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些医生喜欢做手术?

用户950977215512


喜欢做手术的医生肯定有,讨厌做手术的医生也有。

喜欢和讨厌都有各自的原因,我们介绍几位喜欢手术的医生吧!这些情况并不能代表全部原因,因为有一些原因其实我们也不懂,您懂的……


解除病痛,实现自我价值的邓医生

我们外科有一位邓主任,手术做的漂亮,从实习医生到住院医生再到后来干到主任,特别喜欢手术,几天不做手都发痒。有一次吃饭,跟他聊天,问邓主任为啥这么喜欢手术,邓主任回答:自己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外科医生,后来很顺利,果然当了外科医生,自己的老师当时教自己的时候,也给了自己特别大的鼓励和帮助。


最关键是每次做完手术,都像完成了一件艺术品。手术前患者很痛苦,手术后患者康复了,病痛消失了,那种满足感,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当然手术也是有风险的,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直到今天我做每一台手术,都会认真的最好术前准备及讨论,把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评估到,有备无患。所以自己的手术很少出在问题,所以,每次做完手术自己那种喜悦轻松是无法言表的,这也是自己喜欢手术的原因,首先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其次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骨科孙医生,不手术能干啥?

骨科孙医生,是一位副主任医生,干了20多年骨科,有一次在电梯碰到孙医生,打趣:孙主任咋又去手术啊?

孙主任说:我们外科医生再不做手术,那外科就该关门了,说的也有些道理啊。外科和内科的区别就是外科以手术解除患者病房为主,内科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外科医生都不喜欢手术,那还有什么可干的呢?这本来就是分内之事,喜欢自己的工作,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内科介入手术的发展,势不可挡!

心脏支架也属于手术,但这是内科医生操作的,内科介入医生喜欢手术,原因有几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能救患者的性命;二是药物控制不了的心绞痛做完手术,立竿见影缓解患者疼痛;三是对于很多别人做不了的慢性闭塞病变如果成功,那么也会有满足感。

当然也不是大家都喜欢手术,就拿心脏支架手术来说,不但要穿着几十斤的铅衣,还要不断的在放射线是照射下完成,长期放射线对部分医生是有损害的,就凭这一点很多医生也不喜欢手术。

总之,不管医生喜欢不喜欢,手术就是一项工作,为了生活也得干吧。但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原则:能药物不手术,能用药物控制的千万不要手术治疗,毕竟手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手术是为了解除患者病痛,而不是增加。


对于邓医生这样的喜欢手术,在认真做好手术准备,在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前提,同时也能满足自己成就感医生,值得我们称赞。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可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您。】


心血管王医生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外科医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手术,用外科手段来解除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例如骨折,外伤,肿瘤等疾病,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或者说,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为什么有些医生喜欢做手术?

确实如此,有一些外科医生,喜欢做手术,我认识一位外科医生,经常从早上做到晚上,甚至是凌晨,一直待在手术室里面,仿佛不知疲倦,只要有手术,就会参加。这样的医生并不在少数,我来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直到97岁的时候,才正式退休。吴孟超从医70余年,主刀完成了,一万六千多台重大肝脏手术。

而96岁的吴孟超,依然坚持每周至少完成三台手术,并且是比较复杂的手术。

吴孟超就是我们大家眼中,喜欢做手术的外科医生。

“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吴孟超院士的原话。

医生喜欢做手术,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兴趣爱好

就像你喜欢玩游戏,喜欢打电动一样,有些外科医生就是喜欢钻研手术,喜欢待在手术室里的感觉。

(2)治病救人

做手术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和疾病,能够救人一命,这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医生可以通过做手术获得满足感,实现自我的价值。


普外科曾医生


通过自己努力,当上了一名外科大夫,无比自豪!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聊一聊。从小我的动手能力就比较强,在家拆过手表、电风扇、闹钟和小赛车等等,上大学之后,则励志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感谢我的大体老师


大体老师,就是我们在学校解剖的尸体,每次解剖课之前我们都有默哀仪式,向大体老师致敬!!!那时候每天要顶着烈日去解剖室,进去之后的那一股福尔马林加尸体的味道永生难忘!!但也是经历过尸体上的解剖之后,让我对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形态、功能有了更生的认识,在这里对那些奉献了自己身体的人,持以深深的敬意!!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

感谢带教老师的敦敦教诲

第一次上手术是去的骨科,当时老师准备做膝关节的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感觉自己萌萌哒,“离无菌台远一点、不要碰镜子、不要挨着墙壁啦,哎呀你不要到处跑”,被器械护士一顿骂,“你去那边坐着”老师最后解了围。想着都觉得自己傻乎乎的,但是也真是被骂了之后,我自己就下去查资料、问老师,终于在那一次之后就把手术室的规矩弄得清清楚楚的,很少被骂了,后来在其他科室的实习的时候,经历了打第一个结、第一次拿吸引器、第一次拿电刀、第一次縫皮等等,每一次的操作都让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神圣感十足!那时候就超级想要自己独立完成一台手术(能力不行啊!)。

做了这么多手术,每一次都尽心尽力,每一次都是艺术品

作为一名普外科大夫,每一次手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艺术的雕琢,不管是一个简单的阑尾切除术还是难度较大的肠吻合,每一针、每一线都会非常专注的去做,漂亮的手术总是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喜悦、自豪,所以很多外科大夫都比较喜欢手术(少数除外),这里的喜欢并不是大家理解的推崇手术或者治疗方式激进而选着手术,而是喜欢手术本身,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普外三角针,用最直白的语言去科普


普外三角针


作为一个从医30多年的外科医生,作为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外科和乳腺中心的行政主任,这些年做了多少台手术没有去统计,但是绝对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就拿每周三四手术日来说,由于近几年把方向几种在乳腺微创上,所以每天的乳腺微创手术都在15-20台。其实也有很多熟的患者问我,为什么就那么喜欢做手术呢?不累吗?让其他医生做不就得了?

今天,就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为大家讲讲为什么有些医生喜欢做手术?

1、有的医生的确喜欢做手术

比如很多医学大家,一辈子没离开手术室。我们甚至常说这种医生就是为了医学而生,他的一辈子没有其它爱好,就是对医学的钻研和对疾病的研究。比如神经外科泰斗王忠诚,比如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他们一辈子献身于我国的医学事业,对医学的研究更是孜孜不倦。不仅仅是医学大家对手术有着迷恋,每个医院都有这样的医生,每个领域都有这样的医生。

我从医三十多年,虽然不敢谈成名成家,但是也酷爱着这份工作和事业,痴迷手术台的感觉,让我在乳腺微创领域有了一定的成就。

2、做手术,首先是责任与使命

医生有的喜欢做手术,一定有医生不喜欢做手术;但是这是一份工作,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但本质上是一个人在医生岗位上利用劳动获取收入,与其它工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谋生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只不过这份工作需要更高的技术、更专业的技能、更强的责任心。

患者看到的是医生每天那么多手术,但是医生这份工作不同于其它岗位,医生面对的是患者,面对的是患者生命,承担的是救死扶伤的责任,所以不喜欢也不行,踏进医学的门就得对得起这份重托。

手术台就是外科医生的战场,面对疾病尤其是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况,往往更能激发医生的斗志,通过与同事的通力协作,最终战胜病魔,这种快乐是其他人体会不到的。



3、手术不仅解决病患,还承担着很多任务

其实患者看到的是医生通过手术解决了患者疾病问题,其实手术作为医学中重要的临床行为,承担着很多的任务。

比如教学任务,医学的传承是需要传帮带的,而医学的教学课本理论知识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去学习掌握、应用和体会,临床经验永远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其次,还有科研功能,比如罕见病例,手术前、术中和术后都会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总结和讨论,一个病例可能成为经典案例。

总之,医生喜欢做手术也好,不喜欢做手术也罢,这是外科医生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正是我们这些医生在手术台上的努力,在解决患者疾患的同时,不断推动着医学向前发展。


欢迎与我一起共同关注健康科普!


乳腺男医生骆成玉


我见识不多,看到的喜欢做手术的医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的工作狂,手术技术高,很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喜欢做手术;另一类就简单了,为名或利。举几个身边的例子吧。

工作狂院士,90高龄还在上手术台

上海这位外科院士估计全国人民认识他的不少。一是好几位同学朋友在院士所在医院工作,二是我家钟点工阿姨在院士病区兼职,所以了解了一些准确八卦资料。这位院士就是工作狂,一年365天都可以住在医院这种。医院院长、院士当了这么多年,金钱名誉早就不在话下,常驻医院、爱好就是上手术台。当然到了晚年,上手术台也不会是主刀。但是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爱到底的精神还是很令人佩服。

某著名耳鼻喉医院的外科大夫,每天早上查房的第一乐趣就是数一数昨天开了几个刀

这个八卦是同学聚会的时候该院医生爆料的,为啥数一数开了几个刀呢,这种专科医院主任医师的专长都比较固定,一台手术大致的收费都很清楚,数完大致就可以心算一下昨日收益。同学讲完这个八卦还用手做了一下数钞票的动作,我们当然就心领神会啦。


某工农兵大学毕业的外科主任,做手术是最能证明他能力的方式

我实习所在的三甲医院普外科主任,工农兵大学毕业,手极巧、手术非常漂亮。但是学术方面就差了点,比不上另一位副主任。当年竞争主任位置的时候差点输给副主任,还好前主任力排众议认为外科本质还是得手术拿得下来才行。当上主任之后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开刀狂。包括我们实习生在内的所有下属医生在内心都很佩服他,因为手术做的好、病人损伤小、预后好是最能证明他能力的方式。



子乐健康科普


如果是所有的医生都喜欢做手术,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像陈医生这样的内科医生太多了,但也不是说内科医生就都不喜欢做手术才当的内科医生,像我的同学,有些人真的特别喜欢做手术,可以毕业了应聘到了医院,被调整到了内科,这种没办法转为内科医生的也不少,当然确实也存在一些医生,就真的不喜欢当外科医生,天天上手术的,因为大家不要觉得外科医生外表多么光鲜,其实做手术是真的很辛苦的。

可能一些膝关节半月板手术,一个多小时,甚至四十分钟就搞定的,但是像大医院,每天手术室排满的,你一台半月板手术可能一个小时,可是当你连续做个三台,你就会发现有多累了,而且像有些外科手术,就一台也是可能做个五六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的,大家想想,就让你光站着三个小时,平常人腿都发软了,更别说外科医生还要做手术,避免每一手术步骤出错。

但是辛苦是辛苦,我有很多外科医生的同学,跟他们平时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确实有不少是真喜欢的,虽然也会抱怨,多累,但是从他们的语气,口吻中能明确感觉到喜欢更多一些,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成就感,价值感得到体现,有时候外科手术可以让病人疾病得到立竿见影,甚至痊愈的效果,让他们得到内心满足和优越感。

我想,这不仅仅是外科医生喜欢手术的原因,这是每行每业的人,都一样为什么会喜欢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

当你的工作让你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没有一点满足,优越感的时候,你就会抱怨,甚至不想干更多一些。

当然,有些医生喜欢手术,还有一个原因,是真的可以体验人生百态,奇奇怪怪的事情,我听我同学说,有时候碰到一个要手术的病人,你做完以后,你都无法理解他们是怎么导致的,像拿往自己身上塞东西的病人来说,上至鼻孔,下至菊花....但凡是我们身上有洞的地方, 就会有人想着,手嵌,或者说忍不出往里面塞东西...

从小小的绣花针到一整瓶沐浴露,没有做不到,只有我们想不到....

而这每天可以碰到新鲜,有挑战的事,也是有些医生为什么喜欢做手术的原因!


医学小侦探



据我所知,很多外科医生都会有肾结石,那是因为他们长期做手术憋尿所致。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为什么他们还喜欢做手术?

这里边交叉着太多的复杂原因,每个人都不一样。

第1个例子,有一位副院长级的外科医生。他做手术,在圈里人看来就是想挣钱。如果单单做行政做管理,收入远远比不上手术的收入。挣钱算是人的一个基本的生活的需要,没有人嫌钱烫手。当然手术技能过硬,符合手术的指证,救人于疾病和痛苦之中,这无可厚非,也是一个劳动的正当收入。


第2个例子,是身边一位青年才俊的心血管科手术医生,优秀!他的口碑不错,正值壮年,正处于一个医生最好的年龄段,45岁左右。所以,做手术也是自身提高技术,提升品牌,提升医院的整体综合实力的一个必然选择。不得不说,一个好医院是由好医生组成的,没有好医生,好医院也徒有其表。

他有肾结石。


第3个例子,是一个骨外科的手术医生,很多次做完手术之后,会把手术的成果拍照片展示在朋友圈里。你在他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骄傲。

干一行爱一行没有错,做一名外科医生,热衷做手术更是无可厚非!很多医生在读医学院的时候,是选择放弃临床的,尤其一些女性刻意的选择做康复,做疗养,而不去接触临床,是为了担心医患纠纷,担心手术失败。

如果单纯去盯着手术涉及可能带来灰色收入的器械、耗材,那就有失偏颇了。

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行政主管部门和医院的事儿,跟医生、跟个人有关,跟医者的技能无关,况且优质的耗材或者是设备,虽然造价不菲,但对患者来讲,真的是更加有益的,总不能免费给你用吧。


辽沈名医


有的医生,尤其是很多男医生,特别喜欢外科,不怎么喜欢内科。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外科手术一般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成就感很高。

就拿我们神经外科的几种救命手术来说,比如因为车祸,患者大脑受到创伤,颅内压力过高,患者随时可能因为大脑、脑干受压死亡。这个时候,我们神经外科医生给患者做一个去骨瓣减压手术,将患者头顶的颅骨切掉一块,那么患者脑袋内的压力就可以得到释放,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再比如脑出血之后,我们神经外科医生,只需要在患者的头顶打一个洞,然后放入管子将大脑内的出血抽出来,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还有三叉神经痛、面积痉挛手术,看着我们的病人在手术后效果良好,再也不用长期吃药了,那种感觉很好。

还有心脏外科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有可能经过一个手术,一名本来活不过两岁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就能像正常小孩一样健康成长、生活。还有骨科的手术、肝胆科的手术等等。

相比于内科一些慢性疾病,有些手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手术医生很有成就感。

第二、手术过程惊险刺激,当克服总总困难之后顺利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的那种爽快非常让人着迷。

人这种动物,特别喜欢惊险刺激,喜欢肾上腺激素飙升的那种快感。我现在还记得我完成第一台手术之后的兴奋,就像玩游戏过了一关一样。我的前辈们也特别喜欢给我们吹嘘他们在手术中遇到的惊险,以及他们是如何急中生智克服困难的。比如我一个老师,有次手术中患者的一条大动脉突然破裂,出血迅猛,血液把整个手术视野遮挡完了,根本没法止血。这个时候他急中生智,将自己的手指插进了这根破裂的血管,直接用手指将血管堵住了,然后助手将手术区域内的血液吸干后完成了血管的缝合。单就这件事情他就可以拿出来吹嘘一辈子。

第三、手术可以带来很高的收入。

手术可以带来较好的收入,这个无可厚非,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凭劳动和技术吃饭。

我觉得以上三点是很多医生喜欢做手术的原因。

不过有些医生就不是特别喜欢做手术,因为觉得做手术有很大的风险。做手术经常要浴血奋战,做完手术,有的时候脚上,脸上全是患者的血。有些病人有艾滋一类的传染病,医生护士存在感染的风险。另外,手术也是非常累的,经常要埋头苦干几个小时,很多医生都有颈椎腰椎的问题。


人体探索者


我认为和性格有关。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适合做外科医生,手巧,反应快,应急能力强,抗压能力强,指挥能力也强,这就是外科医生的料。


有些人的性格内向,细致,耐心,安静,比较适合做内科医生,内科医生查房那叫一个整齐划一,浩浩荡荡,当家主任讲查体,讲疾病,讲进展,谈诊疗计划和策略,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


妇产科以女生居多,也有少数男生。产科和妇科都需要手术,加上生殖内分泌和妇科内分泌,算是个比较综合的学科,兼具内科和外科。这些妇产科医生中,妇科最接近外科,好的妇科医生都是男性医生,真的,男人更适合外科,和男人的性格特点有关系。男性刚毅,果敢,果断,应急能力和抗压能力强,有冒险精神,更适合外科。



一键关注沈芸医生,关爱您的生殖健康。


沈芸医生


有的医生确实喜欢做手术,这本也不是坏事,但要警惕一种情况:迷信手术。

就肿瘤来说,我见到不少这样的病例,该手术的有时没做手术(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一些,因为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有些医生,对手术还是很推崇甚至迷信),而不该手术的却做了手术,只要是肿瘤,马上就想到手术切,这当然并不是不对,但前提是一定要先把病情弄清楚,有的病人连分期都没弄清楚,就急着手术,手术开进去,才发现做不了手术,或者有的病人在手术后转到肿瘤内科,全面检查,发现已经远处转移了。有的人甚至外科医生也认为这是复发,手术后才两三周检查发现转移,这不是复发,这是本来就有转移,也就是说,本来就不该手术。当然,如果在术前做了全面的分期检查,没有发现转移,这是检查手段本身的局限。但有的医生在手术前的分期检查,没有按要求做,比如有的癌症有较多的概率肺转移,肝转移,却只做胸片,肝B超,这很容易漏查肺转移,肝转移。

手术只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要过于迷信手术刀,现在讲究并强调综合治疗。手术本身做得再好,但前提是这个病例该不该做手术,什么时候做手术更合适。手术成功了,病人生存期没有延长甚至缩短,这个手术就还是失败的。

我觉得作为医生,不应该用喜欢做手术这种词,就像肿瘤内科医生不能说喜欢做化疗,放疗科医生喜欢做放疗,介入科医生喜欢做放疗,而应该是:该做的手术,不喜欢你也得做,因为这是工作职责所有;不该做的手术,喜欢也不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