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张储蓄卡里有几十万,如果十几年不对这张卡进行任何操作的话,这卡里的钱会越来越少吗?

比尔吉沃特菜鸡


储蓄卡里有几十万,这个几十万究竟是多少呢?100万以下都是几十万,我们取个中间的数值50万来计算。这个银行卡产生的收益。任何在银行存放的钱就是储蓄,最低也要给活期利息的,现在的活期利息是:大银行0.35%的年息。50万一年可获得利息收入:1750元,那么一个银行卡需要付出的成本是:

1,短信费:每月2元,一年24月。

2 ,账户管理费:每年10元。

如果十年不取:这个五十万的卡支出成本340元,利息收入是17500元,最后剩余517160元。当然是钱越来越多了。

如果放在我们的支付宝或者微信里,那不会多也不会少,既没有利息收入也没有账户费用。

但是放在余额宝和零钱通里,那十年前的五十万到现在肯定有近80万的价值。但是十年前的五十万在通货膨胀下,购买力只剩十万左右了。

一般情况下,钱不动,时间面值都不会少,肯定会增加。但是通货膨胀肯定让钱不值钱,购买力下降很大。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白手起家创业20载。主营餐饮,投资,教育三大板块。创业导师、理财导师、《李合伟演讲学院》首席讲师。坚持终身每天至少写三篇文章,关注我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合伟说


银行卡里的钱减少,无非是银行收取了各种费用:小额账户管理费、年费、短信通知费等。想要了解国内主要银行的收费情况,看看下面的介绍:

史上最全国有和商业银行收费标准详情

中国工商银行:办卡费5元,年费10元/年,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同城跨行取款2元/笔。

中国农业银行:办卡费5元,年费10元/年,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同城跨行取款2元/笔(广东省4元)。

中国建设银行:办卡费5元,年费10元/年,低于4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且这类账户不给利息,同城跨行取款4元/笔+取款额的1%。

中国银行:办卡费5元,年费10元/年,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同城跨行取款4元/笔。

交通银行:办卡费5元,年费10元/年,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同城跨行取款2元/笔。

邮政储蓄:办卡免费,同城跨行取款2元/笔,绝大多数省市没有收取年费、低于1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中国民生银行:办卡免费,无年费,无小额账户管理费(深圳除外),同城跨行取款每月前3笔免费,以后2元/笔。

中国光大银行:办卡免费,无年费,无小额账户管理费,同城跨行取款每月前3笔免费,以后2元/笔。

中信银行:办卡免费,无年费,无小额账户管理费,同城跨行取款每月前2笔免费,以后2元/笔。

华夏银行:办卡免费,无年费,无小额账户管理费,同城跨行取款每天(注一是每天不是每月)前1笔免费,以后2元/笔。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办卡免费,无年费,同城跨行取款2元/笔,账户管理费12元/年,如果账户内余额始终在1000元以上,或者年内POS刷卡消费一笔(多少都没关系,他们只是在鼓励用卡),则免收。

兴业银行:办卡免费,无年费,无小额账户管理费,同城跨行取款每月前3笔免费,以后2元/笔。

招商银行:办卡免费,无年费。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十几万余额的银行卡,银行肯定不会收取你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那么,可收取的就剩下短信通知费和年费了。这也算,按照账户内有一万元计算,一年收取的短信通知费就是24元,年费10元,一起也不过34元。

现在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一万元放在银行卡内一年的活期利息是35元,即使啥也不做一年还多出一块钱的收益。

所以,即使放一万块钱在收取银行卡费的银行一年也会剩下个几块钱,更不提几十万了,按照最低20万计算,一年活期利息也有700块,扣除费用34元,绝不会越存越少。


财经札记



银行卡存了几十万,怎么会变少呢?我是越想越迷糊,这又不是现金,难道怕老鼠啃~哈哈。但是,瓜友说的没错,银行卡中的钱是会变少的~

大家知道的,银行借记卡一般都有年费,每年10元/张,假如你用了15年,就要向银行支付150元的年费,不讲价的~2017年8月1日发改委和银保监会实施金融服务收费新规后,每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可以申请一个账户免去年费和小额费,但是持卡人没有主动申请的,一般照收不误。

还有小额账户管理费,当银行卡日均余额低于500时,需要每个季度向银行支付3元账户管理费,银行就是12元,15年共需要支付180元小额费。但如果存了几十万,显然不用支付小额费,但年费一分都不能少,而且每年银行早早就收了,积极性高着呢!


那么,存几十万在银行卡,十几年没有任何操作,钱究竟会不变少呢?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计算一番。

假如存了30万活期,15年没动,有多少利息呢?活期存款利息是按照支取日挂牌利率计算利息,当前活期挂牌利率最低为0.3%,利息为:

300000*0.3%*15=13500

扣除15年费150,小额费免收,账户余额也增加13350,这~这怎么会变少呢?

要是存的定期1年期存款,且约定自动转存的话,利息更高。以目前1年期最低利率1.75%,且不算复利,15年后利息至少为:

300000*1.75%*15=78750

如果是3年期自动转存,利息为:

300000*2.75%*15=123750

150元的年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有人也许要担心了,几十万存银行,又十多年不动,银行会不会以为是无主存款,干脆私吞了,或者黑了呢?哈哈,这又是一个国际玩笑。首先,银行不会知道任何一个储户目前的状况,健在、死亡、失踪或移民等并不需要公安机关通知银行;其次,个人存款属于私人隐私,银行无权干涉,且必须为储户保密;第三,银行卡就是我们的合法债权凭证,即使银行不认,那法律是拿来干嘛的呢?打官司,银行必输,所以这只能是玩笑而已。

当然,银行卡存款名义上的余额增加,并不代表其购买力会增大,而是因为通胀而缩水,其实购买力其实是下降的。站在现在的角度看未来的存款购买力,相当于存款余额减少。以目前6%……8%的通胀率来看,储户通过投资理财获取收益,可以一定程度减小货币贬值率,但平均收益水平大致4%左右,这样一来实际通胀率至少2%……4%,取中间值3%计算,15年至少贬值15%,即30万打85折为25.5万。通俗理解,今天存银行卡30万,15年不进行任何操作,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如果这样理解,这卡上的钱确实会变少,还是瓜友们眼光老辣!


龙门山财经


目前看,卡里的钱当然不会越来越少,否则谁还会去银行存款呢?我仔细给你梳理一下可能的费用。


账户余额短信通知

这是一项被动收费,只要你开通了,即使一直没有余额变动,也会向银行缴纳服务费。多数银行收取1-3元不等服务费,比如,工行已停止提供借记卡和活期存折账户免费余额变动提醒短信服务,需要短信提醒的消费者,每月支付2元的短信服务费,兴业银行“精灵信使”功能费每月1元。


假定你银行卡收费是最高的3元,那么15年费用为540元。


储蓄卡的小额管理费和年费


2017年国家发改委、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取消和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的通知》,该《通知》规定,自2017年8月1日起,开始取消、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

根据通知来看,2017年8月1日起,以下九大类银行业务将不需额外的服务费:

1、个人异地本行柜台取现手续费(不含信用卡取现);

2、本票的手续费;

3、本票的挂失费;

4、本票的工本费;

5、汇票的手续费;

6、汇票的挂失费;

7、汇票的工本费;

8、用户在银行开立的唯一账户的年费(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

9、用户在银行开立的唯一账户的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

这两项费用(银行卡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如果之前自己的银行卡处于缴纳装备是需要主动申请才能免费的,但市民需持身份证和银行卡主动到银行网点申请,才能免除这两项费用,而且一家银行只能申请一个“双免”账户。


先说说小额管理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是银行针对那些日均余额低于一定数额的账户每月收取一定数额费用的账户管理费。


中国大陆各个银行2010年初小额账户管理费数据(仅供参考):

1、中国工商银行: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2、中国农业银行: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3、吉林银行:2009年9月1日起新开户账户低于1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4、2010年4月1日,辽宁农行小额账户管理费开始涨价了。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6元/季度;

5、中国建设银行:建设银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收费对象为在统计期内日均存款余额低于400(不含)元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含长期不动户,不包括准贷记卡及贷记卡账户),每户每季度3元,按季收取;

6、中国银行:日均余额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如当日账户余额600,则算做两日。(中国银行的借记卡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7、交通银行: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交行的借记卡不收小额账户管理费);

8、广东农村信用社:低于3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针对存折收取,借记卡免收);

9、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低于1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


你的卡里余额几十万显然是不需要缴纳小额管理费的。


再说说年费吧,同理的,可以查询一下自己在一家银行几张卡,是不是被收费,可以主动申请为一张卡免除年费的。


如果是收费那么需要缴纳多少呢?普通的储蓄卡年费一般是10元,那么十五年你可能需要缴纳150元的年费。


潜在的收益

几十万的存款你是以什么状态放在银行呢?是定期存款还是活期自己存款的利息收入是不一样的。

我们就用最保守的数据计算吧,假定你的银行卡存款十万,全部为活期存款,那么每年的收益率为0.35%,一年的利息为350元,在我们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每年的支出最大为最高的余额变动36元,年卡费用10元,共计46元,最小收费为最低的余额变动费用12元,怎么计算你的账户余额都是增加的。


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账户余额变少了。


贫民窟的大富翁


一张储蓄卡里有几十万元资金,十几年不进行任何操作,里面的资金不会越来越少,只会是越来越多。现在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在央行不调整活期利率的基础上,银行每年都会给予0.35%的利息,里面的资金也就会越来越多。

当然了,几十万元的储蓄卡放十几年不进行任何操作,就是赤裸裸的浪费!十几年过去,可能就要浪费几十万元的利息收入!所以,对经常遗忘储蓄卡里还有几十万元的“健忘族”来说,需要注意几点:

1、现在银行逐渐退出“靠档计息”或者是“智能存款”。如果时常忘记,可以选择有这两项功能的银行。这两项功能,是什么意思呢?当储户在银行进行活期储蓄的时候,最开始计算的是活期储蓄年化利率,然后付息给储户。

如果长时间储户没有动用储蓄卡里的资金,那么银行仍旧会按照活期储蓄的利率付息给储户。这对储户就造成了浪费。所以,现在有的银行就推出了“智能存款”或者是储蓄的“靠档计息”。当一位储户完成银行储蓄以后,如果期间有两三年的时间未动用里面的资金,那么就可以执行靠档计息,按照附近时间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显然,这种方式对时常忘记自己银行卡里有多少钱的储户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能减少资金利息收入的损失。

2、如果时常忘记储蓄卡里的资金,可以做滚动储蓄或者是滚动理财。也就是做定期存款,期限到了以后,如果没有提前解约,会自动滚动储蓄或理财。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资金的利息收入,就算是资金忘记了,也不碍事,只要未来想起来了,对资金的理财收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卡里几十万元的资金,放在银行里资金不会越来越少,毕竟活期年化利率为0.35%,而不是为负数。如果向日本、欧洲等地区,实行的是负利率,存钱还需要向银行支付利息。在我国,就算是活期利率也是为正的。

当然,几十万的资金只有活期利率肯定对利息收入有损失,可以做“智能存款”或者滚存定期、理财的方式降低利息收入损失。


厚金说


储户一张储蓄卡当中有几十万存款,即便是储户十几年不对这张卡进行任何操作,该银行储户卡当中的存款也不会越来越少,反而是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说该储蓄卡当中的存款,不会越来越少反而是会越来越多哪?

因为储户不管是选择银行存款还是存折或存单存款,均是分为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两种,储户存款如果没有办理定期存款,存款达到一个季度后,银行是会自动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结息一次,如果办理了定期存款那么自然也就是按照相应期限存款利率计息并付息。

一:如果储户十几年前因为某些原因在该银行存款几十万还没有来的急办理定期存款,而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该储户几十万元存款在该银行活期账户当中存款几十年,几十年以后该储户去银行取款的时候,银行卡中存款不少反而还会多出一部分利息,因为该笔存款是会按照该银行所执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并付息,所以说该存款不会越来越少。

二:如果该储户这笔存款办理了某期限定期存款,到期后储户因为某些原因造成,该笔存款几十年后才知道自己还拥有这笔存款,这笔存款同样是会按照活期存款利率来计息并付息的,应为即便办理了银行某期限定期存款,到期后没有去银行取现或转出,该笔存款均是会自动转到活期存款当中,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并付息,所以说该笔存款不会越来越少。

三:如果该储蓄选择的是大额存单,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大额存单到期后没有支取或进行任何操作,十几年后储户想起来在该银行还有几十万元存款,这时候储户去银行取款的时候,这几十万元存款不会变少反而也是会增加的,因为大额存单到期后即超市储户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也是会自动回到当初认购大额存单储蓄账户当中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并付息。所以说该笔存款不会越来越少。

四:如果储户当时办理了定期存款,又选择了定期存款到期后自动转存,那么这笔存款即便是几十年无任何操作,均是会按照当时储蓄选择的转存方式一直计息并付息,自然也不会越来越少。

储蓄卡长期不用有哪些扣费项目?

如果该储户在该银行有多张储蓄卡,并非唯一一张储蓄卡,那么银行每年是会收取10元年费,如果开通了手机短信提醒的情况下每月会扣2元短信服务费,小额管理费在存款大于300元以上均是不收小额管理费,存款低于300元是那个季度收取3元服务费(储户持有单家银行银行卡一张的情况下大多数银行均是不收取年费与小额管理费,持有单家银行多张银行卡才会正常收取这些费用)。

是否会被他人挪用存款

这一点不可排除,不过发生这类情况的概率极低,为何说发生此类事件的概率极低,其主要也是因为在没有储户在场的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是无法查询到,该储户的储蓄账户是否进行过操作,银行工作人员自然也就无法得知哪位储户存款长期没有进行过任何操作,能查询到这类信息的只有总行,经过多人权限后才可以查询(属于银行机密信息)所以说被他人挪用几乎不可能,自然也就不会越来越少。

友情提示: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在银行办理了定期存款或活期存款与理财产品的时候,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建议储户告知家人在某银行有存款,以免造成损失。


综上:一张储蓄卡当中存款几十万,即便是几十年不对这张储蓄卡进行任何操作,银行卡当中的存款也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越来越多。因为不管是储户当时是否办理了定期存款自动转存,或通知存款以及定期存款到期后,长时间不使用的存款均是会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并付息,所以说存款不会越来越少,反而是会越来越多。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全部分享与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点赞关注」哪方面有遗漏留言评论交流。21:23

福星卡汇


首先,钱放在储蓄卡里是有利息的,一般储蓄卡都按照活期利息算,以十万为例,存10年的利息就是100000×0.35%×10=3500元,年费10元,扣去还有3400元。这样看,钱额只多不少。



但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看,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比如十年前,你可以在三四线城市买个小房子,但现在只能买一个厕所了。如此看,钱的价值缩水了。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将钱放在储蓄卡里,十几年不去理会,除非现在的一些老头、老太太,体弱多病,以备不时之需,突然某一天不在了,儿女发现有个卡,去银行一查,十几万而且十几年没动过了,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理财还是非常重要的,10万元钱,如果放在余额宝里,按照年收益3%计算,每年可以拿到3000元钱,十年就可以拿到30000多块钱,可见与放在储蓄卡里的差距近十倍。不经意间,不会理财钱就悄然流失了。当然,除了日常使用的钱和备用的钱放在余额宝,10万元都放在余额宝里不动也可惜了,可以在支付宝里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如基金、黄金等。控制好风险,合理搭配组合,收益远大于余额宝。



有的人会遇到钱变少的情况,应该属于个例了,钱长时间不动,某些不良银行柜员挪用、销户。坤鹏论有个同学的哥哥就是因为挪用银行里的钱炒股被发现,最后开除了。


坤鹏论


一张卡把几十万放在银行里不动用,也不进行任何操作的话,存款是不会越来越少的,钱只会越来越少多,毕竟就算是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也不可能是越来越少,只是涨得比较少。法律规定银行“存款自由,存款有息”。



当然,银行每年也是需要手续费的,但手续费真的是比较少,反正我都感受不到服务费的存在,所以这部分费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从金额上看,银行的存款是越来越大,但并不意味着实际上的钱会越来越多,现实中还有通货膨胀的存在,名义货币并不等同于实际货币。如果把几十万一直放在银行里当活期存款存着,可能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那样存在银行的钱实际上就是在贬值,这也是很多人现在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的重要原因。而且会增加机会成本,可能就会放弃原有的收益,把钱存在银行里十几年不动其实是一种不明智的理财方式。



总而言之,如果有几十万的闲置资金都放在银行里不管,这真不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有闲钱应该好好理财,用钱生出更多的才是合理的做法

打字不易,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吧!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评论,我会及时回复。请关注我,持续为你带来更多理财文章。


财经一小时


当然不会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多。

但这只是数字上的体现,考虑到通货膨胀和每年经济的增长,事实上这几十万的价值一定是缩水的,十年前的几十万和现在的几十万,显然不是缩水很多。

有谁会把几十万一直放在储蓄卡,十几年不进行任何操作呢?一种情况是忘了;一种是存了定期利滚利。

忘了的人,大概是土豪,财大气粗,有这笔钱没这笔钱对他没什么影响。

存了定期利滚利的人,是最保守的理财,不管怎么样每年都有利息收入。只不过最保守的理财也是最愚蠢的理财,因为财富的增长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不过,要是遇到通货紧缩,经济负增长呢?这种情况肯定也有可能,只不过一遇到这种情况,政府就会有各种刺激经济发展的举措,要不社会会乱的,因为大家都看不到明天。

当然,相信现实中没人会十几年对几十万的存款不做任何操作,毕竟是几十万,不是几十块。

所以,对这种问题笑一笑就可以,不必当真,也不必骂对方钱多人傻。


私大叔


如果按4%的利率算,十五六年不操作的话,当你再来看这张卡,你会发现翻倍了,爽不爽,惊喜不惊喜?

储蓄卡里面的钱可以是活期,也可以是定期,几十年不操作,为嘛不刚开始办理定期呢?定期满期之后,银行自动再滚一年定期,利率按最新的操作,目前的基准利率1.5%,滚个十几年也办不了倍,但至少可以比存活期划算多了。活期几十万一年也就一两千利息,十几年也就多几万块钱。

但是稍微操作一下,比如买指数基金,不会因为哪个上市公司完蛋而亏损,稳健分享国家发展红利,十几年翻两三倍的概率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十几年用不到的钱,担心放银行卡里会少了,试问那个数不少又能怎样呢?十几年后的几十万购买力能跟现在比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