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宋米芾的书法艺术价值主要是什么呢?

品玉斋刘智华


米字的风格特征比较明显,是真正学二王又从二王中脱颖而出的书家。他的字和他本人的性格很相符,放纵不羁,无拘无束,尤其是他后期的字体风格。成为了魏晋到唐宋时期最为鲜明的极具个人风格的书家。对后世的书家影响很深。

很多人说他是刷字,这也是他的字给人最为明显的特征,他的字的笔画,侧锋行笔较多,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书家的主要特点,所以,初学者千万不要学米芾,因为个性太突出,最好掌握和熟练一种行书字体之后再学米芾。

纵观中国书法史,米芾的字给中国书法史上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剑峰素描国画书法教学


一,用笔变化丰富,不同方向运笔精妙,就是所说的"八面出锋″。

二,结字造险奇特,与众不同。

三,节奏上有行与行的用笔轻重变化。

四,章法上纵向行间的斜正对比,疏密对比,大字群和小字群对比。章法多变。

五,用墨浓而润,枯而不燥。

米芾书法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宋代有吴踞、米友仁、明代有文征明、王铎、董其昌、现代有曹宝麟、孙晓云。学其书而出新意,成为名家。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以上书法作品为米芾所书。)


神韵轩书法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行书成就流芳千古

米芾作为宋代四大家之一,尤其以书法闻名于世,其中行书冠绝古今,没有几个人能匹敌。

他的行书书法作品,是行书爱好者的必备书帖之一。我学习行书的时候,第一次看到米芾的帖,就被深深吸引,买了他的书帖来练习。他的字的结构有如倾斜的岩石,看似危险万分,风轻轻一吹就到,其实坚如磐石,使人肃然起敬。虽然后面弃行迷草,看到行书时脑海自然浮现米芾的行书。

米芾书法的笔法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运用笔法,通过练习和观帖他的作品,可以提高自己行书水平。他的用墨也是一绝,墨多而不肥,墨少而不枯,有如现代练健美的男人女人,不肥不廋刚刚好,使人看了流连忘返,如能学的米芾书法皮毛一二,在当今也可以呼风唤雨了。

是什么环境下造就了米芾,而米芾书法对后世的影响,这正是米芾书法艺术价值的体现。

米芾生长在一个“崇文抑武”的宋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宋朝的文化艺术水平也发展历史高峰。

对于米芾的了解,我们都知道他一个“颠”的名声,书法“沉着痛快”,“风樯阵马”,“八面出锋”,“刷字”等等。确实也响很多人喜欢米芾的字,感觉米芾的书法跳跃,奔放,迅捷,潇洒,激昂,势强。

米芾在临古字时可以假乱真,竟然可以从别人手中借来的字画用自己的仿作还给人家,足见他的临摹能力超强。

后世学书之人都知道米芾他是“集古字”,而且“集古字”的学习方法一直影响了后来众多学书者的学书历程,米芾是怎样从“集古字”中成就米字风范的,由此联想开来,诸多的书法家又是怎样从古帖中脱化而形成自家面貌的?

米芾在临摹上强调不与人同,《自叙帖》中说:“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他崇尚古人的创新精神,他还强调体势,体势的营造是米芾书法的精髓,也是米芾书风的一大特色。

米芾不善楷书,反对专学唐人书法,认为钟繇为楷书之祖,其字不仅字形大小不一,而且造型左伸右缩,偏侧不正,极尽自然之美。而唐书工整极致,缺少变化,笔画太匀,结构不可移变。“古法丧失净尽”,是“丑怪恶扎之祖”。他强调书法“大小要各自有分”,笔法不能太匀,必须要有体势,等等。赞赏唐以前楷书的真率与自然,反对唐书的理性化和程式化。

从很多史料说明,米芾是敬畏传统,又能学习前人的法书,敢于创新,塑造自我的书法大家。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植根传统,鼓励创新”的学书理念。

米芾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倡导者和革新家之一,书法成就卓尔不群。历史上学习米芾的王铎、沈曾植等,都成为书法大家。他们结合时代及自己的学识修养,继承并发展了米芾书法艺术的各种成就。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风说文玩


学习书法,任何技法方面的东西,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并不是什么难事。问题的关键在方法。

所以,我认为,米芾对书法的贡献,不在于他的字如何“八面出锋”,不在于他如何“刷字”,而在于他学习书法的方法。

米芾的第一个贡献:入口宜小,越拓越宽。

老米学书,初从颜柳入手,知二人与欧字渊源较深后,于是学欧阳询,再旁及褚遂良等,而后听从苏轼建议,上溯魏晋,宗法二王,终于修成正果。

这一点与江南的“踩藕”极为相似。

找到一片背面带粉红色点的荷叶,顺着荷杆赤脚下去,探着藕后顺着藕节探向左右,将枝枝节节都“踩”到后,伸手下去,一支藕便完整地取了出来。

此时随手扳下一节,在水中荡一荡,再一口咬下去,一个字:甜;再一个字:脆;再一个字:爽。

学习书法与“踩藕”异曲同工,道理一样,找准切入点,顺着知识点往上溯源。这不得不说是米老怪对书法最大的贡献。

米芾的第二个贡献:广取博收,集古成字。

米老怪虽然聪明,但性情狡黠,爱走捷径,不喜下苦功。他学楷书,知道个大概,便不再肯用功,转向更好糊弄的行书。

但学行书,又是这学一点,那偷一招,于是他的字中既有颜真卿的“蟹爪钩”,又有欧阳询的险峻,他美其名曰“集古字”。

集古字,当然是我们学习书法的一种好方法。不死守一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需要说明的是,人家米芾聪明,玩点小聪明,就能将各位大家的字很好地拼凑在一起,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米字”。

但我辈没有老米的聪明,要想“集古字”,那就只有老老实实静下心来,临遍诸家,方能化古而食,书写时才可随心所欲地运用。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米芾的书法艺术价值主要是笔法丰富,结构自然;自出新意,妙趣纵横。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

米芾以书法,若论体势骏迈,则当属第一。

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米芾自称"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从存世界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个性神采活脱脱的淋漓尽致。


环溪吉峰


米芾是中国北宋时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欣赏他的书法率性天真,他的笔法浑厚爽劲,与苏、黄、蔡并称宋四大家。下面是对米芾的3件书法作品的赏析。1、米芾的巜蜀素帖》,这件书法作品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书法高手,米芾的用笔越来越深,笔尖的控制能力提按开合变化之大,他对艺术的理解和探索纯粹是一个艺术家的探索。2、米芾的巜三吴诗帖》,该作品描绘了米芾年轻的从政时光。3、米芾的巜清和帖》,是米芾写给友人窦先生的一封信,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写的潇洒超逸,不激不励,用笔含蓄,字的造型欹侧变化,使此帖平添了几分俊迈之气。看完了米芾的3件作品是我对他的书法有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米芾的书体是现代人很喜欢的一种书体,粗细的变化字字皆有新法,通篇布局皆有让人惊叹之处,追求高雅,他的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康有为曾说: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这种影响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值得我们学习。





1王永民


米芾的书法艺术价值主要是在行书上的造诣,其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继二王之后的又一高峰,他是继承二王传统并发展创新形成个人风格字体体系的最具成就的实践者!将行书风格发展以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至的大书法家!在行书中把汉字书写方法上呈现不同艺术形质最具成效的第一人。如以当今审美情趣来看其书艺也是至今都难以超越的人。在其行书的特点八面出锋、多变、率真、讲究奇宕潇洒以奇为正、时出新意耳的笔趣才情也!自唐以后行书第一人也!



8914291520356山虎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米芾谓‘草书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此乃割地为牢,自欺欺人。元章草书之所以未见新意,正在不能突破古人藩篱也”。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纨绔大先生


在中國書法史,米芾以其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佔有重要地位。其書法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突破前人,個性鮮明,成就矚目。

一、敢於在理論上批判唐人楷書。指出缺少變化,點畫刻板,“丁道護、歐、虞筆始勻,古法亡矣”(米芾《海嶽名言》);結體太平,“真字甚易,唯有體勢難”(《海嶽名言》五),“真(字)須有體勢乃佳”;章法一律 ,“蓋字自有大小相稱……各隨其相稱寫之,掛起氣勢自帶過,皆如大小一般,雖真,有氣勢飛動也。”(《海嶽名言》十二)。同時指出,唐人楷書做作,缺少天真趣味。批判在當時振聾發聵,且對後世影響極大。

二、勇於在實踐上推陳出新。米芾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老厭 奴書不玩鵝”,創新精神貫穿他日常臨摹與創作。否認前人名家,努力塑造自我風格,其個人意志突出鮮明,書法風格奇肆跌宕、驚世駭俗。

蘇軾:“風檣陣馬。”;朱熹:“天馬脫韁,追風逐電”;孫覿:“米南宮跅驰不羈之士,喜為崖異單鷙驚世駭俗之行,故其書亦類其人,超軼絕塵,不踐陳跡。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而絕出筆墨畦徑之外,真一代奇跡也”。

米芾桀驁不馴的書風,橫掃一切的理論,充分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天賦,成為開宗立派的大師。

《晨映》李健之 68×68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荷塘清暉》李健之68×45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映日》李健之 68×68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映日荷花別樣紅》李健之 68×45

張志民(張大石頭)先生題


黑门艺术


米芾作为宋四家之一,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卑唐商晋 、 入古出新 的书法艺术审美观贯穿其整个书法美学思想体系之中,对后世书学思想及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推动书法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作品内容分析、比较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米芾书法作品的刚柔相济出发,来了解米芾师大家之长对其书法学习之路的影响,而后推陈出新形成自身的书法艺术特色,借助书家米芾的学习之道来分析今人学习书法性情对其艺术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及应对。

米芾天赋过人,勤奋异常,未尝片刻废书。从《中秋帖》、《湖州帖》等可看出老米在古人身上所下的功夫。米芾作书十分认真,并非不假思索直接一挥而就:“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甘苦自知,创作态度严谨。所谓“意足我自足”,不过是指心态充分自由和创作技巧上的异常娴熟。米芾创作有“古典情结”,每一字、每一笔都有来历,他与王羲之、李北海、颜真卿、杨凝式等前朝书家皆有继承因缘,主要来源于二王和鲁公。王羲之现存于世可作为范本的主要有三类:一是摹本《兰亭序》,二是集字《圣教序》,三是一些手札。米芾代表作首推《苕溪诗选》和《蜀素帖》。

米芾书法价值,故凡有貌象声色者,无巨细无古今,皆不能出于方圆之内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虽然,此游方之内者也,至于吾佛亦如之,藏品鉴定出手清咨询皮经理yu19160 使吾党祝发以圆其顶,怀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烦恼尽而理体圆,定慧修而德相显也,盖溺于理而不达于事、迷于事而不明于理者,皆不可谓之沙门。先王以制礼乐为衣裳,至于舟车、器械、宫室之为,皆则而象之,故儒者冠圆冠以知天时,履句屨以知地形,盖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人而不知天者,皆不可谓之真儒矣,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唯能理事一如向无异观者,其真沙门欤!噫,人之处乎覆载之内,陶乎教化之中,具其形,服其服,用其器,而与其居也,特不然哉?吾所以为是庵也,然则吾直以是为蘧庐尔。若夫以法性之圆事相之方,而规矩一切,则诸法同体而无自位,万物各得而不相知,皆藏乎不深之度,而游乎无端之纪,则是庵也为无相之庵,而吾亦将以无所住而住焉。当是时也,子奚往而观乎?”呜呼,理圆也,语方也,吾当忘言与之,以无所观而观之于是,嗒然隐几。予出以法师之说授其门弟子,使记焉。元丰癸亥四月九日慧日峰守一记。不二作此文成,过予,爱之因书,鹿门居士米元章。陶拯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