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癌症轉移一定會死嗎?

kuicheng


癌症之所以難治癒是因為其癌細胞的不斷複製以及轉移,癌症本身就是全身疾病的局部性表現,手術通過去除局部的癌瘤組織可以緩解或者治療初期的癌症患者。



但是這個需要分情況,惡性程度和轉移程度低的腫瘤在切除之後很少發生轉移或復發,對於已經轉移的腫瘤,目前常見的方法還是化療或保守治療,化療是對癌細胞最直接的治療方法。

但是,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免疫細胞造成損傷,併產生一定程度的化療副作用。

對於延長生命和殺死癌細胞的長遠角度看是利大於弊的,對於已經發生轉移的人,延長壽命的最有用的方法還是放化療。

但是僅僅是用於緩解病情,在轉移後通過常規治療的病理雖然存在但是很少,幾乎不可能,但如果規範治療,調養身體,延續壽命是可以的。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化療雖然副作用大,但是治療效果很好,所以癌症就算轉移了也不一定就會死,可以配合中醫中藥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改善生活質量,對於治療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KK健康


你好,作為一名醫生,我見過不計其數的腫瘤患者,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髮展,患者存活的時間不斷延長,出現腫瘤遠處轉移的患者也越來越多了。癌症轉移就一定會死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並不是這樣的,我來分享一個小例子,是我曾經治療過的一個患者。

這個患者是一位70歲的老人,60歲的時候診斷結腸癌,做了結腸癌根治術,當時有一個淋巴結轉移,術後化療了6次。然後,一直定期複查,4年後,也就是64歲的時候,發現肝臟有一個4cm左右的轉移灶,又做了一次肝轉移瘤切除術,術後又化療了6次。然後,2年後,又發現左肺上面有一個小的轉移灶,大小約1.5cm大小,又做了肺轉移灶射頻消融治療。1年後,再次發現肝臟又長出來兩個小的轉移灶,分別是2cm和1cm大小,又做了肝臟轉移瘤的射頻消融治療,然後又給了靶向治療。目前,規律的複查中,沒有發現新的轉移灶。這個患者腫瘤轉移了三次,但是病魔沒有打垮他,現在還活的好好的。

腫瘤轉移有一個特點,就是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感覺,早期發現轉移灶,早期處理,是有可能獲得長期生存的。總體來說,如果腫瘤轉移灶能夠手術切除或者用射頻消融等手段,將腫瘤細胞殺滅,是完全有可能獲得長期生存,甚至治癒的。

如果腫瘤是全身廣泛轉移,肝,肺,腦,骨等臟器多發的轉移,一般是很難治癒的,通過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能夠顯著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為什麼腫瘤容易出現轉移?

腫瘤出現復發和轉移的理論有很多,其中有一個比較熱門的理論是腫瘤幹細胞理論。腫瘤幹細胞對放化療耐藥,很難被殺死,潛伏在人的身體裡面,當你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腫瘤幹細胞重新開始增殖和分化,從而出現腫瘤復發和轉移。所以,術後一定要堅持定期複查,早點發現轉移灶,早點消滅它,這樣就有可能治癒啦。


普外科曾醫生


癌症發生轉移,說明癌症到了晚期。在很多人眼裡,癌症到了晚期出現轉移就是被判死刑了,其實不是如此,癌轉移分幾種情況,而且,有兩種情況是可以治癒的,即使不能治癒,晚期患者也有機會長期帶瘤生存。

1、局部淋巴結轉移

如果癌細胞只是區域淋巴結轉移,並不算晚期病變,只能說是癌症的中期,做手術時,清掃周圍淋巴結,再加上放化療、靶向治療,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癒獲得長期生存的。

2、單發遠端器官轉移

出現遠端器官轉移,就屬於四期癌症,如果是單個器官轉移,而且轉移灶數目較少,能夠完全切除或者通過新輔助放化療後,轉移病灶縮小,有機會切除。像大腸癌出現肝轉移,但沒有出現其他轉移,而且轉移灶數目有限,就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再聯合化療、靶向治療,是有可能治癒獲得長期生存的。患者不要輕言放棄。

如何實現腫瘤病人帶瘤長期生存 ?

200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確認硒是抑癌劑,這是美國政府對硒能抑癌的正式醫學聲明。有科學家給癌症患者補硒,使癌症死亡率下降了50%。

腫瘤專家建議結合禾存有機硒給腫瘤病人。大量研究顯示,硒是腫瘤強有力的抑制劑,補硒可以降低腫瘤的發病率。近幾十年的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學者們公認硒能顯著的預防和抑制腫瘤的發生、發展、播散及復發。目前許多學者認為硒不僅在癌症預防上有效,而且也能作為化療輔佐藥。減輕化療藥物毒副作用。

研究還發現癌症患者血硒活性均低於正常人。所以腫瘤專家建議給腫瘤病人補充禾存硒,癌症患者如果血硒水平明顯降低,往往說明癌細胞轉移、惡性程度高以及生存期短的可能性。相反,血硒降得不多,則說明癌僅發生在局部,轉移率及複發率低.

3、多器官多部位轉移

如果癌細胞已經轉移至全身各處,這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癌症晚期,根治幾率很低,治療的主要目的就是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命質量。雖然有很少的患者通過系統規範治療消失的,這種情況比中彩票還難。對晚期患者來說,如果經過系統規範治療,腫瘤縮小,病情得到抑制,可以和普通人一樣生活,帶瘤生存,就非常地幸運了。

總的來說,癌症發生轉移,還是有機會根治的,即使不能根治,通過治療減輕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質量也是必須的。希望醫學界能夠儘早完全攻克癌症,讓人類不再受癌症困擾.


青青養生堂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醫生。癌症的可怕之處在於復發和轉移,不僅破壞原發部分的器官組織,還可以到處轉移破壞全身各個器官的功能,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但是癌症轉移了就一定會死嗎?沒有癌症的正常人,每個人都逃不過死的宿命。癌症轉移的人也會死,但是不一定馬上會死。這個問題是想說癌症轉移是不是馬上會死。癌症轉移了生存期到底有多長?每個人都不一樣,跟癌症的分期、病理類型以及治療方式有關。

今天上班心情很壓抑,因為一早上寫的都是癌症的病例,有初診發現肺癌的,有肝癌肺癌治療後複查的。每天這樣的工作似乎習以為常,但是心情還是很低落。有讀者留言問我怕不怕,說實話,沒有人不怕。因為早期癌症沒有症狀,無論多麼小心,以後都有可能中招。

但是癌症也並沒有到談癌色變的程度,早期肺癌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治癒。中晚期的癌症很難根治。到了轉移,就一定會馬上死亡嗎?並不見得。

癌症轉移生存期與多個因素有關

1.癌症分期

癌症轉移了,也要看轉移的程度,如果只是單發的轉移,配合治療治療可以消失。昨天還看到一個病例拍了圖片跟大家分享一下。65歲女性,16年7月發現的肺癌,當時已經伴發肺門和縱隔淋巴結多發轉移,還有腦的兩個轉移灶,如下圖。


這兩年一直用靶向藥物治療,昨天來複查,肺的病灶只是殘留一點纖維條索樣瘢痕,如下圖。如果不看前面的片子的話,還不知道以前這裡有個肺癌。腦子的病灶也幾乎消失了。癌症轉移了,經過治療後,兩年半的時候,等來的是好消息。當然並不能說可以高枕無憂了,還要繼續配合治療。

肺癌腦轉移治療兩年半後,完全消失,不得不佩服靶向藥物的力量。

但是如果發現得晚,轉移的病灶非常大,非常大,到處侵犯器官,導致衰竭,那麼生存期就會短很多。今天寫了一個肝癌伴多發轉移的病例,44歲,肝癌治療後複查,腹腔和肺非常多的轉移,以下就是他的肺圖片,這麼多的轉移,把一葉的肺都壓沒了,這樣的癌症轉移,生存期肯定短很多。



2.癌症病理類型

生存期跟癌症的病理類型也有很大關係,比如肺小細胞肺癌對化療敏感,即使多發轉移了,化療後也可以消退很多,生存期延長。比如全身的淋巴瘤,化療後也可以達到完全消退的狀態。再比如鼻咽癌伴發淋巴結轉移,放療後,也很多可以達到完全治癒。癌症的病理類型和治療方式非常重要,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治療手段。即使同是肺癌,也有不同類型,治療過程也不一樣。

癌症多發轉移,如果轉移程度不重,可以積極配合治療。如果放任癌症不管,生存期肯定比積極治療的要短,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轉移很多,已經導致器官衰竭,臨床上治療已經沒有意義了,那麼請給予他多一點陪伴和關懷。

每個人都逃不過死亡的宿命,人一定會死,癌症轉移的人也一定會死,但是並不是馬上會死。


小影大夫


癌症轉移的途徑有哪幾種?瞭解清楚再治療


這個問題一定要具體分析


1、直接侵潤直接侵潤即是指腫瘤細胞直接侵入周圍臨近組織,從而引起腫瘤的增大和擴散。這種情況往往難以手術或者需要聯合臟器切除,因而在臨床工作中對局部組織受累情況的評估也是非常重要的。2、血行轉移腫瘤細胞侵入了血管中,會隨著血液循環快速轉移到距原發灶較遠的器官,進而生根發芽,生成新的腫瘤轉移灶,進而引起相應的危害。


3、淋巴轉移與血行轉移相似,腫瘤細胞也可通過進入淋巴循環而發生轉移,在臨床上這種情況其實更為常見,主要表現為區域淋巴結的受累,偶爾也會出現遠處淋巴結構的轉移。4、種植轉移顧名思義,種植轉移是指某些腫瘤細胞能夠像種子一樣,播撒在哪裡就在哪裡生根發芽,形成一個轉移病灶。這種轉移方式主要發生於胸腹腔內的腫瘤,這些腫瘤會突破臟器,在胸膜、腹膜、心包等處播散,並常常形成“滿天星”樣的瀰漫轉移。

如何抑制癌細胞生長擴散,延遲病人生存期?對於腫瘤病人,臨床醫生建議結合今抗刺果番,今抗刺果番被俗稱為“癌症殺手”。今抗刺果番是天然有效提取物,刺果番具有發展為天然抗癌藥的潛力,在南美和非洲等地,刺果番己經被用作抗癌藥物來治療癌症和腫瘤。有許多研究表明刺果番荔枝具有抗癌效應:託雷斯研究表明今抗刺果番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及轉移,體外實驗發現該提取物能使得癌細胞發生凋亡,在小鼠模型研究中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許多腫瘤學家正傾向於將癌症治療與自然療法今抗刺果番結合起來,以防止癌症復發。今抗刺果番被認為是繼紫杉醇後的又一個有前途的、天然來源的抗腫瘤化合物


用戶111261368240


這個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癌症轉移不一定會死。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大部分癌症轉移治癒率極低極低,只有滿足特定情況的轉移癌才追求根治。

舉例一

我治療過一個骨肉瘤的患者,在診斷為骨肉瘤的時候已經發生了肺部轉移,但是這個患者有個比較好地方,就是原發腫瘤並不大,PETCT發現肺部的轉移灶是個孤立轉移灶,並且可通過手術切除。

我們便聯合胸外科同時進行手術。手術比較順利,術後恢復也好,做了6個療程的化療。現在術後6年了,定期來複查,並沒有發現腫瘤有復發和新的轉移灶,這個患者我們便認為是臨床治癒了。雖然,這個病人有其特殊性,但是也可以說明一個事實就是癌症轉移並不一定會死。

舉例二

另外就是,早期胃癌也可以獲得治癒,部分早期胃癌可伴有淋巴轉移,但是原發癌仍然侷限於黏膜層和黏膜下層。通常進行根治手術和淋巴清掃,以及接受規範的化療,同樣有很多患者獲得治癒的。

總結

其實,在醫學上並沒有那麼絕對的事情,雖然大部分發生轉移的預後不好,長則幾年,短則幾個月就被死神帶走,但是也有部分特殊的病人是可以逃離死神的召喚的。你可以認為這是運氣,而我覺得應該是運氣和現代醫療技術的結合。


骨腫瘤科張餘醫生


我是非藥物療法創始人,癌症轉移一定會死麼?不一定了,其實癌症轉移了還活下來超過10年以上的也不少。

但是癌症轉移所代表的是,癌症已經進入晚期,癌症晚期進行放化療和手術的話,估計能活下來的一定很少很少了,不知道中國有沒有這個晚期癌症多次放化療與手術後存活5年以上的比例。我估計會非常少,大部分癌症晚期病人能存活下來的,應該是以保守療法為主的,也就是沒有經過放化療與手術治療的。

我一直在呼籲,針對癌症病人使用放療化療手術等對抗療法是錯誤的,希望有一個城市能能站出來試點一下,禁止對癌症病人使用放療化療手術等對抗療法,我可以確保這個城市癌症病人的死亡率下降40%以上。


非藥物系統療法創始人


癌症一旦發生轉移,大多數就沒有根治機會了,如果轉移發生在重要器官,會降低生存期。

攻克癌症,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

最理想的狀態是空氣清新,生活健康,人人都不得癌症,就像人類攻克天花一樣!

但這並不現實!

退一步,比較理想的狀態是通過健康體檢,讓所有的癌症都能早期發現!

癌症早期發現,大多數可以治癒!

癌症發生轉移,就一定會短期死亡嗎?

不一定!

如果是一些沒有特效治療手段的癌症,發生了廣泛轉移,一般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死亡。

比如下面這位患者小細胞肺癌廣泛肝轉移,對放化療不敏感,整個肝臟長滿了轉移瘤,生存期就很短了:

但下面幾種情況,即使發生了轉移,仍然有很長的生存期:


1.得益於醫學進步,很多發生轉移的癌症,依然有根治機會。

比如常見的結腸癌孤立性肺轉移,可以手術切除原發灶和轉移灶,配合術後化療,依然有根治可能。

相對來說,孤立性轉移的治療效果更好!多發轉移通常只能選擇保守治療,只有少數例外。

下圖這位年輕的女士,絨毛膜上皮癌,多發肺轉移,咯血:



慶幸的是絨癌對化療敏感,這位病人最終痊癒出院。

2.癌症發生轉移,也有機會長期無症狀生存

在提倡精準醫療以來,癌症病人推崇精準的個體化醫療,方案更加優化,更有針對性,比如精準放療,靶向治療等。

上圖,這位樂觀的老太太乳腺癌根治術後7年,發生胸骨轉移,通過放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今年已經是轉移後第9年了,沒有復發徵象。

乳腺癌跟別的癌症不同,通常需要終身隨訪觀察,據文獻報道,有乳腺癌術後23年依然發生轉移的病人。🙏

總的來說,只要有敏感的治療手段,即使癌症發生轉移,依然有機會長期生存。

另外,病人的主觀意志也很重要!調整樂觀情緒,加強營養,合理鍛鍊,配合治療,現在癌症治療進步很快,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不斷更新迭代,相信不遠的將來,藥物價格會更低,品種會更多!治癒希望也會更大!🙏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歡迎關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癌症是西醫的名詞,西醫治不好的,不一定就是中醫治不好,比如林丹可以拿羽毛球世界冠軍你不一定行的道理,我賺不到一個億,不等於別人也賺不到,西醫治不好的疾病叫cancer,翻譯成中文就是癌症。也就是說,癌症是西醫治不好的疾病,西醫治不好的疾病,不等於別人也治不好,你沒有搞懂這個概念。也許你永遠都理解不了這個意思吧。

癌症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疾病的名稱。西醫給一萬多種疾病起了名,可是,西醫能夠最多可以用抗生素治好細菌感染部分的疾病,其它的疾病都是西醫治不好的疾病也就是cancer

cancer其實也有腫瘤的意思,但是,cancer並不僅僅只是代表腫瘤。因為,腫瘤是西醫眼裡的【頑疾】【痼疾】【頑症】【絕症】【不治之症】,所以,cancer其實除了代表腫瘤之外,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西醫治不好的疾病】,因為腫瘤也是西醫治不好的疾病,所以,腫瘤也是cancer。cancer癌症是一大票疾病的集合名詞,諸如三高灰指甲痔瘡白血病尿毒症啥的內科急性慢性疾病都是西醫治不好的疾病cancer

~腫瘤也是cancer,不過,腫瘤就是一種具體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的實在的疾病。西醫治療腫瘤的辦法就只有一個【切除術】,可是,腫瘤其實就是你的人體已經是一個可以長出腫瘤來的人體了,所以,即使你將腫瘤切除了,腫瘤還是會再次長出來的。在原來的位置長出來的,叫【腫瘤復發】,在別的地方長出來的,叫【轉移】,長得渾身都是的叫【擴散】

~【長不長腫瘤人也是會死的】

~【因為現代醫學只是控制醫學,也就是控制疾病的症狀與指標的,所以,cancer就分成了[可以控制住的cancer]良性cancer暫時不會危及生命安全,與西醫控制不住的cancer惡性cancer會急劇惡化危及生命安全兩種】


太素老道


出現腫瘤轉移,便意味著患者的腫瘤已經進入了中晚期。早期的腫瘤在生長到一定程度後,便幾乎不可避免地會通過多種途徑,將癌細胞播散到周圍淋巴結、較遠處的淋巴結,或是其他器官。這些癌細胞會很快在適合的部位種植,“另起爐灶”逐漸增長,從而帶來各種症狀。除了常見的在發現腫瘤之後查出轉移灶以外,有部分患者,在發現被證實(例如有組織病理學證據)的轉移灶時,可能找不到原發病灶,也就是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癌。雖然癌症的研究、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晚期出現了轉移的患者,想要治癒仍然很難。並且,90%與癌症相關的死亡都是由轉移性疾病而非原發性腫瘤引起的。

腫瘤細胞“長成“致死性轉移腫瘤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1、必須具有腫瘤的再啟動能力。這可能依賴於上皮—間質轉化過程的激活和腫瘤細胞的幹細胞特性。休眠的腫瘤細胞也會表現出關鍵的幹細胞特性,幫助最終形成轉移性群落。

2、必須具有適應遠處器官組織的能力。

19世紀後期,英國醫生佩吉特提出“種子和土壤”的假說來形容腫瘤細胞的轉移。“種子”必須適應遠處組織的生長條件,才能穩健增殖。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更容易發生骨轉移,意味著這些類型的腫瘤細胞更適合在骨組織中生長,通常被稱為促骨癒合轉移。

此外,當休眠的腫瘤細胞能夠成功適應“陌生“環境而甦醒時,也可能發生轉移,但形成轉移的效率非常低。

3、必須具有適應遠處“生態”環境的能力。

轉移生長的許多階段,腫瘤細胞都需要適應新的“生態”環境以及與各種基質細胞相互作用(包括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以及先天和適應性免疫系統)來逃避免疫系統的殺傷並自我生長。 在一些情況下,轉移生態位的形成可能實際上早於腫瘤細胞的到達,即所謂的轉移前生態位。

目前除了手術外,對於轉移腫瘤的治療策略與相應原發腫瘤的治療策略基本相同。但轉移腫瘤在克隆結構和生物學方面可能與原發腫瘤完全不同。以乳腺癌為例,乳腺癌轉移的主要途徑是淋巴和血行。有研究顯示多達36%的乳腺癌患者(分期I-III)骨髓裡都可以找到微轉移灶,而這部分病人在未來發展大體轉移的概率遠遠大於沒有發現微轉移灶的乳腺癌患者。很多微轉移灶在化療或放療之後仍然存在,幾乎目前所有的細胞毒性療法都會優先殺死增殖細胞,而不是那些已經退出活躍細胞週期的細胞,使得休眠的腫瘤細胞可以長期存在並最終形成轉移性復發的前體。

雖然腫瘤轉移很可怕,但是有些腫瘤對化療等積極治療有著極好的反應,倘若患者能耐受高強度的根治性治療,往往可以治癒,例如滋養細胞腫瘤,如絨毛膜癌,在聯合化療下生存率可突破80%,肺轉移患者化療後只有4.2%的患者復發,其他器官(如腦、肝)轉移的患者化療後也只有9.1%的患者復發,還有霍奇金淋巴瘤,進展期霍奇金淋巴瘤在強聯合化療下,可以獲得最高80%的治癒率,而且如果在化療後復發,再次化療有93%的幾率完全清除腫瘤證據,45%的幾率存活超過20年。除此之外,具有下列特徵的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癌,可以通過積極治療,獲得較好的生存結果。目前為止,醫生們針對轉移癌已經可以制定多種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以在最大限度治療腫瘤的同時,儘量減少藥物帶來的短期副作用和遠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