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昨日,我联系上郑建国的时候,他刚结束在湖埠村的防疫任务,准备开车回家。

“刚给老婆打了个电话,让她做一道水芹菜。14天没回家了,终于可以跟家人吃一餐热乎乎的饭了。”电话那头,声音里透着轻快。

2月19日,双浦镇湖埠村姚家坞组,确诊了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当天开始,双浦镇就启动了湖埠村疫情防控措施。湖埠村全面封控,只留一个主要出入口。全村村民全部隔离在家。全村定时专业消毒。由湖埠村疫情防控指挥部保障村民日常生活。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郑建国被安排在第一网格,跟另外3个人一起,负责照顾39户村民。当时,湖埠村366户村民被划分成三个片区,每个片区1个片长和1个村民志愿者。三个片区又被分成8个网格,每个网格白天2个工作人员、2个特保,晚上2个值班人员,算起来,一共有50多位志愿者为村民服务。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14天来,这50多个位穿着白色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和口罩,看不清模样的工作人员,在“较高风险”的湖埠村穿梭,成为村民的嘴和腿,事无巨细地做好服务。虽然天天送温暖,但由于看不清他们的脸,村民们就叫他们“大白”。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太忙了,担心只是一念而过

天气热的时候汗都流到护目镜里

20日早上8点钟,郑建国来到湖埠村上岗。他说,疫情发生后,自己一直在一线站岗,前一天还在高速杭州南卡口站岗,还是第一次需要穿这么“专业”的防护设备,当时心头一紧,免不了有些担心。“但是,我1米8的大男人,这事我得抗。”

时间很快被繁杂的事情占据。隔离第一天,他们需要让39户村民都加到微信群里,并摸清每户家里的情况,给大家讲解测体温、上传记录等需要主要的事项,并做好情绪安抚工作。

同时,为了避免村民担心吃喝问题而无法安心在家隔离,指挥部紧急联系了两家农贸市场,采购了5800多斤青菜,700多斤猪肉和100多斤鸡肉,按照3口以下家庭、6口以下及以上家庭三种情况,分别按分量装袋。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领到任务和配送的菜后,郑建国和队友们开着运送车,向村民家里去。“村子里是那种狭长的马路,短短几分钟路程,一路看着茶园,心里就安静下来了。”

当拎着菜出现在村民家门口时,郑建国感觉到,大家很意外很感动,一开始藏在表情里情绪,一下子就缓和下来了。也有村民由于害怕和担心,情绪比较激动,要求现场讲解政策。郑建国说,那就要做好解释,只要愿意沟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14天的相处,沟通是最重要的。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第一天摸排下来,第一网格里有两户独居老人、7户租客、两位待产孕妇,还有一户人家住着10个人。这些都要记在心里,要根据不同情况,准备不同的紧急预案。

在第一网格,最大的一户隔离户,一共又10口人,除了房东一家,还有两户租户。注意到这一点后,郑建国他们会特意为这户人家领三份菜,分别给到大家。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按照要求,隔离期间,每天早上,住户需要测好体温,然后将体温传到微信群里。一位独居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看不清体温计,很不开心。郑建国他们就安慰老人,每天早上都会来帮着测体温。14天来,每天老人从窗户里伸出胳膊来,郑建国他们给她测体温,顺道跟老人聊聊天解闷。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志愿服务的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共12个小时,这期间,防护装备都不能脱,吃饭和上厕所都不方便。郑建国说,饭就在卡口简单扒拉几口,水也尽量少喝。前几天,天气比较热,捂在防护服里,全身都湿透,汗珠子流到护目镜,又痒又看不清事儿,那几天特别难熬。

帮住户喂狗 帮老奶奶给院子里的菜浇水

成了村民的嘴和腿 更成了他们生活里的一份子

说起来,志愿服务工作也没什么难的,除了巡查,就是送菜、送快递、送政策,事无巨细的照顾好大家就行。郑建国说,每天12个小时天天忙得脚不沾地,隔离到第7天之后,感觉体力渐渐消耗得差不多了,每天回到住的地方,都要先坐下缓一会儿,恢复恢复力气。

而那几天,刚好天气特别好,就有一些村民忍不住,想出来想晒晒太阳,为了打住村民的念头,志愿者们巡查工作也变得更勤了。

那几天,有位独居老人,看着天气好,忍不住要出门晒太阳,看到老人坐在墙角晒太阳,大家开始寻思着怎么来给老人做思想工作。

郑建国说,自己在防护服里满头大汗,老人又不听劝,当下心里很无奈又很委屈,后来想到这段时间,老人最惦记自己的菜园子,郑建国就将计就计,跟她说,“再不听话,只能去集中隔离点隔离喽,你院子里的菜长得这么好,你不在家可就没人管了,都要坏掉了。”郑建国说,这么一说,老人就赶紧回屋里去了。

从这天,郑建国就把活都揽下了。每天巡查,都要帮老人给菜园子浇浇水,然后,帮老人摘一点青菜递到屋里,“老人说自己种的菜比较新鲜,喜欢吃自己种的。”

还有一户人家,全家在屋里隔离,但狗养在外面院子里。主人怕狗饿着,就找到郑建国他们,让大家帮忙喂喂狗。郑建国说,每天,这户人家把狗食儿递出来,自己再端给狗狗,几天下来,狗狗都跟大家混熟了,一看到大家就汪汪叫,知道有吃的了。

看到这一幕幕,就觉得很感动

“冒险”付出,都是值得的

3月2日,一位怀孕快37周的隔离孕妇临盆,全村负责卡口的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组医生、志愿者、网格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全动员起来了。

大家各司其职,疫情防控医疗保障组医生及时赶到孕妇家,有的人通知卡口随时准备放行,有的联系医院。最后,大家迎来了一位健康的男宝宝。郑建国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自己感动得不得了,生命是多么的顽强,就是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

14天来,每天12个小时的朝夕相处下来,这样让人感动的事情很多很多。郑建国说,想起来鼻子都酸酸的。

在离开湖埠村时,郑建国带走了一个小姑娘送给自己的画。他说,这段时间,天天去小朋友家巡查,跟小朋友隔着玻璃门聊天,熟了之后,小朋友送了自己一幅画,“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礼物了,要一直珍藏着。”

村子解封了,村民们可以自由活动了,郑建国他们不需要挨家挨户走访巡查了,但他守护湖埠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从今天开始,他要到卡口去继续守护湖埠村。

这些日子,除了50多位“大白”,还有很多人把守在卡口,也有人在做后勤保障工作。

袁浦社区副书记黄杭铭志愿服务湖埠村,保障大家的食物物资。黄杭铭说,除了封闭第一天的菜,是紧急购买的之外,这14天来,村民吃的菜、肉、鱼、米、油都是好心人捐赠的。每两天送一次菜前,都要各类菜肉搭配好,分装好,而这份工作,被浦塘社区的10位村民主动要求承担了。

“是因为有这么多好心人,活雷锋,我们14天的封闭隔离,才这么安心,很是谢谢大家。”双浦镇湖埠村党委委员姚辉说。

14天来,50多个“大白”守护双浦镇湖埠村,喂狗、浇水、摘菜这样的事全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