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贱卖金鸡还是轻装上阵?时代新材甩卖募投项目陷争议

时代新材(600458.SH)挂牌转让时代华鑫65%股权的举动在资本市场持续发酵。交易所火速发来问询函,有投资者则直接向证监会举报。到底是贱卖“会下金蛋的鸡”还是用心良苦的防止ST措施?在记者接触到的投资者中,对时代新材出售之举观点呈两极分化。反对者认为是掏空上市公司核心资产涉嫌利益输送“吃相难看”,支持者则表示是笔“划算买卖”有助于公司轻装上阵改善业绩。10月29日将要表决此事的股东大会,提前透出硝烟的味道。市场在等时代新材的解释,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公司对交易所的问询回复,已基本起草完成,或在股东大会登记日前发布。

出卖“想象力”

争议如此之大,在于时代新材过往对时代华鑫拥有的聚酰亚胺薄膜业务(以下简称PI薄膜)描述太美。PI薄膜被称为“黄金薄膜”,主要用于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军工等高科技领域,而时代新材是全球第四家、中国首家具备批量产能的供应商。

PI薄膜系公司2013年配股募投的“高性能绝缘结构产品产业化项目”,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该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 2.50亿元,剩余未使用募集资金1.14亿元。2011年启动研发,2013年配股募资投入建设,2017年底500吨PI薄膜生产线投产。2018年、2019年上半年,该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7014 万元,实现利润 398.33 万元、527.53 万元。

公司2013年的配股说明书预计,高性能绝缘结构产品产业化项目的年营收可达到10亿元,净利润在1.8亿元以上。今年半年报中,公司亦称生产线量产日趋稳定,已开始向部分手机品牌供货。

时代新材PI薄膜项目负责人张步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随着5G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等高新技术发展,我国对PI薄膜需求日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相对年营收百亿级的时代新材,PI薄膜1亿左右的年营收、1000万元左右的净利,从报表角度而言看似作用不大。

不过在一部分投资者看来,PI薄膜是时代新材这道菜里的“味精”,支撑股价“光荣与梦想”之关键所在。如今的出售之举,相当于将最具想象力的资产变卖。

正是由于PI薄膜的美好前景,“出卖了最具想象力的资产”,成为最投资者被诟病之处。

为不ST计

值得一提的是,时代华鑫今年8月14日才成立,8月28日时代新材即将总资产为2.79亿元的PI薄膜产业以2.7亿元的平价(考虑其尚有848万元负债的因素)协议转移至时代华鑫并由其进行后续实施。

又一个月后,时代新材在10月8日公告称拟公开挂牌转让时代华鑫65%股权。此时,时代华鑫以收益法评估的价值已达7.94亿元。

按该估值算,出售65%的股权最低有望获得5.16亿元收入。显然,时代华鑫是一个为转让PI薄膜产业而成立的一个“特殊项目公司”。

时代新材则称,转让时代华鑫 65%股权是考虑公司短期和长期发展,盘活资产、回收资金。并称PI薄膜产业中长期持续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公司目前负债率较高,较难承受后续投资带来的资金压力。

显而易见的是,时代新材目前确实面临资金和业绩双重压力。2017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6922万元,但扣非后亏损687万元。

2018年更因收购的德国BOGE确认减值 6786万欧元而致使公司扣非后巨亏5.04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仅为1137万元,扣非后亏损920万元,并预计今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仍将有较大幅度下降。

此外,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为154.1亿元,负债106.5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70%。负债中短期借款为18.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12.8亿元,账面货币资金仅有12.8亿元。

不难看出,现金并不充沛且业绩承压的时代新材,如果在第四季度不能突击改善,将有可能被ST。所以,出售股权回收资金缓解短期的资金压力,并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以改善报表,对管理层而言实无当务之急。

利益输送?

不过,投资者查先生在10月22日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层给出的“后续投入周期长、投资大、防止ST”三个转让理由全部不成立。

“项目做了六七年,已经量产有利润了,不能接受周期长的观点,而且好的产业也根本不会缺钱”,查先生表示,公司如果要出售资产来改善报表,完全可以卖掉老的产业,甚至可以考虑将亏损的德国BOGE项目卖给大股东,而不是出售最有想象力的PI薄膜。

雪球用户“梵地投资”也持查先生同样观点,并称已向证监会官网举报时代新材管理层向大股东中车集团及PI薄膜管理层输送利益,“吃相难看”。

“利益输送”议论的由来,在于时代华鑫的潜在买家,有可能是同属中车集团控制的时代华昇。成立于去年9月的时代华昇,首次公开亮相在今年3月7日举行的株洲“产业项目建设年”第一次第一次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中。

当日,时代华昇总投资30亿建设的高端PI薄膜生产线项目动工,其中一期用地40亩计划投资15亿元,2020年6月竣工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时代华昇总经理为张步峰,与时代新材PI薄膜项目负责人同名;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汤海涛,则与时代新材参股公司时代绝缘的董事汤海涛同名。

此外,时代华昇共有两名法人股东,其中株洲兆泓科技咨询合伙企业占比11.11%,该合伙企业共29名股东,张步峰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3%;汤海涛持股20%。

时代华昇的另一家股东为中车集团实际控制下的北京中车国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88.89%。

也即是说,时代华昇和时代新材的最终控制人均为中车集团。因此,查先生和“梵地投资”等认为,时代华昇去年下半年的成立,就是为从时代新材接盘PI薄膜而来。

此次时代华鑫的转让对象,有且只可能有一个,就是张步峰、汤海涛等人入股的时代华昇。“向大股东和PI薄膜管理层输送利益“的阴谋论由此而生。

亦有投资者支持出售

交易所也关注到了这一点,问询函追问公司是否存在意向受让方?公司控股股东等关联方是否存在摘牌意向?

10月22日,针对财联社记者“时代华昇是否就是接盘者”的提问,时代新材负责人表示,对交易所的回复很快会出,让记者到时候看回复公告。

至于投资者关心的为什么出售是PI薄膜而不是将德国BOGE从上市公司剥离卖给大股东,该负责人承认德国BOGE对业绩有拖累,表示“有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一下子做不到,短时间不行。”

不过,对时代新材出售PI薄膜的决定,投资者态度也不是一边倒。来自江苏的投资者阿鲁10月22日就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他支持管理层的决定。

阿鲁说,市场将出售决定解读为利空是会错了意。通过这次中车集团内部的资产划转,时代新材2个多亿的投入能收回5、6个亿的现金,还继续持有35%的时代华鑫股权。“PI薄膜走了不是坏事情,反而是好事情。一年千把万的利润,对上市公司意义不大,现在通过出售65%的股权,一下子可以拿回来几个亿,至少挣了十年的钱。拿到这笔钱,公司今年应该就不会亏损,对市值有好处。”

阿鲁还说,时代华昇来摘牌是不言自明的。时代华昇股权架构考虑了PI薄膜管理团队的利益,摘牌以后完全可以去冲科创板。如果上了科创板,时代新材可以继续分享剩余的35%股权红利,“依然有很好的想象空间”。

自认对时代新材研究颇深的阿鲁说,时代新材其实除了PI薄膜还有很多秘密武器,“卖了以后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保留业务,相信明年业绩会迎来爆发”。

连续几年参加年度股东大会都发言对管理层表示不满而令记者印象深刻的阿鲁,此次出乎意料的表示将在下周的股东大会上投出同意票

关注中国经营报微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