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1971年初,奉新縣林業部門招工,澡下公社推薦我去。

林業工人是招工類型中最低檔次的工種,工作繁重,且在野外深山老林,大多數知識青年不屑一顧,盼望有其他出路,如上大學、進工廠、當教師等等。但對一般人而言,這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考慮到家庭實際情況,於是決定參加應聘。

1971年3月18日,在插隊落戶兩年之後,我到國營奉新縣澡下采育林場報到,也算是該縣第一批上調的知青。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當時我每月的工資是36元,想想當年上海學徒滿師後的工資也就是36元,被戲稱為“36元萬歲”,心裡就很滿足了。生活開支後多餘的錢郵寄回上海孝順長輩和補貼家用。

當年抽調到澡下林場的有當地青年和來自上海、南昌、奉新縣的知識青年,其中上海知識青年有20人。我們現在還保持聯繫的12人,5人失去聯繫,3人已經過世了,過世率佔我們這批同齡人的15%。

兩年後我被奉新縣林業局和宜春地區林業局抽調去搞造林驗收和森林資源勘測,每天還有出差補助費,心裡則更快樂了。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林場的工作任務既砍伐又造林,一方面完成經濟效益,滿足社會需求,另一方面綠化祖國,造福後代。

我沒想到原先在生產隊扛木材毛竹是搞副業,現在真正成為主業了。原先吃的苦變成“小巫見大巫”了。我們知識青年職工每月砍伐杉木任務指標約為3立方米,老職工每月砍伐任務指標約為5—6立方米。一根長8米、直徑14公分,或長9米、直徑12公分的木材約為0.1立方米,即每月要砍伐30多棵樹木並肩扛十多里路下山,才能完成任務。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我忘不了林業職工對我的無私關心,幫助我度過了一個個難關。澡下林場職工中60%來自湖南,他們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自然災害期間輾轉來到江西定居落戶的。還有一部分職工來自安徽。當他們看到我戴了一副深度近視眼鏡、一幅孱弱的書生模樣時,擔心我吃不了那份苦,擔心我完不成那份定額。一些老工人對地形熟悉,他們將我帶到好的地域砍伐,這樣可以減輕些勞動強度,同時教我在森林中如何保護自己,如何識別材種、辨明方向等等。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職工的工作量都是定額包乾,完成數量即可。有的職工看到我完成任務有困難時,他們會主動地把自己的木材移放到我的份額下。他們以兄長般的口吻體貼地說:“你還是多讀讀書吧,這點任務我們幫你完成。”說得我心裡暖洋洋的。月底驗收時,我看到自己的那堆木材數量突然增加時,心頭總會湧上陣陣激動的謝意。

我至今還記得這些職工的姓名:龔省英、羅華如、萬象春、劉希禮、劉武才、羅信湘等。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上圖為我與龔省英夫婦合影,下圖為我與龔省英和羅華如夫婦合影。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林場砍伐隊好比建築隊伍的施工隊,項目完成後又開赴新的陣地,所以我們始終轉戰於深山老林之間。我在澡下林場期間,先後在澡下、觀下、下洞、泥洋林業隊以及林科所工作過。下圖為荒蕪了的原澡下林場林科所我的宿舍。

調入林場(江西奉新行之5)


羅克平:編審,資深主編,旅遊文學作家,出版了《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遊的N處》《千帆太湖》等著作。

到過4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訪、旅遊。在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放心去旅行》欄目擔任嘉賓,介紹了德國、法國、新西蘭、南非、泰國、馬來西亞、荷蘭、印度等24個國家的150期旅遊節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