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在上期文章中,小編為大家簡述了豐田凱美瑞的早期歷史,以及它在日本本土的表現。作為豐田旗下的全球戰略車型,1991年,凱美瑞增加了一個針對海外市場的XV10系列。正是從這時候起,凱美瑞正式從一個緊湊型車升級成了中型車,也是從這一代起,它進入中國,並且有了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豐田佳美”。(PS:由於小編生病,未能及時推送文章,請諒解!)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凱美瑞,代號XV10(1991年-1996年)

因日本法規將乘用車基本分為輕自動車、小型自動車、普通自動車等類型,這些級別不僅規定了發動機排量,而且還對車身尺寸做出了嚴格限制。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豐田於1991年在V30的基礎上,打造出了為美國消費者量身定製的“加肥加大”款凱美瑞XV10,對於海外消費者來說,XV10才是真正的第三代凱美瑞車型。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XV10和日本本土版V30相比最大的不同自然是身材,從XV10開始,凱美瑞由一臺緊湊型車升級成了中型車,從此之後豐田旗下的“全球車”陣營又多了一名悍將。也是從XV10開始,“凱美瑞”變成了兩個“支線任務”,一個是面向日本本土市場的V30及其後代車型,它們被稱為“窄體(narrow-body)”系列;另一個則是面向全球市場的XV10及其後代車型,人們稱它們為“寬體(wide-body)”系列。此外,豐田在宣傳時還會將XV10稱為“國際尺寸(world-sized)”車型。

1992年和1993年,豐田凱美瑞XV10兩度被《Car and Driver》雜誌評選為當年的年度十佳車型。於是豐田在1993年趁熱打鐵為北美消費者帶來了一款雙門Coupe版的凱美瑞車型。幾乎與此同時,全新的鋁製3.0L V6發動機替換了早先的3VZ-FE發動機,這部代號1MZ-FE的發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增長到了190馬力和275牛·米。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作為全球車型,1991年美版車型剛剛下線之時,2.2L的三廂版XV10就開始在歐洲銷售。與其他國家版本不同,歐版三廂XV10的獨特之處在於將後牌照框從保險槓上移到了兩個尾燈之間的後備廂蓋上。隨後在1993年,3.0L V6發動機和旅行版車型也被引進到歐洲。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此外,XV10還是第一款被大量引進到我國大陸地區的凱美瑞車型。1993年前後,為數不少的XV10利用合資企業的進口車指標進入到了中國人的視野中,只不過當時它們還不叫凱美瑞,而是有著一個讓老車迷更熟悉的名字——豐田佳美。

凱美瑞,代號XV20(1996年-2001年)

就在第一代寬體凱美瑞XV10在1991年上市之時起,其後繼車型XV20的開發就已經開始了。1994年設計定型,1996年投入生產,以替代前任XV10車型。相比於XV10,新車的尺寸進一步增大,外觀方面,XV20放棄了前任車型身上圓潤的風格,換成了一副相對平直的線條。為了讓整車看上去更加修長流暢,車頭和車尾都被設計得很扁平,由此帶來的是變得更細長的頭燈和尾燈。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內飾方面的變化也很明顯,不同於到處都圓滾滾的XV10,XV20的中控臺採用了全新的“T”字型佈局,更簡潔也更現代。同時新車的儀表盤區域也採用了一個“T”字的造型,非常有特色。此外,高配車型上還裝配了深色的木紋飾板,以便讓車內氛圍顯得更加豪華。動力方面與上一代沒差別!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在重要的北美市場,豐田除了提供三廂版和旅行版外,還在1988年推出了雙門Coupe版車型,第二年敞篷版也得以面世。不過和XV10不同的是,這次的雙門版車型並沒有被簡單的命名為凱美瑞Coupe,而是更換了一個新名字:凱美瑞Solara,而更多的時候它使用的只是單獨的Solara。名稱的改變也標誌著雙門車型從此將從凱美瑞車系中獨立出來。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作為換代車型,XV20卻在底盤、動力等方面沒有太大變化,這種車在今天的中國被稱為“拉皮車”,但正是這樣一臺車卻憑藉出色的可靠性和舒適性在美國市場得到了不俗的銷量,並且在它推出的第二年(1997年)得以再次入選《Car and Driver》雜誌的年度十佳車型列表。此外,從1999年款車型開始,凱美瑞將前排側氣囊加入到了自己的選裝配置單之中,得益於此,它在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碰撞測試中獲得了總分“Good”的好成績。

由於XV10車型在國內深受歡迎,因此當XV20推出後,我國也曾以各種渠道引進了新款車型。豐富的配置、精緻的做工和優異的舒適性,讓它在當時的中國成為了備受歡迎的中高端車型。另外,由於車燈尤其是尾燈造型非常細長,因此在國內這一代的凱美瑞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細燈佳美”。中期改款之後它的尾燈被加粗,但和其他車型相比依舊很細長,這也成為了這一代凱美瑞的一大特點。

凱美瑞,代號XV30(2001年-2006年)

本著銷售一代開發一代的原則,在上一代車型XV20推出後不久的1997年,全新一代的XV30車型已經在豐田內部開始研發。新車型在1999年完成設計工作,並在XV20推出的5年後,也就是2001年投入了生產。

XV30這一次的變化真的可以用“跨世紀”來形容,原因在於,這一代凱美瑞用的是K平臺打造而來!在這個平臺上,豐田帶來了一些我們如今非常熟悉的名字,比如MPV車型Sienna,以及中型SUV漢蘭達。

新平臺帶來最直觀的變化依然是車身尺寸的變化,這一代凱美瑞車型的軸距首次超過2.7m達到了2720mm,車長小幅縮減到4805mm,寬度增長至1795mm,而最大的變化則是車身高度,新一代凱美瑞的車高從原先的1407mm一躍增長到了1470~1480mm,而後期版本更是增長到了1490mm。車身變短,軸距變長,車高車寬都有增長,這說明當時的汽車設計師關注的重點正在從車身外觀往車內空間方面轉移。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新設計帶來的外觀變化非常明顯,新一代的凱美瑞徹底放棄了平直方正的線條,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豐滿圓潤的曲線。向上挑起的柳葉形大燈加上“微笑”著的進氣格柵,構成了一個明顯偏向年輕時尚的前臉,而圓潤的尾燈也帶來了非常輕盈的視覺效果。發生了同樣變化的還有內飾,新車採用了上下雙層的中控臺,圓形的中控造型同樣變得更加年輕了,此外在高配車型上還出現了帶有導航功能的大屏幕。

和車身一樣變化很大的還有動力系統,代號5S-FE的2.2L四缸發動機終於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部代號為2AZ-FE的2.4L直列四缸發動機,這部帶有VVT-i智能可變正時系統的發動機最大功率160馬力,峰值扭矩220牛·米。傳動方面,與2.4L發動機匹配的是原來的5速手動或4速自動變速箱,而3.0L V6發動機則僅有4速自動變速箱可選,這款自動變速箱在一些後期版本中被5速自動變速箱所替代。

2001年,凱美瑞XV30率先在最重要的北美市場面世,XV30的進化得到了美國消費者的認可,從上市的第二年起它就成為了全美乘用車的銷量冠軍。此外,XV30凱美瑞還在歐洲、東南亞、中東以及墨西哥、巴西等國銷售。中東地區常有極端炎熱的天氣,而凱美瑞卻憑藉其優異的可靠性獲得了這一地區消費者的喜愛。

XV30也曾大量進口到國內市場,國內的XV30以2.4L版本為主,在其車尾的“CAMRY”銘牌的旁邊有著“2.4”車標,因此該車也被人們稱為“佳美2.4”。原裝進口的身份以及超過30萬元的售價也讓它成為了當時國內最重要的高端轎車之一。出色的舒適性和可靠性為豐田和Camry創下了不俗的口碑,直到幾年前,“佳美2.4”還是國內大街上非常常見的車型。

凱美瑞,代號XV40(2006年-2011年)

看到這兒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從1991年XV10誕生之日起,寬體國際版凱美瑞就一直保持著每5年一次換代的傳統,因此當時間來到2006年時,XV30的換代車型XV40如約而至。同XV30一樣,這一代凱美瑞也擁有標準版和Prestige版兩種外觀,但是區別要更明顯。標準版外觀更年輕運動,它售賣的區域是日本、北美、澳大利亞、歐洲以及中東等地;而Prestige版又被稱為Aurion版或亞洲版,其外觀更偏向穩重大氣,它的市場則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等地。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XV40凱美瑞在2006年1月舉辦的底特律車展上首次亮相,而後在同年的3月份正式在北美市場發售。新車繼續沿用豐田K平臺,因此它也繼續保持了前麥弗遜、後雙連桿獨立懸架形式。

標準版XV40的全長雖然並沒有比XV30多出一毫米,但它整體看上去明顯有別於前任車型的柔美,變得更加豐滿強壯起來。新車頭燈的整體輪廓依舊和XV30一樣向兩端翹起,不同之處在於多出來的稜角,這給它增添了一些攻擊性,再配上發動機艙蓋上的稜線,設計師在年輕、運動方面的意圖顯而易見。車身側面和尾部的線條同樣變得更加陽剛,細長的四邊形尾燈也讓它顯得非常精神。

內飾的變化更加明顯,除了方向盤之外,設計師似乎在迴避一切圓潤的元素,中控臺不再分層,一個毫無修飾的倒梯形從中控臺頂部直接插到擋把前方,上面的按鈕和屏幕大都也是見稜見角的造型,整體來看,有了跨越式的進步。有意思的是,即便外觀傾向於年輕化,但中高配車型內依舊會採用大量木紋裝飾來烘托豪華氣氛。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從2009年開始,北美市場四缸車型的2.4L發動機迎來了升級,它的繼任者是一部代號2AR-FE的2.5L四缸發動機。根據車型定位不同,這臺2.5L發動機又被分為高低功率兩個版本,它們的最大功率分別是181馬力和171馬力,變速箱方面也全面升級到了6速手動或6速自動變速箱。此外,作為全系的旗艦車型,豐田還在部分市場還提供了一臺272馬力的3.5L V6發動機,與其匹配的變速箱僅有6速自動一款。

隨著自家首款混動車型普銳斯在市場上的不斷成功,豐田決定將混動技術普及到更多的車系之中。2006年,當XV40凱美瑞完成換代之時,這個車系的首款油電混動車型也隨之誕生。混動車型的加入更進一步鞏固了凱美瑞在市場上的地位,在美國,混動版凱美瑞上市之後就成為了美國銷量最大的油電混動車型,而整個凱美瑞車系則繼續引領著全美乘用車銷量排行榜。在這一時期,豐田一舉超過通用汽車成為了全球銷量第一的車企,造就這一成績的,恰恰是凱美瑞、卡羅拉等全球車型的熱銷。

然而豐田在全球銷量冠軍的寶座上屁股還沒坐熱,在其最重要的美國市場卻曝出了“剎車門”事件,一時間豐田汽車成為了全美乃至全球的眾矢之的。數年間豐田一再擴大問題車召回範圍,這自然也就包括銷量冠軍凱美瑞車型。一連多年的調查讓豐田承受了巨大損失,但這竟然拿沒有動搖凱美瑞在美國乘用車銷量榜上的位置。而後在2011年,又有消息顯示美國政府沒能在調查中發現豐田剎車控制系統的缺陷。如今事情已經過去多年,豐田也早已回到了全球銷量第一的位置上。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相比於美國、澳洲等傳統市場,豐田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太夠,儘管它在2002年開始與一汽合作,但到了2005年普銳斯都開始國產的時候,全球戰略車型凱美瑞也沒能到中國大陸地區投產。好在豐田終於意識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它在2004年與廣州汽車合作創辦了廣州豐田(後改稱廣汽豐田),並且在2006年將剛剛完成換代的XV40凱美瑞引進中國大陸。(下期文章,小編將會為大家帶來豐田國產的詳解)

凱美瑞,代號XV50(2011年-2017年)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這一次換代似乎又趕上了凱美瑞技術升級的“小年”,XV50繼續使用豐田K平臺,懸架還是前麥弗遜後雙連桿的形式,2775mm的軸距相比上一代來說幾乎沒有變化,車身尺寸方面除了長度小又增長外,寬度和高度也和前代車型基本保持一致。與此同時,動力系統也沒有太大改變,海外車型依舊採用了2.5L四缸和3.5L V6兩臺汽油發動機,與之匹配的還是6速自動變速箱。動力系統最大的不同在於混動車型,這套系統中的汽油發動機的排量由2.4L變成了2.5L,最大功率則提升到了160馬力,與之配合的是一部142馬力的電動機,二者配合後可輸出202馬力的最大功率。此外,在混動車型上還出現了一個EV純電動模式,在該模式下可以通過電池組行駛3~4公里左右。

外觀方面,這一代凱美瑞繼續針對不同市場採取不同的設計風格,其中標準版車型還是走的年輕時尚路線,不規則形狀的大燈依舊有一個向上翹起的趨勢,不過與車身同色的進氣格柵換成了鍍鉻格柵。車身側面和尾部線條變得更加平直,想必豐田是想讓它看上去更陽剛,不過比起XV40來說卻顯得生硬有餘而流暢不足。

內飾方面,中控臺不再是一塊平板,而是變得層次豐富起來,原先XV40上那些略顯廉價的淺色塑料按鍵也被換成了更有質感的黑色塑料。除運動版外,方向盤依舊採用四輻式,不過同樣由於層次的增加而變得更年輕更精緻了。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XV50凱美瑞於2011年9月在美國上市,上市之後一如既往地佔據著乘用車銷量榜的榜首,廣汽豐田也期望國產版換代車型能夠繼承XV40的熱銷態勢,於是將2012年的目標定為合資品牌中型車銷量冠軍。但誰也沒有料到大眾的兄弟車型帕薩特和邁騰在此時異軍突起,此後數年間凱美瑞一直也沒能在銷量上超越它們完成自己的目標。

遲到的下一代凱美瑞(2017年至今)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按照XV10開始的每5年換一代的規律,每到尾數是1或6的年份都是凱美瑞換代的時候,今年正值2016年,XV50也已經上市5年後,依舊沒聽到任何換代的信息。直到2017年11月,全新一代凱美瑞乘著豐田集團針對全球汽車市場開發的全新技術平臺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踏浪而來!

曾用名“佳美”——豐田凱美瑞發展史(下)

● 總結

豐田凱美瑞自1982年誕生以來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暢銷了30餘年,到如今累計銷量超過1800萬臺,併成功幫助豐田走上了全球汽車生產企業的巔峰,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戰略車型。通過凱美瑞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它成功的秘訣並不是引領時代的技術,也不是個性鮮明的設計,作為家用轎車,凱美瑞利用最樸實的經濟耐用、舒適可靠贏得了口碑和市場。那麼未來這款車又將有怎樣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下期,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凱美瑞車型國產後的相關信息!喜歡的朋友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