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名民族英雄死于“揣测”的罪名,一个是岳飞的“莫须有”,杭州西湖有两座著名的雕像,那就是秦桧夫妇向岳飞请罪的跪像,作为宋高宗的打手,秦桧给岳飞罗织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另一名就是明朝的于谦。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改变了明王朝的命运,避免了两宋那样的尴尬格局,他对于大明王朝,可谓是再造之功。
有贞曰:“虽无显迹,意有之。”法司萧维桢等阿亨辈,乃以“意欲”二字成狱。
但是,这样一位功绩卓越的重臣,最后却被投机分子徐有贞以“意欲”的罪名除掉,不可不令人惋惜。
1、朱祁镇为何要杀死于谦?
1449年,瓦剌部落派出浩大的使者团赴大明朝觐,其目的就是想获取更多的赏赐,但地主家也没余粮呀,朝廷就拒绝了也先的赏赐请求。没有达到目的的也先,恼羞成怒,纠集草原部族共同发兵南下打秋风。
明军不敌也先军,最终明英宗被俘,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也先本以为有了明英宗这个筹码,可以胁迫大明退守江南,从而兵不血刃的占据京城,恢复故元旧都。不料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改立朱祁钰为帝,并开始了紧张的抵御筹备。
也先眼见着大明不会自动让出京城,便趁热打铁,兵发北京,五十天后北京保卫战打响。出乎也先意料的是,明军虽遭丧君之辱,但是他们的精气神再也不是几十天之前的那种状态了!北京保卫战取得成功,也先退守草原,一年后明英宗被释放,回到大明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成为太上皇。
仔细梳理一下土木堡,会发现有两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当朱祁镇与也先两军对垒时,明军的后勤补给出了问题,粮草几乎断供了!要知道,北京到宣府设置了七大粮仓,奇怪的是,朱祁镇的大军压根就没获得一粒粮食。但是,明英宗被俘后,于谦仅用几天时间就将京外这几大粮仓搬运一空,并成功运抵京城。
另一个问题是,明英宗率领的明军数量号称五十万,当然这是夸大,但是二十几万还是有的,且里面包含了大明的精锐——三大营,即神机营、三千营、五千营,而瓦剌不过两三万,如此悬殊对比,瓦剌居然还敢围城打援。关键的是,宣府在土木堡的西北方,而镇守宣府的正是名将杨洪,朱棣时期在此设置重军,与大同组成了宣大防线。
诡异的是,明英宗被困期间,宣府并没有做出营救行动,要知道,宣府治下有骑兵,更有几千杆火铳,这也是草原部族的梦魇。
一般而言,在冷兵器时代,人数对比往往对战斗胜负起着关键作用,也先部族兵员数量可以说是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却犯了两个兵家大忌,一是越过长城防线,二是置宣府重兵于不顾,处于腹背受敌状态,在这样的条件下,也先居然如入无人之境,并且向明英宗发起冲击,简直匪夷所思!以至于从表面上看来,也先与杨洪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总体看来,土木堡之变发生期间,朝廷没援粮,没派兵,好像明英宗和大明朝没什么关系,大家都在看热闹一样,毕竟,土木堡距离乾清宫不过119公里,若说远水不解近火,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如果说兵部因为诸多客观原因而没有粮草、兵卒支援的话,可能还说得过去。但是,于谦在明英宗被困期间做的一件事,在明英宗看来则是无法接受的,那就是于谦拥立郕王朱祁钰。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可谓是于谦的一生写照。总体说来,于谦所追求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这句话成就了于谦,但是也夺走了他的性命。
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于谦追求的是先民后君,他在乎的是子民、社稷,而不不是江山掌舵者,因此,对于带头大哥姓朱还是姓马,他没有过多关注,只要能提供给于谦足够的支持就行了。
上面这三条,相对于于谦而言,可谓刀刀致命,明英宗本就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复辟后拿他开刀也就不意外了。
不过,客观的说,朱祁镇之所以能被也先送回来,于谦可谓居功之首。
在俘虏了明英宗一年后,也先发现手里的这个筹码似乎没什么价值了,就准备遣返,于是派出使者与大明沟通。
但这个事儿对朱祁钰来说甚是尴尬。哥哥回来,我要不要让位?即便不让,他肯定会对我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怎么处理他呢?杀了?孙太后那边肯定不同意,不杀的话,万一那些旧臣再次拥立他呢?所以,朱祁钰就说了,当初是你们这帮人强推着我上来的,现在又说迎回,这是闹哪样嘛。
于谦站了出来,说,大位已定,和他(朱祁镇)有什么关系?他根本就不会造成威胁了。再者一说,正好借机试探一下瓦剌的诚意,万一他们有诈,我们也有出兵揍他们的说法了。
就这样,朱祁镇才被迎回。但是,七年后,朱祁镇终归还是恩将仇报,第一个杀的人就是于谦。
2、于谦有能力全身而退吗?
其实,如果单从活命的角度分析,于谦完全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于谦在朝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以至于朱祁钰在任命官员的时候大多要征求他的看法,很显然,于谦已经成为意见领袖。
土木堡之变后一年,朱祁镇被迎回京城,此后被朱祁钰关押在南宫长达七年之久。在这几年中,于谦有足够的机会除掉朱祁镇,哪怕是稍微流露出那么一点点想法,底下大把阿谀奉承之辈等着干这脏活儿。
在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前后,于谦又在忙什么?
1457年的正月十六,眼看着朱祁钰病入膏肓,于谦、王直、胡濙等人商议,写了一道奏疏,拟请立沂王为太子,准备第二天递交上去。
沂王,也就是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土木堡之变时本为太子,但很快被朱祁钰废掉。
但是,石亨等人当晚便率领以前家丁闯入宫禁,发动了夺门之变。
其实,在发动多门之变的时候,于谦是知情的。
夺门之役,徐石密谋,左右悉知,而以报谦。时重兵在握,灭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为动,听英宗复辟。……公盖可以无死,而顾一死保全社稷也。
也就是说,徐有贞、石亨自以为谋划的天衣无缝,却不成想自己的一举一动完全被于谦窥视着。
即便是明英宗复辟之后,于谦依然有实力干掉朱祁镇,另立他人。
在整个夺门之变的过程中,假如于谦剿灭石亨等人的行动,或者废掉朱祁镇,这两种结局都是改立朱见深或其他藩王,那样的话,于谦就成了明朝的董卓或者曹操了。
当初,于谦之所以坚决拥护朱祁钰为帝,而不是那个两岁的朱见深,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国少主疑的现象。此外,在冷兵器时代,人心向背对战争的胜负影响非常大,若立两岁的朱见深为帝,于谦坐实权臣形象,而北京保卫战首要任务是收拾人心,只有人心统一了,这场防御战才可能打赢。事实证明于谦的策略是正确的。
结语
总的说来,于谦的处境真的很尴尬,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其地位已经位极人臣,这个时候的于谦,若是能急流勇退,完全可以保命。只不过,此时的瓦剌并没有被打痛,明朝的军队存在太多冗员,如何将这支明军的战斗力恢复到太祖爷朱元璋时期的水平,如何考核京城及地方官员等,这些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官员予以推行。
对于自己的结局,于谦其实是知道的,只不过,在苟延残喘和刚正不阿之间,面对恩将仇报的庸才朱祁镇,他选择了“要留清白在人间”。
閱讀更多 山家往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