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戰“疫”不留白 田野耕作忙——湖北農村疫情防控見聞

新華社武漢3月5日電 題:戰“疫”不留白 田野耕作忙——湖北農村疫情防控見聞

新華社記者

經冬歷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為打通鄉村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湖北省各市州對村壪社區實行封閉管理,嚴守疫情防控生命線。這些措施成效如何?農村生活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春耕生產現狀如何?記者近日深入湖北農村地區實地探訪。

嚴守出入口 戰“疫”不留白

往日人頭攢動、車流如織的黃梅縣如今一片冷清,105國道上再難聽見卡車呼嘯而過的獵獵風聲,小區裡空空蕩蕩,村道上人影寥寥。

疫情發生以來,根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對農村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廣大農村地區堅決實行村組封閉管理,村與村之間留一條應急通道由專人值守外,其他路口一律封閉。

“我們現在是認證不認人,沒有出入證一律勸返。”黃梅鎮晉梅大道理想城小區安保人員告訴記者,自小區出現1例確診病例後,出行管控愈加嚴格。記者看到,有小區居民出行登記時,安保人員還提醒他們用紙巾包住簽字筆。

在黃梅縣孔壟鎮五里村路口,兩輛藏藍色農用大卡車相向而停,堵住了唯一的出村公路。“村裡安排了4個人輪流值班,晚上就睡在車裡,確保24小時有人值守,有緊急情況時也能立馬挪開車輛讓路。”五里村黨支部書記嚴冬林說。

“我們在全鎮共設置了270個卡點,其中鄉鎮8個,村組之間262個,多數是用卡車設置的活動卡口。”接到指令後,羅田縣九資河鎮官基坪村黨支部書記胡亞龍立即帶著村民封住了各個路口。

胡亞龍告訴記者,幾天前,附近鎮上有個姑娘想回九資河鎮探親,都快到家門口了卻在卡口處被執勤人員攔住,無奈最後只能隔著路障和家裡趕來的父母寒暄幾句。

九資河鎮不斷築牢的疫情防線,讓原本防控意識淡薄的村民們也“上緊了發條”。“特殊時期,大家都理解,元宵節那天沒有一個人上山祭祖。”

物資送上門 封路不封心

在蘄春縣漕河鎮十里畈社區,當問及居民日常生活物資該如何保障時,社區黨委書記夏銘說,十里畈社區群眾自發建立了“買菜微信群”,從蘄春縣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蘄之陽蔬菜基地批單購買蔬菜。

“我們每天接單到晚上12點,早上5點菜農就開始在菜地裡摘菜,下午送到小區門口;從菜地到廚房,時間不超過一天。”蘄之陽蔬菜基地負責運營的許嘉瑤告訴記者,該基地每天約有8000斤蔬菜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村組封閉管理後,九資河鎮結合本鎮實際實施“垸長制”。678名垸長義務為群眾服務,每天負責彙總群眾生活和醫療物資需求、監管返鄉人員隔離情況等,幫助村幹部及時掌握群眾的第一手動態,為疫情防控築起了一道道防火牆。

每天下午,九資河鎮官基坪村的返鄉人員微信群裡就會熱鬧起來——242名返鄉村民開始上報自測的體溫。

“為了防止有些人沒有測也在群裡報,我們都要上門去測,每天至少一次。”胡亞龍說,如果有人體溫超標,村裡立即上報,鎮政府派專人專車將病人送到縣裡定點發熱門診。

“封村禁足”之後,基層的口罩、體溫計、消毒水等醫療物資告急。九資河鎮成立小分隊,集中統一購買醫療物資,每天上午將物資送到村委會,由村幹部包送到戶。

“我們要解決群眾的後顧之憂,最大限度降低村民出行頻次,讓他們安心‘宅’在家裡。”九資河鎮黨委書記葉錦明說。

不負春光好 田野耕作忙

“無疫情村和鄉鎮可春耕。”2月27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文,明確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春耕生產的影響。

“現在正是小蝦苗大量生長的時候,必須及時喂料,補充營養。”黃梅縣蔡山鎮陳壕村種養大戶陳明星告訴記者,縣供銷社下屬的楚興農資有限公司主動和他聯繫,送來蝦料,解了燃眉之急。

據悉,黃梅縣供銷合作社在肥料調度上採取一對一的服務,直接將肥料送到農戶手中,保障春耕生產的正常需求。這幾天,每天都有50至100噸的農資商品從縣供銷社下屬的楚興農資有限公司出貨。

“大棚裡的溫度要保持在18至23攝氏度,溫度高了之後,大棚就要揭開30釐米便於通氣通風。”在黃梅縣分路鎮五條路村興國蔬菜基地大棚裡,該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蔬菜辦主任陳遇春正在指導蔬菜種植大戶周興國移栽蔬菜苗。

據瞭解,周興國今年種植了近200畝大棚蔬菜,在技術人員的指導和村裡的幫助下,20多畝蔬菜已經種好,剩下100多畝正在陸續搶種中。

目前,湖北各地春耕備耕均在有序推進。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全省小麥面積1625萬畝,較去年夏收增加98萬畝;油菜播種面積1585萬畝,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的“擴種140萬畝”任務。(記者陳聖煒、駱慧、葉心可、張愉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