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溫馨提示:本文約6800字,配圖24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不知是出於對昔日“榮光”的眷戀,還是對輸掉戰爭的不甘,戰後日本反映二戰題材的文藝作品存在一種似是而非的反思傾向,2019年日本拍攝的戰爭影片《阿基米德大戰》就是這樣一部作品,講述了關於最強戰艦“大和”號起源的離奇故事。這部以人氣漫畫改編的電影的情節是虛構的,但部分人物和事件有歷史根據,特別是其中的核心事件:日本海軍高層關於建造“金剛”號後續艦的爭論,確有其事,即“金剛代艦”案。在影片中,這一事件被演繹成戰艦派和航母派的對立,在歷史上真正的“金剛代艦”案並非如此,而是兩個戰列艦設計方案的競爭,更摻雜著兩位頂尖造艦專家的私人恩怨。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2019年日本戰爭影片《阿基米德大戰》海報。


海軍假日

所謂“金剛代艦”即日本海軍為了替換服役多年的“金剛”號戰列艦而計劃建造的新型戰列艦,在影片中關於“金剛代艦”的討論發生在1933年,實際上早在五年前的1928年就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日本海軍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節點上研究“金剛代艦”,這還要從被眾多大艦巨炮迷們恨之入骨的《華盛頓條約》談起。

1922年2月,五大海軍列強在華盛頓會議上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各國同意停止建造主力艦10年,從而開啟了著名的“海軍假日”。同時,條約對締約國保有的主力艦噸位和新造主力艦的技術規格做出限定,主力艦的標準排水量不超過35000噸,主炮的最大口徑為16英寸(406毫米),條約還規定現役主力艦必須服役滿20年後才能建造新艦替換,而且替換戰艦鋪設龍骨的時間不得早於被替換戰艦建成的第17年,同時為各國建造替換戰艦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以1922年《華盛頓條約》為主題的漫畫,表現了英美日三國的主力艦噸位比例。


根據《華盛頓條約》,日本海軍被迫接受主力艦噸位為英美六成的比例,放棄了野心勃勃的“八八艦隊”案,廢棄了大批舊式戰艦,停建新型戰艦,這個結果被日本國內的憤青們引為奇恥大辱。條約生效後,日本海軍在1922年後可以保有的戰列艦為10艘,即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和2艘長門級,其中艦齡最長的是1913年服役的“金剛”號,將在1933年達到20年的服役年限,結合條約條款,日本海軍可以在1931年開工建造“金剛”號的替代艦,此後按照每年一艘的速度建造新艦,至1942年完成全部10艘替代艦的建造,而新艦服役後,被替代艦要依約退役解體。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根據《華盛頓條約》規定被停工廢棄的“土佐”號戰列艦艦體。


基於1931年開工替代艦的計劃,日本海軍於1928年提前展開新型戰列艦的技術研究,時任海軍大臣岡田啟介接到有關部門的研究報告,提出“金剛代艦”的標準排水量為35000噸,裝備410毫米炮12門!然而,考慮到當時日本海軍最強的長門級排水量不過32700噸,裝備8門410毫米艦炮,而“金剛代艦”在排水量僅增加2300噸的情況下將火力提升50%,可以預見是難以實現的,實際上僅有日後美國海軍的蒙大拿級實現了12門16英寸炮的火力配置,但其排水量已經高達60500噸!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1914年時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到1933年時服役滿20年,可以建造替代艦。


在最初的研究報告基礎上,海軍軍令部經過反覆研討,最後形成了“金剛代艦”的基本技術指標:標準排水量35000噸,裝備410毫米艦炮8門以上,航速中等。應該說這個指標還是比較貼近實際的,既符合條約條款,也參照了當時世界各國現役戰列艦的現狀。在條約時代在全球範圍內僅有7艘裝備16英寸艦炮的戰列艦,即著名的“七巨頭”,其中日本的長門級、美國的科羅拉多級均裝備8門主炮,英國的納爾遜級裝備9門主炮,就航速而言,科羅拉多級為21節,納爾遜級為23節,而長門級為26.5節。所以,新的“金剛代艦”在火力和航速上與現存同等級戰列艦持平或超出是最基本的要求。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1931年時的“長門”號戰列艦,長門級是條約時代日本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


根據軍令部的設計標準,艦政本部第四部在基本設計主任藤本喜久雄造船大佐的領導下著手進行設計,於1929年完成了基礎設計方案,以“艦政本部案”(簡稱艦本案,亦稱藤本案)的名義提交海軍高等技術會議審議。意想不到的是,時任海軍技術研究所所長的平賀讓造船中將也以個人名義提交了一份設計方案,被稱為“平賀私案”或“平賀案”,結果“金剛代艦”案形成了兩雄相爭的局面。作為海軍中的資深造艦專家,平賀中將對新艦設計提出意見本無可厚非,但是他另起爐灶,獨立設計新的方案,等同於對藤本案的全盤否定,而他的這個舉動很大程度上歸結於他與藤本的私怨。


神鬼之爭

平賀讓和藤本喜久雄都是日本海軍造艦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平賀讓生於1878年,武士之後,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造船科首席畢業,工學博士,曾赴英國留學,參與了“八八艦隊”案中各級主力艦的設計工作,其成名之作是具有開創意義的試驗型輕巡洋艦“夕張”號,古鷹級和妙高級重巡洋艦,1920年出任艦政本部第四部計劃主任,在業內有“造船之神”的稱譽。藤本喜久雄生於1888年,東京帝國大學造船科畢業,曾作為全權隨員參加日內瓦海軍裁軍會議,1927年出任艦政本部第四部基本設計主任。藤本早年曾在平賀手下工作,參與了大量艦船的設計工作,因為想法大膽新穎,設計不拘常規而被稱為“造船鬼才”,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重雷裝、高航速的特型驅逐艦。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大正、昭和時代的日本兩大造艦官:平賀讓(左)和藤本喜久雄(右)。


可以說平賀和藤本都是具有日式匠人精神的造艦專家,但兩人的性格和技術理念卻截然不同。平賀讓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性格倔強剛硬,行事固執,不輕易妥協,人送綽號“平賀不讓”,在技術上平賀偏於保守傳統,對於新技術心存懷疑,在設計艦船時重視穩定性。藤本喜久雄有著後起之秀的衝勁和創新精神,敢於嘗試新鮮事物,熱衷新技術的應用,且處事圓滑,善於協調人際關係,為了達成目標而懂得取捨,在各個方面都好像是平賀讓的反面樣板。如果以藝術流派來形容兩人,平賀就是中規中矩的古典派大師,而藤本則是求新超前的現代派先鋒。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在影片《阿基米德大戰》中出場的平山忠道就是以平賀讓為原型。


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這樣兩位個性迥異、理念衝突的精英在同一部門中不產生矛盾幾乎是不可能的。早在設計長門級時,平賀曾被前煙囪排煙影響艦橋的問題所困擾,藤本建議採用彎曲煙道解決問題,遭到平賀的斷然拒絕:“戰列艦的煙囪就應該是筆直的!”然而,後來彎曲煙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被普遍應用於諸多艦艇之上。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藤本受命主持“赤城”、“加賀”的航母改建設計,他借鑑英式航母推出了別出心裁的三段式飛行甲板,以期實現起飛/降落作業的互不干擾,然而平賀堅持主張為航母加裝重炮,硬是在中層飛行甲板前部塞進兩座200毫米雙聯裝炮塔,使藤本的初衷得不到完全實現。此外,在焊接技術的應用和柴油機的推廣等問題上,平賀和藤本也觀點對立。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長門”號戰列艦,注意其向後彎曲的前煙囪。


平賀和藤本的最終決裂發生於妙高級重巡洋艦的設計階段。在平賀的原始設計中,妙高級沒有配置魚雷武備,而軍方希望能夠具備雷擊能力,但平賀不予接受。後來,趁著平賀前往歐洲考察的機會,藤本根據軍方意願修改了設計,增加了魚雷武備。歸國後的平賀對此極為惱怒,憤而退出艦政本部第四部,轉往海軍技術研究所任職,從此視藤本為敵。兩人在造艦部門內都各自擁有支持者,從而形成了兩派力量,相互間明爭暗鬥,內耗不已。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金剛代艦”案中藤本案(上)與平賀案(下)的側視線圖對比。


在積怨糾葛之下,平賀對於藤本主持的“金剛代艦”設計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儘管已經離開艦船設計部門,但他在海軍造艦領域的權威猶在,同時也是海軍高等技術委員會成員,加上在海軍中人脈寬廣,因此才能以個人名義提交設計案,向藤本的官方設計發起挑戰,此舉實屬違規操作,但也足以看出平賀的秉性和影響力。


艦政本部案

作為“金剛代艦”的官方設計案,艦政本部案,即藤本案並未留下完整的資料,僅存少量基本數據和簡略線圖,很多細節信息甚至只能推測。依據現存資料,藤本案的基本尺度和動力數據為:標準排水量35000噸,公試排水量39250噸,公試水線長237米,最大艦寬32米,平均吃水8.7米,採用齒輪減速蒸汽輪機驅動,四軸推進,主機功率73000馬力,最大航速25.9節。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金剛代艦”藤本案的側視及俯視線圖。


在武備方面,藤本案的主炮配置為9門50倍徑410毫米艦炮,安裝在3座三聯裝炮塔內,採用前二後一佈局,這種火炮很可能是長門級採用的45倍徑410毫米三年式艦炮的發展型,值得一提的是,有資料稱藤本案還有一種備選的主炮方案,即裝備10門410毫米主炮,採用1座雙聯裝炮和2座四聯裝炮,類似於後來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佈局;副炮配置為12門型號不明的152毫米艦炮,安裝在6座雙聯裝炮塔內,其佈局完全異於常規,分別位於主炮前後的艦首和艦尾甲板上,其中艦首甲板並排佈置2座,艦尾甲板分兩列並排佈置4座,從理論上說進行大仰角射擊時所有副炮都能向同一側開火,但在正常交戰距離下單舷齊射的副炮數量為6門;防空武備為8門45倍徑120毫米高射炮,採用4座雙聯裝炮,兩座一組安裝在前後上層建築的舷臺上,位置高於主炮塔;航空武備為1座彈射器和2架水上飛機,彈射器被置於三號主炮塔頂部。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今日保存在“大和”紀念館內的45倍徑410毫米三年式艦炮,來自“陸奧”號戰列艦。


在防禦方面,藤本案沒有留下任何詳細信息,無論裝甲佈局還是裝甲厚度都是無據可查。有資料稱藤本喜久雄比較傾向於德國式的全面防禦設計,即在主防禦區劃之外將舷側裝甲帶向艦首和艦尾方向延伸,擴大裝甲防護區域,考慮到他將副炮佈置在艦首和艦尾,為了保護副炮彈藥庫而延長水線裝甲帶也是必然的選擇,此外,藤本案還可能採用細化水密區劃的方式提高抗沉性,增強間接防禦能力。藤本案的裝甲佈局結構據推測與同期設計的妙高級、高雄級相近。有資料顯示,藤本案的船體總量約9000噸,而裝甲重量高達15000噸,約佔標準排水量的42%!這個數值是相當驚人的,就算“大和”號其裝甲重量佔比也不過30%。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藤本案的防禦設計推測與高雄級相似。


艦政本部案充分展示了藤本喜久雄標新立異的設計風格,尤其在主炮佈局上可謂領先潮流,而在副炮佈局上更是天馬行空。藤本採用的3座三聯裝主炮及前二後一佈局後來被認為是最佳的戰列艦主炮佈局,在保持火力、縮短裝甲區劃及控制艦體長度上達成了平衡,日後被包括大和級、獅級、維內託級、從北卡羅來納級到衣阿華級等諸多戰列艦所採用。不過,在藤本設計“金剛代艦”時,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採用過這種佈局。同時,使用三聯裝炮塔在日本海軍的戰艦設計中也屬於首創。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美國海軍“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從北卡羅來納級到衣阿華級,美國海軍各級戰列艦均採用與藤本案相同的主炮佈局。


相比主炮佈局,藤本選擇的副炮佈局有些讓人難以理解,將副炮置於軍艦首尾相比通常的舷側佈局最大的優勢是擴大了副炮射界,尤其是對首尾方向可以更好地發揚副炮火力。然而,這一佈局的弊端也顯而易見,所有副炮都處在主炮的射界之內,顯然會對主炮射擊造成一定妨礙,同時主炮射擊的爆風也會對副炮構成嚴重影響,即便是採用炮塔式副炮也同樣難以忽視。此外,將副炮置於首尾也勢必需要增加相應的裝甲防護,或將主裝甲帶向首尾延伸,或是在艦首和艦尾設置獨立的裝甲結構,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會在裝甲佈局和艦體強度方面帶來不利影響。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藤本將副炮置於首尾是因為艦體中段動力艙面積較大,無法提供容納副炮基座及彈藥庫的空間,由於缺乏藤本案動力佈局的資料,這種說法難以得到印證。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法國海軍“讓·巴爾”號戰列艦位於艦尾甲板的副炮群,這是戰艦史上少數將副炮部署在艦尾的例子之一。


根據艦艇研究家遠藤昭的說法,藤本案還有一個擴大備案,計劃在條約失效後以“金剛代艦”為基礎發展一型高速戰列艦:艦體延長24米,增加一座主炮塔,採用4座460毫米雙聯裝主炮,增加動力輸出,航速提升至30節,體現出藤本對於後條約時代的前瞻性。


平賀私案

作為藤本案的反方案,平賀讓在他的私人設計中可以說處處針鋒相對,在主要性能指標上均略勝藤本案,同時在設計特點上迥然不同,甚至與平賀本人之前的設計也頗有差異。根據現存的資料,平賀私案的基本尺度和動力性能如下:標準排水量35000噸,公試排水量39200噸,滿載排水量44000噸,全長234米,公試水線長231.65米,最大艦寬33.53米,平均吃水9.3米,採用齒輪減速蒸汽輪機驅動,三軸推進,主機功率80000馬力,最大航速26.3節,常備狀態下可搭載3600噸重油,續航力為9000海里/14節。平賀案的尺度與藤本案相仿,但主力功率更大,航速提高0.4節,比較特別的是採用三軸推進,在日本戰列艦的設計史上是僅有的一例。不過,也有資料顯示平賀案的動力系統為四軸推進。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金剛代艦”平賀私案的側視及俯視線圖。


平賀案的主炮武備採用10門50倍徑410毫米艦炮,主炮數量比藤本案多1門,安裝在2座雙聯裝炮塔和3座三聯裝炮塔內,採用非常罕見的2-3-3-2佈局,關於這個主炮佈局特別有趣味,下文詳述。副炮採用16門152毫米艦炮,安裝在4座雙聯裝炮塔內和8座單裝炮廓內,其中4座副炮塔位於上層建築中部兩側,每側2座,8座炮廓以兩座一組分為四組,分別佈置在前後主炮群兩側的舷側,雖然射界受限,但單舷火力達到8門,依然勝過藤本案。防空武器同樣為8門45倍徑120毫米高射炮,採用4座雙聯裝炮,位於桅樓前後位置較高的舷臺上。航空設施包括1座彈射器和2架水上飛機,不過也有資料顯示安裝有2座彈射器,分別位於二號和三號主炮塔頂部。此外,平賀案還配置了4具61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後人繪製的“金剛代艦”平賀案側視圖。


平賀案的防禦設計存留的資料較為詳細。平賀在英國考察時曾接觸到納爾遜級的設計資料,深受英式集中防禦理念的影響,並在“金剛代艦”的設計中加以徹底的貫徹。平賀案將絕大部分裝甲都集中佈置在前後主炮塔之間的要害區域,為了儘可能地縮短裝甲防禦區劃的長度,平賀將主炮塔和上層建築壓縮在約佔全長三分之一的艦體中部。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金剛代艦”平賀私案的中部艦體裝甲結構圖。


平賀案的主裝甲帶設置在艦體內部,呈15~13.8度內傾,厚度為381毫米到351毫米,前後橫向裝甲隔壁厚度為381毫米,並有15度傾斜;主裝甲帶下方與水下防禦裝甲隔壁相接,一直延伸到艦底,其厚度和內傾角度逐漸遞減,厚度為335~89毫米,內傾角度為13.2~3.5度;主水平裝甲佈置在中甲板位置,厚度213毫米,並有一段厚299毫米的傾斜部與主裝甲帶相連;主炮塔基座和司令塔側面裝甲厚度為483毫米;舵機艙側面裝甲厚度457~127毫米;煙道周圍也佈設了432~269毫米的裝甲。就厚度而言,平賀案在要害部位的裝甲防護相當厚重,有資料稱其防禦目標為在17000~27000米距離上能夠免疫410毫米九一式穿甲彈的攻擊,水下防禦能抵禦610毫米魚雷和200公斤裝藥水雷的攻擊。平賀案的裝甲重量為13380噸,排水量佔比為34%,船體結構重量為11184噸。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金剛代艦”平賀案的裝甲區劃佈局圖。


平賀案在技術上有幾處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是為了縮短主防禦區劃長度而非常緊湊的上層建築佈局,其桅樓建築上半部略顯前傾,煙囪則大幅後傾,兩者呈V形造型,目的在於減少排煙對艦橋的影響,這還是從藤本那裡學來的主意,感覺有點打臉;其次是主炮佈局,平賀案的2-3-3-2佈局與美國海軍彭薩科拉級重巡洋艦相同,但並不能確定平賀借鑑了美國人的想法,因為在設計“金剛代艦”時彭薩科拉級還在建造中,其實在平賀之前設計的“夕張”號輕巡洋艦上就已經採用了1-2-2-1的混裝炮塔布局,“金剛代艦”案或許可以視為升級版本;最後是副炮的混搭風格,採用炮廓式副炮後來被視為平賀技術守舊的表現,但筆者以為是對動力艙佈局的妥協之舉,基於集中化的主炮塔和上層建築佈局,動力艙段的長度僅有60米,為了充分利用空間而向兩舷擴展,擠壓了在艦體中部設置副炮的空間,從而迫使大部分副炮向艦首和艦尾方向移動,以炮廓形式配置。值得注意的是,艦體中部的炮塔式副炮採用了高低交錯的揹負式佈局,在減少炮塔間距的同時擴大了射界。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美國海軍彭薩科拉級重巡洋艦的側視及俯視圖,其主炮佈局與平賀案相同。


“大和”之源

藤本案和平賀案先後提交海軍高層進行研究,這是兩種設計方案的較量,同樣也是兩位一流造艦工程師的對壘。由於藤本案的資料嚴重缺失,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對兩者的優劣進行全面客觀的比較,至少從紙面上看平賀案比藤本案具有多一門主炮的火力優勢和0.4節的速度優勢,但這種優勢實在微弱,並不足以讓平賀勝出。至於防禦能力,雖然在後日德蘭時代集中防禦成為主流,但是鑑於德式全面防禦設計在實戰中的出眾表現,以及通過細化水密區劃帶來的間接防禦優勢,藤本案的生存性未會輸於平賀案。然而,這場交鋒並未決出勝利者,隨著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的簽訂,締約國同意將主力艦停建期延長5年,現役主力艦的替換年限由20年延長到25年,這意味著日本海軍最早要到1936年才能開工新艦。於是“金剛代艦”案作為技術研討資料被鎖進了保險櫃。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1936年經過大改裝後的“金剛”號戰列艦。在“金剛代艦”計劃流產後,日本海軍轉而對現役戰列艦實施大規模改裝。


平賀和藤本之爭又延續數年,最後以特別的方式迎來了結束。1934年的“友鶴事件”和1935年的“第四艦隊事件”充分暴露了藤本流設計在復原性和結構強度上的弊端,在巨大的壓力下藤本喜久雄於1935年初突發腦溢血去世,平賀讓的門生福田啟二接任第四部基本設計主任,並對藤本的支持者實施打壓排擠,後者以銷燬資料的激烈方式表達了不滿,這也是“金剛代艦”藤本案的資料未能存留的原因之一。此後,平賀一派把持了日本海軍造艦技術的話語權。平心而論,平賀和藤本各有所長,互有所短,平賀的嚴謹穩重是保證優良艦艇設計的基礎,而藤本的創新求變是艦艇技術革新的動力,如能彼此互補,無疑會有力促進日本海軍艦艇技術的進步。藤本的悲劇很大程度上是條約時代日本海軍片面追求戰鬥力的錯誤導向造成的,但他相比平賀的確缺乏對軍方不合理要求說“不”的勇氣。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日本海軍“友鶴”號水雷艇,該艦於1934年發生傾覆事故,導致了藤本派的失勢。


神鬼之爭雖然落幕,但“金剛代艦”案的故事並未結束。隨著“海軍假日”臨近收尾,日本海軍於1934年重啟新型戰列艦的研究,主持這項工作的福田啟二延請已經退役的平賀讓以技術顧問的身份參與設計,最終催生出大和級戰列艦,而“金剛代艦”平賀案的技術特徵幾乎都在大和級上得到呈現:兩者的防禦理念一脈相承,裝甲防護結構高度相似,都採用了集中化的上層建築佈局等等,同時大和級上也能看到“金剛代艦”藤本案的痕跡,比如前二後一的主炮佈局和半數副炮沿中線佈置的設計,而在設計階段平賀曾建議將2-3-3-2佈局作為大和級主炮佈局的選擇之一。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正在舾裝中的“大和”號戰列艦,平賀讓參與了這型超級戰列艦的設計。


回顧歷史,1928年至1930年的“金剛代艦”案是日本海軍首次在條約框架下對新型戰列艦設計展開技術探索,受到條約的限制,無論藤本案還是平賀案,都不可能做到完善,但兩者都包含了艦船設計師們對未來戰列艦發展趨勢的思考,因此必然會對大和級的設計產生深刻影響,這也是目前很多艦船史研究者的普遍看法。從這一點看,《阿基米德大戰》這部虛構的影片至少反映了一個事實:“金剛代艦”案的確是大和級的源頭所在!


造艦之神VS造艦鬼才:共同打造“大和”原型

■在影片《阿基米德大戰》中出鏡的“金剛代艦”,可以視為現實中藤本案和平賀案的結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