断扩张。

1904年,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宣布承认伊本·沙特在内志的统治。1913年,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伊本·沙特夺取了半岛东部的哈撒地区,1916年,为了拉拢伊本·沙特,英国人宣布承认伊本·沙特为内志和哈撒的埃米尔。1920年,伊本·沙特终于最终征服了拉希德家族,到1925年,希姆家族统治的麦加、麦地那、吉达和汉志地区统统被沙特家族占领。

直至1927年,英国正式承认沙特家族对东起波斯湾、西至红海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治,伊本·沙特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1932年,伊本·沙特建立了沙特阿拉伯王国。他也成为第一代国王。1953年11月9日 他病逝于塔伊夫。

而在王国建立6年后,不毛之地的沙特发现了油田,从此,沙特人就过上了好日子……

至于沙特为什么这么多王子,主要还是源于这个伊本·沙特国王,他为了有效地统治半岛的各大部落,就采取了广泛的联姻政策,因为安拉只允许娶4个老婆,所以他频繁结婚离婚,光他自己就生了43个儿子,儿子再生儿子,整的现在沙特的王子多达5000多人。

当然,沙特王国是沙特家族打下来的江山,所以,这石油自然是掌控在王室手里了。普通沙特人是无权过问的,老百姓只管享受好政府给你的福利就行了。


云中史记



对于沙特阿拉伯,我们可能只知道他们是靠石油发家致富的;而就是这样一个最土豪的王国,其建国其实还不到一百年,第一位国王是萨勒曼的父亲伊布沙特❕

伊布沙特的家族在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进行了两次建国,史称第一和第二沙特国家,伊布沙特的父亲是第二沙特国家最后的统治者❕

伴随着时代的变革,在伊布沙特11岁那年,他的父亲被赶下了台,他们父子俩只能过着逃亡的生活❕

伊布沙特的青年时期是在科威特度过的,寄人篱下的日子,让其苦不堪言,也正是在这段困难的日子里,他在心中立志要恢复家族的荣誉❕

随后在伊布沙特22岁的那年,他说干就干,带领着40名心腹,从科威特千里奔袭来到利得雅城❕

伊布沙特等人趁着黑夜,潜入了利得雅长官的家中,在一切布置妥当之后,伊布沙特在第二杀死了回家的利得雅长官❕

随后在伊布沙特的策动下,对利得雅统治不满的人选择了造反,在长官已死城内混乱的情况下,士兵们选择了向伊布沙特投降❕
这次突袭的成功,让伊布沙特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也让他看到了希望;随后他伊布沙特以利得雅为中心,征讨其他阿拉伯部落❕

伊布沙特可似说天生就是个政治家:他成功处理好了和周围国家的关系,更是借助大国来帮助自己统一阿拉伯地区❕

与此同时,为稳固自己打下来的地盘,伊布沙特选择了和部落联姻,这一举动,使得他妻子无数,孩子更是算不清楚❕
二战末期,伊布沙特判断当时的局势后,选择了放弃英国,转而投入美国的怀抱,依靠国内丰富的石油资源,带领着沙特阿拉伯走上了石油富国的道路❕


四都火鸡



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前的历史背景

此文对从事沙特阿拉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研究人员及对沙特现代小说创作情况有兴趣的读者无疑是颇有参考价值的。但两文在提及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情况时分别写道:“沙特阿拉伯……于1932年摆脱了奥斯曼帝国和英殖民主义者的统治,独立建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2年才摆脱英国殖民者和奥曼帝国的统治......”。笔者以为,上述提法很值得商榷。这里,简略地回顾一下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的扩张及战前后至沙特建国这一段时期阿拉伯半岛的情况,对了解沙特阿拉伯历史是有帮助的。

   1517年奥斯曼土耳人军队攻占开罗,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覆灭,不久土耳其人征服了希贾兹及麦加、麦地那等城市,开始了对阿拉伯半岛的扩张。1547年奥斯曼军队占领亚丁,1551年占领马斯喀特。15 68年,隶属奥斯曼帝国素丹的埃及司南帕夏领兵进犯南阿拉伯,占领了也门,后又侵占了半岛东部的哈萨地区,并先后将上述地区划归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然而,土耳其人的这种统治始终未能直接渗透到阿拉伯半岛腹地,它对半岛大部分地区的统治,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名义上的,18世纪中叶以前奥斯曼帝国在半岛基本上是借助各地部落酋长和宗教领袖向素丹缴税、纳贡和承担徭役。这是帝国在半岛的统治及其权威的主要体现。

   18世纪中叶,兴起于纳季德的伊斯兰瓦哈比运动主张阿拉伯半岛各部落团结一致,驱逐异教徒和非正统穆斯林的土耳其人,在“纯净”伊斯兰的旗帜下联合起来,解放阿拉伯国家,实现半岛的统一。穆罕影德·伊本·沙特和瓦哈比运动的创始人首先在纳季德传播瓦哈比派教义,进而建立了瓦哈比国家一一第一沙特王国.经过40余年的征战,王国的势力范围几乎达到整个半岛,成为先知以后,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王国。1813年第一王国为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之子易卜拉欣所灭。1824年后,沙特家族的特尔其·伊本·阿卜杜勒建立了第二沙特的王国,定都利亚得。

   1840年埃及人撤出半岛后,希贾兹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1871年土耳其军队占领哈萨地区。1891年,半岛北部的伊本·赖世德南侵,第二沙特王国灭亡,沙特家族1科威特。10年后的1902年,伊本·沙特率军收复了利亚德,1913年攻占哈萨地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伊本·沙特基本上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内地的广大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与伊本·沙特签订条约,承认阿卜杜·阿齐兹·伊本·沙特二世为纳季德、卡西姆和哈萨的埃米尔。1916年,麦加谢里夫侯赛因领导阿拉伯大起义,赶走了土耳其人,希贾兹解放。1918年10月29日,作为战败国土耳其新政府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土耳其人在阿拉伯国家长达3 00年的统治结束。1919年的巴黎和会对原被土耳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作了建1任统治制度的决议,英国控制了巴勒斯坦、外约旦和伊拉克。当时,半岛东部从科威特到马斯喀特各酋长国为英国的保护领地。南部的亚丁早已成为英国殖民地。希贾兹因为是阿拉伯人自己解放的地方,所以仍由侯赛因统治。而纳季德则一直为沙特阿拉伯控制。土耳其人在希贾兹失败后,麦加谢里夫侯赛因曾自称阿拉伯王。为防止阿拉伯半岛0,1920年伊本·沙特征服了阿西尔高原地带,1921年打败了半岛北部的伊本·赖世德部落的军队。1924年6月英国出兵占领了马安和亚喀巴,还支持希贾兹的侯赛因多次进犯纳季德,沙特军队进行了卓越的战斗,于1924年9月7日攻占了塔伊夫。次年9月26日,沙特军队在哈达城堡扫一败了侯赛因军队,10月26日攻占麦加。同年12月5日,收复麦地那。1927年1月19日,伊本·沙特宣布自己为“纳季德,希贾兹及归附地区”的国王。1932年9月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伊本·沙特为国王兼瓦哈比派教长。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建立,是阿拉伯半岛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由伊本·沙特领导的反对外来干涉、一民族国家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使1不止的阿拉伯半岛 政局趋于稳定。

   以上史实充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亚丁除外)是两个未受任何帝国主义控制的阿拉伯国家。因此。.“沙特阿拉伯摆脱英国殖民者……”以及“长期的殖民统治……”说法,显然是没有历史根据的。

   1990年7月,我国与沙特阿拉伯王国正式建交。4年来,中沙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合作和交往日益频繁,前景光明。我们开展对沙特的研究较迟,过去看到的资料,大多从西文、俄文译介过来,容易形成一些先人为主的模糊概念。笔者以为,我们研究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文化、现状,要慎之又慎,即使是“委任统治”、“保护国”、“殖民统治”等都各有界定,把没有经历过殖民统治的国家,加上殖民统治,是当事国人民决难接受的,十分不妥。随着中沙两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发展,特别是学术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开展,我们对沙特本国的资料逐步增多,相信我国直接介绍兄弟的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专著、译著,文章将会增加,我们对沙特国情的了解将会更全面,更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