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万年桥在苏州市胥门外城河上。和胥门古城门伍子胥雕塑组成胥门景区。万年桥原来桥有三孔,全用坚实的紫石筑成,桥上栏杆等物,都有精美的雕刻,仅石狮子就有一百余只,誉为“三吴第一桥"。后来,这座精美的桥被拆除了,移到了他处。

为什么呢?有这么一个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城胥门外原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大桥,眼看即将坍塌,城里的达官富豪,便借此机会向老百姓派捐派款,准备招募能工巧匠,重新兴建。这里地处大运河和胥江交汇的地方,河面宽,水流急,造桥非比寻常。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苏州万年桥

苏州城里城外的工匠,都不敢出头包揽这项大工程。

太湖边上的香山地方,有位手艺超群的石匠,大家都叫他阿巧师傅。

阿巧的父亲,原来也是个造桥名匠。阿巧从小就在父亲干活的草棚里,看父亲带着徒弟们制作各种各样的石器。他也时常用凿子、榔头,把石头敲敲打打学着干活。

有一次,他父亲带着徒弟们出外造桥,快完工时发现桥顶心缺少一块龙门石。老师傅想起家里有一块尚未平整的方石,就连夜回家来取;到草棚里一看,只见那方石早已被凿得平平整整了;后来一查问,才知道是十一岁的儿子阿巧干的。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苏州万年桥

从此以后,父亲就全力培养阿巧,不但自己尽心教导,还要儿子向几位名师大匠学艺。

业精于勤,阿巧到了十八九岁时,已经掌握了造桥的全部技艺,年纪轻轻就成为独当一面的造桥作头。

所以重建大桥的重任就落到了阿巧的肩上。阿巧师傅邀集了苏州附近的许多造桥匠人,商量怎样造法。他对大家说:“我们乡下有句古话,“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香山走!'这回重建一座万年桥,要靠在座各位的力量啦。”

一个老石匠接着说:“阿巧的话讲得对,只要人手多,牌楼搬过河!阿巧,只要你领着头,我们众人跟着你干就是了。”

于是,阿巧说出丁早已盘算好的造桥计划,大家商量了好一阵,决心包下这项工程,阿巧师傅就带着众人动工了。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苏州万年桥

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工地上干得热气腾腾。

阿巧师傅手艺高,思路巧,众匠人干活卖力,眼晴一眨,一座五孔大石拱桥就落成了。

新建的万年桥,长三十丈,宽三丈多,中孔最宽最高,越是靠近两岸的桥孔就越低越狭。造桥用的所有石料都是太湖鼋头山上的白石,一经精雕细琢,石面平滑如镜。从桥顶到桥堍,两边各有九十多个石级。桥两侧石栏杆上,每隔一丈各有一对蹲着的石狮子,共有三十二对。狮头随着石头的原形,姿态各不相同,真是雕得玲珑活泼,再涂上红嘴黑眼绿毛,更逗人喜爱。

桥顶中央那块龙门石上,中间是一个“卐”字,四角是四盆万年青。

这座桥建造得很别致,无论近看或远望,都觉得雄伟壮丽,与众不同。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苏州万年桥

万年桥正式落成的这一天,轰动了苏州城内和四乡八邻的百姓,都赶来观看,一时人山人海。走在桥上的人更是拥挤不堪,摩肩接踵,人人都夸赞这座桥造得好,造得巧。有几个熟悉阿巧师傅的人,还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万年桥造好不久,当朝宰相严嵩回家乡江西分宜县扫墓,回京时特地到苏州来游山玩水。

严嵩的官船过了浒墅关,就有快马进城飞报。全城上自督师,抚台,下至文武官员,都到胥门外列队恭候。

严嵩的官船就停泊在万年桥堍。严嵩立在船头,一面与众官员相见.一面观赏万年桥的雄姿,嘴里不停地赞道:“好一座巍峨雄壮的万年桥!"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苏州万年桥

第二天,严嵩坐了一艘特大的官船,经万年桥往西行,去游览枫桥寒山寺和木渎灵岩山,还在船上置办了苏州最名贵最丰盛的酒菜。宴席上严嵩想起他的家乡江西分宜县内,有条大河叫秀江,至今还没有一座桥。秀江两岸的距离和胥门外运河两岸的距离差不多,倘若能叫造万年桥的匠人去那里造一座同样的桥,不是很好吗?但这个老奸巨猾的奸相不肯直讲,却说:“我的家乡秀江景色秀丽,要是江面上有一座像万年桥那样的大石桥,真是锦上添花了!"

抚台早想谄媚逢迎严嵩了,可就是没有机会。现在严嵩想要万年桥,他当然不会失去这个巴结权贵的机会。

当严嵩回京后,抚台忙召集苏州知府和吴县、长洲、元和三县的县令及城里几个豪绅,商议怎样替严嵩的家乡造桥。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苏州万年桥

这时有一个姓肖的豪绅说:“自从万年桥重建以来,胥门外的山里便有一股凶煞之气经过那桥冲进城来,使得城里不是发生瘟疫,便是发生火灾。以我之见,就把新建的那座万年桥拆下来运到江西去,造在老相爷家乡的秀江上吧。”

不知是抚台是否授意他这么说还是巧合,反正这话符合抚台的心意,于是就这样决定下来了。上命难违啊!吴县知县忙叫来阿巧师傅,如此这般一说,阿巧很气愤,他知道严嵩这个老奸臣在朝廷横行霸道,因此敢怒不敢言,但迟迟不去拆除。

知县催促得紧,说:“若是阿巧不肯去拆,就命别人去拆。"可是,这桥造得很精密,每两块石头之间都有榫头和卯眼。只有知道了榫头和卯眼在哪里,拆起来才比较容易。如果是生手乱敲乱撬,就会把榫头、卯眼弄坏,以后再拼起来就不牢固了。阿巧师傅为了不使石桥损坏,只好自己亲手去拆卸,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拆除完毕,拆下来的材料装满了几十艘大船。

一座被当作升迁跳板送人的桥——万年桥

苏州万年桥

这些大船浩浩荡荡,从镇江出长江,溯江而上,再从九江口穿过鄱阳湖,沿着赣江,直抵分宜县的秀江。阿巧师徒们在秀江上选定地段,先在深水里打桩做墩,等到墩子做好,又安装桥面。由于材科现成,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一座大石桥就完工了,与原来的万年桥一式一样。严嵩十分高兴,题名为"凌秀桥, 还与了《兴建凌秀桥记》。

苏州胥江河的万年桥被拆除以后,面临着一百多年无桥的尴尬,直到清代才重建了万年桥,这是后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