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岚岚前两天被公司外派出差,因为觉得高铁更方便一些,所以直接订了往返票,可回来的这趟路程却比较郁闷。

岚岚刚找到座位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后排坐了个奶奶带着一个小男孩,但是那个男孩看起来已经7、8岁的样子,岚岚觉得这孩子这么大了,应该懂事了吧!

但是等高铁开动起来没多久,岚岚就知道自己太天真了!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最开始身后的小男孩还比较收敛,只是跟自己的奶奶说:“奶奶穿鞋热,我想脱鞋!”,岚岚随后就感觉到孩子脱鞋时脚踹到了自己椅子时的颤动。

但是随后男孩就已经不满足于脱鞋坐在座位上了,直接用双脚踹前排岚岚的凳子,一边踹还一边笑得特别夸张说:“奶奶,你看又长个了!

“麒麒真棒,咱们长得高高的,以后一定能比你爸爸还高!”岚岚听到孩子奶奶这样回答都无语了。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一直被踹椅子的感觉真的是十分难受,岚岚没办法只好站起来对那个孩子的奶奶说:“您能管管您孙子吗?这样踹我座位真的很难受!

没想到孩子奶奶听到岚岚的话脸立马冷了下来,翻了个白眼说:“你多大个人了,还跟一个孩子计较,孩子踹一脚才多大力气,能有多难受,现在小年轻真是矫情!

听到这话,岚岚心里默念三遍“冲动是魔鬼”,打算去厕所冷静冷静。

岚岚回到车厢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小男孩已经不满足于踹椅子了,直接站在自己的座位上往地上蹦,7、8岁的男孩体重已经不轻了,蹦这一下子半个车厢都能感受到震动。

岚岚觉得太无语了,这是在高铁上“杂耍”啊!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那个男孩奶奶,你就不能管一管?怎么当大人的,孩子不懂事你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懂事?影响到其他人了!”车厢里有个男士站了起来说。

哎呀,孩子还小呢,压抑孩子天性对孩子发展不好!”孩子奶奶振振有词的说。

您家孩子还小呢?你看看人家小姑娘,比你家孩子小多了,看看人家多听话!”男士指着隔壁过道的一个看起来4、5岁的小女孩说。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大家都顺着那位男士的手看过去,小女孩原本在安安静静看动画片,感觉到大家都在看自己,抬起头萌萌的看向坐在自己旁边的妈妈,孩子妈妈安抚的摸了摸小姑娘的头。

“妈妈说坐车的时候要乖乖的,因为我睡觉的时候被吵醒就会不开心呀!但是这里有很多叔叔阿姨都要回家,他们也很累了,被吵醒也会不开心的!哥哥不乖,吵叔叔阿姨睡觉,羞羞羞!”小姑娘鼓起勇气说完之后就把头埋在了妈妈怀里,一时半会也不肯起来了。

眼见小姑娘着比自己孙子还要小,孩子奶奶再也不能用“孩子小”为借口了,深觉丢了面子,被打了脸,强硬的拉回不愿意回座位的孙子坐下了。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如何避免孩子在公共场合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呢?

1. 家长在平时千万不要溺爱孩子

很多“熊孩子”的养成其实归根究底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因为溺爱所以孩子的要求基本上家长都能尽量满足。

但是到了公共场合,除了家长以外没有人还会惯着孩子,所以“熊孩子”的行为往往就会遭人指责。

而孩子犯了错误,很多溺爱孩子的家长往往第一反应不是替孩子道歉或者教育孩子,而是选择包庇孩子,甚至选择倒打一耙,以“孩子小,不懂事”等等的借口替孩子开脱,渐渐地孩子就会有一种自己即使犯错也没事,反正家长会替自己解决的意识,。

但是这样的心理往往会让孩子闯的祸越来越大,终有一天家长无法再给孩子收拾烂摊子,

到时候孩子也许面临的就是法律的制裁。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2. 平时就要告诉孩子在不同场合的规则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则,家长其实不必一次性的都灌输给孩子,这样孩子会将这些规则混淆在一起,而且记忆力也不深刻,下次很可能就忘记了。

家长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每到一个公共场合就跟孩子说一次,次数多了,孩子也就慢慢记住了,往后孩子再到公共场合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7岁男孩高铁上“杂耍”,奶奶直说孩子小,被旁边小女孩的话打脸

3. 跟孩子设立一个奖惩措施

家长

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奖惩措施,比如这次去公共场合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家长就奖励孩子一些喜欢的东西,但是如果犯错的话就要接受惩罚。

做出这种约定之后,孩子为了奖励或者为了不受惩罚,往往会将父母的话记得深刻,从而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让孩子明晰的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但是家长要注意,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具体情况来决定,有些孩子性格敏感而脆弱,家长一定要注意分寸。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