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人觉得日本简化汉字的写法和原来的写法一样复杂,那日本为什么要简化汉字呢?

威廉宰相


第一,题主所举证的,并不是“和製漢字”。这些被日本官方所承认的简化字,几乎全部来自我国唐宋以后的俗字。换句话说,日本人只是只是追认了中国民间简化汉字历史事实,而并没有太多发明创造。

真正发明创造的“和製漢字”,其实日本人更喜欢叫“国字”,主要是以下一些字:

这些字几乎完全是日本自造的(注意我说的是“几乎”,因为有个别字,其实字形上看,我国历史上也是有的,但是这个只能理解为“同形字”。所谓同形字,就是字形长得差不多,但其实表达的完全是两个意思,具有2个以上读音),其中有个别字,后来也被我国的字典吸收,赋予了普通话读音。比如“辻”。

第二,我国现行的简化字,也几乎(注意是几乎)全部来自唐宋以后的俗字。但是,我国当年简化汉字的指导思想是能少一笔就少一笔。所以,你选了一个特殊的参照系相比较之下,日本人选了一些“不那么彻底”的,或者按题主所说的“没有简化到精髓”的我国简俗字。依我的理解,“简化到精髓”就未必要笔画越少越好。固然在当年手写时代(当年没想到今天电脑、手机打字会几乎取代手写)会省事不少,但是笔画太少,不少字就缺乏了区别度,导致识读不方便,比如手写情况下的于和干,言字旁和三点水等等。如果你选了我国当年废除的“二简字”来比对现在的简化字,那恐怕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当然,日本人“没有简化到精髓”的真正原因,是用于记录日语的,不止有汉字还有假名。好些词汇不必非得用汉字来记录,用字量自然就比我们少多了。他们《当用汉字表》,一共才收录了1945个汉字,而我们常用汉字就超过了2500个。

最后,附个两国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照表。


八砖学士


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1、简体字很多取自草书的形体,而草书一笔就可以山河尽了,而日本人如果写草书就变成片假名了,所以日本人写草书应该很少。2、近代日本人虽然看不起中国人,但对汉字以及中国一些文化还是尊崇的,日本人也就不可能在汉字上有大规模的变动。


成为道理


文字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工具可以是简单的,思想可以是复杂的。把工具变得比思想还要复杂就不好了。思想深刻一点不是坏事,工具复杂了,会使用的人就少了。一个大多数人不会使用文字这个工具或者说使用得不准确的社会是令人悲哀的,也是愚蠢的。于是简化字就会应运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