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


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始建于1928年,1984年第一次重建,2017年第二次重建,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南边,屯昌县北边,定安县西边的三㕚地带——加乐德润中下村的北面,加乐中心小学西侧,坐向:艮山兼寅(从东北向西南),东至老师宿舍楼,南至居民住房,西至德润村路,北至中心学校围墙,占地1121平方米。建筑面积519.6平方米,其中正室面积:21.6米×13.5米=291.6平方米,两横廊面积:12.5米×7米×2=175平方米.正屋一间两层楼,高12米,宽21.6米,长13.5米;左右两间小屋高8.8米,宽各7米,长12.5米。

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


正屋地板铺大理石,墙壁涂刷乳白色高档涂料,采用高级颜料绘制室内各种板块,画工精良,图案新颖,搭配协调,清新宜人。外边屋檐用海棠木架榫配上亮丽的彩画,绚丽耀眼,门外两边柱上记刻上两条光彩夺目浮龙,二楼屋面盖紫金琉璃瓦,四边翘起,四角有射线翘尾,线条流畅,两门小屋也同样。正屋门用菠萝木制造,雕花精美,窗采用组成格造型,美观大方。两边小屋筑有10米长廊向前伸延。围墙连接走廓与拱门,拱门外观庄重。墙内长廓与围墙内外都涂刷上深红色高档涂料,彰显古色古香。宗祠的整体外观美轮美奂,流光溢彩,气派非凡。

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


第二次重建宗祠于农历二零一八年五月竣工落成,六月廿二日回主安坐,安妥龙牌6座,扁牌46座,小牌230座。截至罢斋庆祝之日止,共支出资金280万元。资金来源于按合族人员捐款137万,自愿乐损款,出嫁女捐款,大学生捐款及爱心人士捐款165万元,合计302万元。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二日上午十点钟在合族宗祠举行祭祖活动。

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


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

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


海南省澄迈县加乐镇陈氏合族宗祠


加乐陈氏合族宗祠奉祀祖牌位含晋江始祖:陈仁公,陈念公,陈豪公,陈邦本公,陈拱宸公,陈文公及各村各支入村始祖:

1.福建晋江始祖仁公,晋江始祖考诰赠太师沂国讳仁公妣徐国一品夫人黄氏神主

2.陈念公,宋迁琼始祖赐进士诰授宜儀大夫讳念公府君妣梁氏黄孺神主

3.陈豪公,宋迁琼始祖原赐进士翰林大学士国学,祭酒龙圖阁直学士刚峰讳豪公妣淑孺温氏神主

4.陈邦本公,宋迁琼始祖翰林学士户部尚书讳邦本公妣一品夫人周氏神主

5.陈拱宸公,宋迁琼始祖考妣敕授文林郎知文昌县事拱宸大公七品馀孺人神主

6.陈文公,明一世迁琼始祖处士忠厚讳文公妣慈惠王孺人神主


加乐陈氏合族宗祠始祖简介:

海南陈姓的渡琼始祖均来自大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先后共有184人(含新发现的1人),单来自福建莆田玉湖陈氏渡琼始祖先后近50人,有“九官十八客”之说。陈拱宸公、陈豪公、陈念公等都是出自义门玉湖陈氏。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公之孙昉迁居钱塘(今杭州市),昉公五世孙凌采在福建莆田为官时留下陈仁。陈仁于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自浙江钱塘迁居到玉湖,称玉湖陈氏。陈仁公为玉湖始祖。他的第四代孙陈俊卿和第八代孙陈文龙先后拜相,按俊卿和文龙上三代,御赠太师名位,故有“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祖望。


陈仁公,(1015-1064)字以育,生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乙卯九月廿四日已时,治平元甲辰八月四日终;陈仁是颖川陈实公第四十二世孙,是江州义门陈氏十九世孙。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从钱塘迁居莆田玉湖浦边卜居白湖村(令阔口村)是莆田玉湖陈氏的开基祖,是当地望族;公生平好施周急,闻于乡里。子二:贵,贤。仁公之四世孙陈俊卿,官至左丞相少师,封魏国公,赠太师谥正献。八世孙陈文龙,左丞相谥忠肃,赠太师。按宋朝礼制,子孙显贵,给上三代赠太师名位,陈仁被授太师,封沂国公。玉湖陈仁一族享有“一门二丞相八太师”殊荣。玉湖陈氏在宋代有许多人过琼,有“九官十八客”之说;其中拱宸公为仁公第八世孙,念公,豪公,邦本公等均为第十世孙。


陈拱宸公,又名三老,是寔公四十九世孙,玉湖八世祖,正卿四世孙,陈璠公次子,1242年因避乱,带子仲达自福建省莆田县祷坑村渡琼,落脚文昌溪尾村,后任文林郎、进士、文昌县知县(七品),再次以官为加,住在青蓝子,是溪尾支始祖。后世子孙分81支共600个村庄,还有分支在外省市。澄迈县不少村庄有陈拱宸公的后裔。


陈豪公,是寔公五十一世孙,玉湖十世祖,正卿六世孙,爱祖之子。原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杨林里,宋徽宗时以诗赋赐进士,官选翰林院大学士,钦宗元年(1126),擢太学祭酒龙图阁直学士。宋建炎年间(1127—1130),与太学士陈东上疏留贤相李纲,被黄潜善,汪伯彦嫉妒谗言,上怒杀东,公怕连累,更名陈好,于建炎四年(1130年)为避难渡琼,入赘琼山东山苍原村千户温朝珍公之女而居,晚年带小儿子返福建泉州晋江杨林里。后代子孙分七房,分居琼山县苍原村,澄迈县卜潭村等几百个村庄。


陈念公,字万怀,号奇山。陈念是陈寔的五十一世孙,玉湖十世祖,宋卿六世孙。少年好学,通读典籍,以策试得进士第,出知建州。诰授宣议大夫。宋仁宗天圣元年辞官还乡,后携家人渡琼辗转定居崖州水南村。宋庆历四年,因好友宋守之履任琼州知府,陈念携家人再迁琼山府城。宋神宗元丰元年,陈念携家人卜居琼山苍豪里,今沃宋村卜居琼山东山苍豪村,苍豪沃宋支肇基祖。;陈念老当益壮,同梁肱修建郁沙石桥方便百姓过往。两人又倡议建立集市梁陈坊。陈念创立私学莺鸣书院,教化本族弟子及附近学童。陈念卒葬苍豪里南郁沙地右侧。陈念娶妻梁氏,生子陈奭、陈熙、陈孚。后世子孙分80余支,分居157个村庄;澄迈县不少村庄有陈念公的后裔。


陈文公,福建莆田甘蔗园村人,约为实公六十二世孙,江州义门陈氏三十九世孙。妻本氏,生男二长四次六。由于福建地区饥馑荐臻,兵荒频加,发不聊生,于公元1543-1577年间文公携子陈四,陈六,孙保生,承桂,承章,保记一家人从福建直接扬帆渡海居海南澄迈加乐安常坡村,定居之后,承桂出继陈六并于清顺冶年1653-1660迁居下山村育有二子志猛,志彪。承章失记。保记无生以承桂公次子志彪承继。后来文公携子陈四,陈六,长孙保生及保生之五子返回福建原籍。七世德一,举一,道一于乾隆15年(1751)迁居北统村。文公子孙主要分布:安常坡村,下山村,北统村。公妣生卒葬地注原谙(失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