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距离吉尔吉斯斯坦的民库什(Min Kush),是前苏联时期兴建的一座小城。由于公路缺少维护,路面坑洼不平,且狭窄的山路很多,所以我们从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开车过来,250公里的路程竟然走了5个多小时。这座小城也是我们去伊塞克湖南岸旅游区探访老鹰猎人的必经之地。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过去,小城民库什完完全全服务于前苏联时期的核工业计划。在冷战时期,苏联人看准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脉里蕴藏着丰富的铀和煤等矿物资源,为了赢得冷战的最终胜利,便在此建造了一座专供开采铀矿料的小城。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民库什小城建成之初,直接被莫斯科有关部门管辖,且一直未向外界公布有关小城的任何消息。当时的苏联政府在短短几年间,向这座小城输送了近万名高技能劳动力,并派遣重兵严加保护,未经批准通行的无关人员甚至都不能从小城经过。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在前四五十年前,民库什城的居民有20000多人,且非常富裕,甚至还有个规模不小的大剧院。人人在此都享受着全民医疗、全民教育和全民养老的特殊政策;在矿区工作的人可以享受全苏联平均工资的两倍待遇,并且每年还享有两次超长假期,日常出行也会享受各种特权照顾;除此之外,矿区职工的家属也跟着享受高福利生活待遇,比如,矿区职工每天可以不限量免费领取香槟酒,鱼子酱,新鲜果汁,奶油饼干和美味的糖果!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与民库什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当时吉尔吉斯斯坦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但好景不长,随着1968年铀矿的关闭,当地人享受免费香槟酒的日子也到头了。虽然后来当地也新建了毡尖笔厂,但小城居民的生境却远不及从前。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的二十多年间,2万多人口的民库什仅剩下不到2000多居民,曾经繁华的小城彻底衰落了。如今的民库什人,只能在茶余饭后听上了年岁的老人讲述曾经的辉煌生活了。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因为距离著名旅游区伊塞克湖南岸还很远,所以民库什当地的路况并不好,而且缺少路标指示,想要找到小城的具体位置还是有一点点困难的,但吉国旅游部们给我们指派的司机阿扎马特(Azamat)很厉害,仅凭着四五年前来过一次的印象,带着我们边走边摸索,最终还是找到了民库什的老矿小镇。今晚,我们就住在这里。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我们的汽车驶入民库什矿区小镇,看到道路两旁全是两层高的公寓楼,这些楼房的外墙多已看不出原来的色彩,且处于严重失修的状态。街道上没有柏油路,地面全是用渣土垫成,路两侧也不见商店,仅有一些孩子追着我们的汽车跑。大树下的长椅上有几位老人在晒太阳聊天。我下意识地拉了拉衣领,这个地方给人一种莫名的阴森感。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我们的汽车停在了小镇上一个不起眼的两层旧建筑门前,它是镇上唯一的家庭旅馆。我们只能在这里对付一晚了。在卸行李的时候,旅馆主人夫妇前来迎接我们——亚历克彼得罗维奇(Alec Petrovich)和他的妻子古纳拉诺戈贝沃(Gulnara Nogoibaevo)。旅馆的女主人为我们的晚餐准备了新鲜的鲤鱼和烤蔬菜,还有诱人的蜂蜜、新鲜果酱。这是我们三天以来在吉尔吉斯斯坦吃过的最好食物了。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吃饭的时候,古纳拉介绍说,她的丈夫亚历克是当地医院的心脏专科医生,她的公公曾是民库什镇的苏联专家,在小镇建设之初就来到了这里定居,丈夫在首都比什凯克接受医学培训后也回来了。问起在这里定居的原因,古纳拉说她和丈夫都热爱高山,而且说她的丈夫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对小城的病人很关心,有责任有必要继续在这里生活!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我们起初比较担心埋在矿区里的铀废料是否对身体产生放射性影响,但亚历克向我们保证,癌症只是继心脏病和酗酒之后的第三大疾病。只要和铀废料保持一定距离,绝对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第二天早晨,古纳拉主动请缨带我们去民库什矿区走走。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不少身着校服的小学生,其中还有一位女孩的头上还戴着蝴蝶结发卡,让人联想起了苏联时代。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镇上以前的工业区现在只剩下一些厂房的框架了,许多车间建筑的屋顶塌陷严重,窗户上也没了玻璃。据古纳拉说,这片工业区是和小城同时建立的,也就是1953年前后。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我们随机走进了一处废弃的建筑厂房。建筑物外面杂草丛生,树木和树根在废墟中疯长。厂房里面有些生锈的机器,安全生产的一些提示还隐约可见。破旧的防毒面具被丢弃在瓦砾中,数千根毡尖笔零件散落在地上。据说,这儿曾经是一间旧笔厂,而地上这些废弃的笔尖则是在圣彼得堡制造的,然后运来这里进一步加工。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如今的民库什没有一家工厂企业,当地人全部从事牲畜饲养,养殖牛、马、羊是当今人唯一的谋生方式。沿着山路行驶十多分钟,我们来到了民库什小城的采矿作业区,这里的海拔高度是2260米。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采矿区的尽头是铀矿入口,但大门紧锁,旁边立有一个红色标志警告。一位在附近放羊的人告诉我们,十多年前这边的矿井根本不锁,当地的孩子们经常爬进隧道玩,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在矿洞里面失踪了,找了好几个月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之后再没有人敢进矿井了,大门也被上了锁。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转到矿坑的后面,是一片漂亮的山谷,周围全是白雪皑皑的山峰,一派壮丽大自然的美景,这也是当地唯一没有被“破坏”,也没有遭到铀矿“污染”,可能永远也不会被“遗弃”的景象!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在山头上休息的时候,古纳拉跟我们聊起了她和丈夫的宏伟计划。由于民库什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周边的旧工厂设施大体还在,而且矿区周边的自然风光非常迷人,加上当地的牛马牧场很多,有很好的旅游开发潜质。所以他们想在一两年内通过首都比什凯克的旅行社把游客介绍过来,让游客去民库什的蒙古包营地玩。为此他们还购买了一些镇上的空置老公寓,计划改造成旧式风格的家庭旅馆。

苏联时期铀矿小城,全民享受免费供给,职工双倍工资,却晚景凄凉

​“我的目​​标是把本地人培养成出色的向导,带动大家通过旅游业提升生活质量。如果顺利的话,还能让更多在外务工的民库什人回归小城!”古纳拉说,他们还计划拆除一部分破败的厂房建立艺术区,并在国际机构的帮助下清理民库什矿区暴露的铀矿堆……希望有一天民库什真的能够与自然风光和户外登山运动关联起来,被世界游客所认知。但在一切工作完成之前,古纳拉夫妇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