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農村嚴查的“衛星鍋”到底妨礙了誰

過去,由於農村發展滯後,信息不暢,電視就成了很多農民獲取信息的最為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在農村,你很難看到家家都有電腦、冰箱之類的家電,然而幾乎農村家家都有電視機,無論是大彩電還是小彩電,幾乎成了居家必備。

買了電視機,要能順利看到電視節目,還得費一番事,農村不像城裡,拉的全部都是有線電視,由於農民居住分散,因此安裝有限電視費用較高,也不划算,因此農民很多用的是衛星鍋這種方式,雖然能收到的節目比較少,但是能滿足農民日常的需求。

農村嚴查的“衛星鍋”到底妨礙了誰

農民對於衛星鍋沒有多少概念,只知道看電視必須要安裝的有衛星鍋,農民一般購買衛星鍋也是在臨近的街道購買,至於衛星鍋是否盜版,農民並不在乎,農民只關心能不能正常使用和價格的高低,至於其他因素,農民沒有能力去判斷。

然而近年來,很多地方開展盜版衛星鍋整治行動,嚴查農村“大小鍋”,對於發現屬於盜版的衛星鍋將全部予以沒收,並且還對情節嚴重的進行罰款。對此很多農民並不理解,好好的衛星鍋,用了礙了誰的事呢?

農村嚴查的“衛星鍋”到底妨礙了誰

衛星鍋這個東西農民自己掏錢買來,現在專家卻說不能用,發現一次就罰款1000元,這樣合理嗎?

從農民這個角度來說,考慮的並不多,只要求能正常接收到節目就行,然而從專家的角度來看,考慮的因素就多了,比如說專家認為,盜版的衛星鍋雖然價錢便宜,但是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出了問題沒辦法保修,而且還得定期進行更新,否則沒辦法觀看;盜版衛星鍋裡邊有一些節目影響農民的身心健康等等。

專家的話也有些道理,但是很多農民認為,因為購買衛星鍋時農民並沒有識別能力,因此錯不在農民。還有盜版衛星鍋應該從生產的源頭抓起,而不是排查用戶端,畢竟用戶是付了費用的,如果排查發現是盜版衛星鍋的話,應該在沒收的同時對農民進行一定補償,並且免費更換新的衛星鍋,而不是採取罰款這種形式。也許你覺得用戶就是源頭,處理了終端用戶,底端的市場將沒有存活的必要,但是我要說,農民礙了誰的事,不就想好好看個電視嗎?誰不想安裝有線電視,如果有那個條件的話。對於上述問題,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