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如鬆:美國債務失控,本質上將是美元危機


如松:美國債務失控,本質上將是美元危機

給如松老師打 call

  1. 對美國經濟來說,每八到十年就會有一次經濟危機,這是美國經濟的週期性使然。
  2. 過去一年多美元指數的相對強勢,不是自己有多好,而是非美貨幣更糟所推動。
  3. “實際負利率”這幾個字,就決定了未來好多年投資活動的核心!


奧巴馬執政的八年(2009年至2016年),美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為2.1%,是美國曆史上是極為糟糕的時期之一,其表現遠遠落後於二戰之後的任何一個經濟週期。

在美國還在世的總統中,奧巴馬幾乎已經銷聲匿跡、變得毫無影響力,根本的緣由就是他對美國經濟以及其他方面的貢獻乏善可陳,讓美國幾乎失去了八年。

如松:美國債務失控,本質上將是美元危機

在奧巴馬當政的八年中,美國CPI年率的平均值是1.75%,即在這八年中,美國名義GDP的年均增長率是3.85%(即實際GDP增長率加上通脹率)。

在其當政時期,美聯儲進行了三次QE,直接導致美國政府的債務快速膨脹,其增速遠遠超過了GDP的名義增長率,這就是同期美國政府的債務率從80%以下快速上升到在他離任時達到約103%的根源。

政府債務率快速上升到100%以上,就讓奧巴馬給美國經濟埋下了一顆“雷”,這顆“雷”現在就在特朗普的屁股底下,其對美國的外交能力和海外軍事能力的影響還將持續很多年。

『美元指數強勢與美元危機 』


特朗普上任之後,這種債務增長率高於名義GDP增長率的趨勢依舊在持續。這是很容易理解的,緣於債務率達到一定是水平之後,經濟增長的潛力就會受到抑制,經濟增速下降(減稅只能起到短期的刺激作用),進而導致財政收入增速下滑,同時政府債務利息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不斷加大,這就會繼續推動政府債務率的上升。

比如2018—2019財年(截至2019年9月的12個月),美國名義GDP增速約為4%,而政府債務則增長了1.2萬億美元,債務增速約為5.45%,債務增速依舊遠超過名義GDP的增速,這是特朗普當政以來美國政府的債務率依舊在不斷攀升的根源。到今天,美國政府的債務率已經達到106.5%的高水平。

特朗普上任了三年,美國政府的債務率上升了3%左右,到此很多人會說,洗洗睡吧,債務危機的“雷”暫時還是安全的。持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緣於這個“雷”已經滋滋冒煙了。

如松:美國債務失控,本質上將是美元危機

我們知道對美國經濟來說,每八到十年就會有一次經濟危機,這是美國經濟的週期性使然。次貸危機到今天已經超過了十年,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雷區”。

一旦因各種週期性因素而引發經濟危機,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呢?財政收入減少是必然的結果,而為了救助危機還需要政府擴大支出,這會帶來什麼問題?當然是美國政府的債務失控,“雷”炸了,這本質上是美元危機。

一些朋友還會說,既然美元的基本面已經隱藏著這麼大的問題,為何過去一年多美元指數依舊比較強勢?難道對沖基金的大佬們都是傻瓜嗎?當然不是。根源在於美元指數是美元相對於一攬子非美貨幣匯率所計算出來的數值。

美元指數上漲既可以是因為美元價值提升所推動,也可以是非美貨幣價值下跌所引發,看看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率幾乎在零附近,而歐洲央行卻還在不斷量化寬鬆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就可知道,過去一年多美元指數的相對強勢,不是自己有多好,而是非美貨幣更糟所推動。

如松:美國債務失控,本質上將是美元危機

▲2019全年美元指數走勢

『美債問題的兩個可能 』


未來,美國政府的債務問題只能面對兩個前途:

第一,美國爆發通貨緊縮性質的經濟危機,就像2000年和2008年那樣。

當危機爆發後,美國經濟劇烈收縮,美國財政收入劇烈下滑,但基於拯救危機的需要,美國政府又必須大幅增加財政支出。如此,美國政府債務率就會快速走向不可控的節點,這意味著美元徹底喪失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美國政府破產。

所以,美國國會、政府和美聯儲必然會極力阻止這種局勢的發生,而且他們有能力阻止。

2008年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後,美國經濟經過了劇烈的去槓桿過程,但歐亞主要經濟體動用了行政和貨幣政策等所有手段拒絕去槓桿,避免了危機在歐亞大陸繼續蔓延。

如松:美國債務失控,本質上將是美元危機

所以未來,美國也有能力阻止通貨緊縮性質的經濟危機劇烈爆發,其方式也不過是動用所有行政和貨幣手段。

第二,加速推動名義GDP的增長率。

名義GDP增長率當然與實際經濟增長率有關,但當債務上升到一定水平之後,經濟增長潛力受到抑制,因此次貸危機以來美國一直處於經濟的低增長狀態。

現在,特朗普希望通過與歐亞國家進行貿易戰提升國內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產能利用率來穩定經濟增長,這立足於美國是全球最主要的終端消費市場,實際是希望實現更高水平自給自足的一種經濟模式。

但是,由於經濟全球化以來美國製造業不斷外遷,重建就需要過程,基礎設施也長期缺乏維護和重建;滿足相關領域技術工人的有效供給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製造業的迴歸與重建只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在短期內通過製造業的加速增長來大幅提升經濟增長難以實現。

由於以往很多經濟體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特朗普希望通過貿易戰增加美國的出口、提振自己的經濟增長。但當美國控制進口之後,歐亞經濟體的產能就會更加過剩,再加上美國自身生產能力的原因,除了農產品之外,美國大幅增加出口的能力也有限,也難以有效提振經濟增長。

既然無法大幅提升實際經濟增長率,美國債務率增長超過名義GDP增長的態勢就必然會長期延續下去,即便避免了通貨緊縮性質的經濟危機的爆發,最終還是會導致債務危機的到來。

此時,美國就只有一個辦法可供選擇,那就是通過提高通脹目標(現在美聯儲對通脹的中期目標是2%)來提升名義經濟增長率(當通脹率提高之後,名義經濟增長率就會提高),進而提振財政收入。

同時,美聯儲還必須將政策利率置於通脹率以下,目的是壓制國債收益率、避免政府債務利息快速增長。這樣就可以在提高財政收入增速的同時抑制國債利息支出的增速,緩解甚至逐漸化解美國政府的債務危機。

『實際負利率背後的危機 』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美聯儲需要長期執行實際負利率(即美聯儲設定的政策利率水平減去通脹率為負數)的貨幣政策。

所以,我們就看到:11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會晤並討論一系列經濟問題,特朗普稱這次會面“良好而親切”。這說明他們之間對一系列經濟問題取得了共識,當然美國政府的債務問題更是會晤的核心議題。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如松:美國債務失控,本質上將是美元危機

而鮑威爾在12月12日議息會議之後在記者會上的發言讓特朗普特別開心:“為了提高利率,我需要看到持續的、顯著的通脹提升。我的觀點是,加息前看到通脹持續的、顯著的提升可以解決對通脹的擔憂。”鮑威爾這番話的目標直指實際負利率。

美元實際負利率就是一切投資活動的核心!

最近一個月以來,美國原油價格、美股、國際金價、美債收益率同步上漲,都與此相關。媒體報道在2019年12月中下旬美國基金大幅加倉黃金,負利率下放肆加倉黃金是一種必然,因為這是最安全的投資方向。

在歐佩克限產和美元實際負利率的刺激下,原油價格持續反彈是可以預料的。美股也會受到實際負利率的刺激。美債收益率上漲是因為美聯儲希望實現更高的通脹目標時,必然會推升美債收益率,但市場又擔心美聯儲隨時會打壓(比如美聯儲的購債行動就會打壓美債收益率),所以美債收益率上漲的過程中又顯示出一步三回頭的情形。

無論美國原油價格、美債收益率、美股還是國際金價都在體現美元“實際負利率”這幾個字!這幾個字,就決定了未來好多年投資活動的核心!這是美國的債務“雷”所決定的。

如今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美國經濟相對更好,當美國因債務壓力而不得不使用實際負利率的時候,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實際負利率程度只能更深,此時希望世界實現去美元化就不過是幻想。

隨著全球紙幣信用的不斷下滑,全球市場將演繹瘋狂的去紙幣化的過程,所有紙幣的生存都將面臨巨大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