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是否还在看纸质书籍?

用户5476258046


山无棱、天地合,我也不会放弃读纸质书。

这是流传了几千年,扎根于我们血液中的知识印记。不管未来电子书如何发展,它都不能取代纸质书。也不可能有人一本纸质书都不看,只看电子书。

01

纸质书有长久的历史

如果按照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间来计算,纸或纸质出版物已经有将近2000年的时间了。
纸或者书也开始普及起来,至少,不用向以前那样出门带竹简,结果还写不了多少字。

从此,读书就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特别是读纸质书,是每个上学的人都要看的。

02

我尝试过不读纸质书,但臣妾做不到啊~

我读纸质书最疯狂的时候,曾经一度囤书几百本,光书架就塞了整整两个。
突然,有一天看了《断舍离》这本书,开始决心放弃纸质书。将我几年收集到的纸质书,我都卖了。
刚开始我还留了几十本经典的好书,结果去年我还是都卖了,一本不剩。
此后,我开始主要看电子书,凡是有电子版的书,我都不会看纸质书。

客观来说,是方便了很多,至少不用下单买书、找地方放书了。直接下载好电子版看就好了。

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样的读书,少点“读书的味道”。因为在屏幕上看书,感觉和看普通的文章、看视频没什么区别。
它会降低你的读书体验,让你读书时也会降低专注力,导致读完后很容易感觉自己什么都没读。
所以,今年以来,我又开始加大了纸质书的读书比例,纸质书和电子书一起看,但两者都不会放弃。
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欢迎【关注】,一起读书、写作、赚钱!

在下千城


愿意啊!去年我入手了亚马逊的kindle,虽然经常用电子书看书,但是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看纸质书,因为看纸质书更有真实感。能够在书上写写画画。

前段时间我用kindle读完了《极简主义》,但是还是在某宝上去拍了纸质书再读一次。

我现在在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Excel我的学习日记


依旧在看,之前“微信读书”很火的时候,在“微信读书”上跟风,读了一段时间,当时还有好友排名,读的十分起劲,坐地铁也读,等车也读,上厕所也读。好像一切能被我利用的时间我都利用起来读书了,但是最后我发现一个问题,书是读了,但并有走心。至此又回归到了纸质书的读书模式中。

依旧在读纸质书的原因

1、纸质书可以做笔记,虽然现在有ipad的电子工具,但我还是喜欢在纸质书上写写画画,好像这样读的更走心、更深入。并且,在你第二次拿起这根本书可能对之前的笔记有了新的解读,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2、读纸质书更有成就感,我特别喜欢将书摞成一摞,等你读完的书摞成高高的一摞或者摆满整整一面强的书架时,真是满满的成就感,这能更好的激励你去读更多的书。

3、读纸质书的效率更高,读电子书可能在任何碎片的时间、空间都可以,但这种碎片化的东西往往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外界的影响对你读书的效率是一种很大的干扰,远比不上你坐在书桌前或者去图书馆读一本书的效率。

4、读纸质书更加有仪式感,坐在书桌前打开一本纸质书,我总感觉这好像瑜伽中的冥想,是一种静心的过程。有时间读书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静心和释放自我的过程。

所以我依旧喜欢读纸质书,可能这要花费我不少的金钱,但我觉得这很值得。当然,也并不是电子书就不好,只是我更喜欢纸质书的阅读习惯。


夜晚,华灯初上,在一束灯光下,静静的读书,也算是在这喧闹的时间中洗涤心灵。


苏晓说


我一直都在看纸质书籍。我在家里都藏了很多这种书籍和杂志,我在家里一般都是纸质的书,在路上或者在其他地方我就看电子书,电子书打开手机就可以看了,方便。

纸质书籍就保存不好,很容易腐烂戓给老鼠、蟑螂咬烂。我还有个习惯,就是把书分门别类以,还会把几个喜欢的书的文章剪下来,拿本了粘贴保存好。

把门文章分门归类。一个本子一类。


咏春与太极


我一直在看纸质书籍。


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我也曾动摇过,尝试着去读电子书。但是,最终还是更喜欢读纸质书。

于我而言,读纸质书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纸质书有质感,一页一页翻下去,能增强自己的阅读体验;

第二,可以详细做读书笔记。虽然现在的电子书也有做笔记的功能,但是我更喜欢在书上贴签,用笔写下自己当时的想法。这样读到的内容,印象会更深刻。

第三,纸质书可以随意往前翻,往后翻。我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读到自己不是很理解的内容时,喜欢往前翻。虽然电子书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翻起来并不方面。而且我每次读一本新书的时候,喜欢从头到尾随便翻一番。纸质书的话,翻起来就特别方便,电子书的话就比较难一点。

第四,我喜欢收藏纸质书。收藏纸质书,跟把电子书放在书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收藏一本好书,好像得到一个宝物一样。

第五,纸质书可以送人。朋友生日或者一些参加活动,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的时候,我都会选择送书。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踩雷。但是纸质书的话就不太方便送,除非你送人家一个电子阅读器,并给人家充会员。这就太麻烦了。

第六,从舒适度上来说,纸质书在灯光的作用下,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而电子书,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想睡觉。

第七,能够让人静下心来。

第八,喜欢书的“体香”

当然,这并不是说读电子书不好,电子书也有很多优点,例如方便携带、环保等。只是从个人角度而言,比较倾向于读纸质书。如果是出远门的话,一般还是会选择带电子阅读器,读电子书。


王小维Vian


家中有藏书,但和一些读书大咖相比起来量非常少。大学毕业10年,我是从今年5月份入驻头条以后开始自发看书的,现在平台已经给自动开通了原创、加了黄V、成为了文化领域优质创作者。在这里要感谢头条,感谢我看过的这几十本书。



喜欢读纸质书有三个原因

第一,纸质书籍比电子书更有手感。一本书捧在手里沉甸甸的,一页一页翻阅感觉自己也是个有书香气的文化人呢!

第二,纸质书籍做笔记更方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的时候喜欢随手拿着笔勾勾画画,有感触的地方还可以写下自己的小联想和观点。这一点,纸质书比电子书更有优势。

第三,电子书虽然便捷,但它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电。手机没电了,书看不成。Kindle没电了,书看不成。纸质的就不一样了,随时随地不需要其他凭借都能满足读书的需要。



最近阅读过的书目

有人喜欢读历史,有人喜欢读唐诗宋词,我最喜欢的是文学名著小说这一挂。

最近读的书有下面几本: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一个爱你爱到死,死了也不能停止爱你的故事;

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和《雾都孤儿》,一本告诉你努力去做一个好人才是天底下最美丽的故事的书;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一个男人化解中年危机,抛开世俗眼光,狂热追梦的故事。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读书的大队伍里面,书里的世界可比综艺、影视剧好看的多呢!


书影生香


曾经,我很喜欢买书,有时候在书店看到一本喜欢的书,总是会忍不住上淘宝将它买下。但买回去之后,能够从头看到尾的书没有几本。简单的说,我就是属于那种买书不看的人。

原本也觉得没有什么,直到搬家的时候,看着这些厚重的书,突然觉得压力山大。书架上那些形形色色的书,经常提醒我,曾经的自己是多么冲动。



后来有一段时间,渐渐地就不买书了,改为看电子版书籍,但电子版的看久了,又会觉得视觉疲劳。

我似乎更喜欢那种翻阅书籍的感觉,纸质的书籍,总是带着淡淡的墨香,我喜欢这种感觉。

当然,更重要的是,看纸质书籍,做起笔记来也会更加方便,夹个书签,写写批注,都让我觉得阅读起来更有效率。至少,下一次再阅读同一本书时,目的性比较明确,不会像大海捞针似的苦苦找寻。



介于以上种种原因,我现在依然会选择阅读纸质书籍,只是现在很少买书了。

我回到最原始的做法——借书。

因为借来的书,两个月后必须归还,有了紧迫性,我才能用最快的速度阅读,我不仅不再拖延,而且格外珍惜阅读的每一分钟。


寻韵


会,去年因为图省事儿买了个kindle,后来用了不到俩月就闲置了,因为纸质书看着更有感觉。

不过纸质书也有缺点,不会发光,假期在家被我妈逼早睡更适合假期生活,方便我妈逼我早睡的时候,只能趴在被窝偷偷看电子书。


寝室最靓的崽


我一直在看纸质的书籍。前一段时间流行的电子书,自己也下载了读书软件,但是电子书的阅读感觉比纸质书差的很远,纸质书籍阅读感更好。



读书大约有十年了。真正认真读书,应该是五年以前。那时候工作遇到挫折,也比较迷茫,读书给我带来了更好的见识,也让自己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印象比较深的是唐浩明的《曾国藩》,这是一部上中下三册的图书,自己大约看了三个月。书中曾国藩的一生波澜壮阔,他对困难、对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也想到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并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到现在为止,家中的图书约有2000多册,很惭愧,有的图书买来并不是全部都能看完,但还是愿意乐此不彼的去购买图书,买书和藏书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当看到他们心里便踏实了起来,心里更阳光了起来,也更加有自信和底气。



自己看书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毕竟白天上班没有时间。晚上夜深人静时手捧一本书,泡上一杯茶,便是最好的时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冬天在看《水浒传》,窗外正好下着大雪,很应景,坐在热地板上,读到林冲风雪山神庙那一段,对林冲的境遇深感不平,深感人生之艰。

自己看书最喜欢看的是历史、国学、商业三个领域的书籍。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传承,优秀又经典。《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孟子》、《孙子兵法》、《传习录》等书籍囊括了古人的智慧,让我们读后受益匪浅。老子、孔子、王阳明、孟子、孙子,一个个闪亮而又伟大的名字不断在我们眼前浮现,这是历史的传承,这是文化的传播,这是一代又一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应该不断的读经典,通过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内涵。



同时有很多好的商业书籍值得一看。像这一段时间正在读的吴军博士的《见识》《态度》《格局》系列人生进阶丛书。写的非常好,从人生到工作,到将来的目标都勾勒的非常清楚,让人自己看了以后有新的见识,能够更好的扩大自己的格局,从而规划自己的人生。



每个读书人都有一个读书梦,每个读书人都希望有自己的藏书,甚至有一座图书馆。书籍不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提升自己最好的孵化剂。纸质书无论何时仍是最好的书籍阅读方式,它特有的书香,它独特的存在感,远远是其他的读书方式不能比拟的。让我们多读纸质书,提升自己,丰富人生。


大志读书


看纸质书。感觉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大约三年前,一个文友在微信读书里送给我一本书,我点开,安装了,就开始看了起来。

渐渐地,我知道,在微信读书里看半个小时可有一分币。积累了分币可以在里面买书。就这样给我节约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以前我也经常买书。但常常纠结买什么书好,比如一个作者出了几本书,有时,我无法确定哪一本书是我喜欢的。

还有,在图书馆里借书,每次去图书馆都要安排一个整时间,要等车坐车,到那里还要去找。借回来有时候工作忙,担心看不完。

有一次,就出现过这样的事,因为那段时间人在外面忙事情,书没看完,后来就交了罚款。

微信读书我也推荐给很多网友。一开始他们担心看电子书对视力不好,其实,看电子书有诀窍。微信读书就是,可以调字的大小,可以调背景色,还可以调明暗度。

一般情况下,看书的时候时间长了我会调背景色。在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的背景色看书可能对视力好一点吧,这是我的理解。

看电子书还有很多好处,它可以碎片化阅读。比如,上班路上,等车、坐车都可以看一会儿,睡觉之前可以看,也可以听,很方便。

如果看到喜欢的句子、图片,可以顺手抓图,微信读书也可以复制粘贴评论里。这样便于保存,可以随时翻看,也可以有时间时摘录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